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35章

明朝女人 第35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郑家最先伸出了橄榄枝,秀王府当然要回报。柳娘不用秀王提醒,与尚云很有默契的配合,直接请了郑家女眷来王府宴饮。宴席上,柳娘挺着大肚子叹息:“有了身孕就容易累,这腰酸得啊。”一边感叹,一边紧紧盯着郑家小姑娘。

  郑秀儿估计来之前也被家里嘱咐过了,红着一张脸,小声道:“小女听说在身后垫个垫子就舒服些。”

  柳娘脸上笑容扩大,道:“烦请郑姑娘帮我递一递垫子了。”

  让客人帮忙,做的还是伺候人的活计,这是十分失礼的事情。可郑家太太却带着期盼含笑看着,微微点头,示意郑秀儿可以。

  捧垫子的侍女就站在郑秀儿的旁边,郑秀儿羞窘得拿了垫子,上前两步,马上就有侍女接过垫在柳娘身后。柳娘夸张得长出一口气道,“还是郑姑娘懂得多,且近前来。”

  柳娘招手让郑秀儿走近,亲切拉着她的手问了性命、年岁,叹道:“郑姑娘如此年轻,比我还小一岁呢,当称呼一声秀儿妹妹才是。”说完拔下头上的金簪插在她发髻中,此时还没有废除民间车马服侍僭越之罪,这凤口衔珠的金簪,得有品级的妇人才能戴呢。

  郑太太喜笑颜开,连连摆手谦逊,“当不得王妃一声赞,粗手粗脚的,若是王妃不嫌弃,就是我们家的福气了。”

  柳娘和郑太太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送走了郑家一行,柳娘虽然累,但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也觉舒畅。

  问题出在秀王身上。

  秀王听说了要纳郑家女做侧妃并无意见,只道:“那就一起把陈家、林家、黄家的女儿都纳了吧。”

  柳娘顿时卡壳,问道:“王爷可与尚先生商量过。”

  “何须商量,不是说汝宁有四大家族吗?既然纳了郑家的闺女,其他三家也不能落下。”秀王志得意满道,在他看来能服侍他是这几家的福气。

  “王爷行事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妾身感佩。”嗯,对待熊孩子不能直接反驳他的意见,“只是其他三家好似并未有此想法。您知道的,这些日子请见最勤的也只有郑家啊。”

  “可能是他们害羞吧,本王难道还没这样的胸襟肚量,包容就是了。”秀王理由很充分的,并且反过来劝柳娘道:“王妃不必担心,就算她们都进门了,依然是伺候王妃的。”

  不!我怕的不是她们都进门,我担心的是你的智商!

  “郑家割爱,匀了田产给王府,这是他们郑家的忠心,王爷有感于忠臣出自孝子之门,这才纳了郑氏女。不然以郑氏白身,何德何能侍奉皇子王爷,王爷可不能辜负了郑家的忠心。”柳娘劝道,言下之意是其他三家凭什么和郑家平起平坐。

  “这是自然,日后她们进门,本王必高看郑氏一眼。”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自古以来,投资和回报成正比,高风险自然有高回报。郑家在汝宁形势不明之时,第一个摆明车马的支持秀王府,秀王府必须回报他最大的诚意,有些时候必须是“第一”或者“唯一”。纳郑氏女表明的是两家关系亲密,暗含结盟的意思,若是连其他三家的女儿一起纳入府中,如何能体现郑家的特殊,如何能体现秀王府“赏罚分明”的态度。

  这种一眼就看明白的事情,秀王出身皇族,怎么就不明白了。

  看委婉的方式说不通,柳娘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掰开了揉碎了的和秀王讲清楚这其中蕴含的道理。

  “这有何妨,四家一起纳进府,那三家不识抬举,我少宠些就是了。”秀王听了柳娘讲道理摆事实,依旧坚持让四家女子同时入府。

  柳娘头疼啊!她宁愿去过勾心斗角的日子,也不愿意和秀王这个说不清的人纠缠。道理摆在那里,简单清晰,可秀王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思考体系,和正常人不一样啊!

  人说正常人不能和脑残纠缠,不然他会胡搅蛮差把你的之上拉到他的水平线,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打败你。柳娘现在遇到的就是秀-脑残-王。

  柳娘说不通,只得打发秀王去找尚云先生,并带话道:“若是王爷一意孤行,还请先生建议,其他三家女入王府只能为侍妾。”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王府的立场。

  当然,其他三家不是泥塑面捏的,怎么可能同意家族子女做无品级的侍妾,一地望族的脸面也是这样败坏的。

  把说不通的秀王扔给尚云头疼,柳娘必须专心待产了。

  二月底刚到汝宁,只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生产了。俗话说怀胎十月,事实上胎儿在腹中只有九个多月。柳娘初来乍到,要操心产房布置,查验稳婆来历,准备乳母嬷嬷,种种事务繁杂。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尤其是柳娘此时只有十六岁,身量未及长成,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柳娘正在园中散步,突然赶到□□一阵湿润,羊水破了。

  柳娘道:“我要生了。”

  侍女嬷嬷们顿时慌张起来,慌脚鸡似的原地尖叫,不知如何是好。

  柳娘稳稳当当的站着,不慌不忙的吩咐道:“慌什么,按排练好的做。小芬回去布置产房,小芳请稳婆医官过来备着,小芝通知王爷和福嬷嬷,小兰扶我慢慢回房。慢慢来,生孩子且还要废些功夫呢。”

  被柳娘的镇定所感染,下人们也慢慢找回的理智,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柳娘由福嬷嬷守着吃了一碗鸡汤面,被扶着在房中走动,促进宫口打开。走得满头大汗、咬牙切齿,产婆也忍不住赞道:“王妃有大毅力。”多少贵妇人倒在生育这一关上,就是普通农妇也因受不了这苦,只肯躺在床上呻/吟。

  秀王被上次小陈氏生产吓着了,得了消息也不敢过来,只吩咐人一遍又一遍的打探。

  柳娘这胎生得艰难,从下午开始阵痛,熬了一夜,等到东方发白,雄鸡唱晓之时,产婆才出来报喜。“大吉大利,王妃产下小世子!”

  第63章 想守寡

  “王妃安心养着, 小世子平安。王爷喜不自禁, 在书房翻遍典籍, 正在取名字呢!”福嬷嬷在柳娘耳边轻声说着外面的情况。

  柳娘生产过后, 被移到温暖干净的软榻上, 一路不见风的抬到早就准备好的卧房里。刚刚用过的产房要打扫干净后封闭, 等着下一次开启。

  “王爷闹什么呢,取名还得等五年呢,快通知宗人府是正经。”柳娘语带嫌弃, 神色却透着满足。秀王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气人的时候气得你头发直掉, 暖心的时候又让你眼中含泪。儿子的一出生就被取名, 侧面证明儿子的身体状况很好。很多身体孱弱的小孩儿, 都不敢取正经名字。大郎、小二的混叫着, 生怕阎王爷的生死簿上有他的名字。

  宗人府正式为藩王子嗣定名是在五岁的时候,这时候正式记在玉蝶上,才算板上钉钉。

  “王爷喜欢小世子呢!”福嬷嬷端来养身的鸡汤,服侍柳娘喝下。

  “对了, 还请嬷嬷约束下人, 日后小世子的称呼不要再喊了。还未出生只当讨个好彩头,世子之名还待陛下册封呢。”

  “王妃太谦逊了,咱们世子本就因所应当的, 还请王妃万勿推辞。”

  “这好吗?其他王府是怎么称呼的?不要着人眼才好,让汝宁士绅看了也不好。”柳娘从未做过王妃,不知道其中细小的礼节。

  “王妃宽心, 其他王府都是这么叫的。再说,王爷是汝宁国主,称一声世子怎么了!王妃太小心了。”福嬷嬷笑着解释,怕柳娘被朝廷限制藩王的政策给吓住了。

  既然汝宁府是藩地,那么秀王就该有国主的权力和威严。当初在京城高淑妃只说朝廷对藩王的限制,是怕秀王夫妻到了封地无法无天,这些年因罪除爵的宗室还少吗?可不是让秀王妃养成小家子气,连当地士绅都治不住,失了皇家风范。福嬷嬷心想,主子还是对秀王妃太严厉了,瞧瞧谨小慎微成什么样儿了?

  福嬷嬷应下了,而后道:“周王府、唐王府均送来贺礼,王妃可要过目礼单?”

  刚生完孩子,柳娘的脑子有些钝,叹道:“嬷嬷看着办吧,两家王府均是太/祖所建,恩深德广,世袭大藩,不是我等晚辈可比肩,走礼宁可多不可少,宁可厚不可薄。”

  “是,老奴听王妃的。”福嬷嬷这才应声告辞。

  也许与藩王交往的事情一直挂在心头,柳娘累极了睡醒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和唐王府的礼走了没有。

  柳娘放心不下,感觉自己精神好些了,连忙唤福嬷嬷进来,言说她要看看礼单。

  福嬷嬷有些犹豫,道:“虽沾了宗亲的名头,但早已出了五服,只算族人,王妃不必太放在心上。”

  柳娘一看礼单,简直给气笑了,这才明白福嬷嬷犹豫着想表达什么。这两家王府送来的礼单也太过天差地别,让人哭笑不得。

  秀王就藩汝宁府,汝宁府隶属河南省。河南省八府一州,有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河南府、归德府、南阳府、汝宁府和汝州,汝州又隶属汝宁府。如此复杂的局面,即便秀王不参与行政管理,在藩王交往上也十分为难。

  早已说过多次,大明一朝防范藩王甚深,若不是汝宁府与南阳府、开封府接壤,柳娘觉不敢贸然与就藩开封府的周王系和就藩南阳的唐王系走礼。

  秀王到了封地,除了处理好与当地官员、士绅的关系,周边藩王也需要交往。柳娘在脑海里浮现出河南省、汝宁府的地图,又响起唯二在交往范围内的藩王。

  开封府就藩的乃是周王,太/祖之第五子朱橚(su)的后代,此时在位的乃是大明第五任周王朱子埅,年纪可做秀王与柳娘的祖父。这位老藩王素有贤德之名,家庭和睦、为人友善,与这样一位藩王毗邻,柳娘是放心的。让人忌讳的是周王一系的来历。

  朱橚乃是成祖同母弟,即便成祖大量删改正史,标榜嫡子,也抹不掉自己的出身。嫁入皇室,更知晓这些秘闻,貢妃的灵位不能光明正大入□□宗庙,但成祖还在南京建了庙宇,专门供奉这位生母。若非有此关系,朱橚也不能就藩开封府这样的富饶之地。这些秘闻往事在皇室中也是忌讳。秀王就藩之前,高淑妃特意宣柳娘进宫,与她讲解这些往事。告诫她到了藩地,对这位周王高高供起,不可得罪。

  相对而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唐王一系了。唐王一系也是从太/祖时期传下来的大藩,枝繁叶茂,自然免不得枯枝败叶。此时在位的唐王乃是原宪王朱琼炟。其兄朱琼烃无子而薨,作为弟弟继承唐王王爵。

  本来过继就够尴尬的了,这位唐王的内宅还十分不稳。唐王元妃早逝,又续娶了继妃焦氏,深得唐王喜爱。周王嫡长子早封世子,又早早去逝,嫡次子朱芝址获封舞阳王,继妃焦氏爱子、排行老五的朱芝垠(yin)获封承休王,排行第三的庶子朱芝垝(gui)获封三城王,还有两个庶子对唐王爵位虎视眈眈。现在最有资格继承唐王王位的三个人,都是双字郡王,唐王世子的名头久久定不下来,大明也不是没有庶出子弟继承爵位的先例,难保这三人鹬蚌相争,剩下两位庶子渔翁得利。更可怕的是焦氏和舞阳王朱芝址不睦。

  总结一下,过继而来底气不足的父亲、原配早逝、嫡长子早逝、继室受宠、继室有嫡子、庶子受宠、兄弟不睦、嫡子与继母关系紧张……每一条都是戳肺管子的爆点,别人家若是有一条早就内帷不宁闹出来了。幸亏宗室有宗人府管辖,又有唐王的爵位作为胡萝卜掉在前面,这几人夺嫡争位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承休王与三城王都是今年才得封的,他们获封之时,秀王还在京城,但已经确定了就藩汝宁府。因日后要做邻居,少不得在京城的时候就打点了一份礼物送来。这在朝廷的允许范围之内,不算“内藩勾结”。

  因此,柳娘手上拿到四份礼单就显得不奇怪了。唐王府、舞阳王府、承休王府、三城王府各送了一份礼,个个都说自己代表唐王府。

  唐王府还真是个修罗场呢!柳娘庆幸,自己多亏做了秀王妃,不然落到唐王府里岂不可怜。

  周王府送来的例礼,中规中矩,把恭贺秀王府就藩和恭贺柳娘产子的贺礼合在一起,送的东西十分实用,还带来了周王的亲笔书信。信中尊尊教诲“百行孝悌为先、万事仁善为重,斥身外物欲,信天信地、信万物有灵、因果必报。”言语诚恳,犹如以为老者长辈循循善诱。还送来了许多珍贵药物,周王性喜中药,“好方剂”,在封地开设药局,免费供贫寒人家看病,在全国都是典范。周王府的年礼福嬷嬷就能照常例回礼。

  难的是唐王府,柳娘看着礼单发呆,唐王府主事人应该是继妃焦氏,送来的年礼有许多女子所用的丝绸、首饰。舞阳王府的礼处处标榜“正统”,衣料不送偏色,器具不用次之。承休王府的礼物和唐王府一脉相承,送的都是秀王和她马上就能用得着的,很实用。只有三城王府的年礼透着一股书香气,有很多古籍书画、名墨名砚。

  该如何回礼才能体现秀王府的立场,对于唐王系王位争夺,秀王能有什么立场?不过站在干案上看火烧,事不关己罢了。

  柳娘头疼,又不知里面是不是有自己没看出来的隐喻或者自己不知道的关系。一孕傻三年,精力不足还真要命,柳娘问道:“唐王府送礼的事情与王爷报备过了吗?”

  “回王妃,王爷吩咐一切听王妃指示。”

  得,这已经不是自己第一回“指示”了。柳娘再问:“那尚先生知道吗?”

  “唐王府典薄来拜见的时候,尚先生就在一旁。”

  “那尚先生可有谏言?”

  “未曾听说。”

  柳娘沉吟半响,道:“我先拟个礼单,你送给尚先生看过之后再送出去。”

  柳娘挥笔而就,让福嬷嬷下去办理。

  小芬服侍柳娘躺下,劝道:“奴婢不懂什么礼不礼的,只知道什么礼都没王妃的身子重要。王妃还在月内,用笔伤眼呢!”

  “芬姐姐说的是,王妃好生养着,明年再给小世子添个弟弟才好呢。”小芳也跟着附和。

  “一天到晚躺在床上,身子都僵了。你们扶我起来,半躺着就是,这姿势也方便排尽恶露。我吩咐每日开窗半个时辰可有做到,我待会儿去里间更衣,你们抓紧时间通风。”柳娘笑道。这时候的风俗是不能见风着凉,柳娘理解她们的顾忌。可若是不通风,屋子里熏香味混着血腥味,乍一进来,恶心得人想吐。

  柳娘坐月子的屋子也是三间联排,可以轮换通风,待重新烧暖房间之后,柳娘再行进入。王府能够维持如此奢靡的生活,这是几辈子未曾有过的享受。

  第64章 想守寡

  柳娘忙着处理与藩王的关系, 又在月内修养, 等到她出月子的时候, 秀王就给了她一个大好消息——迎四姓女入府!

  柳娘必须收回前言, 做秀王妃也没什么好的, 她宁愿去唐王府挣扎, 也比跟个傻子强吧,正常人才能料到正常人的脑回路。

  “王爷这是何意?尚先生也同意吗?”柳娘长眉一挑,严肃问道。

  “这等美事先生为何不同意?”秀王得意洋洋道:“你们都白担心了, 本王出府巡视田庄, 遇上了陈、林、黄三家的人, 他们各愿意献上良田百倾, 这还不够诚意?相比之下郑家就太小气了, 居然还要银子!”

  柳娘勃然大怒, “王爷慎言!朝廷严令,禁止藩王侵占民田。郑家奉上田产,只收一半的价钱,是郑家考虑周详, 既给了王府颜面, 又不违律法。其他三家做的是什么,这是给王爷硬生生造出一个把柄,若是日后三家状告王爷侵占民田, 王爷如何辩白!”

  “是他们送给本王的!”秀王不服气道。

  “是他们送的,他们知道,王爷知道, 我也知道,可光这些人知道有什么用?朝廷信不信,钦差信不信,谁会平白无故大量奉送田产,这不合常理!一查下来,只能是王爷逼迫的!”柳娘把桌上器具全都扫到地下,吓得秀王跌坐在椅子上起不来。“他们这是想逼死王爷吗?什么巡视偶遇,都是谁?”

  “陈家长子陈……”

  “砰!”柳娘又是一拳捶在桌子上,“不过一个白身,居然敢代表陈家和王爷说话!陈家家主呢!他为什么不出现?王爷,您别骗了,你想想,若是你与其他王府相交,难道和你说话的会是王府世子或者王府长史吗?必须是王爷本人!你这般接下了三家的好意,让人看轻不说,殊不知这是□□呢!如此行事,王府尊严何在,皇家天威何在!”

  “可……可,我已经答应人家了啊。”秀王缩在椅子上嘟囔道。

  柳娘恨铁不成钢,着人去叫尚云过来。

  柳娘揉着眉心道:“先生已经知道王爷答应三家女子入府的事情了吧?”

  “臣知,恕臣直言,王爷此行欠妥。”尚云也皱眉啊,他为了回报高家的恩情,宁愿屈身王府,可不代表他愿意辅佐一个没脑子的藩王。以往在京城不需秀王拿主意,也没看出他的毛病。秀王这样“天真不懂事”下去,秀王府迟早获罪除爵。甭以为当地士绅是好惹的,从开/国至今,已经有十多位藩王因地方事除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