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46章

明朝女人 第46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让小丫头出去传话,柳娘打发碧叶先出府准备马车,联系她们的马夫。从杭州过来的时候,柳娘想着是熟人,又是有名有姓的,一路有人护送,就未带保护自己的人,只带了一个和李府轮流驾车的马夫。谁知病患突然生出这种心思,在宫廷、教坊这些肮脏之处待过的人,总忍不住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人心。

  柳娘安排碧叶赶紧准备,更要联系城中有名的镖局,多亏早就做好了告辞的准备,不然仓促之间隐患更多。她们一路回程的安排,恐不好走。

  多亏此时李家小公子还顾忌颜面,愿意让小丫头通报。只是这客院中的粗使仆人都是李家人,通风报信的可能性太大。

  不一会儿,柳娘这边收拾好东西,就有丫鬟来报,李老爷请她过去赴宴。

  柳娘自去拖延时间,让红莲把收拾好的包袱送到自家马车上,亲力亲为,不可假手于人。马夫也套好车、喂好马,整装待命,随时出发。

  李员外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在告别宴上频频为自家老妻幼子不成熟的想法致歉,虽言语婉转,但就是那个意思。柳娘也含笑应了,只说自己行的端做得正,没有恶行,自然不放在心上。

  一桌告别宴之后,柳娘也把时间拖到碧叶回来,镖局已经联系好了。

  “苦留仙长不住,老夫只能祝仙长一路顺风了。家中备了几个护卫,定当一路护送仙长回杭州。”李老爷笑着拱手,怎么都看着像是苦笑。

  柳娘道:“多谢李老爷好意。贫道已备好马车,亦有镖师护送,就不劳烦了。”

  李老爷还要说什么,碧叶却“小声”道:“道长,再不走时间就来不及了,苏州知府遣大公子在柳亭为您送别呢。”

  柳娘歉意道:“知府大人乃家父同年,贫道晚辈后生,不想惊动了他老人家,罪过,罪过。李老爷,您看,时间真的不早了,贫道告辞。”

  李老爷这回是真苦笑了,短短一句话之间,他已经明白了柳娘的意思。其实他家哪里敢有什么歪心思呢,一直致歉是真的感到抱歉,他们绝不敢得罪的。

  “老夫送仙长到门口,乞仙长勿怪。”李老爷姿态放得更低了。

  李家三个男人送柳娘出门,李家小公子却不明白这一路上的机锋,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眼看快到门口了,才期期艾艾道:“南霄……仙长……”

  “告辞!”柳娘点头,就要走。

  李小公子一个健步闪身挡在她面前,道:“南霄,可否借一步说话,一炷香……不,一盏茶的时间就够了。”

  “孽障,有什么话说不完,还不滚回去!”李老爷怒喝道,儿子不明白,他能不明白其中的严重性吗?

  柳娘看着眼前的少年,眼里全是祈求,并无阴霾,想着他一直以来待之以礼,也心软了,道:“请——”

  两人走到出十几步,走到院子旁边,这里空旷,离李家父子也远,没有人能听到他们说话。

  “南霄,你明白我的心意对不对,我,我……”

  “小公子,不要说出来。你还年轻,未见过如我这般的人,一时魔障罢了。好好读书吧,你的前途还远大着呢。”柳娘不想听那些少年人的热血告白,补充道:“还有,你该叫我南霄道长。”

  “不是魔障,我是真心的,真心的,你若是,若是,我愿意你继续行医的,我愿意!”李家小公子断断续续言语颠倒,但意思还是表达明白了的。

  柳娘忽而一叹,指着天空道:“可是我不愿啊。见过了外面的天空有多大,怎么会愿意屈就在一个小院子的四方天里。一旦成亲,家族、子嗣接踵而来,不是贫道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小公子也非合适的人。”

  “我哪里不合适,我一腔真心……”

  “日子不是只有真心就够了的。小公子你如今在家中说话能有几分作数?都听李老爷的吧?既然如此,你的话又有谁信呢?小公子今日觉得过不去,等到三五年后来看,恐就觉得看上我一出家道人,羞于见人了。”

  “不会的,不会的……”这一直会是我心中美好记忆,怎么会羞于想起。李小公子如此想到,但他也明白柳娘说的道理,默默低下了头。“我要是大哥那样的人,道长就会多信我一些吧。”

  “会多信一些,但依旧不会应承,贫道这一生早就献给了道祖。”

  “我明白了,多谢仙长明言相告。”

  李家父子远远看着李小公子作揖,柳娘点头,长叹一声,终于说清楚了。

  第83章 最快活

  马车安稳的走在官道上, 柳娘才哑然失笑。原本一场风花雪月、少年情怀的浪漫之事, 被自己当成了洪水猛兽来防范。柳娘不知调侃自己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还是嘲讽自己丑人多作怪。

  这就是老妖怪的悲哀了, “看破红尘”可不是好事, 好端端的红尘, 为什么要把他看成破烂呢?因经验丰富一眼看破人心, 可事情还没发生做就好防备,也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柳娘轻叹, 自己此生有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睦的亲人, 难道就是让自己抱着防备过一辈子的吗?人心难测, 可人心终究时候向善向上的啊。

  回到杭州之后, 李员外家送来了好些礼品, 李家小公子也亲自写信致歉, 说自己想明白了, 不会多纠缠,也不会在外败坏柳娘名声, 只盼此事等到年老之时回忆起来当是一桩美谈。

  柳娘长吁一口气,李家真的没有坏心,如此, 柳娘更下定决心多相信一点世间美好。

  生活仍再继续, 柳娘应治好了李家小公子的急症难症, 对外名声更大了些。众人对她医术更加信任, 也知道她不仅限于治疗妇科、小儿之症。

  这日,自在观中又来了一家女眷, 以为小妇人穿着粗布衣裳,荆钗布裙,脸色暗黄,牵着手中瘦骨伶仃的女儿过来磕头。

  “求仙姑救命。”那妇人一见面就磕头。细问原因才知,她的女儿生来体弱多病,又是农家之女,吃不起那些好医好药。事实上,他们家中也曾衣食无忧,妇人也试着给女儿吃些好的调养。可是吃了这一两年也不见效,婆母、丈夫也没有这个耐心了。女子本就不是你劳动力,还每日吃的比男丁男童都好,最关键的是一点好转都没有,不说夫家,婆家都劝着夫人放弃了。

  尔后天公不作美,田地歉收,家里境遇每况愈下,饭都吃不起了,哪有养娇贵女儿的米粮。小妇人自称蓝娘,“妾未给夫家诞下儿子,而今被休,也不愿摇尾乞怜。妾活了这些年,富贵过,享福过,死了也就罢了,可怜丫头还未成人,不敢去死呢!”

  蓝娘舍不得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只能来自在观撞木钟。自在观名声在外,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

  “仙姑慈悲,且收这丫头做个粗使道童,救她一救!”蓝娘跪在地上直磕头,小女孩儿也懵懂跟着学。

  “过来给我瞧瞧。”柳娘招手让她们过去,今生打交道的都是富家闺秀,还是第一次有贫民来求医。

  一把脉就知道了,这是自身免疫能力拆,真的只能养,没有药到病除的神药可用。

  “你这女儿身子比常人若些,一到换季必然生病,家中若有人生病,也必然传染给她。旁的小孩儿上山下河四处疯玩,她就是暑天下河玩水,也是要生病的……”

  “仙姑说的是,就是这样!”蓝娘情不自禁打断,柳娘说的肯定,好似她亲眼见过一般。

  柳娘给她详细解释了什么叫免疫力差,“胎里自带的病症,只能养。”

  而她是养不起的……蓝娘抱着孩子直哭。

  柳娘叹息一声,若是往前两年,她必不理会,可如今见多了人心温暖,自己仿佛也心软许多。

  “你可会染布?”

  “啊?”妇人愣了愣,不是正在说女儿的并没法治吗,怎么又跳到了染布上。

  “你会染布吗?”

  “这……算是会吧。乡下人家,女人都会一些,不敢与仙姑身上穿的比。”

  柳娘的道袍也是布政使府上做好送来的,杭州丝绸天下闻名,道袍也是精致华贵。

  “我见你一片慈母之心,忽而想到了我母亲,她也是那般疼爱我……我且传你一门染布的手艺,用这布做成衣裳,常年给你女儿穿着,就是养她的身体,治她的病。”蓝娘只求收留她的女儿,并未提到自己,可见她一片慈母之心,柳娘也愿意给她指一条出路。

  “多谢仙姑,多谢仙姑!”蓝娘没听说过这样的神奇布料,但眼前是名声在外的自在观仙姑,有些神仙手段也是正常。

  柳娘领她到山中采摘燃料,青青的大叶子,茂盛的簇拥在一起。

  “这是板蓝根。”对就是那个万能的板蓝根,可以直接入药的,也能作为染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它!

  “摘一篓子。”柳娘道。

  蓝娘手脚麻利的摘了一背篓,小姑娘也跟在一旁用手折。

  把板蓝根根茎这回去之后泡在大缸里,泡开之后再搅拌,加白酒等调色,历经数十道工序,制成一缸染料。再把白布泡进去,浸透,用盐固色,然后晾干。最终得到的就是柔和沉静的靛蓝色布料。

  “也可以用铜刀蘸蜡在白布上事先做画,染出来的就是天然一幅画儿;也可以扎染,这样的花纹自然大气;还能染成渐变色的……道理都和染最简单蓝布一样,具体的方法,要你自己去试。”

  蓝布是民间最广泛运用的布料,很多农家女人都会做。只是把这样简单的蓝布染出花儿来,他们从未试过。

  蓝娘眼睛都不眨的死死盯着柳娘的一举一动,记下柳娘手臂摆动的幅度,结合自己以往染布的经历,在脑海中已经染过一遍又一遍。

  “你来试试。”柳娘让出位子,让她来试。

  蓝娘就这样在自在观中住了下来,跟着柳娘学染布。她已被夫家休弃,亦不容于娘家,无人管她。柳娘亲手染的第一匹蓝布,蓝娘恭敬的收好,给女儿缝了一件简单的衣裳,这是仙姑传下来的,必定保佑女儿无灾无病。

  蓝娘为了女儿耽误生儿子,最后被休弃,可她毫无怨言,并为因此迁怒女儿,反而一直在找出路,精心为女儿调养。

  染布仿佛是女人天生就会的技能,蓝娘很快就学会了。她现在向柳娘学习的是作画,用铜刀在白布上作画,也要先学会用毛笔在纸上作画。

  忙碌过后,红莲拿着胰子给柳娘净手:“这都快一个月了,小姐手上的染料还没消散干净呢。”红莲十分心疼,在她看来她家小姐就是养尊处优的贵人,就算喜欢治病,也是文静写药方的,怎么能亲自上手教一个村妇染布呢!不止染布,还教她作画呢!

  “都看不出来了。”柳娘仔细看去,只有指甲边缘还有一些洗不干净的染料而已。

  “好好待蓝娘,她是个了不起的人。”柳娘叮嘱红莲道,她丫鬟的态度,也代表这她的态度。

  红莲疑惑的歪着头,柳娘却不立即为她解惑,只说:“等几年你就明白了。”

  像蓝娘这样的女人已经很厉害了,她不愿等死,不愿接受命运对女儿的不公,愿意争取、愿意试一试。这几乎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柳娘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知多高兴。她见过太多混吃等死的人,灾难来临只会哭,哭干的眼泪就去死,从来不知道挣扎一下。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柳娘几辈子对明朝女人的看法。如今有个困境自强不息的,即便是通过求人的方式,柳娘也十分欣慰。

  送了一本画册给蓝娘,三月后,柳娘送她下山了。有开店铺的本金,有染布的手艺,足够养活她和她的女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了这样一对母女,柳娘心中快慰。

  不等她休息几天,急事儿有来了。

  齐太太传消息给她,请她给杭州知府嫡长孙瞧病。杭州知府乃是齐老爷的心腹下属,接任了他曾经的职位,一直十分拥戴齐老爷。两家关系之亲密,不用多说。他家长孙刚刚出生,却染了风寒,小儿生病与大人不同,孩子如此娇嫩脆弱,绝大多数药都不能用。大夫也只能开药给乳母,让乳母通过乳汁的方式传给孩子。

  可惜见效太慢,孩子已经开始不吃乳汁了,杭州知府一家急得团团转。柳娘是当地名医,可正职还是道士,又是上司的千金,杭州知府原不敢请。可眼看着长孙受苦,大夫开的药不见效,杭州知府这才厚颜递了帖子。

  柳娘做道士就是披一层皮,心里更愿意自己是个大夫,接到消息马上就往知府府而去。

  知府官衙是她幼年居所,十分熟悉,跟着下人来到东苑,只见一个襁褓小儿脸红成一团,听奶娘介绍,已经快一天没喝过奶了。

  柳娘轻轻给婴孩儿诊脉,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

  柳娘心中已有定计,这样典型的症状,正该用——保赤丸。

  可柳娘没说,因为这味药,她没有,得现做,柳娘不知道她敢不赶得上小孩子的病。

  柳娘看着眼前焦急的孩子父母祖父母,不愿欺瞒,实话实说告诉他们:“贫道的医术相比前辈只是刚刚上路,先前大夫开的方剂就很好,见效慢些无妨。贫道曾在医书中见过可以直接给小儿服用的成药,可事出紧急,并未有成品,需要现制!”

  “还请道长不吝赐药,老夫马上吩咐下人准备药材。”杭州知府拱手道。

  “需要至少六天。”柳娘叹道,这个药方此时还没有,她用的是后人的智慧。

  “全凭道长吩咐。”杭州知府再次保证,一切全品天意,就算赶不及,也不会怪她。

  第84章 最快活

  柳娘自认配方没有什么可保密的, 当场就在知府衙门后衙忙碌起来。可知府大人懂啊, 药材自家有的,绝不到外面去买, 就是买也不按方子上的数量买, 且见过方子的只大管事一人, 绝不会把药房透露出去。这等行事如此周全, 柳娘还是在制好药丸之后,大管事还了方子才知道。

  来自四川的川贝磨粉、荸荠榨汁取淀粉……还有诸多药材全部磨成细粉, 多亏药铺早有炮制好的药材, 准备步骤只需磨粉。即便这样, 知府衙门后院客房也亮了一夜的灯, 药碾子声响不断。

  而后是在磨好的药粉里添加蒸馏水, 让药粉“捏之成团, 推之即散”, 制成母丸。这丸子太小,犹如稍微粗糙一些的砂砾。然后就是层层上粉, 把母丸放在簸箕里,一边用竹刷轻轻在簸箕上洒水,一边轻轻撒药粉, 利用离心力, 把药粉均匀包裹在母丸上。这层层上粉的工艺, 一共要加六十六种药材, 分五天完成。

  柳娘甩簸箕甩得手腕发疼,依旧坚持把每天的量完成。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 她也无能为力。

  最后一个步骤是上包衣,在柳娘的记忆中,保赤丸之所以用“赤”字,一是形容其纯洁,赤子婴儿可用;二是它的颜色,最后一层包衣用的是氧化铁,颜色赤红。这时候让柳娘去哪里找氧化铁,道家一般用朱砂代替,微量的朱砂也有治病救人的功效。可柳娘一向排斥用道家炼丹手段,自己也把握不准计量。这可是给婴儿用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后,柳娘看着知府夫人头上的金钗突然来了灵感,还可以用金箔啊!微量黄金也是治病良方。从药铺买来炮制好的金箔,让药丸在铜锅的均匀受热,而后倒下金箔,用铜勺翻转,同时铜锅也匀速转动。依旧是利用离心力,让药丸均匀裹伤一层“衣裳”。说来复杂,其实只在一瞬之间,柳娘飞快翻动手腕,全神贯注,片刻之后所有药丸上都包裹上一层金箔,金光闪闪,这才大功告成。

  立刻停火,出锅,柳娘一瞬间居然站不住。多少生死关头、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而今居然为了一锅药丸身心俱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