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43章

明朝女人 第43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爹爹,快吃吧,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柳娘装作没看到齐老爷眼中的水光。

  “是啊,是啊,柳柳忙了一大早上了,快吃,快吃。”

  玫瑰清香扑鼻,甜美芬芳,其实齐老爷一个大男人是不喜欢吃甜腻腻的糕点的,可谁让这是自家宝贝女儿做的呢。别说这么好吃,就是难以入口,齐老爷也会大加夸赞。

  席上除了这些“玫瑰菜”也有家常的肉食菜蔬,不怕他们吃不惯。不过这一家人把柳娘点过名的几道菜都吃光了,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个人爱好菜却没动两筷子。

  被一家人这么宠爱着,柳娘也忍不住喜笑颜开。

  待一家人回去的时候,柳娘还未他们准备了能带回去吃的玫瑰酱、玫瑰酒和玫瑰枕头。还特意拿出一个小小的瓷瓶道:“这是专门给娘准备的,今年花不多,只提炼出这么小小一瓶来,仙姑说对妇人最好。等明年我种得多了,就给大嫂、二嫂和未来三嫂都备上。”

  齐太太又把柳娘揉进怀里,直呼:“我的儿啊,娘的心肝儿啊!就知道你最孝顺娘!”气得一旁齐老爷直翻白眼,看着自己手中独有的玫瑰酒才略略平气。

  第77章 最快活

  一家子吃得饱饱的上了马车, 齐太太忍不住念了声“无量天尊”。听闻柳娘要办小宴, 她比当事人还要紧张。想来帮忙,又怕坏了女儿的性质, 忍不住旁敲侧击的指点丫鬟们。“没想到我们柳柳如此能干, 菜品好、意境好、安排得更好。”

  “那府里准备的饭菜可以让厨房的人分了?”齐老爷笑道, 他们来之前听说是柳娘亲自下厨, 吓得在府里先备好了饭菜才出来的。

  “老爷还说我,难道你就放心柳柳热锅、热油的围着厨房转?”

  齐老爷拍拍老妻的手, 叹道:“若是柳柳身子康健, 我宁愿她什么都不会, 我养她一辈子也行。可你也见了, 咱们的法子不行, 还是该听枯叶道长的, 她的办法好。让柳柳下地也好、下厨也好, 总归让她锻炼了。人啊,就是得常活动, 只要柳柳觉得舒坦,怎么来都行。”

  “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既然柳柳愿意, 我就把南郊的庄子划给她做嫁妆, 她喜欢种什么都行。”齐太太早就私下参观过柳娘的花田, 知道自己今天吃的用的都是柳娘亲手种出来的, 其中情义比什么都珍贵。

  齐太太没提把柳娘接回家的事情,反而拨给她一个庄子, 任她施为。

  第二年柳娘种在庄子里的玫瑰大丰收,柳娘给远在京城的大哥、大嫂和侄儿侄女们寄了容易保存的玫瑰酱、玫瑰酒、玫瑰精油和玫瑰香枕。听说大嫂生下第三子之后,脸上的斑遮都遮不住,皮肤也蜡黄干枯,柳娘给她配了七子白,请她用蜂蜜调和敷在脸上。

  七子白是柳娘曾经听说过的秘方,以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芍、白茯苓、白僵蚕等七味药材配伍而成,干性皮肤用蜂蜜调和,油性皮肤用蛋清调和,冬天还能换成牛奶,敷在脸上,美白、祛斑、祛痘,是难得的美容佳品。

  这个时空应该还没有,柳娘假托枯叶道长的名头给她送过去。没过两个月大嫂回信说果然有效,肌肤白皙许多,几乎能与当初未生孩子时候相比。

  柳娘想了想,决定把七子白的配方给她寄过去,白茯苓此时还是名贵中药,以她的财力并配不出多少。都是一家人,一张方子柳娘决定不吝啬。

  没想到这方子却把齐太太招来了。

  “此乃枯叶仙姑的独门秘方,你怎能送给你大嫂。”齐太太语气焦急道。

  “娘容女儿细说。当初与大嫂通信,听闻大嫂有这一病症,女儿学医也两年了,就擅自配了给大嫂用。因怕大嫂不信任我这黄毛丫头,才假托仙姑的名义。娘您放心,我这方子红莲、碧叶都是试过的,效果极好,也没有副作用。”若非年纪小,柳娘就在自己身上试了。

  “你怎么这样大胆,才学了两年皮毛,怎么就敢说什么君臣佐使、配伍七情。”齐太太当然早就从枯叶道长那里问出了真相,此时不过诈柳娘说出实情。

  “娘,女儿并非胡闹,跟着仙姑学了两年,女儿当真觉得大有裨益。女儿从会吃饭起就开始吃药,每日昏昏沉沉缠绵病榻,在这里能养身体、学本事。医家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女儿在这里五谷为养,不必燕窝雪蛤,苦药汤汁,身体渐渐好了,日子也自得其乐。到了自在观方知自在的含义。”

  “这么说你还迷上学医了?”齐太太挑眉问道。正经说来,闺阁女儿是不该学这些的,不过他们齐家家风开明,柳娘又是这么情况,自然她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学医一两年,图个乐呵,与正经学医可是两码事。

  “女儿从去年就下定决心想学医、行医了,只是人微言轻,不敢告诉爹娘。怕您不准,也怕自己一时兴起,说出来又碍于面子,不能放弃胡乱敷衍,反而坏了本意。不过已经两年了,女儿的心意未曾改变。”柳娘拉着齐太太的手撒娇,见识过他们是如何疼爱自己,柳娘才敢把自己的意图明明白白说出来。

  “你啊,你啊……”齐太太叹息不知说什么好。

  就在这时,柳娘新提拔的二等丫鬟芍药气喘吁吁的跑进来道:“小姐,您快去瞧瞧,这饴糖可能起锅……见过太太!”

  齐太太温和叫起,问柳娘道:“又闹什么幺蛾子呢!”

  柳娘扶起齐太太道:“请您随我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柳娘一行到了后院厨房,厨房里单独腾出一个房间来做这饴糖。只见一口大铁锅里翻滚着金色的糖浆,咕噜咕噜翻滚着牛眼泡,空气里全是蜜糖的香气。

  柳娘走上前,接过竹铲,熟练的在锅中翻搅,用竹铲挑起糖浆,对着窗边亮光看挂旗的情况。见糖浆粘稠垂下如同一面小旗,色泽金黄、香气纯正,对旁边帮忙的丫头道:“到火候了,起锅。”

  齐太太看锅灶旁边搭着的台阶,刚好适合女儿站上去,再看她熟练指挥的架势,就知道她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齐太太舍不得女儿如此辛劳,可她也从未在女儿脸上见过如此严肃认真的神色,那样的姿态,让人见了肃然起敬,忽视她小女孩儿的身份。齐太太心想,是该回去和老爷商议了。

  起锅的时候很危险,不适合柳娘这样的小孩儿旁观。主要是齐太太还在,柳娘想装得斯文淑女些,拉着齐太太回了正厅。

  不一会儿,红莲就奉上了此次熬糖的成果,两盘金黄色的半固体糖浆。只需用一直圆润的竹签打圈,就能挑起一圈如糖似蜜的饴糖。柳娘把竹签递到齐太太嘴边,撒娇道:“娘,您尝尝,我们日夜不停熬了三天呢。”

  齐太太拗不过她,只得张嘴吞了。甜美芳香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还很有嚼劲,热乎乎、暖烘烘的。

  柳娘对饴糖的制作如数家珍,道:“这糖是女儿亲手选的上好小麦和糯米,育芽、蒸煮、发酵、压榨、熬糖,每一步都亲力亲为,枯叶仙姑也看了,说女儿做出来的饴糖,可入药矣。”一样东西能入药,这是对它品质和制作技艺的高度赞扬。

  “娘就是今天不来,女儿也要打发人回去看你。”柳娘拍手让人送上一大摞包好的药材,道:“爹爹整日应酬饮酒,饮食不规律,上回您来就说他胃病又犯了。女儿请教了仙姑,配了这小建中汤给爹爹,每一味药材都是女儿亲自选的,保证质量上乘。只盼爹爹吃了赶紧好起来,女儿在外也能安心了。”

  齐太太勉强一笑,打趣道:“果然最疼你爹,喝个药也给他配甘甜美味的。”

  柳娘张了张嘴没说话,只含羞的把头埋进齐太太怀里。

  齐太太拥着她,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抹眼泪。这孩子,从小吃了那么多苦药,只怕以为人人都怕苦,给爹爹配的药自然选甘甜的来。明明遭了那么大罪,却从来不叫苦、不抱怨,小小年纪被家人送到这道观来,却一心惦记着家里人。齐太太感动得无以复加,只觉老天赐给自己这个女儿是对自己平日积善行德的最好褒奖。

  齐太太回家把柳娘的表现一说,齐老爷不愧是开明之人,道:“既然女儿愿意,就让她学吧。”

  “学医岂是那么简单的,下九流的事情,不是大家闺秀该操持的,传出去于她的名声有碍,日后如何嫁人。我的想法是让她先学着,她如今才六岁,又懂什么呢,说不定过几年就淡了这心思。”齐太太也疼爱女儿,但她更希望女儿走世俗早就铺好的宽阔大道。

  “你呀,不了解自己的女儿!”齐老爷指着老妻叹道:“咱们的女儿,心志坚定,目标清晰,百折不挠。要说我这些孩子里谁最像我,不是老大、老二他们,而是柳柳啊!”

  齐老爷捋着胡子,一一给老妻解释。

  “柳柳从小抱病,咱们疼爱她多些,当她是娇娇儿,就忽视了她的本质品性。你瞧她每次喝药从不用人劝,听说哪样东西对身体好,就是吃吐了也要坚持吃。往日我也以为这是她天性懂事孝顺,不愿亲长担忧。如今想来,是她早就明白这样做的益处,一直在有意治疗自己的身体。”

  “再听你刚才说的,柳柳想学医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可她瞒了这么久,亲密如你我都没有提起过。若不是这次老大媳妇误打误撞,咱们还不知道呢!这是一个六岁小女孩儿该有的谨慎和持重吗?枯叶道长咱们是知道的,看在齐家的面子上,教那么三招两式糊弄她最有可能,若是说正经教她可不容易。柳柳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学到这些不容易,要知道就算是美容养颜的方子,也不是人人适用的。”

  “也就是说她有天分,有勤奋,还有这机缘,生做我的女儿,我便可保她一本子无忧。什么嫁人不嫁人,若是日后的女婿嫌弃她曾学医,这样的人不配登我齐家的门!”

  第78章 最快活

  柳娘拿熬制好的饴糖送给观中各位道长, 第一位当然是枯叶道长。

  枯叶转了一圈儿在自己嘴里, 笑道:“不错,下次可用来哄孩子。”他们道观也会接待各方信众, 免不得有哭闹的孩子。

  柳娘并不以为这是看轻, 不论什么用, 只要是好用处, 都值得欢喜。

  “我已与家中商量过,父母大人传信过来, 让我‘随心而行’。我想清楚了, 我要学医。”柳娘严肃道。

  枯叶道长道:“好啊, 那继续学就是了。”仿佛这与之前没什么不同。

  “那我能拜枯叶仙姑为师吗?”

  枯叶道长一时无语, 又反问道:“你准备出家吗?”

  柳娘这才笑了, 枯叶道长嘴上说一视同仁、绝不藏私, 事实上这两年正经医学理只让柳娘背书, 《本草纲目》《肘后备急方》《校注妇人良方》《养生方》……诸多有名的医药典籍,只让她背, 也不解惑释疑。其他实际上手的只给了柳娘一片玫瑰田,让她自己玩乐,玩乐!

  柳娘是想正经学医的, 枯叶道长却一直在敷衍她。

  枯叶道长要收的徒弟是能专心致志、继承衣钵的, 可柳娘衣服娇小姐的做派, 玫瑰花田都是火工道人帮忙平整的, 不躬身实践,怎知其中深意, 枯叶道长对她也是不满意的。况且,枯叶道长乃是道家医学一派,学习道医,不仅要薛那些种植、采收、贮藏、炮制技术和医药手段,更要紧的是背后蕴含的道家哲学。柳娘显然对道家不是很感兴趣,在道观还是不是脱口而出“阿弥陀佛”。

  两人相视一笑,心有灵犀,都明白了对方曾经的敷衍。

  枯叶道长笑问:“日后有何打算,说来听听。”

  “十五岁之前背下世间现存医药典籍,我早已请大兄帮忙收集,翰林院藏天下典籍、太医院专精医药,我有过目不忘之能,先背一肚子书摆着,日后再行实践。等到十五岁自后正式行医,从妇人症、小儿症开始,刚好我是女儿身,进出内宅方便,为人也要扬长避短啊。等到三十岁走访天下,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时我理论实践均有一定积累,就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很多地道药材要在道地产地才能发挥药效,一方水土一方人,我盼望着见识这大千世界。”

  柳娘说起这些,脑海中想到的不再是风景片般的美好电视宣传片,而是她每一世在各地的场景,或是大漠风沙中端来的一碗甘草汤,或是茫茫草原上的一碗马奶酒,还有行走川渝时候的火锅,吃麻辣有助排解湿气。

  枯叶道长问道:“十五岁你该嫁人,三十岁正是周旋与婆母、丈夫、孩子之间,哪儿来的空闲做这些。”

  “所以我决定不嫁人啊!”柳娘调皮眨眼,“这个决定是和学医一起下的,不过怕吓着家里人,他们现在只知我想学医。我可只告诉的仙姑一人,若是泄露出去,定是你告密的。”

  枯叶道长哭笑不得,问道:“若是他们到时反对怎么办?”

  “到时我的名声早就打出去了,说是十五岁之前正式行医,可这些零散的方剂、手段总不能让我藏着掖着吧。如此成果,眼见前途辉煌,放弃岂不可惜。且我父母兄长皆开明之人,又一心疼我,只要我坚持,哪儿有不成的。”柳娘也想过万一家里不同意怎么办,所以她现在十分重视田庄里的出产啊,多准备一些银子,总能备不时之需。父母不同意,直接留书出走就是。柳娘现在也有底气学一学熊孩子了,她明白此生父母会包容她的。

  枯叶见她每一步都料想得清楚,可见反复思虑过。这才放心问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柳娘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愿。”

  “记仇的小家伙儿,难道还怪我前倨后恭不成。”枯叶道长以为柳娘开玩笑呢。

  “仙姑于我大恩,铭记于心,绝无抱怨之理。只是我想学医,不是学一家之言、一科之症,而是学天下医术、治天下病症,若入了道医一途,行医途中遇到与道义相悖又利于病患的事情怎么办?我不愿自己拘束于一家之言。”

  “哈,口气倒大,多少世代名医都不敢说这话,你这小小女子却志存高远。”

  柳娘没说话,她做好了被人轻视的打算,“小小”是信不过她的年纪,可她总有一天会长大;“女子”是信不过她的性别,日后出门行医会遇到更多。好在医学就是这样丁是丁卯是卯,能否治好,一目了然。她不怕,总有时间和事实会证明的。

  枯叶道长让柳娘回去再想想,她也开始教导柳娘正式学徒该学的东西。“药铺里的学徒可没这待遇,总在药材之间忙碌,药性都是偷学的。”以此解释早先的不作为。

  “仙姑又来诓我,正经学医做大夫,自然是从背书开始的。您放心,我可没在心里嘀咕您。”

  “能说出这句,可见平时没少骂我,哈哈哈哈……”

  两人敞开心扉,终于进入了蜜月期,枯叶道长这才见识到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可以固执到什么地步。枯叶道长不系统教她,柳娘却能自己摸索出一套学医的办法来,也不知实在哪家名医世家里偷学来的,颇有成效。枯叶道长拿某一中秘密手段吊着她,柳娘也不着急,绝不松口拜师,要么自己能破解,要么留待日后破解。不疾不徐,稳中求胜!

  柳娘的身体已经调养的差不多了,大夫总对自己的身体更熟悉、更知晓其中道理。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柳娘为背书付出了大量功夫。

  别小看背书二字,第一步收集医书、药典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多亏齐家既是钟鸣鼎食之家,又是书香世宦之族,家族本身藏书和族人在各地帮忙收集的书籍够柳娘读这三五年了。第二部就是背了,柳娘记忆力出众,不成问题。可是医书出自各人之手,带着浓厚的感□□彩,有的甚至自相矛盾。柳娘把这些矛盾的地方记下来,相互印证,在医书里找不到答案的,只能留待日后实践证明。

  慢慢的,柳娘的名声却打出去了,不是别的,而是她擅长美容、养身。

  齐家小姐幼年几乎养不活,这是杭州城里大多数官宦人家都知道的事情,可如今看她的模样,比绝大多数闺秀都健康。城中有闺女不舒服的,一窝蜂往自在观枯叶道长门下送。枯叶道长却说这是齐柳娘自己的功劳,她也在学医,不肯冒功。

  人们是不信的,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能动什么。

  可见齐家女眷个个精神抖擞、肤白貌美,有人信誓旦旦道老三媳妇嫁进去之前都没这么漂亮,可见齐家都自己的独门秘方。

  人们有挖空心思去齐家打听,齐家毫不避讳只说是小女儿的功劳。

  即便已有如此多人证物证,人们还是不信,有钻空子来柳娘这里套所谓秘方了,也铩羽而归。

  如此几番下来,看热闹、占便宜的人消失殆尽,只有浙江布政使司莫大人家的小女儿体弱多病,眼看养不活,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的送来了。

  齐老爷乃是杭州知府,这浙江布政使司莫大人刚好是顶头上司。他家把人送来了,齐家必定不敢怠慢。若是了柳娘没有传说中那个名声,齐家也要找到能治疗莫家小姐的良医,不然砸了小女儿招牌是小,得罪顶头上司是大。

  那些说布政使昏头的家伙们,才是真昏头了,人家清楚着呢!

  布政使夫人亲自把莫家小姐送来,见过柳娘一面才放心。

  此时柳娘已经十二岁了,读了满腹的医书在肚内,不论莫夫人问什么,总能及时答出。莫夫人心想,就算是个光说不练的嘴把式,在这个年纪已经是难得。况且莫夫人在柳娘幼年的时候也见过她,病怏怏眼看养不活的,哪里能和眼前这个生机勃勃、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相比。

  莫夫人拉了柳娘的手道:“好姑娘,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就这么大点儿,一转眼都长成大姑娘了。你娘和我是手帕交,你叫我一声姨妈也使得。”

  柳娘侧头看了一眼跟着来的齐太太,见齐太太点头,才含羞叫道:“姨妈。”

  莫夫人这是准备走感情路线了。

  双方叙礼毕见之后,莫夫人又引进了自己的女儿,只见莫小姐莲步轻移、娇喘微微,被两个侍女扶着上前。脸色苍白,唇色发紫,才五六岁的小姑娘,瘦成一把骨头,眼看就要断气儿似的,反正齐太太是不敢受她的礼的,连忙叫人扶道:“快拦着些,不讲究这些虚礼。”

  “娘,您也太紧张了,莫妹妹的身体比女儿当时好多了,您别一惊一乍的。”柳娘假装埋怨道。

  “果真?”莫夫人眼前一亮,若是柳娘能好,她的女儿定也能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