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拆迁队长 > 第33章

拆迁队长 第33章

作者:简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1:56 来源:免费小说

  蓝生提了四色礼物, 规规整整到通判大人家里拜访。在偏厅等了小半个时辰,通判大人才姗姗来迟。

  “余举人今日来访,所谓何事啊?”通判大人坐在主位,捋着胡子道。

  “学生出贡院那日,精神不济险些冲撞了大人府上轿子,幸得大人宽容大量不予计较, 反而延医请药, 学生感激不已。因前些日子名次未出, 不敢登门, 恐污大人清名, 今日特来拜谢。”

  “余举人客气了。”

  “明日便是鹿鸣宴, 学生乡野小民, 这些日子来府城见识了一府繁华,都是大人们励精图治、惠及百姓, 学生心中感佩不已。然梁园虽好, 非吾故乡。学生已定了行程, 与同科同乡一同返家。”蓝生顿了顿, 通判的脸色已经沉下来了。蓝生装作腼腆的样子,脸红道:“学生出来日久, 也想念严父慈母,娇妻爱女, 今日一来拜谢,二来拜别。”

  通判把茶盏搁到桌子上,满意得看着面前的乡巴佬书生抖了一下, 故作温和道:“余举人啊,听闻你自幼家贫却敏而好学,这等人物埋没可惜,老夫有心提拔你呢!”

  蓝生立刻做出脸红脖子粗,拼命忍耐的模样,却又强自忍耐:“多谢大人美意,学生受之有愧。”

  “余举人,本官有幸许以爱女,你意下如何。”通判干脆直说了。

  “大人,学生已有妻室,自古糟糠之妻不下堂,请恕学生无礼。”蓝生十分诚恳道:“承蒙大人青眼,学生感激不已。然今日学生能为官宦之女抛弃糟糠,焉知他日不会为了其他高门抛弃……还望大人三思。”

  一个端正君子,连这时候都不会提及女眷,恐伤他人名声。

  通判大人自是不惧,一个吊车尾的举人罢了。当然,这么伤面子的话他不会说,“老夫实不忍心明珠蒙尘啊。”

  “学生不敢。这些日子与同科贤兄弟一同交流,深感学问不深。幸亏大家不计较,愿意施以援手,这才略有存进。”蓝生明目张胆威胁他,要是敢做什么手脚,一定会联合同科闹事,而同科也愿意帮他。举人已经步入士的阶层,不可随意拿捏。

  通判想了想他的背景,又看他从进来到现在的表现。一个人聪明或愚笨都有应对的法子,可就怕这种愣的。俗话说,横得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万一他真拼着功名不要,也要拖自己下水也麻烦。读书人,尤其是年轻的、未经历过官场的年轻人,天真、热情,一腔热血,真闹出来不好收场。

  通判觉得回去之后再细查,今日就先放过他了。

  “如此,本官也不强求,盼你早日高中,前程似锦。”

  蓝生愉快告辞,转去后街找了团头付尾款,再加三日的盯梢生意。团头拍着胸脯保,“城南都是我们兄弟,保证看得死死的。”

  团头是此时的乞丐头目,早已不是破衣烂衫当街行乞,团头也穿着棉布衣裳,经济条件比余蓝实还充裕呢。做这行的都懂规矩,他们只盯梢,卖点儿无关大雅的消息,不轻易动手,更不敢向官府中人伸手。可谁让蓝生钱给得丰厚呢,又只要一天之中那些人出入,大致去了哪里这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蓝生没指望靠言语能说动一位六品官,能把一个妓/女外室所出的之女嫁给举人,真是又蠢又毒。都说莫欺少年穷,虽然余蓝实中举只是吊车尾,可他才二十出头,算不上神童,至少在年少有为的范围吧。这么看不起农家出身的科举士子,难道他忘了,科举才是寒门最大的进身之阶。

  鹿鸣宴上要作诗,蓝生险些扣掉一层脑壳皮。真是,在古代待了好几个任务世界,他的诗最多让人赞一句拙朴,多数时候满是酸腐头巾气。唉,幼年错过了古文启蒙的好时候,思维容易形成定式。别人写出来都懂,鼓掌叫好,让自己写只能硬着头皮上。唉,日后还是走谦谦君子风,只做评委吧。

  鹿鸣宴之后启程回乡,住在会馆的只有姚修和蓝生。

  “蓝生,你可知道,桃花巷自荐逸事?”蓝生是余蓝实给自己取的字,以他吊车尾的成绩,除了居心不良的通判没人对他青眼相待。启蒙的老师又远在县里,蓝生自力更生自己取了字。

  “什么逸事?”

  “这些日子,诸位贤兄汇集府城,虽还未中进士,但提前榜下捉婿的人可多啦。桃花巷石氏女就挑了林家小公子呢,就是那个被学政大人赞做珠玉在侧的那位林家小公子。听说闹了好大的笑话,那石氏女居然拉着人不放,当真无耻,林家家丁废了好大力气才把人抢回来。也不知林家小公子高中之后,榜下捉婿会热闹成什么样子。”

  “幸亏林家人机灵,不然真让石氏女得逞!哼,当我们外地来的不知道呢,不过一个青楼女子所出,也配得举人老爷吗?”

  蓝生瞧他一脸八卦,一副你快来问我的样子,会意笑问:“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听说啊……”姚修凑过来,贼兮兮道:“那石氏女从的是石通判的姓。对,你没听错,那是石通判的外室女。”

  说完姚修还摇头晃脑道:“唉,大人们也是,当洁身自好才是,怎能让贱籍女子玷污血脉!”

  蓝生也跟着摇头,不反驳他一个巴掌拍不响。

  两人雇了马车,从会馆直接到城门口集合。这里有家世、威望十足的同科莫广思作为领头人,安排他们的马车跟在车队后面,一同去码头。

  登上大船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莫广思又召集大家聚餐。蓝生躲在角落里看着莫广思交际,这位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蓝生现在的身份,在一群举人中间只能是默默围观的。

  好在,同是一科出身,不会有人故意为难。蓝生也渐渐放开性子,虽然还在“拘谨端方”的人设内,但好歹温和许多。

  到了州里,又雇船到了县里,再雇车到镇上。到了这里,蓝生才享受到一个举人该有的待遇。

  小镇上只有他一个举人,富户、乡老已经搭好了彩棚等他,马车没进小镇就有孩童高喊着“举人老爷回来啦!”

  蓝生得到提示整理好仪容,到了城门口下车。余蓝实的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和父亲、二叔、三叔、四叔等父辈,还有几位堂弟,余家所有男丁,能来的都来了。

  蓝生快步走过来,纳头便拜:“不孝儿给爷爷、父亲、叔叔们磕头了!”

  “起来,起来,哪里不孝了。我的大孙子最孝顺不过!”余蓝实爷爷哭得老泪纵横,拉起他道:“你现在是文曲星老爷了,可不能随便跪。”

  “余老太爷,余举人这是孝顺您咧!”

  一旁乡老也帮腔道:“是咧,是咧,孝顺,孝顺!”

  乡老、富户簇拥着余家人在镇上最好的酒楼用了饭,又说了许多叙情义的话,蓝生也答应把自己做过的笔记无偿捐出来,送给镇上唯一的私塾。他也是在这所私塾启蒙的,他的恩师邓秀才也在宴席上。

  人情来往之繁琐,只看蓝生清早到了镇上,晚上擦着黑才到家就知道了。

  余家青砖瓦房的房子和柴门茅顶的院墙实在不搭。青砖瓦房是余父这辈置办起来的家业,等到供余蓝实读书,再也没有修缮的能力,院墙只能用柴火。

  蓝生进门拜见奶奶、母亲、二婶、三婶、四婶等等一干女眷,又是一通喜极而泣。

  最后还是余爷爷发话,“天晚了,都回去歇着,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是咧,浪费多少灯油哦!”余奶奶说出了心声。

  等到一大家子都散了,蓝生才注意到缩在后面的妻子和女儿。

  “老大媳妇,服侍老大歇着吧。”余奶奶叮嘱一句,跟在余爷爷身后回屋了。

  “相公……”

  “回吧。”蓝生上前抱起女儿,逗她:“我是爹爹,还记得吗?”

  女孩儿看了一眼母亲,怯生生喊:“爹爹~”

  “哎,好闺女!爹爹中举了,以后给你买花戴,给你置办绸缎压箱底,挑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

  跟在一旁的妻子听他发梦话,也忍不住弯了嘴角。

  蓝生进屋刚把女儿放下,妻子已经端了热水进来。蓝生赶紧接住,自己揉了帕子擦脸。

  “娇娘,过来坐,我给你带了府城的珠花。”

  第54章 一家之主3(倒v)

  “我成日里田间灶头转, 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你还要科举,正是花销大的时候。咳,嗯,多谢夫君。”娇娘口不对心的话脱口而出,又马上反应过来,以前丈夫出门可不会给她带什么东西, 且一向说一不二, 自己这么说, 会不会让他以为自己在抱怨啊?

  “别担心, 我已经中举, 钱财慢慢会有的。珠花也不贵, 是绸缎做的, 鲜亮。我还给你带了府城新鲜的花样子回来,你若是有空, 照着上面做针线。”

  “好, 那我瞧瞧。”对美和时尚的追求是印在女人骨子里的, 娇娘围着娇嫩逼真如真花的头饰赞半天, 又翻开那些花样子,忍不住畅想自己做出针线活做出来的样子。

  等娇娘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的时候, 蓝生已经给女儿洗过脸,抱着昏昏欲睡的她放在床上。

  “呀, 怪我。怎么能让夫君做这些,你可是读书人。”

  “读书人就不能抱一抱女儿了?”蓝生笑道:“这几年我忙着读书,没有闲暇照顾你们母女, 都是你默默支持我。如今举人已经考出来了……”

  “都是我应该做的,天下女人谁不是这样呢?”

  “罢了,不说了,天晚了。早些睡,明日还要早起呢。”蓝生大致知道娇娘是什么性格了,让女儿躺在中间,风尘仆仆的蓝生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娇娘就起床忙活。烧水、打扫、整理,一家人的早饭都在她肩头。这还是农闲时候,农忙她也要跟着下地。可谁不说她掉进福窝里呢?不说蓝生这个有出息的丈夫,只夫家男丁多,不让媳妇下地就是最和善的农家。

  蓝生看着睡着的小女孩儿,小心把她往里面挪,估计掉不下来,才起身往厨房帮忙。

  听见响动,家里人都睡不着,慢慢起身。家里出了文曲星,这光宗耀祖的事情,谁不是一晚上和祖宗念叨没睡,纷纷起身。

  “哎呦,我的乖孙子,你怎么能下厨房呢?快,快放下!”余奶奶刚进堂屋就看见蓝生端着饭食出来,大吼一声,“老大媳妇,你是死人啦,糟践文曲星这双手。”

  “奶奶,我常年在外读书,不能孝敬你们。今天做顿饭算什么,你快坐下,马上就能开饭了。”

  二叔家的小子道:“读书人不是讲究君子远庖厨吗?”

  “那是君子不忍杀生所以远庖厨,可不是不许做饭。”蓝生一笑,扶余爷爷上桌。农家没有媳妇不能上桌的风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等到众人放下筷子,蓝生才道:“爷爷,我有事情要说。”

  “哦,好啊,儿媳妇们把碗筷都撤了。”余爷爷发话,家里就这么点儿地方,能议事的只有宽敞堂屋,这里也是吃饭的地方。

  女人们会意都抱着碗筷离开,只有余奶奶陪着余爷爷坐在上首,这是她嫁入余家几十年辛劳应有的待遇。

  “孩子们都去玩儿吧!”余奶奶也跟着发话。

  “奶奶,让弟弟们都留下吧,我要说的事情和他们有关呢。”

  蓝生示意大家等一等,自己去房里提了一个包袱过来放在八仙桌上。扯开包袱皮,嚯,一阵亮光闪过。余爷爷都结巴了,“银子?”

  “爷爷,三百两,我在府城帮人家掌眼古董赚的。”

  “什么古董这般值钱?读书人不许经商,对你有妨碍不?”余爷爷关注的重点永远是孙儿。

  “爷爷放心,正大光明来的。”蓝生环视一周,道:“这些年,家里为了供我读书,节衣缩食,我心里过意不去,如今好不容易能回馈家里,爷爷就把银子拿着。不管事修缮房子还是置办水田,都是能传子孙的家业。”

  “好,好,好,我的孙儿最好!”余奶奶拉着蓝生直哭。

  “还有一事,明年进京考春闱,我想带二弟和三弟一起去。”

  “我?我去干什么?”二弟是二叔家的大儿子,十七八岁的年纪,在乡下是主劳力,他去京城干什么?这春闱一去就是一年。

  蓝生走到他身边,拉起他的手道:“二弟和我差不多大,这些年苦了二弟了。”两个人的手放在一起,不敢相信是同龄人,二弟的手上全是老茧伤口,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劳动人民。

  “嘿嘿,种地嘛,正常的。”二弟摸着脑袋直笑。

  “我做哥哥的没照顾弟弟,反让弟弟供养我,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以前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不能大家一起读书,现在我有能力了,让两个弟弟跟着我去京城长见识。路上我也教他们,争取也能考个功名,咱家这才算起来了。”

  “不行,大哥,不行的。小时候又不是没有读过,我不是那块料!”二弟连连摆手,小时候他娘也闹着把他送去私塾一年,可他那成绩就是吊车尾。镇上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他读了一年就放弃了。

  “那是先……咳,方法不对!”

  “实哥儿啊,读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真要把他俩带去京城?”余爷爷问道。

  “爷爷,读书难,也不难。家里我是头一个开路的,披荆斩棘、自己摩挲,难。我已经把路蹚出来了,弟弟们跟着走,就没我这么难了。我总觉得对不住弟弟们,总要试一试。万一真不行,去京城开阔眼界,总能找个营生。”

  四叔沉吟了一会儿,为难道:“你三弟一向是个老实头子,也不知有没有读书的命。再说,三百两多,也也支撑不了几年。”读书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

  “四叔,我这次去府城赚的银子有三百二十两,我留二十两做路费,剩下都给家里。我已经是举人,路上无论给旁人抄书、讲解,还是去古玩街掌眼,一个大男人,总能养活自己,不会让弟弟们吃苦。”

  “嗨,我不是那意思!”三弟是四叔的儿子,他们家兄弟们是一起排行的。

  “实哥儿,你有把握吗?”余爷爷敲着旱烟袋问道。

  “成不成的,总要试试吧。若是成了,以后弟弟们都比照这个来。现在我考出来了,弟弟们也能减轻点儿负担,重新读书。家里若能再出几个举人进士,我们家就彻底起来了,爷爷,您看呢?”

  听到“以后比照”几个字,叔叔们眼睛都亮了,躲在厨房里偷听的婶婶和姊妹们也低声议论着,恨不能代替余爷爷拍板。

  余爷爷看着儿孙期盼的眼神,再看看二孙子和三孙子操劳的双手,幽幽一叹,“试试吧。”

  厨房里响起压抑的欢呼声,这回不止耳力好的蓝生能听见,堂屋里众人听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