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33章

明朝女人 第33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多谢王妃,下官知晓了。”经历又问王府长史道:“不知可否调阅王府药房明细。”

  “王爷,妾身想回去歇着了。”柳娘可怜巴巴的看着秀王,之前说过要坐等答案的话好像不是她说的。

  秀王也觉得王妃这妇道人家在此十分碍事,打发小梨陪着回去了。

  “最近王府新进了一批大黄,乃是做清宁片用的。我们王爷近日有些虚火上升,乃是为王爷准备的。”长史引导着宗人府的官员前去察看,剩下的对话柳娘就听不见了。秀王吞金噎玉的长大,受不得苦,就是吃下□□,也要吃用蜂蜜炼过的清宁片。

  柳娘知道的消息是晚上秀王告诉她的,“不知是何等小人作祟,王妃放心,本王已经安排宗人府详查了,大小陈氏也禁足在院内,不许随意走动。”

  秀王这话前后矛盾,柳娘却不追究,只道:“妾相信王爷!”

  等秀王回书房歇息了,柳娘才安静躺上床睡觉,摩挲着自己右手的小指指甲,大黄粉末是她自己抖到汤碗里的。

  大小陈氏的院子十分偏僻,刚好和王府内杂库挨在一起,下面有人禀告过王府近日要做清宁片,可称好的大黄偏偏被学徒弄丢了几块。在深宅大院是没有恰巧的,尤其柳娘知道小陈氏的母亲乃是大夫之女之后。

  与其等着被人算计,不如主动出击。柳娘派小梨去在药房取安胎药,顺手摸走了一块大黄。当时正在熬药,小梨说她看着大黄入锅的,绝不会有人发现少了东西。

  大黄乃是中药中“生熟异治”的典范,有多种入药方式。生大黄是典型的沉降药,泻力下行,通便润肠,是强力泻药,于孕妇而言简直是□□。而王府中炮制的清宁片乃是熬煮翻晒之后,用蜂蜜炼制,主治牙龈肿痛,清火明目。

  用生大黄刚巧一箭双雕,解决了不安分的妾室小陈氏,也打击了宗人府那些目中无人的嬷嬷。

  不一会儿,唐氏的心腹就来汇报:“禀王妃,查出那害人□□只有小陈氏有,且是私自藏匿,当初丢的药肯定是她偷的。可惜她身怀有孕,也不好审,那些嬷嬷也嘴硬,一直不肯交待她们是怎么勾搭上的。”

  “罢了,王爷都知道了,我信王爷会给我一个公道的。两人都禁足了,倒是委了屈大陈氏。”柳娘叹道。

  她的心腹小梨却不这么想:“王妃就是太心善了,那两人一个姓儿呢,都不是好人。”

  “又不是同宗姐妹,你也说了一个姓而已。明日派人去安慰她一声,告诉她不用怕,我知道她的的忠心。也吩咐府里人不许苛责她,她的份例给得足足的,若是有需要,超出些也无妨,从我的份例里走,到底怀着王爷的子嗣呢!”柳娘当着一屋子人当面吩咐道。

  “王妃就是太心善!”小梨再次感叹,“哪儿用得着对她们这么好。”

  “我为的是王爷的子嗣啊!”柳娘笑道:“你这丫头性子急,可不能让你去,没得吓坏了陈氏。福嬷嬷,你去吧,安安她的心。”

  站在一旁的福嬷嬷笑着应下,在王妃睡着后,她亲自把消息递给了王爷身边的心腹太监。

  什么后宅斗争、奴仆阵营,在柳娘看来都不是问题。倒是她明明一眼就能看出的东西,偏要装作不懂,“机缘巧合”的揭露,这才费时费力呢。

  柳娘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自己也是生产经验丰富的人,按自己的方式养胎,对母体胎儿都有好处。

  至于秀王,直到有天晚上小梨过来禀告说王爷不知去哪儿了,柳娘才想起来,对啊,秀王呢?

  不怪秀王没存在感,自柳娘怀孕之后,两人就分房睡了。确定秀王无害之后,柳娘也懒得管他,现在怎么还闹出个夜不归宿了?

  “哪个递进来的消息?长史呢?可有人知道王爷去哪儿了?”

  “王妃别急,是主院送来的消息,王爷身边的高明伺候王爷歇下,往日王爷到点儿都要吃夜宵的,高明再进去伺候的时候,王爷却不见了。高明在主院细细找过了都没找到,这才惊动了王妃。”小梨是王妃东院的管事丫鬟,说话做事有条有理的。

  “是啊,王妃切勿着急,谨防动了胎气。”福嬷嬷也一旁劝说。福嬷嬷乃是高淑妃赐给秀王的,自从上次柳娘让她安抚大陈氏之后,福嬷嬷就渐渐走入了柳娘管理系统的核心。

  “让我如何不急,王爷上次不就是在教坊司睡了一夜吗?让御史知道又是一桩是非。”这就是原身和秀王吵架,气得魂归地府的原因。

  “王妃放心,长史说了,今夜无人出去过,王爷定还在府中。”

  “赶紧服侍我起身,我去主院坐镇,让府里下人们都起来找,小声些,注意别惊了大小陈氏的胎。”柳娘顾不得装柔弱,赶紧出来主持大局。

  府里的人都被叫起来,打着灯笼一处一处寻,因怕惊动外面,柳娘要求不得高声喧哗。就当平常巡夜,多点灯笼,多派人,就是不许吵闹。

  等到亥时,一群人才拥着秀王进来。

  秀王衣衫不整的进了主院,红着脸道:“辛苦王妃了,王妃先去歇着吧。”说完就抱着茶杯不放,摆明了不想多说。

  柳娘识趣的告辞,场面性叮嘱了两句保重。

  走在路上,小梨才来回禀今晚这乌龙是怎么回事儿。

  “王爷喝醉了,被小红那贱婢拉到花园桂树下玩乐。完事儿王爷就睡着了,被灯笼晃醒才走出来。”

  柳娘嘴角抽搐,不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吧?京城的初冬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个季节打/野/战,秀王还真是行为艺术高手呢!

  “吩咐长史备帖子找太医来瞧瞧吧。”柳娘还能说什么呢?

  第59章 想守寡

  “都怪那贱蹄子不知尊重,深更半夜的拉着王爷胡闹,也不看看这什么天。今早儿我出门穿夹袄还嫌冷风刺骨呢,王爷冻了这半响,能不得风寒吗?也就是王妃您心慈心善,跟天上的菩萨似的,还留那贱婢一条命呢!要我说,合该杖毙了,万一要是误了王爷……呸呸呸,王爷龙子风孙、诸神保佑、邪魔退散、阿弥陀佛!”

  一大清早小梨就在柳娘跟前絮叨,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撺掇着柳娘赶紧把关押在柴房的小红杖毙了事。一屋子人也为柳娘鸣不平,这正妻有孕,理当安排人伺候,小红本是王爷身边婢女,光明正大说一声就是的事情,偏偏做这无法无天的勾当,败坏王爷的身子。

  整个秀王府都寄托在秀王一人身上,奴才们怎会不为秀王着想。

  “行了,出去吧,念得我头疼。”柳娘慢条斯理的放下手中燕窝,打发了小梨。

  “王妃恕罪,怪我太气愤了,您歇着,奴婢去看看小厨房给您炖的补汤怎么样了。”瞧王妃不耐烦,小梨不敢多说,赶紧退了出来。

  福嬷嬷追着小梨出来,和气笑道:“梨姑娘今日是怎么了,眼瞧着王妃不爱听这些,又何必说呢。”

  “嬷嬷见笑了,王妃都说了我是嫉恶如仇的急脾气,实在见不得这等乱人。外面的大人们还讲究君辱臣死呢,咱们做奴婢的不也是这个理吗?”

  “梨姑娘说得自然是这个理,你乃是王妃陪嫁,与王妃感情深,深受王妃信重,王府众人谁不赞。不过嬷嬷多活几十年,倚老卖老说一句,做奴婢和做大臣可不一样,主子的想法,就是咱们的做法,万事以主子为重才是啊。”福嬷嬷语重心长道,做奴才的不需要自己的想法。

  小梨腼腆一笑,行礼道:“多谢嬷嬷教诲,您懂得多,我听您的。我这不是一时气愤吗?下回不敢再犯了。”

  福嬷嬷看小梨避重就轻,也不多说什么,面上了然一笑,把这事儿带过了。

  福嬷嬷去而复返,留在王妃跟前伺候,仔细观察这柳娘的脸色深怕她往心里去了。

  “唉,我这怀着身子,不好往王爷跟前凑,你们仔细打听着,一有什么动静,赶紧来报我。”柳娘让人服侍着换好外出衣裳,准备沿着走廊散步,叹道:“若非王爷不许我上前,我定要在床前伺候汤药的。”

  “王妃之心,王爷悉知的。您现在两重身子,可不敢马虎。王爷身前有娘娘派来的嬷嬷照顾,又有贴身服侍多年的太监丫鬟,绝无半点儿纰漏。您呀,宽心养胎,给王爷生个世子,王爷就不药而愈啦。”福嬷嬷捧起手炉亲自放在王妃手中,细心为她调整好角度。

  柳娘每日都要去花园中散步,遇到下雨下雪天也要沿着走廊活动活动。已成惯例,伺候的人不敢拦着。到底宗人府派过来的嬷嬷杀鸡儆猴策略成功,如今柳娘的话在秀王府堪比圣旨。就像她说的一样,保胎都是让大人高兴的,母体不虞,胎儿哪能好。为此,王府上下,包括秀王在内,都不敢强迫王妃什么,现在柳娘的待遇直线上升。

  柳娘裹了猩红毡子的披风,怀抱手炉,脚踏防滑软鞋,缓缓走在王府中。小梨的小心思,福嬷嬷的担忧,秀王的荒唐,柳娘皆未放在心上。她如今的生活比之前两世实在优渥太多,王府不涉朝政大事,也没有什么人才,那些人的心思浅得如同山间小溪,柳娘起不了计较的心。

  秀王的风寒绵延了一个多月才好,期间柳娘照常入宫给高淑妃请安,事无巨细汇报秀王的情况。那个因“王妃心慈”不忍处置的小红,也被高淑妃下令杖毙了。

  “我的儿,知道你心软,可你家王爷开了府,你就是当家主母,杀伐决断都靠你呢。”高淑妃以为柳娘还是之前那个腼腆可爱的小姑娘,虽壮着胆子奉承说笑,依旧不敢伤人命,少不得仔细教导。“母妃知道这回是秀王糊涂,你放心,待他好了,母妃定好好教训他。”

  “可你也要立起来啊,管好府里的奴婢,男人需要的是贤内助,只有让他无后顾之忧了,他才能把心放在你身上啊。”高淑妃语重心长道,只盼儿媳是个万事以夫君为重的贤妻。

  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柳娘如清风过耳,不萦于怀,她对秀王的态度,自有她的道理。

  到了腊月,大小陈氏同日生产。柳娘挺着大肚子在外面坐镇,着人去请秀王,秀王慢吞吞半响才来。孕妇产子,耗时甚久,夫主来得迟一些也没关系,虽然秀王无事可忙。可秀王刚到房中坐定,小陈氏的尖叫声就一声高过一声,吓得秀王缩在椅子上。小陈氏本就是戴罪禁足的,心思深重,如今可不难产了。

  稳婆还在里面努力,丫头们端出一盆又一盆血水。

  秀王在椅子上坐得好好的,偏偏一个丫鬟端着血水从他面前经过,秀王突然站起来,看着那血红的颜色,瞬间天旋地转,砰得一声倒在地上。

  这么大吨位,地都震了一下。

  得,为两位产妇准备的太医先给秀王用上。

  “王爷慈心,不忍见血,头上青紫只需擦药,半月即消。臣再开一道散瘀的房子,好的更快。”

  秀王晕血,清醒后再也不敢踏入产房半步,直接把事情交给柳娘办。

  最后大陈氏生下一个女儿,母女平安;小陈氏也生下一个女儿,尔后大出血而亡。

  秀王有够渣,两个女儿只让宗人府记下出生年月和生母,剩下的事情又都不管了,传话说“都请示王妃”。柳娘以为他忙什么大事儿呢,结果就在屋里和侍女玩闹。要说他是有新欢忘旧爱吧,他与不给宠爱的侍妾请封,就这么含糊着。柳娘都闹不明白秀王在想什么了。

  穿越对柳娘而言已经是熟练工,尤擅揣摩人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没失败过,偏偏在秀王这儿撞了南墙。都说明朝宗室奇形怪状,不能用正常人的行为模式套路,诚不欺我。

  待到年底,宫中发出旨意,让秀王就藩汝宁府。特旨恩准秀王在京中过了正月,二月底前必须到答汝宁府。

  “王爷,能否和陛下求情,推迟就藩日子。妾有孕在身,如何赶路。更何况该有两位孩子呢,如此娇嫩,路上风尘仆仆,恐有性命之忧啊。”

  “王妃放心,一路有太医相随,太医说了,王妃身子健旺,可以上路的。”

  那两个刚出生的婴儿呢?柳娘在心里咆哮,此时夭折率那么高,谁敢冒险啊!万一出事儿了是不是得自己背锅!

  秀王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两个女儿,只管自己舒坦。关心王妃一回,这已经耗尽了他的全部耐心。

  过了正月,柳娘的胎已经六个月了,基本稳了,也能断出男女了。柳娘才正式定下对秀王的态度——听之任之。

  明朝藩王位高权不重,被当做猪一样圈养着,最大的贡献就是给老朱家繁衍人口。太/祖给老朱家设计了一整套高福利体系,把汉代以来的分封制和官僚行政体系揉吧揉吧,诞生了一个凡朱姓子弟尽封王的政策。用明太/祖的原话来说,“天下官僚有一半以上,还是咱们朱家的人”。

  皇帝之下除了下任皇帝,就是亲王,亲王嫡长子封亲王世子,继承亲王爵位,嫡长一脉世代都是亲王爵。其他子嗣封郡王,除郡王世子外,其他封镇国将军……尔后代代相传,最后最低级别也能封个奉国中尉。

  只要是太/祖子孙,生下来就吃喝不愁。即便是爵位最低奉国中尉,年俸也是200石,是当时县令的一倍。大明财政为宗室花的钱真是数都数不清,所以才有了限制宗室的宗人府出现。别怪柳娘为什么换个奴才都如此费事,文人擅长戴高帽,若是一个不小心打破平衡,让宗人府借口“有一就有二”,加强限制,那才真是什么都做不了。

  宗室封爵政策十分厉害,但更重要的是上有政策,下游对策。而今距开/国已有百年,如秀王这样的皇子直接就藩的还好,若是几代传下来的,财产越分越少,最后只能空领一个爵位。至于传说重点俸禄,朝廷会用“宝钞”发,宝钞的购买力和废纸没多大区别。到了财政困难的时候,甚至直接打一白条,申明先欠着,以后补。以至于很多穷困的龙子凤孙干起了太/祖的老本行——沿街乞讨。

  更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旧事重演,宗室不能领兵。太/祖还规定了,宗室不能科举为官,不能经商,任何与钱、权相关的,都不能干。“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士农工商哪样都不能沾。甚至宗人府选取教授王爷的官员时,就有意把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往废柴里培养。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秀王不可能成为柳娘希望成为的人。

  如今秀王已经“读书有成”,从宗人府、礼部规定的课程里毕业,现在能规劝管教他的只有皇帝和高淑妃。而这唯二两个有权利管教他的人,是不会理秀王的思想品格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只需要他活着、多生孩子。

  秀王年轻气盛,又好酒色,先前看着还人模人样的(忽略痴肥只一点),后来小红的事情一开头,柳娘细查才发现,秀王身边所有丫头都被收用过了。且秀王是典型的“拔/**无情”,睡过了依旧干着原来的工作,待遇没有提高。

  在这样频繁的性/活动中,秀王府到如今居然只有三人怀孕,秀王绝对有问题。原身能怀孕,柳娘已经谢天谢地了。如此秀王,柳娘叹息,只能秉持两不相干的原则了。

  第60章 想守寡

  越临近启程出发, 王府内悲情越重。按常理来讲, 一旦离开京城, 此生就再无回来的时候。下人们就算悲痛也要忍着, 不能大庭广众之下痛哭, 主子们就无此忌讳了。

  秀王在正月里几乎每天都要入宫给高淑妃请安, 母子经常抱头痛哭,秀王还留了许多东西给隆庆公主做纪念。秀王也许别的地方糟糕,但孝顺、亲友却是难得的品质。

  唐氏娘家远在南京, 她对京城没有太深的感情, 只维持着一向的慈悲人设, 允了府中多人回家告别。

  在下人分批出府告别家人的浪潮中, 王妃的亲信大宫女小梨出府采买京中特产就不显得奇怪了。

  小梨这天又回来迟了, 换好衣裳进东院轮值, 却发现东院灯火通明,王妃正斜靠在椅子上听说书,福嬷嬷等心腹丫鬟婆子围绕着。

  小梨如同往常一般,未语先笑, “王妃, 奴婢回来了,这般晚了,您怎么还没休息。”

  “是啊, 这般晚了,你怎么才回来?”

  “该打,该打, 王妃莫不是在等奴婢。奴婢这野性子,今日在城中采买了一马车的京城特产呢,等到了汝宁,王妃也能尝到京城美食。”小梨言语夸张,手舞足蹈的形容道。若是往日,周围伺候的奴婢早就附和笑起来逗王妃开心了,今日却死气沉沉的。小梨也发现了不对,屏息行礼道:“奴婢放肆,请王妃恕罪。”

  “你是我从家里带来的老人了,倒不知你一年功夫就对京城有这么大感情。”

  “王妃……”小梨正想解释,门外走进来一个管事婆子回禀道:“启禀王妃,小花枝胡同已经搜查过了,无王府标记之物。”

  小梨听到小花枝胡同几字就吓得跪在地上,“王妃,王妃,您信奴婢……”

  “我自是信你的,信了十几年,如今却不敢再信了。福嬷嬷,你带她下去查验,看是否处子之身。”

  福嬷嬷一挥手,两位健壮仆妇就上前拖走了小梨,堵嘴拉人,动作一气呵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