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秀才府邸的恶娇娘 > 第37章

秀才府邸的恶娇娘 第37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1:34:31 来源:免费小说

  元氏抬眼看了眼自家老爷,只见一直没吭声的老头子,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漠然道:“不必,你今日来,已经尽到为息的本分,你来这一趟便够了,我们在这里住的挺好,什么也不缺,就等着砚儿回来,你且带着婉婉回去吧!”

  “阿翁!”这开口的却是杜婉词,只见她上前两步道:“阿翁,之前娘一直忙着爹爹的事,还请阿翁莫生气,您这般病着,还是随我们一同回府,请宫里的太医来看看吧!”

  杜太初看了看这个面色窘迫的正经孙女,喟然一声叹道:“婉婉,你是我杜家的孙女,我只盼着你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你爹爹现在出不来,你切不可偏听偏信,误了自己的事儿。”

  杜太初活了大半辈子,眼下肃王府与官家的事已经让呈砚陷了进去,他担心,肃王府还是打着让婉词进东宫的主意。

  想到这里,杜太初又添了一句:“若是在别处住的不惯,便来这里和阿翁阿婆一块儿住着。”

  杜婉词别过了身去,红了眼睛,哽咽道:“好,婉婉听阿翁的!”

  杜太初说了这许多,对着赵萱儿和婉词挥手道:“行了,你们回去吧。”

  赵萱儿还是不死心,捏了帕子又道:“您二老就跟我回去住着吧,呈砚在里头知道了也放心些。”

  杜太初只是摆手,话都不说了。

  凌妈妈适时地道:“老奴送夫人和婉小娘子出去!”

  赵萱儿无法,只得带着杜婉词转身出了厢房,屋外的新鲜的空气将里头浑浊的药味一冲散,让赵萱儿胃里一阵翻滚,一时险涌出了泪。

  杜恒言将二人送到院门,赵萱儿从身后的丫鬟翠湄那里接过来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递给杜恒言道:“一些银子,你拿着度日吧!”

  杜恒言一哂,敢情赵萱儿是想雇她当伺候老人的奴婢呢,淡道:“不用了,阿翁阿婆养育我多年,眼下这般,便当我还他二老多年的养育之恩,伯娘若是无事,恒言回去给阿翁看药炉了!”

  说着,抬手准备关院门。

  “你恨我?”门外的赵萱儿目光锐利地盯着杜恒言的脸。

  “呵?什么恨不恨?伯娘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要让恒言记恨?”杜恒言仰着脸,直直地对上赵萱儿的眼。

  赵萱儿倏地被人扎了痛脚一般,阴阴地看着杜恒言,嘴角冷笑道:“果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杜恒言抓着院门的手气的发抖,深呼吸了一口气道:“恒言没有吃过荣延院一口点心,没有喝过郡主一口白水儿,郡主害了前人,还准备在恒言这里捞一笔养恩?恒言年纪小,见识的少,不想‘无耻’二字还可以这般诠释。”

  赵萱儿倏地被人抬起手,呼呼地带着风往杜恒言脸上扇过来。

  “哐当”一声,院门猛地被合上,赵萱儿的手夹在了门缝里,一阵尖锐的疼,连连惊叫着抽出了手,不由破口大骂:“贱婢!”

  杜婉词忙拿着娘亲通红的右手,急道:“娘,快回去让太医来看看!”

  翠湄也劝道:“是啊,主子,犯不着和这等人废口舌。”

  里头小黑娃摸着长了个儿的小灰狗,气鼓鼓地道:“阿姐,你开门,我放阿瓜咬她!”

  杜恒言低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阿文和阿宝都围了上来,笑道:“算了,咱们眼下不惹事,去看看阿翁阿婆吧!”

  后厢房里头,元氏正在给老爷子喂着热水,见杜恒言几人过来,元氏问道:“刚才难为你没有?”

  “她骂阿姐是贱婢,还要打阿姐!”小黑娃告状道。

  元氏咬牙道:“她还有脸来欺辱你!”

  老爷子摆手道:“何止阿言,老婆子不瞒你说,我担心你我若住进她的郡主府,搞不好他日呈砚出来,你我也是她肃王府手中的人质。”

  “刚才我看婉婉神情不对,阿言,你说,肃王府这回还会不会逼婉婉入东宫?”不然,她们为何从肃王府搬到郡主府去住?婉婉若是出嫁,势必不能从肃王府出,名不正言不顺,杜府眼下被封,最好便是从郡主府出。

  元氏叹道:“老头子,我是不管那许多,婉婉有亲娘操心,我们言儿可还得为我们这一家老小的生计操心呢!”

  元氏在乌桕巷子住了这么些日子,对赵萱儿与杜婉词最后一点亲情都抹了,谁比她的言儿还命苦?谁比她的言儿还孝顺?

  元氏这般想着,便舒了眉,举着手中尚未纳好的鞋底,温声问杜恒言:“言儿,你说,这鞋面上是绣百花穿蝶,还是金鱼儿?”

  杜恒言盈然笑道:“绣一两片花儿就好,阿婆别太费眼睛。”

  元氏连连道:“不碍事儿,我闲着也是无趣。”

  杜恒言推了推小胖墩,小胖墩立即狗腿地上前抱着阿婆的胳膊,撒娇道:“那不行,阿文可心疼着呢!”

  老两口看着孙儿娇憨的样儿,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杜恒言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爹爹不在的日子,她要帮他守好阿翁阿婆、小胖墩和二娘。

  等爹爹出来,她便该为小小娘报仇了。

  第51第

  乌桕巷子前头是麦秸巷子, 此时里头隐着的两人见赵萱儿的马车缓缓地过去,一位四十来岁的胸膛横阔的汉子问:“主子,属下要跟过去吗?”

  “温赫, 你跟过去看看, 记住她们下马车的地方便行,切勿节外生枝!”

  温赫犹疑道:“主子, 那这边,您?”

  耶律蒙德略略点头道:“我稍晚些时候便回都亭驿, 无碍。”

  “是!”

  眼见着温赫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追着那辆马车过去, 耶律蒙德又轻轻踱着步子来到了乌桕巷子最里头一间。

  院子里头的小黑娃犹自生气地道:“你那嫡母太坏了,跑来阿姐家来欺负阿姐,等我长大了, 一定要带着阿瓜去她家报仇。”

  重新扎起马步的小胖墩道:“她家你去不了,可是肃王府呢,连我爹爹都忌惮!”

  小黑娃一柳条在小胖墩旁边的小树上甩了过去,瞪着小胖墩道:“以后练功不许偷懒, 以后你掩护我们进去!”

  小胖墩身子一抖,勉强顶着小黑娃的怒火,面不改色地接着扎马步。

  半晌, 小胖墩想起来道:“还有慕俞哥哥呢,回头我们和他说,他定然有法子替阿姐出气。”

  小黑娃闷闷地点头,不忘叮嘱小胖墩道:“不准对阿姐说, 她定然要我们好好待着,不准惹事!”

  小胖墩郑重地点头:“你放心,我连我娘都不会说。”说道这里,小胖墩不禁泄气道:“要是爹爹在家就好了,我就可以找爹爹告状了!”

  小黑娃见他有些沮丧,从小荷包里掏出一颗糖果给小胖墩,道:“慕俞哥哥给阿姐的,我偷了一颗,你吃吧!”

  外头站着的人,微微攥了拳头,“肃王府?”

  ***

  被杜家两小娃惦记的林承彦到酉时正才回来,手上拎着一包鸡蕈,进了乌桕巷子,直接背着书箧往杜家来,他刚一叩门,唤了一声“阿言”,里头的小黑娃一下子便将门拉开了。

  林承彦将一包鸡蕈递给小黑娃,道:“你阿姐在家?”

  小黑娃拉着他的衣袖,让他弯腰,对着他的耳朵道:“慕俞哥哥,阿姐今天被欺负了,我一会和阿文去找你!”

  林承彦瞬时便皱了眉,拍着一旁小胖墩的小肩膀道:“好,哥哥让婶子给你们炖个白梨润喉,这个先拿进去给阿言吃,你们饭后过来,别给阿言知道了。”

  见两个小娃点头,林承彦站在门口朝杜家安静地院子里头张望了一眼,便左转回了自家。

  林二接过他的书箧,忙跟在他身后道:“小主子,今个昭城郡主去了杜家,后来,还有一个男子在杜家门外站了一会。”

  “哦,那男子可是张家衙内?”

  林二摇头道:“属下看着倒不像,似乎是外邦人,虽然着了我赵国的衣裳,但是他的鼻梁、颊骨,还有走路的身姿,似乎都像是外邦人,属下怕他发现,没敢近距离窥探。”

  外邦人?难道是杜将军一直担心的丹国人?

  杜将军一再叮嘱丹国人来了以后,阿言不得出门,她一直觉得这里头似乎有什么牵扯。虽说当年杜将军跟着杨老将军打败了丹国人,但是已经时隔九年,便是丹国要寻仇,也太迟了些。

  可若不是寻仇,丹国人与阿言之间又有什么牵连呢?

  林承彦理不清楚,暂且放下,对林二道:“二叔,你这些日子多注意杜家的事,杜将军不放心阿言,我怕阿言近来会遇到什么事儿。”

  林二道:“小主子放心,属下明白。对了,二爷那边一直催小主子什么时候回去一趟,说是为先前的事儿赔罪,小主子你看?”

  林承彦冷嘲道:“我只怕他们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此事以后莫提,我已经写信给阿翁,阿翁这些时日便会到京中。”

  当年叔叔为了算计薛家的家产,怂恿阿翁娶薛家的新寡柴氏。

  柴氏是薛家的继室,半生无子,过继了一个,薛老大人去世后,她打算带着薛家的家产另嫁,被这继子一纸告到了府衙,叔叔为了侵吞这一部分家产,教唆柴氏说伪词,以致后头事情败露,平白牵连了阿翁的名声。

  现在,他不过才十三,叔叔眼见着薛家次女进了东宫,为了通过薛家搭上东宫,竟不惜让她与薛家长女定下亲事。

  那一日,若不是他借着醉酒,走出船舱醒酒,跳下了叔叔宴饮薛家的那一条船,许是他与薛家长女的亲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林二见小主子心里有计较,也不再多言。心下佩服老相公当时有远见,让小主子另置了院子住着,若是还一块儿住在林家大宅里,这事儿定是没完。

  林承彦想到这事,心头还犹如吞了一颗苍蝇,吩咐林二道:“二叔,下回林家大宅那边,谁过来,都莫要再开门。”

  林二自是应下。

  正说着,小黑娃和小胖墩饭后牵着小灰狗过来,厨娘婶子一听到狗吠,便笑吟吟地走了出来,招呼着两小娃道:“快来,婶子给你们做了面人儿,灶上的白梨可还要炖一会儿。”

  两人分吃了一块面人儿,才去书房找慕俞哥哥,小黑娃嘴伶俐,将今日赵萱儿对杜恒言说的话儿现学了一遍,末了问道:“慕俞哥哥,你说,她为什么说阿姐恨她?是她害得杜将军进监牢的吗?”

  当年杜秋容惨死的事,他也一直记得,赵萱儿定是发现,阿言也知道此事是她做的。

  林承彦让厨娘领着两个小娃去喝炖好的白梨,自个准备去杜家找恒言,刚一出门,便听到身后有人唤他。

  甫一转身,便见张宪从巷子口过来,他面上有些焦虑,眼圈儿乌黑了一圈,好像好些日子没有睡觉。

  此时张宪站在林承彦面前,见他的方向似是要去杜家,瞥了一眼林承彦身后关着的杜家院门,缓声道:“我有要事,想与你商讨,可方便?”

  林承彦朝右迈出去的脚,不着痕迹地收了回来,问道:“是进去说,还是去别处?”

  只是一瞬间,林承彦便明白,张宪要和他说的事,与恒言有关。

  张宪听院子里头又是小孩的叫唤,又是狗吠声,道:“我在茶楼定好了二楼,此事颇有牵扯,还劳烦慕俞弟和子瞻走些路。”

  林承彦伸手作了个“请”的姿势,示意张宪带路。

  近来因丹国来使,御街两边黑漆叉子内都挂了一遛边的灯笼,此时灯火璀璨,十分热闹。

  两人并排走着,张宪率先开口道:“听殿下说起,你最近在教丹国人习四书五经?”

  林承彦道:“是,国子监抽出会丹文的学生,或翻译些桑蚕冶铁一类的书籍,或教导丹国此次带来的一百名学生习我们中原文化。”

  “依你之见,丹国与赵国互市九年有余,最需注意的是什么?”

  林承彦不假思索地道:“自然是货币,我国流通的铜币制造精良,币值稳定,而我国又一直与相邻诸国都保持着稳定的互市关系,铜币在邻国皆可兑换货物,一贯之数,可以易番祸百贯之物。相邻诸国皆在大肆囤积铜币,眼下铜币外泄严重,朝廷早晚要下禁令,可若是以物易物,未免太繁累。”

  张宪不妨林承彦竟思索的这般远,前些日子太子幕僚贾先生也与他说起铜币之事,他和太子深以为然,准备近些日子便就此事拟一份章程呈到御案前。

  而林承彦不过是国子监的学生,年纪比他尚小三、四岁,竟就有这等眼见。

  张宪微微侧首看了一眼身旁这个与他并肩,正蹙着眉的小郎君。他不禁想到了当年伯仲难分的林老相公与范尧臣,日后殿下登基,林承彦与他或许亦如此。

  不一会儿,二人便到了孙家茶楼门前,孙掌柜见到张宪,忙出来迎接,笑道:“张家衙内,楼上请,已经清扫,十分雅静。”

  林承彦看楼梯口有两个小厮专门拦着要上去的人,不由对着张宪笑道:“子瞻兄这回大手笔!”竟是包了一层楼。

  张宪道:“慕俞弟,请先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