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47章

明朝女人 第47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最后成品的药丸只有菜籽大小,谓之微丸。把丸子放置在乳/头上,让婴儿在喝奶的时候一同吸入。因为太小,完全可以瞒过婴儿畏苦的本能,也因为太小,才能如此计量精准的给药。

  先前通过乳汁给药的办法终究还是有效的,此时婴儿已经开始吃奶,只是仍伴有低热,大便密结。

  直接给婴儿用药,难得见效快、计量准,用过两次,等到下午,婴儿这些天来持续的烧热终于退下去了。奶娘也喜极而泣,道:“小少爷又爱喝奶了!”

  听到消息柳娘长出一口气,没有辜负这孩子就好。

  知府一家的感激本在意料之中,柳娘并未动容,只双方有礼谢过,各自分散。柳娘心头想的是,该做一批成药啦!

  这次情况不算危急,小儿乃大富大贵之家,有奶娘贴身照顾,发现之后马上请大夫,大夫也是医术高明之辈,虽见效慢,可仍旧有效,这才能等到柳娘复杂工艺的药丸出炉。

  柳娘名下已经有了一家专做女子生意的美容美肤药品店庆余堂,此时再加一种小儿专用药“保赤丸”,想来也无大碍。

  生活会一步一步教导你,即便柳娘有几百年的人生经历,在医学这博大精深的行当面前,依旧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有更多的新鲜事教导她。

  柳娘这日正在观中休息,却闻山门有人磕头请见。

  “又来干什么的?”不是柳娘傲慢,实在是出了一个蓝娘,似乎大家都知道柳娘心肠好,总想来她这里讨些好处。久而久之,柳娘也不愿意见了。

  “山下有产妇难产,他男人正在山门求见,都和他说了小姐不擅妇人生产……”

  “小姐……”碧叶话还没说完,柳娘已经小跑着去换靴子了。

  “赶紧的,拿药箱。”柳娘一边换衣服,一边招呼红莲碧叶抓紧时间。她以为是来讨要好处的,若是来求医的,她早就行动了。

  红莲碧叶是丫鬟,穿的本就为了方便行动,很快就一起出门了。

  那汉子在山门见柳娘出来,又惊喜的磕了两个头。

  “行了,别耽搁了,赶紧走……”柳娘不顾的俗礼,让汉子前面带路。

  在一家青砖瓦房的产床上,柳娘见到了奄奄一息的产妇。

  “仙姑……儿子……”产妇已经濒临死亡,手却紧紧抓着柳娘。

  “我素擅妇科,你宽心,听我指挥。”柳娘温言安慰,反手抓着她的脉搏,又招呼稳婆赶紧行动。

  终究来使来得太迟,产妇已经大出血,此时也没有输血设备,孩子出来之后,产妇看了一眼儿子,片刻即亡。

  门外汉子抱着儿子痛苦,孩子也被惊得哇哇嚎啕。

  一家子哭声响成一片,最后还是孩子祖父有定力,抹着眼泪和柳娘道谢:“多亏仙姑保全我孙儿,老汉一家感念大恩。”

  “老丈愧煞我也,终究没能救下产妇。”

  “都是命,都是命……”老汉也跟着抹眼泪,好好的喜事变丧事,谁家不伤心。

  “连累仙姑进了和污秽产房,老汉有过……”

  “做大夫的,总是这样,老丈节哀,这是我给新生儿的见面礼,就不耽误你们办事了,告辞。”柳娘不愿听听那些虚言,从腰上解下一个金玉配饰递到老汉手中,不理老汉喜出望外的感谢,快步走了出去。

  因产妇一事,柳娘这几天都闷闷不乐,呆呆的坐在窗前,不知在想什么。

  红莲碧叶对视一眼,心中担忧。素来能言善道的碧叶上前,劝道:“小姐万勿伤心,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闯鬼门关,并非您医术不精,此非战之罪,你还救下了孩子不是吗?”

  “碧叶,我不是伤心自己没救下人,我只是后悔自己去的太迟。那产妇已经难产两天了,家人怎么不早点来叫我呢?我若去得早,说不定就有办法呢!”

  碧叶心想,还说不是伤心有人死亡,真是嘴硬心软。“那家汉子已经是难得有情有义的了,还为媳妇儿求您,您也仁至义尽为她进了产房,您可没经历过生产,产房污秽,难得您不嫌弃……”

  “我是说,他们为什么不早点来叫我!”柳娘发脾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红莲缓步上前,温声道:“小姐别生气,您总教导我们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怎么自己却忘了。若说原因,奴婢倒猜到一些,小姐可愿听一听?”

  柳娘疑惑看着她,“那小姐要先喝茶,高高兴兴的听才好呢。”

  红莲三两句就哄得柳娘平心静气听她说话。

  “小姐乃是布政使掌上明珠,又是枯叶仙姑高徒,何等尊贵人物,一般人家若非自持有这个面子谁敢来请?不见您交往的都是大家贵妇,就是知府大人也是见长孙受罪,才大着胆子请了太太来说项呢。”是啊,身份,连知府都是迫不得已才请她出手,谁家又敢轻易劳动她呢?世上如盐商兰家那样的蠢货总是少的。

  柳娘如闻雷击,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枉她自诩看尽天下疑难杂症,没想到一直在富人阶层打转却不自知。

  仔细想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柳娘宣布,“我要到庆余堂坐诊!”

  “小姐,您何等尊贵身份……”

  柳娘摆手不让她们继续说下去,既然做的大夫,还摆什么架子。开始时候为了所谓“风俗世情”妥协,畏惧专业医者地位低,连大夫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做,非要扯一身道袍做光鲜皮面。却不知早就走入歧途,天下没有哪个行业是嫌弃它,又能做到顶端的。

  一心一意,一生奉献,尚且不敢自夸成“大家”,而今高高在上怎么可能有所成就!

  柳娘心想,怪不得这几年枯叶道长不再指点她的医术,只说“等等”。有些感悟,果真只有时间能赋予。

  柳娘今日才恍然大悟,以前担心的安全啊、名声啊,什么都是浮云。她有天然“高贵”的身份,没有人愿意平白得罪她;她有高明的医术,不会无缘无故碰上医闹。世上仍旧是好人多,坏人少,不广泛见证病例,医术怎能进步?这几年一年只能看几次病,她居然没有引起警觉?

  柳娘叹了又叹,居然今日才顿悟。

  第85章 最快活

  又堪破一层迷障, 离真正的医学之路又近了一步, 如何不让人欢欣鼓舞?

  正如柳娘所料,她就算去了庆余堂坐诊, 也无人敢看低她。大户人家请她看病依旧礼仪周全, 派车马轿子;小户人家也在堂上由她坐诊。真有病得起不来的, 若是病症少见, 情况合适,柳娘愿意上门看诊, 有时还倒贴医药费用。

  慢慢的, 柳娘名医的名声在中下层百姓间也传播开来, 整个杭州城, 说起自在观的南霄道长, 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一句仁心仁术。

  柳娘在门诊见识稀奇古怪的病症同时, 也发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真的是千古难题, 此时尤甚。

  看病贵柳娘没办法,医药成本在那里, 她遇到实在困难的就免了他们的医药费,然后自己掏腰包补足庆余堂的帐。庆余堂自有运行规则,还是柳娘亲自制定的, 她不愿坏了规矩, 做善事拖垮了药堂, 那善事也要蒙上一层阴影。

  看病难却是能力所能及改变的。柳娘对药铺伙计进行统一培训, 教导他们什么是“微笑服务”,铺子里的大师傅也总教他们不可带眼看人, 可总有人免不了瞧不起穷人。对药堂伙计进行统一管理的同时,柳娘还专门抽出两个人来,在药堂旁边的偏门那里讲解常见病症和治疗方法。那些穷人经常来听,若是自己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直接在山上挖些野草药就能治好。

  同时,柳娘也改进药品的使用方式。中医最传统的四大剂型有丸、散、膏、丹,但最普遍的还是汤药。一副药加三碗水,煮成一碗,这说法也太婉转大概了,专门的药堂还配了煎药人,可见煎药也是一门学问。

  柳娘有心改变,自然想把散装汤剂变成中成药,便于携带,易于服用。

  柳娘看了许多医书,做了很多书上有的药品,但有时灵光一闪,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医总是慢吞吞的,还有庸医治不好病,总拿“标本兼治”说话,骗病人说这是在治根呢!

  柳娘却看过许多“话本小说”,里面的神医基本上达到了“神”的境界,一根金针走南北,一味秘药闯天下。艺术来源于生活,柳娘心想,艺术创作也该有原型吧?柳娘在下乡看病的途中就突然有了灵感。

  有一户农户家中老父亲病重,孝子在庆余堂求医,柳娘便跟着来了。刚好他们家有一头老死的黄牛,请示官府之后,正在宰杀。柳娘是来看病的“贵客”,农户家也不愿让她受惊,请她到屋里安歇。突然外面却传来了喧嚣之声,不一会儿就有人簇拥着主人家进来了。

  等到门口见柳娘两个丫鬟俏生生立在门口,柳娘更是尊贵威严不可直视。那一群人你推我我推你,最后还是主人家和宰牛的汉子进来了。

  “可是有什么事?”柳娘温言问道,她看这两个汉子和看晚辈差不多,言语充满了慈祥。

  农户家的汉子憋红了脸也没说出一句话来,这辈子他做过最大胆的事情就是去庆余堂请大夫了,还是因为他家老牛老了,能卖几个钱了才敢去的。农户的婆娘在柳娘身后翻白眼,这杀千刀的蠢汉子,平日里叽叽喳喳麻雀投生似的,关键时候却说不出话来。

  最后还是那宰牛的大汉抹了一把脸,翁声翁气道:“老牛解出牛黄来了,我们带来给仙姑看看!”

  哦?牛黄价比黄金,若真是牛黄怪不得他们这般高兴。

  柳娘温和点头,道:“拿来我瞧瞧吧。”

  宰牛大汉大步出去,喝到:“快拿来。”说话跟吵架似的,若不是事先知道情况,柳娘都要以为他是跑去威胁人家了。

  不一会儿东西就装在粗陶碗里拿来了,大汉一边走一边用袖子擦碗边上的血迹,力图使它干净体面些。

  柳娘用筷子轻轻翻动,上面还包裹着残余的胆汁,柳娘点头:“确实是牛黄。”现在没有人工牛黄,造假骗人的也只会用阴干的成品牛黄。这几乎是她看着从牛胆囊里解出来的,不会有假。

  听到柳娘肯定,外面才响起欢呼声,众人呼喊,反吓了柳娘一条。那宰牛汉子大步出去,喝道:“散开散开,别吓着仙姑!”喊完就觉得不对,小声道:“赶紧滚吧,过会儿再来看热闹。”

  可惜他是天生的大嗓门,并没有“小声”的效果。

  “这牛黄是什么规矩,归你还是归宰牛的师傅?”柳娘温声问道。

  “算是小人的,也要给老牛哥一些喜钱。”农户家主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来。

  “那好,我买了。你们要卖牛黄也只能卖给药铺,不懂行容易被骗,这东西若不好好保存,破坏了更不值钱。”柳娘说完就示意红莲取银子。

  “不,不,不,怎么能手仙姑的银子,老爹还躺在床上,都是仙姑慈心……”

  “拿着吧,难道你不愿卖给我们?”红莲笑着奉上银子,那汉子也不知说什么,更不敢去红莲手里取,只红着一张脸,伸出手来,示意红莲放在他手心上。

  柳娘见此情景,却笑了,对那房中陪着说话的妇人道:“大嫂好福气,孝顺、知礼、心无邪念。”

  那妇人也红着脸,却自豪道:“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亏得仙姑不嫌弃。”

  疾病让人看到人性的灰暗,更看到人性的闪光,这一趟乡村之行不尽然让柳娘看到了美好,更让她收获了一块牛黄。

  亲自除去外部薄膜,阴干,柳娘在想,这块牛黄能做什么。这可是价比黄金的珍贵药材啊!

  “小姐,不若做成牛黄清心丸,您不是说要推广成药吗?”碧叶建议道。

  柳娘这才灵光一闪,笑道:“做,当然要做,不过不是牛黄清心丸!”

  后世大名鼎鼎的安宫牛黄丸,君药不正是牛黄吗?

  柳娘马上去翻药典,先做理论梳理,这是一味如同小说里神医神药那般“立刻见效”的神奇药物,君臣佐使都是昂贵药材,又是关键时刻救命用的,不可不慎重。

  柳娘梳理好药理,炮制药材都不敢交给别人,自己一步一步来。

  取了雄黄石,加水一点一点研磨。雄黄这种矿物质药材,高温容易发生化学反映,变成□□,又坚硬不好提取,老祖宗发明了“水飞法”,水飞法是制作类似类似矿物质药材最好的办法。加水,用药杵细细研磨,水的低温让它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利用水的浮力,漂去杂质,得到想要的雄黄粉。

  每次见识了“古法”,柳娘就更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智慧无边”。

  牛黄、水牛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每一种药材说出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名贵药材,要用它们,每一种还有独特的炮制方法,柳娘光准备药材就花了一个多月。这还是建立在齐家和自在观强大的财力、物力的基础上。

  先把药材粉碎,按比例揉成药丸,最后,依旧用金箔密封。这样制成的安宫牛黄丸历久弥新,可保存数十年。

  急症用重药,立即见效,这就是贵重、重要和重药。

  红莲见柳娘为了这一丸药忙了两个月,叹道:“小姐何须这般费劲,外面不也买得到现成的,回来配就是。”

  “外面的哪里放心。”这是关键时刻救命的绳子,谁还嫌绳子太结实不成。

  “这正是小姐的慈心呢。”

  柳娘笑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她曾经听过的古训,而今用在这里倒是十分贴切。

  此次费时费力,耗资不菲共制作了三十枚药丸,全部封存在盒子内之后,柳娘写了两张封条贴在上面。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柳娘写好之后,默默祝祷。我只盼这药能发挥药效,救人性命,那些出人头地、青史留名之类的出风头想法早已忘却,真正走上这条路,才知道老祖宗的教诲是多么重要。

  祝祷过后,轻手轻脚帖在盒子上。或许不存名利之心作出的药丸,更具灵性。

  红莲、碧叶见柳娘郑重,也连忙把盒子收起来。

  这丸药果然屡建奇功,最惊险的一次大约要属救醒濒死的周惠王朱同鏕。柳娘游历之时,周惠王已经是上辈子哪位仁慈周王叔祖的儿子,可能是与周王系有缘,居然又遇到了现任周惠王,依旧是喜好医药,体恤百姓的藩王典范。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