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81章

明朝女人 第81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这还用得着特意说吗?也没人天天高喊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柳娘送他一个白眼道:“你那什么眼神儿,难不成你现在才知道?!”

  “真的?怎么可能?”徐允恭如闻雷击,不能相信这个事实。

  柳娘道:“什么真的假的,走,去祠堂看一看就知道了。”现在一家子都有事儿,徐达在书房,谢夫人和孙姨娘在逗徐膺绪,徐添福在背书。柳娘叮嘱贴身侍女阿季看护徐添福,拉着徐允恭就往祠堂走。

  到了祠堂门外,徐允恭反而犹豫了。“不……还是不了,不年不节的,开祠堂做什么,让爹知道了会骂人的。”

  “怕什么,咱们光大光明的进去拜祭祖先,爹骂我们什么?敬天法祖吗?”柳娘大大方方的拉着徐允恭推开祠堂的门。祠堂只有两个三等小厮打扫,毕竟不是什么重要年节,事情轻松。见大公子、大小姐来了,赶紧出来迎接。

  柳娘挥退他们,拉着徐允恭进了祠堂。徐家从徐达这一代开始发迹,祖先尤其少,只能从徐达凭徐达的记忆立灵位。曾祖辈的徐五四、何氏,祖父辈的徐四七、周氏,父辈的徐□□、蔡氏,这就寥寥六个牌位,最小的一个,摆在最边上,写着“先室允恭母张氏生西莲位”。

  摆在角落哪里,灵位龛台上众多油灯闪烁,依旧显得阴森森的。徐允恭小时候有些怕,长大了拜祭就只盯着正中的“徐五四、何氏”的牌位看。当真就在眼皮子底下都没看到,也不知眼睛怎么长的。

  两人进了祠堂,就不再拉拉扯扯,恭敬燃香作揖,拜倒上香。

  出了祠堂们,柳娘才道:“咱家每年都在皇觉寺给先夫人点长明灯,你是亲儿子,再点一盏,先夫人肯定能受更多福报。哎,你别嫌我不会说话,我从小就没见过夫人,让我叫娘,总感觉是叫的是……嗯,谢夫人……怪怪的。”

  徐允恭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也不计较她口头称呼,谁不知道她惯是嘴上跑马车的。

  徐允恭压下心头千丝万缕,问道:“你知道我亲娘的事情吗?和我说说吧。”

  柳娘挠头,“我知道的也不多,娘估计也不清楚,要不你去问爹爹?”

  “先让我知道一点儿吧,怪我粗心大意,长这么大居然第一次知道娘亲姓名。”徐允恭幽幽一叹。柳娘一脸同情怜惜,道:“那我就说了,真只知道一点儿。”

  “先夫人姓张,生你的时候落下疾病,后来就病去了。这其实也不关你的事,当时陈友谅攻陷太平,父亲正领兵打回来呢,家里就只有夫人一人。乱军之中,保养不善,又被前方战事吓到了,才香消玉殒。”徐允恭摆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丝毫不在意柳娘的察言观色。

  “后来你一岁的时候,陛下做主,为爹娘赐婚,娘嫁过来一年之后有了我。这都是我听娘身边的老嬷嬷说的,真就知道这么多。”柳娘叹道。

  “那你知道我母亲娘家那边还有什么人吗?”

  “不知道,应该没了吧。若有,爹爹不会不照应的,就是当初战乱失散了,如今爹爹位高权重,乡野皆闻,想找肯定能找过来的。爹爹最重情义,若是原配嫡妻的娘家人找过来,肯定妥善安置。”柳娘摇头。

  “是啊,肯定妥善安置。”徐允恭幽幽一叹,再问:“那你知道我母亲可有遗物留下。”

  “不知道。要不我去问问娘?”

  “还是算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怎么不要紧,那可是你生母的东西。”柳娘拉徐允恭一个转身,两人靠墙墙角围成一个小圈,道:“我知道你不敢直接问,怕娘伤心,不过咱们可以偷偷的查嘛!我去翻娘的卧室,她有什么都爱藏在卧室里。你去翻爹的书房,大书房是军事机密守卫森严,可你身份使然,侍卫定不敢拦你。你趁爹上朝的时候去,肯定不会被发现的。”

  “不好吧,要不还是直接说了……”徐允恭本能的觉得这么做不好,可又无法忽视心中蠢蠢欲动的想法。他要知道,是父亲骗了他,还是那人骗了他!

  “男子汉大丈夫爽快点!说干就干!就明天,明天咱们分头行动!”柳娘愉快击掌定下了计划。

  第二天一早,徐达早起上朝,徐允恭大摇大摆去了书房,侍卫自然是要拦他的。徐允恭摆出大少爷的架子道:“我来书房找本兵书,早就和父亲报备过的,你们拦我作甚!”

  “少爷息怒,公爷有令,任何人不许进出书房,不许夹带只言片语离开。”侍卫十分尽责拦着他。

  “我是我爹的亲儿子,进咱家书房还要你批准了?”徐允恭装作怒气冲冲的模样,原地跳脚,道:“我就等着兵书解惑呢,你们耽误我赔得起吗?算了,你们也算尽忠职守,我不为难你们。咱们各退一步,你们放我进去,我不带东西出来。若是我爹回来问起,我自担责任,绝不连累你们。”

  两个侍卫对视一眼,无奈退开。任何时候都有特权人士,魏国公府书房相对旁人来说是秘密,对公府大公子来说就是家里。既然他不带东西走,两个侍卫也觉得责任小了很多。

  徐允恭伺候过他爹出征的,知道他摆放物品的习惯,根本不往放军机要务的地方翻看,只找左手边的小抽屉、小柜子、博古架什么的,不一会儿就在五斗柜翻出一个大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家书。按照时间排序,最上面的信封是柳娘今年年初写的。

  徐允恭放下盒子,按着顺序一封一封翻出来,柳娘的信不用看,只看谢夫人所写,翻完所有信件,只有那年给他产业的时候,写信提到过他亲娘。

  徐允恭看得眼眶发红,终于明白自己被人骗了。他就说谢夫人对他很好,从小该严的严,该宽的宽,拿他当亲儿子带,怎么会故意使坏。柳娘从下就黏他,他们兄妹自小好到大。而父亲也把他当做继承人培养,亲自己教授武艺,待他上战场试炼。绝不像那人说的,谢夫人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就给他铺路,让自己上战场送死。父亲也绝没有辜负生母,让她被谢夫人气死。想想也是,父亲和谢夫人的婚事是陛下做主的,怎么可能有猫腻。当时父亲已经守过了一年妻孝,这在朝不保夕的乱世,是何等的深情厚谊!

  徐允恭心想:柳娘说的对,若真是自己生母娘家人,只要光明正大来投,肯定能被父亲妥善安置。怎么会鬼鬼祟祟自称是小舅舅,却不敢露面,怕不是元朝的奸细吧!他那么头头是道的说起老家事情,可定是后面有强大的奸细网络,看自己年轻,才把他作为突破口的。对他们魏国公府的事情这么清楚,说不定府里也有奸细!

  徐允恭想起他们去宗学看望朱守谦时候,柳娘说的话,“疑邻盗斧”。那些小人惯会用手段挑拨人心,自己不也上当了?

  复原好家书盒子,徐允恭红着眼睛出了书房。侍卫们较真搜身,发现他真没带东西粗来,跪地请罪之后,恭送他离开。

  柳娘在徐允恭院子里等着他,见他一来,着急问道:“怎么样?查到什么没有?我这边什么都没翻到。就算有些盒子、柜子,上面也没写名字啊,我也不知道那是张夫人的还是我娘的,什么都没查到!”

  徐允恭轻轻一叹,“没找到就算了,我本来是想找一找生母的痕迹,又怕父母伤心,才私下秘密行事。就算找不到,我也知爹娘疼爱我之心,这就够了。”

  柳娘不甘嘟囔道:“好吧,那就先算了。不过你以后要做什么还是叫着我一起,我也会帮你留心的。”

  “谢谢妹妹了~”徐允恭摸她的头。

  “长得高了不起啊!不长心眼儿!这些都是我给你出的主意呢!居然敢摸我的头!”柳娘愤愤不平把他的手拉下来,你以为包包头很好梳吗?

  “是是是,谁能和女诸生比聪明呢!”徐允恭大笑。他决定有些事情就不让小妹妹知道了,她虽聪明,可见的都是世间光明美好,这些小人手段,不该污了她的眼。

  因徐猜测事涉奸细,待徐达回来之后,徐允恭跪在书房,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徐达气道:“你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来,这么两句花言巧语就把你骗了!这次多亏你妹妹关心你,一眼看出了问题,下次怎么办?你还由着旁人算计吗?平日里让你多读书你不读,现在可知道书里的手段是何等博大精深了!”

  徐允恭跪在地上不发一言,但凭徐达处置。

  “既然猜测府上有奸细,你进出书房的事情肯定瞒不住,不如将计就计。”徐达沉吟道。

  “全凭父亲安排。”

  然后下午的时候,柳娘就听说徐允恭被打了,以“擅闯禁地”的罪名被打,正在书房外执行。徐达还通知府上侍卫都去看,让他们知道军法如山,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包括他亲儿子!

  柳娘吓一跳,她倒没想到苦肉计上,只以为是徐达治军严谨,赶紧派人通知谢夫人,自己一溜烟先跑过去拦着。

  幸好先打的是两个守卫不力的侍卫,柳娘去的时候,徐允恭刚被夹在刑凳上打了几棍子。

  “爹!爹!这是做什么,咱们有话好好说,那可是你儿子,又不是兵营!”

  “不许给这孽障求情,停下做什么,打!”徐达站在走廊上,看院子里徐允恭被打的闷哼不停。

  “爹只说书房不让进,可也不说是禁地啊,对外人来说是禁地,对大哥来说就是家。我还给爹得送过汤水茶饮,我也进过书房,爹怎么不连我一块儿打。”柳娘眼眶通红道。

  “不许胡搅蛮缠!闪开!”

  徐达治军严谨是出了名了,柳娘这些年也听说过若干轶事典故,真不确定他是不是把儿子当贼打。见劝不住徐达,柳娘两步跑过去扑在徐允恭身上,道:“实话和爹说,大哥去书房是给我找书去了,我的主意,爹要打就连我一块打!”

  行刑的侍卫不敢动手,等着徐达拿主意。

  徐达不动如山道:“休得用己身威胁为父,你若拦着,一块儿打!”

  柳娘赌气不起来,她就不信徐达真能忍心,侍卫真敢动手。

  “砰!”一棍子打在后背上,疼得柳娘眼前发黑,真敢啊!

  “拉开!”徐达一声大喝,两个侍女过来把柳娘拉开,棍子砰砰砰又打在徐允恭身上。

  徐允恭连连回头看,深怕真把柳娘打出个好歹来。这时候谢夫人哭着过来了,“连我一起打!连我一起打!”说完就扑在徐达身上厮打,见侍卫根本不听她的。把后面乳母抱来的徐添福推在他身上道:“还有添福,也一起打。老爷要是嫌不够,再去把膺绪也抱来。可怜他还在襁褓,就要让他爹给打死了!”

  谢夫人又哭又闹,正在徐达尴尬的时候,侍卫轻声回禀道:“将军,行刑完毕。”

  好了,不用求情了。谢夫人推开徐达,小跑过去看那一儿一女,徐允恭背上、臀上、大腿上全都出血了,柳娘软倒在侍女怀里。谢夫人一个劲儿的叫下人赶紧帮忙,请大夫的请大夫,抬软凳的抬软凳。后面得到消息跑来的孙姨娘看到这幅情景,礼都不愿意给徐达行,上前抱了徐添福。一家子男女妇孺相携而走,理都不理站在廊下徐达。

  徐允恭一回头,他爹的神情怎么看怎么凄惨,忍不住想笑,刚勾起嘴角却扯着痛处,化作惨叫。

  第142章 燕王妃

  拔出萝卜带出泥, 奸细之事自有徐达处置, 结果是不会和柳娘这样的闺阁女儿说的。朝廷关于此次北伐的结论终于出来了, “赏罚俱不行”。言下之意,就是大家当没这回事儿吧,功过赏罚都不说了。

  这次北伐直接影响了皇帝对蒙古的态度,而今北元已经退出中原大地, 追着打实际利益不大,打仗实在太耗费人力财力了,也许可以试一试谈判之类的“文斗”。皇帝认识到“永清沙漠”的难度,战略从进攻变为防御,“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朝廷也在商议边关如何防御这些少数民族, 暂时还没商议出结果来。

  现在朝堂上的重点却不再北伐上, 北伐、边患只是偌大朝廷中的一部分, 朝中现在以李善长为首的龙兴之地旧臣与以刘伯温为首的浙西重臣之间,正在较量。这样的角斗是全方面的、人人心照不宣、面上绝不承认的, 而且不仅涉及文官,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武将也会被迫划分战队。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徐达为徐家制定的智略就是“静”,不动, 任由他们,不参与、不讨论。一路追随朱元璋走来,亲眼看着这位君主从战火兵戈中站起来, 就一直没有倒下去。他身前有韩林儿、张士诚、陈友谅等诸多故人的尸首,只有他一直站着,徐达相信,他日后还会站下去。

  徐家的策略一向是以不变应万变。徐达北伐刚刚失利的时候,柳娘在家没有上蹿下跳请旧友帮忙。徐达回来之后,也没四处串联,现在依然如此,只需要安静等待,跟随陛下就是。

  柳娘也把步伐放缓,外事一概不理,每日在父母膝下承欢,教养两位弟弟,和大哥联络感情。还有,去东宫探望太子妃。

  太子妃在宫中名声经营出来了,素以贤惠著称。

  “我就说你的面相是多子多福之相,不能乱吃偏方草药,只需静待时机,看看,我说的没错吧。”柳娘这次进宫是为了恭贺太子妃有孕。

  “借你吉言。”太子妃抚摸着还没显怀的肚子,笑得心满意足,嫁进来两年多了,终于怀孕了,她也松了一口气。又逗弄柳娘道:“不如你再看看是男是女。”

  柳娘看了看周围,只有太子妃的贴身侍女在,她们姐妹说话,向来私密。柳娘笑道:“这话不好说,你肚子里的孩子生出来,若是男儿当是日后天子,若是女儿亦是龙女,无论如何都是大富大贵之像。不过……我私心觉得是男儿。这也是有依据的,婶婶先生了茂大哥和升二哥,皇后娘娘更是连连生子,两边父母都有生男的传统,姐姐这胎再不会差。”

  太子妃捂嘴直笑:“无论多不着边际的话,在你嘴里都有模有样,活像文……”太子妃话还没说完,就被柳娘使劲捏了一下手腕。

  “姐姐又要打趣我像朝上文官啦?那可不能白背罪名,让我来谏你一谏。”说完低声笑了起来,太子妃也好像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不成了,不成了,笑的我肚子都痛了。”太子妃摆手。

  旁边侍女赶紧拥上来看,现在涉及肚子二字,都必须紧张。太子妃很快就缓过神儿来,道:“都散开,散开,没听说过高兴是不好的事情,不过一时玩笑,你们还当真了。都下去,都下去,说话都不尽兴。”

  太子妃来了脾气,把侍女都赶下去。太子妃和魏国公之女姐妹情深,向来如此,也无人异议,乖乖退下。

  “你知我刚刚想说文成公,何以阻止我?”

  “姐姐,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民间对文成公的赞誉传说颇多,然而他在朝上播过一诚意伯的爵位,居然能领着人与宣国公相争!至少他不能聪慧过陛下,不能仗着聪慧指点陛下的朝政。”柳娘轻声道。

  “出什么事儿了?”

  “而今朝上两方争的厉害,我们内宅女眷也要小心。父亲跟着陛下走,我听父亲的,我们家现在都安静待在家里。”柳娘眼含深意的看着她,紧紧握着她的手。

  “我懂,我懂。”太子妃连连点头。自从父亲去后,她对朝堂消息都慢了一拍,家中更无人能在朝政大事上给她提建议,反而需要她回哺娘家。家中寡母吃斋念佛,唯一担心但就是他们儿女的婚姻子嗣,兄弟们俱年轻,如何能与朝上老狐狸斗。在这种时候,能提点她,不惜把家族策略告诉她,非柳娘不能得。

  如何不感慨,如何不感动,坐稳太子妃的位子,仅靠贤惠还不够。

  柳娘把话说到了,就依依不舍的告退了。

  “我下个月再递牌子请见,到时姐姐的肚子也该鼓起来了。我虽针线不好,也要给外甥多做几件小衣。”柳娘传达的消息,不仅仅因为她和太子妃自□□好,更是徐家亲近东宫的策略体现。

  “不必定时,随时都能来,只要你请见,我定然要见的。”太子妃笑着起身,要送她出门。

  “我的好姐姐,你就别吓我了,好好坐着,等日后外甥生下来,送我到宫门口都成。”柳娘见她起来赶紧推辞,一福礼麻溜走了,再不给她机会。

  太子妃这受万千瞩目的一胎,于七月二十七日生产,顺利诞下一个男胎。

  陛下大喜,拍着太子的臂膀,称之为“后继有人”。太子亦是狂喜,他等待嫡长子的出生,等得太久了!太子妃妾亦欢喜,只有太子妃诞下继承人,她们才能生子,没有孩子日后哪儿有保障,妃妾们也真心实意为太子妃欢喜,现在谁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心。

  徐家这里,徐达又一次挂帅北征,即便上次失败了,皇帝也没有对局势失去信心,对外依旧大胆用兵。此次北征大胜,徐达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一直在北平待了三年时间。徐允恭也被他待在身边教导,至今没有娶亲。

  等到洪武九年,徐达却不得不回来了,因为他的女儿被册为燕王妃。

  徐达第一次不是年节的时候回来,看着婷婷少女初长成,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你素来聪慧明理,体贴懂事,既嫁入皇室,也当恪守妇德,勿负陛下看重。”徐达一叹,女儿出嫁他该说什么,徐达不知道。

  “妹妹放心,我与燕王殿下有过几次接触,他从小养在皇后娘娘膝下,为人慷慨,擅武艺,通诗书,相貌也好,你嫁给他不会受委屈的。”徐允恭叹道:“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怕,大哥去给你报仇。”

  “还有我,还有我。”徐添福、徐膺绪也在一旁添乱。不明所以的徐增寿看着三个哥哥,也牙牙学语道:“还有我,还有我!”

  柳娘破涕为笑,道:“我有四个兄弟呢,燕王再不敢欺负我的。”

  “陛下的皇子均文韬武略,再不会有错的。”谢夫人也在旁抹泪,她的亲身骨肉就要嫁人了,理智再明白这是好事,心里也难免伤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