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23章

明朝女人 第23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鸨母听了气得砸了杯子,“小人!画虎不成反类犬,她图什么呢!”

  “玉娘,罢了,气大伤身,阿北从来都是这样,你又不是不知道。”鸨母身边的老仆劝道,这老仆也是当初的妓/女,后来容貌衰败就做了管事嬷嬷。

  明月在旁边听着她们讲古,并不插话。世上的人千奇百怪,一样是做奴隶的,有的奴隶不稀罕眼前虚无的温情,永远记得自己奴隶的身份,憎恨奴隶主。也有的无法反抗奴隶主,只能在奴隶中间逞威风,看不得有比自己过的更好的奴隶,恨不得把人人都踩在脚下。听鸨母讲起来,那个阿北就是这样的人。对手下妓/女苛刻无比,从来不敢护着,出了事也不敢出声。其他教坊司的妓/女是兔子急了会咬人,北教坊司被管教得打死不敢啃声,反而引得千奇百怪的客人都往北教坊司去。

  “妈妈,无碍的,北妈妈就那三板斧,不足为惧。若是妈妈信我,我倒有办法把目光从新吸引过来。”

  “好女儿,只要你有把握,妈妈都听你的。”鸨母笑道。

  “只是我天葵未至,还不能卖身呢。”明月提醒道。

  “当然,你放心,妈妈不是那等涸泽而渔之人,总会等你长大的。”鸨母保证。

  明月推脱回去想办法,施施然出了房间。

  留在房中的嬷嬷劝道:“玉娘,就这么任她玩闹,不过十岁的小姑娘,值得下这样的本钱。”

  “一朝家败,还能在楼里保全自身,这小姑娘可不是普通人。她见我第一次就称我为妈妈,你还记得吗,我们改口称呼妈妈用了多久?”鸨母问道,她们能活到现在不能不说是有智慧有运气的人,同期和她们一起投入教坊的官家之女,基本都香消玉殒了。

  “我用的两年,你用了三年。”那嬷嬷答道。

  “是啊,她走的路正是咱们曾经走过的,她却比你我更优秀、更不凡,我也想看看,这条荆棘路,还能走出别的方向来吗?”

  “顶好名噪一时,最终不过红颜枯骨,最好的归途便是嫁人为妾,在大宅门苦熬一辈子,日日受那‘做过妓/女’的轻视,一辈子生不出儿女的苦痛。”嬷嬷轻叹,对明月的未来,或者说对自己这类人的命运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

  “总该试试的。”鸨母叹息。

  有了鸨母的支持,东教坊司办了一场名为“小荷初露”的赛事,言说东教坊司有一位奇女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欢迎各位客人前来挑战。不过这位姑娘还未长大,暂不卖身。

  当然在具体表述上更添几分狂妄,放言挑战天下人,不信有比这位姑娘更好的。大明整体社会风气讲究一个“慎独谦虚”,别人夸你都要谦虚几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这种明晃晃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十分少见,一时之间倒激起了众人的兴趣。

  明月带车长长的幕离,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比大家千金还多几分矜持,姓名也不曾透露,一心与人比试,赢了才有资格问问题。刚开始来的都是商人之子、富二代之类的,以为就是个名头,没想到真比不过一个妓/女,拿钱砸也不给看。到底是官营妓院,不比私窑子,不好打砸。

  碰壁的人多了,名声也就传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知道的姑娘感兴趣。最终还是一个官二代请出自家父亲的名声在外的幕僚,才在书法一道上,稍稍赢了半筹。奈何评委都是楼中人,就算素来公正,也判了个平局,更别说其他三道更是败在明月手下。

  “老朽惭愧,庸碌半生,比不过姑娘。”幕僚抱拳道。

  明月笑道:“书法一道,名为平局,实则是先生赢了。评判不过见我是女子,年纪又轻,略有偏颇罢了。”

  “姑娘年幼就有如此造诣,算不得偏颇,老朽技不如人啊。”幕僚惭愧退下。

  明月也不挽留,只轻声说了一个谜面,道:“这是我的名字。”

  幕僚得了谜面也轻易未解开,拿着向认识的人请教,最终才得出“明月”二字。那幕僚本就有些名气,请教的过程更是宣传的过程,明月踩着幕僚,名声更上一层楼。往东教坊司来看稀奇的人越来愈多,大明不允许官员**,不过京师最不缺的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他们带着自家资源,源源不断向明月发起进攻。

  一直未有人攻克这个高地,明月这人倒显得真如天边的明月,高不可攀。

  慢慢的,楼里多了学子,那些在国子监求学的学生自持才华,看轻天下人,觉得自己来试肯定手到擒来;慢慢也多了官靴,虽然不允许官员**,不过民不举官不纠,换装而来,就算遇到几个熟人,大家也心照不宣。

  一时之间东教坊司名声大震,配合这那些说书的宣传,就是普通百姓也知如今有个明月姑娘,无人知她相貌,却是最有才华的。

  看着楼中热闹繁华的景象,鸨母玉娘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明月“有前途。”

  “妈妈,难道无人曾做到我这般?不是的。远的不说,就是妈妈曾经不也名动京师。‘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反反复复,犹如轮回,只是这样,还不够。”

  “还不够?”鸨母反问。

  “是啊,京城这些年出了多少琴棋书画四大美人,还不都是过眼云烟。”

  “可你集这些才华于一身,怎可与她们相比。”鸨母觉得明月还是最优秀的。

  矮子里拔将军有什么用,明月摇头:“我才多大,天下又有多少能人,总会遇到比我更有才华的人,今日不就遇到书法胜过我的。”

  鸨母也不是傻子,笑道:“你既然这样说,肯定是有办法了。”

  “妈妈觉得‘文武双全’这个名头如何?集琴棋书画于一身的或许还有,但文武双全的女子,既温柔似水又英姿飒爽,这样的女子总该算是前无古人了吧。”

  “英姿飒爽倒是个噱头,你想怎么做?”

  “红拂夜奔、绿绮坠楼,这些人都被称一声奇女子。与众不同的,比那些男人厉害的,得不到的,才能被人记住,人性本贱啊!”明月嗤笑一声,道:“嬷嬷觉得我学打驴球如何?前些日子见姐妹们骑在彩驴上奔走呼号,端得能干。”

  “不妥,不妥,你也不看看打驴球的都是些什么体格,这你小身板去了还不让驴给踩了,不成。”

  “那便学跳舞吧,东教坊司的头牌不就有一身好舞技,水袖舞天下之冠。”

  “你可想好了,你若是下定决心,我与东教坊司的妈妈十分相熟,请来教你未尝不可。只是学舞要放脚,三寸金莲跳不得,天下男人谁不爱三寸金莲呢?”鸨母还是希望明月是个成熟完美的商品,不能让客人挑毛病,三寸金莲也是大卖点。

  明月仿佛犹豫了,道:“是我考虑不周,妈妈容我想想办法。”

  一夜之后明月拿出一双“踩跷儿”,百年过后男戏子扮花旦时候,为求楚楚姿态所穿的鞋子。类似坡跟鞋的变种,前面是小小巧巧犹如三寸金莲的模样,后面高翘悬空,看起来就是裹好的小脚。穿起来要踮起脚尖,重心全在前面。

  “我儿巧思。”鸨母惊喜接过鞋子,道:“明日就带你去拜见东教坊司的妈妈。”

  明月云淡风轻的谢过,款款回房之后,放下床帐,却忍不住哭了起来。狠狠咬住被子,帕子覆在脸上,就算是哭,明月也不愿让任何人知道。

  发泄过后,明月把哭湿的帕子留在桌上,茶杯顺势倒在上面。

  终于摆脱这残疾的三寸金莲了!

  第40章 难从良

  “这小鞋儿确有巧思,可男人最爱把玩的就是三寸金莲,平日里裙摆遮掩,勉强可以,咱们楼里,可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裙摆遮掩的。”嬷嬷对鸨母玉娘叹道,别看教坊司包装的多么高尚,依旧是做皮肉生意的。

  “明月素有主意,依她就是。等到日后她发现才气、舞技都不管用的时候,会重新把脚裹回来的。”玉娘平淡道。

  “难道她是有心放脚?怎么可能!”嬷嬷惊呼。

  “不管有心无心,都是她的事了,我能提醒的已经提醒了,听不听就是她的事。”玉娘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京城教坊司内最好说话的就是她,最愿意庇护手下女儿的也是她,可进了这里就是大人的,没有人能为别人负责。

  明月不知道鸨母背后是这样看自己的,不过没关系,她的心思一直在“名动天下,才压两京”上,这是她新的宣传口号。

  明月在开发说书功能之后,又找到了“杂居”的打开方式。大明对戏剧管理严格,只能排一些普天同庆、善男信女的大团圆结局。不过对涉及妓/女的戏剧,人们总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仿若尘埃,并不在意。

  《明月》一剧把明月和各个有名才子比试的情景戏剧化,引得众人看稀奇。本以为妓/女为主角的杂居是香艳、浮/浪的,没想到情节一波三折,故事引人入胜,难得不庸俗、不谄媚。而今明月在市井见的名气可大了,别人家孩子读书不用功也会被家长说一句:“而今不用功,日后连个妓/子都不如”。

  放脚、习舞,大量运动和充足营养之下,明月的身体终于开始飞速发育,两个月就要换一身裙子,身高不断拔高,平板的身材也开始出现曲线。

  “明月若是想做个才女,这裹胸必须要用。”

  看着眼前的白布,明月没想到此时的女人不仅要缠足,居然还要裹胸。

  “文人才子自清高,娇花照水、弱柳如风他们看着才美,若是玲珑有致这是富商大贾的喜好。你看文兰等人,谁不是日日裹胸,盼盼年纪稍大,裹胸也压不住了,再过一两年,真的只能沦落得接待富商了。”玉娘苦口婆心道,“你也别觉得委屈,就是你家没败,文人家的姑娘到了年纪也是要的。”毕竟文人家的姑娘嫁娶都在文人家庭范围内,审美是一致的。

  明月苦笑,原来此时的女人真的是男人的附庸。别说拥有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就是身体也全不由自己做主。三寸金莲、弱柳扶风、裹胸,都是为了迎合男人的喜好。

  “多谢妈妈,女儿明白了,可女儿实在不愿。若女儿不是您的女儿,说不得随大流从了,可女儿既然到了这儿,就不能泯然众人。客人们来是猎奇的、玩笑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脱颖而出的诀窍。”明月笑道。

  玉娘重来尊重明月意见,见她不愿意,也就罢了。

  仆从问玉娘为何如此放纵明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说的比来楼中的多少豪商都好,不过我更记起一词——奇货可居。秦始皇的生母也不过是个歌妓啊!”

  明月不愿摧残自己的身体,在喧扰中度过了两年。

  明月正在楼中休息,今日无人挑战,也许是她过往战绩太过辉煌,比赛内容又都在楼里贴着、戏里演着,自觉不够水准的都不敢上前丢丑。

  “姐姐,外面有位公子请见,自称是姐姐故人。”外面小丫鬟过来禀报,这些丫头都是日后的妓/子预备役,跟在头牌身边不仅帮忙做事,更是让头牌多加调/教,为楼中教养新人。

  “什么人?”明月百无聊赖道。

  “礼部郎中李泽大人家的公子。”

  原来是他。明月暗叹,“就他一人吗?”

  “不是,李公子与国子监同窗八人一同前来,见了姐姐挂在楼中的仕女图,才避着人请见。”小丫头看了一眼明月的脸色,才继续道:“姐姐恕罪,李公子给里一两银子让奴传话,说要与姐姐叙旧。”

  “罢了,终究是故人,不好以寻常人待之,悄悄请他道妈妈的副楼去,那里隐蔽。小心别让人发现了,我的规矩依旧是不变的。”无人在某一道上赢过她,明月是从不见人的。

  明月端正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叠,脊背挺直,犹如闺中少女。看着缓缓走近的李公子心生感慨,这是她曾经的未婚夫啊。两家同为礼部郎中,青梅竹马长大,也不知这位李公子如今是何感想。

  感慨的还有李光耀,李光耀停在离柳娘三步远的地方,神色难辨的打量她,“柳娘,你还活着。”

  “是啊,李家哥哥可为我欢喜。”

  李光耀神色变了变,长叹道:“柳娘,旧日称呼不可再叫了……唉,我也不是那等无情之人,你我身份虽变,可我待你如同兄妹的感情却是没变的。”

  哦?当日说要娶她的感情,如今成了如同兄妹了?明月心中冷笑。

  “我听闻你父斩首,兄长皆流放,女眷也自尽了,还以为……”

  明月放松身体,缓缓靠在椅背上,不理会李光耀的吞吞吐吐、意有所指,她且要看看这人能说出什么来。

  “伯母和柳家姐姐何等贞烈,这教坊司不是正经女儿家该待的地方,更何况你如今名声这么大,到底不妥。柳家先人地下有知,也不知如何感想。柳娘,我一心为你着想,你万万不可留恋这肮脏虚荣,失了柳家的风骨。”李光耀循循善诱道。

  “那李公子觉得我该如何做呢?”

  “柳娘,何不效仿先贤,追随母姊,你放心,我会为你择一福地,请高僧大能超度,来生必不受此等苦楚。”

  “哈哈哈哈……”李光耀还要长篇大论,明月突然大笑出声,原来是劝她去死的啊!

  “你笑什么!”李光耀羞恼道,记不起一路准备的台词来。

  “李家哥哥,我的未婚夫啊,你的口才十年如一日没有长进啊。”

  “你胡说什么,我不是你未婚夫,别胡说!”李光耀连连避退,好像眼前的明月是什么脏东西。

  “让我猜猜,你重新定亲了?以你的年纪也该成亲的,难道是成亲之前来长见识,却意外发现前未婚妻的画像挂在教坊司,任人欣赏?有个流连教坊司的未婚夫,你现任的妻子也是倒霉。可喜可贺,我到底与你无关了。”柳娘一辈子玩弄人心的高手,如何看不出李光耀那强撑着的脸色,继续道:“李公子啊李公子,我不来找你的麻烦,你倒迫不及待跳出来了。当初抄家,出嫁女不在株连之列,若是你李家有情有义,直接以未婚妻的名义救下我又有何难。而今我侥幸活命,你倒巴不得我死了。如此狼心狗肺,真让人开眼界啊!”

  “你,你别胡说,我……我……礼部就管着教坊司,你知不知道,礼部管着教坊司,你不许乱说话,不然……”

  “知道,当然知道。当年方孝孺妻女投入教坊司,往日同僚嘴上说着钦佩其风骨,实际上争相来嫖。那些小吏当年也在我父门前作揖叩头,你说他们要不要来逞威风。到时候我就把李光耀公子前未婚妻的招牌打出去如何,说不得还能多揽几门生意呢!”明月恶劣道。

  “你……你……”

  明月摇头,李光耀多大的人了,还连句话都说不清楚,应变能力如此糟糕,国子监难道都是这种货色。

  “所以,你可千万要保密啊,不然,李家哥哥,你就要名垂青史了。”明月走近,吐气如兰般在他耳边轻语。

  被想象中的画面吓一大跳,李光耀突然一个趔趄摔在地上,逗得明月哈哈大笑。顾不得风度,李光耀捞起下摆,被狗撵一般逃出小楼。

  “明月万勿伤心,进了楼里,前尘往事就如云烟了。”鸨母玉娘从侧门进来,明月要用她的俘虏,自然早叫人去通知她了。

  “妈妈不必担心,早在李家见死不救的时候,我就知他家人的嘴脸了,并不伤心。”她如今不是李光耀嘴里的柳娘,只是明月。李光耀这种货色,打发起来太简单。

  “那万一你旧日身份传出去,引得礼部为难可怎么好?”鸨母担忧道。别说郎中这样高高在上的人物,主管他们的不过礼部七品小官,稍稍一卡,就能让东教坊司的日子难过百倍。

  “妈妈放心,李光耀胆小如鼠,我那让他出名的威胁足够让他安分一阵子。不过您说的也有道理,是该找个他们不能动的靠山了,还请妈妈帮忙挑几个有名的才子,也好未雨绸缪。”大明不允许官员嫖/妓,他们教坊司也不好找官员做后台。不过文人学子就没问题了,文人靠笔吃饭,他们能捧起一代佳人,也能影响民间言论。

  “如此便好。日后要用楼中什么地方不用与我说了,直接用就是。”玉娘对明月越来越满意,笑着离开。

  明月以为有本事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过的太差,例子就是她。在教坊司她也没受人欺凌,依旧吃好穿好,还能学新技艺。明月认为,这就是道理。

  清早,明月正在学琵琶,后院传来一阵喧闹生,平日里大家都还没起床呢。着小丫头去问才知,“姐姐,盼盼姐得了脏病,妈妈正要把她移出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