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79章

明朝女人 第79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常沁儿一抹眼泪,从父亲逝世的巨大震惊中缓过神来,咬破了嘴唇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沙哑道:“不能,我不能倒下,父亲的遗体还在阵前,我要去接他回来!”

  “来人啊!”常沁儿一声高喊,仆从们顺势进来,“你去请大夫,你去找大公子、二公子回来,你去请三公子来正院。父亲捐躯阵前,此大难之时,若有偷奸耍滑、趁机闹事的人,我绝不宽宥!”

  仆从们一听噩耗也跟着抹眼泪,常沁儿顾不得悲伤,催促他们赶紧办事!

  既然常府都能得到消息,宫中怎么会不知道呢。朱元璋闻此噩耗,病倒在床,泣下沾襟,痛哭不已。

  不必常沁儿再派人请大夫,仆人们还没走出大门,外面就有人来报马皇后到了。宫中听得消息,担心常遇春家眷,马皇后亲自过府安慰,太医、药材都带着的。马皇后见常府仆人虽然惊讶,但依旧举止有度,心中对蓝夫人治理有方又多了一层赞赏。

  常沁儿、常森和柳娘一并迎了马皇后入正院,马皇后才知蓝夫人已经病倒,家中一应事务均由常沁儿主理。

  还未说上话,外面有有人来报,陛下送大公子、二公子回来了。

  蓝夫人幽幽转醒,一家子抱头痛哭。马皇后在一旁安抚,连连劝慰。蓝夫人和马皇后也是老相识,并不以君臣之礼束缚,蓝夫人见马皇后在此,悲泣一声“嫂嫂”,靠在她身上痛哭不已。

  柳娘见这情景,悄悄退了出来。府中有脸面的大管事和仆妇都跪在院里,主子为国捐躯,他们这些仆从如何能不伤心。

  柳娘叫了内外院管事出来,小声道:“正是伤心忙乱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担起来。刚刚大小姐吩咐的事情抓进去做,府上都要换了颜色。皇后娘娘凤驾降临,你们也不能只干看着,还要安排人服侍。婶婶和姐姐悲痛交加,正是你等忠心效命之时。你们都是忠仆老仆,知道轻重,我不过外人,白嘱咐一句罢了。”

  大管事抹眼泪道:“徐小姐愧煞老奴,多亏您提醒呢。”

  现在不是闲话的时候,柳娘安抚大管事两句,赶紧回去了,她本是来贺喜的,没想到遇上丧事,身上的衣服不合时宜。

  鄂国公壮年薨逝,这是应天府最大的新闻。柳娘赶紧回府和谢夫人禀告,他们家与常家交好,既是邻居,又是同僚。谢夫人把孩子托付给孙姨娘,赶紧换装过去帮忙。徐允恭和柳娘也换了衣裳,过去帮助接待客人。灵堂已经设起来了,听闻消息的朝臣大将都要来致哀。

  朱元璋宣了大臣商议,决定以宋太宗为韩王赵普的治丧礼仪来为遇春治丧,视之为同胞兄弟。常茂作为长子,也被朱元璋带在身边,朱元璋决定亲自去接常遇春遗体回京。

  常府内,马皇后待了两天,看蓝夫人能稍止悲痛,振作起来,稍稍放心,回宫去了。府上一应事务,蓝夫人揽个总,内院有蓝玉夫人、谢夫人、常沁儿、柳娘和李文忠女儿李娇帮忙,外院有常升、常森兄弟主理,徐允恭、蓝春(蓝玉长子)、蓝斌(蓝玉次子)、李景隆(李文忠长子)协助。

  能在这个时候帮忙的,都是通好之家。忙碌的头几天过去了,来致哀的客人并不会带小姑娘来,并未有需要交际的地方,李娇就先回去了。柳娘却是一直住在常沁儿的房间,就怕她伤心伤身,半夜做恶梦。这也不是杞人忧天,柳娘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早出晚归,反正她们两家就是隔壁,可常沁儿的贴身丫鬟私下来找,说每日枕头都是湿的。柳娘不放心,只能和她住在一起。

  常沁儿从未与人同住,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睡不着,开始几天还能说话度过,后来不睡就挨不住了。让柳娘去住客院她也不放心,柳娘只得睡了软榻,时刻注意着她的动静。柳娘自负医术,给常沁儿调理的同时,也不忘了蓝夫人和常升等人条理,问过大夫之后,在府内熬汤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白事最磨人,几天的功夫,这些少年少女就瘦凹了脸颊。

  宫中对常遇春的死也有了明确的态度,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日忠武,配享太庙。亲自接回常遇春遗体之后,葬于钟山,生死哀容。朱元璋极度悲哀,作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又令宫廷画师画了常遇春着五爪龙袍的画像,悬于宫中时常追思。

  帝王的态度带动了应天府上下对常家的态度,来吊唁举哀的人不计其数,他们这些家眷接待客人疲累不堪。就算有各交好之家出人出力,常遇春也一直到九月才才入土为安。长时间的停灵、送葬路上皇子王孙、满朝文武设路祭致哀,皇帝亲临……这场盛大的葬礼为一代名将画上了休止符。

  常府闭门守孝,暂与世事隔离。

  第138章 燕王妃

  柳娘醒来的时候, 发现常沁儿在她床边垂泪, 吓得一抖, 赶紧爬起来……嗯,没爬起来,手上没劲儿撑不住:“我这是怎么了?病了不成?”

  柳娘还是有记忆的,临睡的时候感觉有点儿低烧, 不过她一向身体健壮,丁点儿小病不用吃药,基本用“多喝热水”打发,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抗过去。

  常沁儿回过神来,赶紧拿软枕在她身后垫了,扶她半躺。

  “你不知道你都昏睡一天了。”常沁儿叹道, 这几个月柳娘每日都要到常府安慰她, 协助她处理内务。原本是蓝玉夫人帮忙的, 可蓝玉出征在外,家里又没有儿媳妇和适龄女儿, 实在离不开当家主母。柳娘每日都去,偶然一天不去, 常府上下都要问一问,这一问不就明白了。

  常沁儿适才垂泪,就是想到了蓝夫人说的话。“你悲痛难忍、浑浑噩噩的时候, 柳娘贴身伺候你,睡丫鬟睡的软榻,亲自给你煎药熬汤, 咱们一家子都托她的福。不要觉得这是寻常,你们平日交好,可平日里和你要好的又何止她一人。你父亲去了,咱家在孝中,那些人要么逢高踩低,要么怕晦气,谁这么精心过。我只拿她当亲生女儿,你也把她当亲妹子。你去,去伺候她,像她当初伺候你一样,不要忌讳,这是你们一辈子的缘分呢。”

  “怎么又哭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柳娘不解,自己摸了脉,其实就是劳累过度,睡觉是人体机能的自我调节。让常沁儿这么一哭,还以为是得绝症了呢!

  “何苦来着,我们一家子让你照顾得好好的,你却病倒了,我怎么忍心。”

  “哎哎,沁儿姑娘,你这话就偏颇了,别说咱们两家什么情谊,就是个平头百姓还要给开平王塑像建庙立长生牌位呢,那是我伯伯,我也该为他做点儿事情!”柳娘佯装生气,转开话题。“大夫有说我这病怎么回事儿吗?”

  “瞧我,欢喜懵了,大夫在外等着呢,我去叫。”不必常沁儿了,阿孟听到里面有说话声,早就去请了大夫在外候着,常沁儿一招呼,大夫就进来了。

  大夫已经是胡子花白的老头子,不必避讳,诊脉过后又瞧了舌苔,叮嘱几句,自去修改药方用量不提。

  “阿孟,可去给母亲、哥哥、孙姨报信儿了,别让他们担心。”

  “主子放心,已经派人去了。夫人和大公子、孙姨娘正过来呢。”

  不一会儿一家子就相约而来,谢夫人和孙姨娘忍不住哭了,徐允恭也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

  “娘,孙姨,我没事儿,你们就别哭了。我的话你们不信,大夫的话总要信啊。我这总归是病,过了病气就不好,添福还小呢,经不起这些。”柳娘连连换了几个角度劝慰都不收效,又给徐允恭使眼色道:“大哥快劝劝娘和孙姨。”

  “我可劝不了,一睡就是一天一夜,也不管我们急成什么样儿。等你好了,自己劝吧。”徐允恭红着眼眶把头偏到一边。

  “是是是,我的错,等我好了,挨个赔罪成不成,我的亲娘啊,你可收了眼泪吧。”柳娘又是告饶、又是耍宝的,终于让两位女士雨散云收。到底怕她劳累,谢夫人和徐允恭又叮嘱几句,方才退出了房间。

  等人走了常沁儿突然道:“我们义结金兰可好?”

  “我们的情谊早就如亲姐妹一般,可若是结拜,我不是不能叫你沁儿了?”柳娘怪笑。

  “你若愿意,叫我什么都成的。”

  “唉,你怎么突然这么……正经。”柳娘挠头,平日里常沁儿的正常反应,应该是压着她挠痒痒,逼她叫姐姐才对啊。

  “父亲去了,母亲病重,哥哥弟弟们担不起家业,再不正经点——”

  “别说,别说。”柳娘赶紧拦住,神色认真道:“咱们还是说义结金兰的事儿吧!等我好了,咱们选个黄道吉日,正经磕头上香,日后就是亲姐妹了。不过就是仪式举行之前,我也能以亲妹妹自居吧?”

  “自当如此。”常沁儿点头。

  “那我也能叫常伯伯义父了,我是你妹妹,就是他女儿啊。”见常沁儿点头,柳娘才道:“义父一生戎马,得遇明主,为我汉人光复江山,古往今来这么多武将,生封鄂国公,死晋开平王,龙袍加身做画像的能有几人?这样的英雄人物,壮年而逝,天地同悲,可武将马革裹尸正是死得其所。我若是义父,当无憾矣。所以,姐姐,你不要为他伤心,他去了,也是飞升神界,位列仙班的。”

  “再说你,你也说了,你是如今家里能主事的唯一一人。婶婶病着,茂大哥他们管不了后院,你若不担起来,他们怎么办?自来哀毁过甚,被丧事拖垮的人有多少?咱们已经失去了义父,还经得起失去任何一个吗?”柳娘握住常沁儿的手道:“振作起来吧。我不信陛下会忘了义父的功勋,等你们出孝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常沁儿身子一颤,泪水滚滚而下,父亲去世带来的悲痛和对未来的茫然一起涌了上来:“陛下,恐不会……怕是……”

  柳娘倾身拥住她:“不会的,陛下是个念旧情的人,你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妃,别怕。你这两年好好养身体,多学些东西,不论如何,日后都会用得到。”

  常沁儿不住点头,这才是真为她着想的人呢!“我会的,我会的。”常沁儿忍不住拥着她哭了一通,发泄出来,这些琐事她不忍打搅母亲,不能和兄弟倾诉,等到如今,方才得了一个出口。

  哭过之后,常沁儿用柳娘的妆台重新梳妆,道:“我本重孝在身,不该来的,可实在放心不下。这些日子我贴身服侍你,就和你之前照顾我一样。”

  “我的好姐姐啊,你就饶了我吧。就是大夫求稳妥,不然我现在就能去演武场耍大刀!你家里还一堆事儿呢,就别在我这里耽搁了。真的,我保证,最多明天又是生龙活虎一条好汉!”

  常沁儿开始还不依,可她如何是柳娘的对手,长篇大论一套接着一套,很快就把她劝回去了。

  柳娘这次对自己的身体预估对了,第二天喝了三大碗粥,又浑然无事了。

  可宫里却反常的赐了东西。

  来宣旨的是皇后跟前的老熟人,柳娘换了衣裳随谢夫人去接旨。宣懿旨的老嬷嬷态度诚恳又亲切,传达了帝后对谢夫人一家的问候。宫中两位巨头听说柳娘病了,特意赐下药材,谢夫人得了如意、布匹,徐允恭得了宝马宝弓,连小添福都得了金锁、玩具。

  柳娘一头雾水,这是闹什么幺蛾子?后来听说徐达在定西以北和王保保决战,全歼王保保八万多人,打得他只剩十几个亲兵护着妻儿往元人发源地上都逃去,柳娘就什么都明白了。在这个战乱的时候,武将最易扬名,大元一方最具威名的就是王保保,骁勇善战,政治军事一把抓,连民生都懂,朱元璋也要赞“天下奇男子”的英雄人物。打垮了他,大明基本就稳定了北方局势。

  柳娘把这一家子的赏赐,当成是托了在外征战徐达的福,其实不然啊!

  朱元璋痛失爱将,又以王爵之礼葬了常遇春,对他生前的事情怎么能不详查,一查不就查出柳娘来了。

  常遇春的亲兵是怎么说的:“将军头几日就觉得不好,服了家里送过去的丹丸,不消几日就好了。将军和小的们都以为家里的药好,将军那日临睡之前也是服了药的,本想一气好了,抓紧行军,不想……”

  斗争经验丰富的朱元璋马上问道:“丹丸过了几个人的手,从哪儿来的,是不是被人动了手脚。”

  “是府上送来的,近几年一直都有,颇具效用。盒子自带机关,又贴了封条,由夫人心腹送来,理应不会错。”亲兵知道的就这么些了,剩下的朱元璋让检校去查。

  很快就查出丹丸的确是从鄂国公府出去的,但源头却是魏国公府的小姑娘。朱元璋拿着检校提交的书信,去找马皇后拿主意。女人家的事情他还真不清楚,一个小姑娘无足轻重,可冠了徐达的姓氏,就要慎之又慎。

  马皇后听了,笑道:“想来是你多虑了,一个小姑娘,不至于有这样的心思。男人在外打仗,家里女人能准备但就是衣裳鞋袜、丹药膏丸,你出征的时候,我也送这些。都是惯例,并不稀奇。那日去鄂国公府探望常家妹子,府上人井井有条,可不止是常家治理有方,那徐姑娘也有功劳。我听说她和常家小姑娘最要好,前些日子一直在身边衣不解带的照顾,亲妹妹也就如此了。她当时在常家帮忙,也爱请大夫抓药,吃些太平方强身健体。想来是习惯使然,并非有意为之。今日外面才传进来的消息,徐姑娘为了常家的事情忙得病倒了,魏国公在外征战,我等自要照顾好他的家眷,我正想赐药呢。”

  “还是你看的清明。下面验过药丸,也说是好药,只伯仁太过自苦,暗伤太多,好药也经不住他这般劳苦。”朱元璋幽幽一叹,这可是百年难遇的赫赫战将啊,不是亡与敌人刀剑之下,反而倒在了小小“卸甲风”上,朱元璋痛心啊!

  “徐家姑娘是个好的,前些日子不还有守谦的事情吗?也是他们兄妹劝过来的。我又何尝不知守谦心里的结,徐家姑娘几句话就说通了他。口才好,难得心地也好,知道体贴上意。有本事,又有情义,难能可贵。”马皇后对徐家姑娘定性了。

  “真是我想多了,那可是天德的女儿,不会让谢家的污糟血脉影响了心性。”朱元璋一叹,不还是被他们的长辈吓怕了吗?“既然要赐,就一家子都赏吧。”

  马皇后一笑,还真是自家孩子好,错了也是别人带坏的。若说当年反叛投靠张士诚一事,谢再兴和朱文正,还指不定是谁带累谁呢。

  第139章 燕王妃

  今年过年, 徐达好歹能回来了。北伐大捷, 回来之后, 宫中屡加赏赐,来往道贺之人也络绎不绝。可徐达就是徐达,面对这样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煊赫景象,居然还能稳坐如山。拒了绝大部分邀约, 在家陪妻子儿女,享受天伦。

  徐允恭可不觉得这是什么享受,以往爹不在的时候心心念念,现在亲爹每天操练他,他也受不住啊!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武,中午吃饭都定量定时, 下午又是练武。在演武场已经被虐得奄奄一息的, 晚上还要考校文课。徐允恭现在不想和他爹一起出征了, 只盼着亲爹赶紧带兵出走吧。之前是谁撒泼打滚的要去军营?肯定不是他!

  徐允恭在书桌前给柳娘杀鸡抹脖子的使眼色,柳娘会意解围道:“爹, 你累不累,我给您捏背。尝尝我新做的茶, 晚上喝最好,既清肝明目,又不影响睡眠。”

  徐达半响才端起茶盏, 察言观色的徐允恭长吁一口气。果然,徐达放下茶盏就道:“今日就到这里吧,明日就是新年, 今晚养好精神,明天还要守岁呢。”

  “爹?那练武?”徐允恭小心翼翼的问道,谁能有他倒霉,练武练道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了!

  “哼!”徐达冷哼一声,这是默认他明天不用早起练武了。

  徐允恭逃出生天,恭敬行了礼,麻溜跑了,顾不上还陷在书房的柳娘。

  “清肝明目,有助睡眠,药茶?”徐达摩挲着茶杯,叹道:“我一直在等你说。”

  柳娘不明所以,“爹,说什么?我又做错事啦?”

  不是反问诘难,而是柳娘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伯仁那里有你做的药丸吧?”徐达直接公布了答案。

  “是。”柳娘依旧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都是好药,我亲手做的,又是常婶婶心腹送出去的,绝无纰漏。”

  徐达当然知道自己女儿喜好医药,还自己能做些好药出来,自己也受益无穷。可是……“陛下在查伯仁之死。”

  “绝对不是我!”柳娘悚然而惊,她怎么可能害常遇春,难道有人嫁祸她?谁?!或者是想要通过嫁祸她,打击徐达?柳娘脑子里一下子浮现阴谋论,着急道:“不可能是我的药出了问题,我送过去的盒子是自制的榫卯结构机关盒,又亲自贴了封条,外面还包了一层,不是外人能轻易打开的。常婶婶派出的人是心腹,且两人一组,盒子时刻不离身,不可能嫁祸给我。难道是常伯伯用过之后被下了毒?”

  柳娘一连串的解释和撇清脱口而出,徐达的脸却越来越黑。“你何以恶意揣测他人?无人嫁祸,亦无人谋算。陛下查的是伯仁之死,你自问心无愧就好。我教你谨慎自持,不是让你仗着聪明恶意揣测别人的。”

  柳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面前的可是在朱元璋跟前活下来,以小心谨慎著称的徐达啊!你和我说不要以恶意揣测他人,开玩笑吗?你遭受的恶意难道时候了,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持身中正,不怕风浪。我告诉你陛下在查,是想你把合适的药方献上去。你不好出手,只备好就是,为父自去安排。”徐达明说了,教导她:“为父知你聪慧,直道而行,百死不悔,世间从来都是大江大河浩浩汤汤,你看那城中丽水幽深再美,终归失了风骨。”

  柳娘低头表示受教,可心里依旧不得劲。她靠着自己的聪慧和经验走过了这么多路,难道是错的吗?她不信!

  徐达在应天府停留的时间太短,正月没过,又领兵出征了。常遇春已死,徐达的副将就变成了李文忠,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转动,即使是常遇春这样的英雄人物。

  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继续往北追击元朝皇室,而今已是刚登基的元惠帝代表着大元皇室。徐达与宋国公冯胜等率西路军出潼关,出兵安定。在北伐军出征前,朱元璋又命华云龙、金朝兴、汪兴祖等先期进攻云州,吸引援军注意力,并策应徐达、李文忠作战。可以说是战略详尽,战备充分。

  在外领兵的人辛劳艰苦,在应天府等到家眷享福了。

  洪武三年,天下基本平定。朱元璋大封皇子、功臣、后妃。此次受封的皇子从二皇子封秦王到十皇子封鲁王,活着的皇子都封王了,要知道十皇子尚在襁褓。

  柳娘在这样的大事中,只是围观者的角色。马皇后召开大宴,她随着谢夫人来见见世面。

  翻年,常家出孝,常茂娶了宋国公冯胜的女儿,他们的婚事早孝期中就议定了。皇帝没有忘了常家,常茂刚一出孝成亲,朱元璋就以常遇春功高为由,封常茂做了郑国公,让他到军中效力。在他走之前,他还需要送妹妹出嫁。

  等到四月,宫中也明发圣旨,册常氏为太子妃。

  冯大奶奶原本是要跟着常茂去军中的,临走之前能有这样大的体面,她乐的操持。常家已经有了长媳管家,柳娘再去就真是“娇客”了,只管坐着吃喝。

  两人躲在闺房里说私密话,马上就要嫁到陌生的东宫去了,常沁儿管家历练了这几年,也忍不住心慌意乱、脸红心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