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秀才府邸的恶娇娘 > 第38章

秀才府邸的恶娇娘 第38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1:34:31 来源:免费小说

  二人坐定,孙掌柜亲自端了茶上来,放下,然后带上了门。

  林承彦端起茶碗,轻轻往外划拨着碗盖,道:“子瞻兄,明说吧!”

  张宪也没准备卖关子,压低声音道:“你知道此次丹国来使的用意吗?”

  “你是说结亲?还是降低互市的关税?”

  张宪缓声道:“寻耶律家遗留在赵国的血脉!”

  林承彦心口忽地漏了一拍,“这和阿言有关系?”顿了一瞬,林承彦道:“即便有关系又如何,眼下丹国与赵国互通有无,澶州之盟已签了九年多!”

  张宪抬眼望着林承彦一字一字地道:“可如果阿言的存在足以证明当年杜家通敌叛国呢?”

  “怎么可能,杜呈砚一直是丹国与赵国战时的猛将,濉城之战,澶州一役,杨家虽居首功,可是杜呈砚在青史上也足以留下流光溢彩的一笔。”林承彦一双清亮的眼直直地看着张宪,试图证明杜呈砚的清白。

  可是他心底隐隐知道,张宪要与他说的,定是完全能够盖过杜呈砚以往的这些功勋。

  “濉城之战前夕,高阳关一役,杨老将军向并、代两州都部署康荣保求援,康荣保当时感杨家世代忠义,率兵万众死抗丹寇,奋战之死,地上砂砾,经人马践踏,徒深二尺,我军死伤泰半,丹寇也损伤大半,其中包括丹国小王子。”

  张宪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深呼吸了一口气,轻声道:“你知道这位丹国小王子的结局吗?他被杜呈砚送回了庐州将养。”

  张宪的声音十分涩重,亦如踩在冬日结冰的湖面上,脚下的冰要碎不碎,要裂未裂,只等着“噗通”一声,冰面上猛然扎出一个冰窟窿。

  张宪又问:“你知道阿言的娘亲活着时受欺压、折辱多年,为何不愿意前往京城寻找杜呈砚?”张宪素来清淡的一双桃花眼,此时流露出些许寒意。

  冰上的人已被淹没。

  第52第

  林承彦压下心头的震动, 望着张宪问道:“你的意思是,阿言与这位小王子有关?”康荣保当年为了救援杨老将军,一代名将壮烈地战死在高阳关, 万余兵士, 最后只剩下几百人,时隔多年, 阿翁提起,仍是老泪纵横。

  如果, 杜呈砚在此时将丹国人私藏在明月镇上, 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便是盖严实了!

  杜呈砚便是逃过了眼下的牢狱之灾, 官家怕是也不会再容得下他,乃至阿言!

  张宪见林承彦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端起手边的茶碗猛灌了一口, 自己初次知道消息时的恐慌感再一次浮上心头。

  “此事,你我须得保密,我是在查杜将军此次的牢狱之灾时,发现了丹国人也在查, 然而他们的目标却是恒言,他们多次潜进杜府里的明月阁,我顺着线, 一点一点地勾出来的。”

  林承彦望着面上有霜色的张宪,声音低沉:“如果此事如你我猜想,杜家在劫难逃。”

  “不会,他们在京城只会待一个月, 一个月后,便会回丹国,此番我找你,便是希望你我能联手给耶律蒙德做一个局。”张宪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承彦。

  “耶律扎颜和耶律阿沂已经见过阿言,知道她叫杜恒言,我们已经瞒不住。”

  林承彦想到杜将军一再叮嘱不许阿言出门,他猜杜将军是知道阿言身份的,可是如果杜将军知道,那杜家二老呢?

  “此事,你我暂且只是推测,在高阳关之战时,杜将军尚且默默无名,只是杨老将军手下的一个先锋,他怎么会和耶律蒙德有交情,并且窝藏敌寇?除非杜将军真的存了通敌叛国的心。”林承彦是不信杜将军有这心思的。

  不然,他就不会沦落到如今的境地。

  可是张宪显然不相信杜呈砚。

  林承彦思量了一会,还是微微吐露了一些:“前些日子,我们见了杜将军一面,他只是不让阿言这些日子出门,阿言的身世,杜家二老或许会知道。”

  林承彦言下之意,却是并不准备配合张宪所谓的作局,思及张宪一番心意,微微笑道:“你为阿言做的这些,阿言并不知道。”

  张宪嗤笑一声,往朱漆镂花的椅背上一靠,望着房梁道:“慕俞,如若不是我,你以为阿言至今还未定下亲事?”这么些年,是我一直在守着阿言。

  后一句张宪并没有说出口,就着耶律蒙德的事又说道:“眼下杜将军不知道被关到了哪里,我们见不到人,当年的真相,眼下无从得知,不过,耶律蒙德既然未向朝廷明奏,怕是也顾及着杜家的安危。”

  林承彦打断道:“你有没有想过将此事告之阿言,如果真是阿言的生父,她有权知道。”

  张宪默然,他护着她护惯了,并不准备让她知道,不然此番不会找林承彦来作局。

  张宪沉吟了一会,道:“你既是有犹疑,不妨先将此事禀于杜家二老,如若其中另有曲折,我们可另作计划,不过,”张宪抿唇望着林承彦道:“此事我十分惦记,希望慕俞弟若有消息,烦请通传一声。”

  张宪此番愿意为了阿言的安危而愿意折下脸面来找他,林承彦自认也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允诺道:“子瞻兄此番将此事与我商议,慕俞十分感激。你我出发点,皆是为了阿言的安危,慕俞定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撇下子瞻兄的恩义。”

  二人在孙家茶楼下分开,林承彦自回到了乌桕巷子,林二已经候了他好些时辰,见他回来,上前迎道:“小主子,你若再不回来,小的得到张相府要人了!”

  林承彦道:“张宪此人倒颇磊落,二叔不用担心,我走后,阿言过来没有?”

  林二道:“过来接阿宝和阿文回去,见你不在,和厨娘聊了一会如何炖猪手。”

  林承彦想到阿言素来贪吃,笑道:“明日让戚婶子上菜市,买两根猪手回来,炖好,送到杜家去。”

  两人说着到了自家门口,林承彦原本准备去杜家找杜阿翁,可是想到今日已晚,他现在来访,必然引起阿言的疑虑,想了想,还是跟着林二一起进了自家院子,准备明日下学再以看望之名去见杜家二老。

  吩咐林二道:“二叔,杜家的事可能有些复杂,你明日便守在门口,若是有生人来,一概拦了去。”

  林二应下。

  ***

  杜恒言一宿没睡好,一直在筹谋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望着窗外透进来的一点月光,白亮亮的,都道月是故乡明,可是这古代的月亮真的比现代明亮多了。

  晚上心里存着事儿,也没怎么吃,摸了摸肚子,忽然便想起现代的外卖来。

  赵国也有外卖,不过没那么便利,只是派了人去酒店叫菜,然后酒店连着汤勺、骨碟一块儿送来罢了。

  以前学校附近的那些卖豆花、卖盖浇饭、拉面、年糕的小商户,热热闹闹的要闹到下半夜。

  “对啊!”杜恒言心上一动,立即从床上坐了起来,她可以做吃食啊!专做学校周边的吃食啊!不,不仅是学校周边,还有衙门、大理寺、鸿胪寺,这些政府官员办公的地方。

  杜恒言再躺下,却是怎般也睡不着,脑子里各种主意在转,现代与赵国,时不时切着在她脑袋里上演一段热闹鲜香的吃食图景。

  第二日一早杜恒言便爬了起来,未及梳洗,便在书桌前摆开了纸币,开始勾勾画画。

  傍晚林承彦过来的时候,问了一句阿言,小黑娃撅嘴道:“阿姐今日不知怎的,关在自个房里,不准我们去打扰。”这般说着,斜望了慕俞哥哥一眼:“阿姐不许我们去打扰,慕俞哥哥自是也不能去的!”

  林承彦见她一脸你比我更不受阿姐待见的模样,心下好笑,只是此会他倒希望阿言不会出来,径自往后头二老的住处,对小黑娃道:“我来找杜阿翁探讨学问,你们也莫要过来,不然,一会被杜阿翁看见你们太闲,罚你们抄书,我可不会替你们求情。”

  小黑娃“哼”了一声,拉着小胖墩去隔壁找戚婶子要吃的去了。

  姬二娘恰好出来,见到林承彦,略略一点头,侧身让林承彦过去。

  望着林小衙内的背影,姬二娘暗叹,阿言真是好福气,杜家遭这般厄难,林家小衙内竟还是每日每日地跑。

  他家的厨娘,说是他家的,做的却常是杜家老小的饭,两个孩子,也是隔个一时半会,便要跑过去找吃的。

  她观二老的意思,怕是等呈砚出来,阿言及笄,便要将阿言许给林家了。

  姬二娘想着两天没见到恒言,特地过来问紫依:“阿言呢?”

  紫依食指放在嫣唇上“嘘”了一声,轻声道:“小娘子这两日不知道在思索什么,奴婢就看她在纸上写写划划的。

  姬二娘朝厢房里头看了一眼,便见一个着了胭脂色襦裙的小娘子在埋头不知道写些什么,一头柔软的青丝仅用一根喜鹊登梅的银簪子绾着,那银簪子像是有些年头才拿出来的,微微有些蒙尘。

  姬二娘想到前几日见到的婉词,依旧华衣锦服,彩绣辉煌,像王母娘娘瑶池上捧着仙果的玉女,心下微微一叹。

  退了两步出来到廊下,低声道:“我去厨上给阿言炖一点排骨汤,你且看着。”

  紫依笑道:“还是姨娘疼我家小娘子!”

  姬二娘笑着摇头,温声道:“阿言这些日子也累狠了,你平日里多仔细些,她身边就留了你,显然是信你的!”

  紫依应道:“姨娘放心,奴婢明白的。”

  姬二娘点头,又望了一眼雕着一团梅花的窗户,里头的人儿还是刚才府案的姿势,这一次如若不是阿言,她和阿文尚可回姬家暂住,但是二老呢?

  眼下,杜家虽然倒了,好歹一家人还住在一处,还是一个家,房子小些,也是自己的家,这和寄人篱下,又是一番光景的。

  姬二娘自去厨房,朱砂和墨采一个洗着锅,一个在案板上斩着猪小排,便是杜府姨娘身边的女使,这些也是许久不曾做过的,这些日子若是没有隔壁的戚婶子帮衬,这一日三餐,还不知道要怎般打发。

  不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姬二娘从来不会去麻烦戚婶子,眼下一个个都忙得额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头皮上。

  墨采一边斩着一边忽地想起来,道:“主子,今个奴婢出去买菜,似乎看见了以前在荣延院当差的墨林,带着一个**岁的女孩子,在朱雀门那一块的摊贩跟前晃荡。”

  朱砂洗好了锅,又用干净的纱布擦了水,道:“当日荣延院的下人都是放了身契的,墨林这么些年在荣延院当差,颇机灵,定是存了不少银钱的,可能是想自己寻一个小生意做做吧!”

  墨采叹道:“以前,墨林对紫依这丫头十分上心,我还一度猜着,一个荣延院的,一个明月阁的,怕是不能成,没成想,结果却是不能成,却是因了一个是良家子,一个还是女使。”

  朱砂笑道:“这可不一定,墨林若是真有心,他求上来,你看言小娘子答不答应。”

  第53第

  林承彦到杜家二老厢房里来的时候, 元氏给阿言做的鞋已经在绣鞋面上的花了,看到慕俞过来,笑着问道:“慕俞, 你看这蝴蝶是配黄色的线还是白色的?”

  慕俞仔细看了一下, 道:“花有红有黄,蝴蝶绣绿色、粉色的也好看。”

  元氏愣了一下, 这是要所有的颜色都轮上一遍呢,想了一会, 道:“阿言年纪小, 绣的热闹些, 也好看。”

  杜太初见老婆子现在看慕俞百般顺眼,似乎天底下再没有这般合眼缘的人,心里想林老头子临到老倒养了个好孙儿。

  “你前些日子说你家阿翁要来京, 可动身了?”

  林承彦道:“前两日来信说已经动身了,我上次去信让他行得慢些,估摸还有五六日也能到了!”

  杜太初点头,这次呈砚出事, 他才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先前他若是没有挺过去,怕是连林老头子最后一面也见不到, “等你阿翁来了,我和他就在这乌桕巷子里比邻而居,颐养天年。”

  “杜阿翁,我今天来, 是有一事想请您明示,关于阿言的身世。”林承彦一双眼睛平静地望着杜家阿翁。

  元氏停了手中的绣线,抬头看了二人一眼,杜太初抬手示意道:“老婆子里头光线暗,你去外头廊下绣。”

  元氏会意,提了绣篮,便坐在了廊下的小杌子上。

  凌妈妈见她出来,笑道:“老夫人,今个外头日头好,到现在太阳落山了,还暖融融的。”

  元氏应了一声,道:“阿凌,你去外头帮我买一包香糖果儿回来给阿宝和阿文,好些日子没给她们买零嘴儿了!”

  见凌妈妈应着,解了围裙出去,元氏手中的绣鞋,也松了针线。抚着胸口,不禁朝里头望了一眼,慕俞怎么会好好地问起阿言的身世?

  里头杜太初招手让慕俞坐在圆木椅子上,半眯着眼望晃动的帘子,“是耶律蒙德那边找到了这里了?”

  也不看慕俞,自言自语道:“之前呈砚便叮嘱过我们,说耶律蒙德做事十分细致,但凡他存了心,必是会找到的。唔,不想竟这么快。”

  林承彦见杜太初面上还略带揶揄的笑,奇道:“阿翁,难道阿言真的是耶律蒙德的女儿,可是当时两国正酣战,这又是为何?”

  林承彦想到张宪说的,直觉得嘴皮都要急的冒水泡了。

  杜太初皱着眉,望向林承彦:“你不会以为,我家砚儿和容儿勾敌卖国吧?”

  见慕俞红了脸,杜太初呵呵一笑,叹道:“当年咸宁元年呈砚在与丹国人的混战中受了伤,当时明月镇上恰有与呈砚在一处的士兵写了信回家,提了一句,秋容便收拾着包袱去了并州。没有见到呈砚,被耶律蒙德掳了去。不知怎的,他竟看上了秋容,还放了秋容与呈砚见了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