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终于要对矢国下手了。
这让压抑了许久的秦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公元前671年春夏交接,秦公赢恬任命三弟赢任好为主将,率军五千出雍城向东边的矢国发动进攻。
之所以任命赢任好为主将,秦公赢恬是做了慎重考虑的,除了任好与兄长赢恬私下里关系好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赢恬有意识要锻炼一下赢任好。不管是父亲还是今天的赢恬都看好这位弟弟,因为他从小就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的非常智慧,如果加以锻炼,则大有可为。
十二岁的赢任好拜将,在秦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在他们看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秦君寿短,孩子只好早早当家,早早担起国家的重任。
于是乎,赢任好第一次领兵出征了。
这次带兵出征,对于赢任好来说,是激动的,更是兴奋的。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决定带上韦昱和王荡两位校尉随他一同出征。
韦昱和王荡就是此前的两位曲侯,由于二人上次骊山大战作战勇敢,回到秦国后被加封为校尉。秦国的军事建制实行部曲制,将军之下设有好几个部,部下又设有好多个曲。所韦昱、王荡二人由曲侯晋升为校尉,那可是一个较大的飞跃。
可以说这次出征的的将领们全是一帮新提拔的人手,但是他们都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很快大军就开到了岐山。
赢任好对身边的秦军校尉韦昱说道:“韦校尉,我们此次出兵,你以为我们应该从那边进攻为上?”
听到少公子问自己如何进军,这可把韦昱给难住了,因为以前他当曲侯的时候,是不用思考这些问题的,但毕竟是校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只知道领兵打仗了,还要学会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于是韦昱想了想说道,“公子,此次我们出兵进攻矢国,以末将之见,还是从从南向北打得好,最好先把渭水以北的矢*队赶跑,随后我们渡河向南边推进,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赢任好想了想,“先打击渭水以北的矢*队,这没有错;但是由西向东推进有待商榷。”
“为何?”
“校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由西向东推进,是不是把矢国的军队赶到了东边。”姜渊故作镇定的说道。
诸位大臣起身后,姜渊道:“诸位爱卿,据快马来报,秦国已经出兵渭北,夺取我国多座村寨。诸位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
逃兵都已经布满了都城的大街小巷,还需要快马来报吗?听着姜渊这种自欺欺人的话语,大臣早就想笑了,但在大堂之上岂能笑得出来。
诸位大臣又是一阵沉默,其实自从姜渊上台以来,大臣们早就习惯了这种沉默。说了不起作用,我们还用说吗?于是乎,沉默在矢国的朝堂上是最常见的事情。
见诸位大臣又沉默了,这下姜渊坐不住了,起身道;“你们都说说,我们现在该如何处理与秦国的关系?说啊----”
大臣们还是不说话。
既然大臣们都不说话,总得有人给姜渊打圆场,于是陈赫出列道:“国君,当我们出兵占领秦国岐山和渭北的时候,秦国出兵就在我们的预料之内。现在秦人已经发动进攻,我们挥兵应对就是了。”
挥兵应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兵在哪里?
领兵的将军在哪里?
还有,矢国那败逃的士气能收回来吗?
还有,一旦军队集结完毕,是围追堵截,还是向渭水以北挺进直击秦军,这些都需要商议。
可是,现在这些问题可都摆在了姜渊的面前。
这下他有些着急了,“秦军已经占领了渭北,不日将渡过渭水向都城杀过来,到时候你们这些人都将玩完。我看真到了那个时侯,你们这些人还能够坐得住,能够继续不说话。哼----,一帮喂不熟的奴才。”姜渊终于忍不住骂了起来。
听着姜渊的骂声,矢国的大臣们更不说话,当然了,也不生气。这几年来,他们早就适应了姜渊这样神经质一样的处事方式,不管他做什么,反正大家都不生气,也不说话。等到他发泄完了,大家赶紧回家,收拾东西走人。
因为,所有的大臣心中都跟明镜似得,秦国不进攻矢国,矢国还能存活一阵子,一旦秦国发动进攻,矢国一击便溃。
打仗,要的是实力;连晋国都打不过秦国,何况矢国。
矢国抗秦,那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见姜渊又开始骂大臣,陈赫赶紧说道:“国君息怒,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迎敌的事情。”
姜渊当然也不想继续骂下去,于是说道:“那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迎敌?”
“微臣以为,当此危难之际,单单依靠矢国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对付秦国,所以,我们还应该请救兵帮助我们一起抗秦。”
“请救兵?”
当此危难之际,矢国还有救兵?姜渊吃惊的望着陈赫,等待他的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