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19章

明朝女人 第19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曹爽也清楚,女人病、月子病是能要人命的,沉吟半响,在屋中转了两圈,叹道:“我在狱中也遭了大罪,今年就先不回去了,今年就不回去了!”

  柳娘已经不想猜测这是他真心体贴,还是一时感动,给予的补偿,亦或者是怕自己在京中串联。

  曹爽令家仆代信回去,把今年的祭祀全权委托给立德,这是他们的嫡长子。

  既然决定要在京城过年,一系列准备必不可少。柳娘的宅子遭了兵祸,抢得不剩什么了,若要在此举行祭祀,还是差得远。

  曹爽带着曹立昂里里外外的忙碌,柳娘依旧卧床养病。这里的家仆都是她的人,即便大动房屋,也不会影响她休息。等到准备得差不多了,柳娘才不曹立昂叫过来。

  “立昂,你年轻力壮,又无伤病在身,从京师到永宁卫,一路快马加鞭五日绰绰有余,京师的事情也都办好了,你愿意回去祭祖吗?”柳娘半躺在床上,倚靠着靠枕慢悠悠道。

  “娘亲何出此言,儿自然要跟在父母身边侍奉。再说这漫天风雪的,路上也不安全。”

  “有良马代步,有忠仆护卫,怎么不安全,立昂,我想你回去。”柳娘神色郑重。

  “娘,您就心疼心疼儿子吧,这么大的雪天,您不要赶我走了!”曹立昂拉着柳娘的手撒娇道。

  “你这傻孩子。”柳娘轻叹一声,“还和我装糊涂了,你若不回,祭祖就是立德主持了。”这是家主才有的资格,在此之前,一直是曹爽主持,就是他们几个儿子,也只有拈香捧盒的荣耀。

  曹立昂低头轻触床面,依偎着柳娘道:“娘,二弟是嫡子,我从未想过和他争。而今这一切,都是娘亲的心血,我也想您传给二弟,我从旁辅佐就是。”从小请了儒生教导,嫡庶正道早在心间,柳娘也从未避讳过他庶出的身份,把权利义务剖析得明明白白。曹立昂从未有争权之心,他的野心都在建功立业上,这次大战让他看到了希望,原来自己可以凭借战功,堂堂正正立于世间,接受赞美的目光!

  第32章 不种田

  大战之后,百废待兴,边关素来贫苦,又加兵祸,能快速繁荣的办法,只有商贸。可和瓦剌大战还在眼前,不论是政治形势还是民众情绪,都不适合再与瓦剌人做生意。幸而朝廷很快下令,整束边防,重开榷场,只与朵颜三卫、朝鲜等国做生意。总之,不与与瓦剌人有交集。至于这些国家的人买回货物之后会不会和瓦剌人做生意,大明就不管了。中央财政也缺钱,顾不得那么多。

  柳娘的商行重新开张,不过没用“王家商行”的旧名号,改了名字叫“方圆商行”,铜钱外圆内方,让人一看就知道“向钱”的意思。这些事柳娘没瞒着曹爽,也没特意说明,她现在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恢复身体健康,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这次大战损失了很多武将、士兵,也有好几个柳娘曾经护卫队中人一跃而上,身居高位。

  柳娘以为自己是一只蝴蝶,能在大明煽起一场飓风,却不想历史的顽固性超乎想像。柳娘留在草原上的商队传来消息,瓦剌有意释放太上皇。带领瓦剌大军一路打到京师的也先如今还只是太师,他向可汗脱脱不花谏言释放太上皇。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中原王朝礼仪为先,放太上皇回来一定能造成大明内政混乱,使瓦剌有可乘之机,再次恢复蒙古汗国的荣耀。可汗还在考虑,没说同不同意。

  柳娘得到消息马上给留在前线的人指示,让他们尽力拖延。蒙古人酷爱“血债血偿”,黄金家族最爱颜面,当年就是大明把他们赶回草原的,如今太/祖的直系子孙在他们手里,何不折辱解气。柳娘宁愿被尊为“太上皇”的折磨致死,给大明出兵的理由,也不愿这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回来,尤其中间还牵涉着一个民族英雄——于谦。

  安排好草原这边,柳娘又让手下人进京找于谦,把瓦剌人的打算告诉他。柳娘不知自己的后手能起多大作用,只盼着真有蝴蝶效应。

  柳娘日夜盼着脱脱不花犯糊涂,没想到朝中先出了问题。于谦接到消息之后,直接派人去接回太上皇。柳娘拿着回信,当着信使的面哭道:“于公这是为何?难道是不信我吗?”

  信使亦是心腹之人,叹道:“夫人高义,小人敬佩,可我家大人就是这般……没法儿劝!”

  柳娘挥手请他下去,无力极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柳娘击掌而歌,慷慨悲凉,只要太上皇接回来了,柳娘几乎可以预见结局。

  信使听到身后苍凉歌声,亦红了眼眶。

  柳娘自回永宁卫后,就与曹爽分居,肚子在西院起居。曹立德年纪大些,已经开始读书,也居住在东院,跟在曹爽身边;王立言、曹立功和曹华英跟在她身边。

  立言循着歌声而来,即便年纪还小,也知道这不是高兴的意思。仰着小脸问道:“娘,你在哭吗?”

  柳娘展颜一笑,“不,娘是在怀念故人,娘的朋友去世了。”

  “去世就是死了对不对?去年就有很多人去世。”立言在边关见多了生死。

  “对,就是死了。”

  “娘不哭,我以后不死,不让娘伤心。”王立言踮起脚尖,乖巧的给柳娘擦眼泪。

  “好孩子,娘不哭,娘还有你们呢。”柳娘喃呢。

  最终也先派人送太上皇回京,朝廷很快做出反应,接手护送。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植人心,若是太上皇死在大明国土、死在大明人的重重保护之中,又是一桩政治大事。

  柳娘没有这样的能耐,只能看着车队远行,不久就听说太上皇奉养于南宫,龙椅上端坐的依旧是景泰帝。

  景泰帝在位,朝政以于公马首是瞻,可于公太过高高在上,不是普通武将能攀得上的。曹爽听说柳娘和石文昊有关系,特意来找她。

  “武清伯不喜文弱之人,石将军在他面前并说不上话。且我与石将军乃是平常生意往来,此时空口白牙的去求他,他也不会应啊。”柳娘一味推脱,自她避居西院以后,曹爽内宠颇多,少来西院。柳娘只牢牢掌控着内院权利,那些签了卖/身/契的妾室也翻不出波浪来。况且曹爽子出狱后再未让女子有孕,也没有谁能仗着肚子让他破例和柳娘大小声。

  “夫人只管为我引见,我定有办法让武清伯对我另眼相看。”曹爽自豪道。他刚笼络了一批女子和骏马,石亨好女色、爱骏马,定能投其所好。

  柳娘详问了他的打算,笑道:“而今文靠于公、武靠石伯,天下谁人不知,等着送礼的人从京师排到大同,能摸着门槛都是祖坟冒青烟。这些东西,武清伯有如何看得上?”

  曹爽拉下脸来,“夫人的意思是不可行吗?”曹爽不悦,与他同期的人都死在的大战中,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曹爽自认是个有福气的人呢。

  “我是不赞同与武清伯拉关系的,不过你非要做的话,何不从石彪入手。”

  “是极,是极,还是夫人想得周到!”曹爽笑问,“夫人与石彪将军可有交情?”

  “哪儿这本事。不过石文昊将军与石彪将军是堂兄弟,关系一向亲近,可代为引见……”

  柳娘话还没说完,曹爽就拉着她的手表白道:“辛苦夫人了!夫人为我操劳,都都铭记于心,一时一刻不敢忘怀。夫人放心,这家业日后是要传给立德的。”

  柳娘瞪了他一眼,骄横道:“这还用说?”

  “是是是,夫人说的是。今晚我留在西院给夫人暖脚。”曹爽暧昧笑道。

  “滚吧!我还缺你这个汤婆子,一身酒味熏得我难受!”柳娘笑骂几句,把曹爽赶出了西院。

  自大战之后,柳娘搬到西院,再未让曹爽近身。曹爽开始还怀疑,后来仔细查探,柳娘果真是病重,不能行夫妻之礼。开始的时候曹爽为表敬重,时不时过来歇息。可是有次遇到柳娘半夜来了月事,污血流了满床,柳娘疼得在床上打滚之后,曹爽就再不坚持留宿了。

  柳娘为了养病生活习惯都改了,饮食清淡少盐,屋中不用熏香。知道柳娘不爱闻酒肉味道之后,曹爽多数时候过来都是一身酒气。

  曹爽走后,立言依偎着柳娘,小声问道:“娘,爹在外面养了外室,据说是他的表妹,您不管吗?”

  多少武将家破人亡,包括先婆婆娘家。这些人也曾上门打秋风,不过柳娘能容忍他们越界一次两次,不能容忍他们打蛇随上棍!曹爽都不曾在要自己的强,他们倒妄图做自己的主!柳娘一气之下用计把人赶了出去,还以为回老家了呢,不想是被曹爽私下养起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是爹娘的事儿,你别管。”

  “可是娘……”

  “行了,就算想管,你有什么办法。没了何氏,还有王氏、李氏,他爱养就让他养着吧,反正是他舅家人。”柳娘浑不在意。

  “只有那个表妹。”立言强调。立言姓王,又不爱习武,一直跟着柳娘住,柳娘为他请先生,走科举之路。立言一向亲近柳娘,怎么愿意柳娘吃亏。

  柳娘不问他怎么知道的,也不糊弄他,笑道:“傻孩子,还不到时候!”

  在曹爽的钻营下,景泰六年,朝廷重设万全都司。曹爽一跃成为总指挥使,志得意满。

  立德向柳娘求教:“父亲总有意加重大哥的筹码,令我们兄弟起间隙,避都避不开,这可怎么办?”

  “那你大哥呢?”丽娘问道。

  “大哥一向谦恭守礼,从无越界,大嫂待我也和气,可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昨天就因大哥不愿与我争锋相对,被打了二十军棍,现在还躺在床上呢。”立德暴躁的在屋里转圈,“爹还说要让立功入军中,这不是变着法儿的挑拨我们兄弟吗?爹是怎么回事儿?还有嫌一家子太过和睦的?”

  “小二、小三你不用担心,小二要进京考举人,我让他带着小三见世面去了,一两年且回不来。”柳娘不理会暴躁的儿子,从容平淡的看她的棋谱。

  “娘,您别不理我啊,您帮我想想办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曹立德抢过她手中的书,苦恼道:“爹就我们几个儿子,他这么管教我们有什么意思。”

  柳娘笑道:“别忘了石彪将军先例在前。”

  “爹想培养何友伟?”曹立德激动得跳起来。何友伟是曹爽母家族人,拐着弯儿的亲戚,真论起来,曹立德还要叫一声表兄。可这何友伟一把年纪恬不知耻的认了何氏做干娘,就是那个被曹爽私下养着的外室何氏。开始还瞒着,随着时间推移一家子都知道,只是谁都不说破罢了。“娘,您可不能坐以待毙啊!何氏那个女人邪性得很!”

  曹立德气道,在他看来,她娘漂亮又有本事,更别说为曹家立下多少功劳,怎么一个容貌不出众、身家一点儿没的女人把曹爽迷住了呢!这么多年屁都没生下一个,却哄得曹爽一直养着她。

  “成了,与何氏没有关系。”柳娘笑道:“事情我都知道,我会处理的,现在还不是时候。”

  “什么时候才是时候啊!”曹立德嘟囔道。

  “你若早些上战场立功,这时机就早些到。滚去用功吧!”

  曹爽将死之人,何必与他计较,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死也要恰到好处。

  柳娘无心关注,她现在担心的是于谦,早早派了武果入京。

  第33章 不种田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是演戏的,演着演着就当真了?柳娘也是,她借生病避开曹爽,独居西院,外面的事情多交给武苹、林桂等人处理,外面的人对她的印象就削弱了。类似董事长不会经常出面,总经理才是下属经常汇报工作的对象,这个时候往往消息不灵通。

  柳娘也吃了这样的亏,东院的人传来消息,说曹爽上报朝廷,“边关告急,瓦剌复来攻城,气势汹汹,恐有前祸”。柳娘拿着这样的消息不知所措,马上让人去核实,事实上永宁卫太平无比,连个外族人的影子都没有。那么,曹爽为什么冒着杀头的危险撒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谎话。

  柳娘在院子里踱步,突然灵光一闪,高声吩咐道:“来人,去请武果千户来,速速!”

  柳娘想起来了,再过不久,就是夺门之变了!曹爽早已投靠石亨,边关告急的假消息不过是障眼法!柳娘把她收集的朝廷邸报翻出来,果然在上面看到了“帝恙,石侯代为祭天”的消息。皇帝已经病重在床无法起身,他唯一的儿子也早夭,现在连祭天这样的重任都只能交给信任的大臣,可见病情之重。

  武果急忙过来,他是当年瓦剌入侵时进入军中的,而今已经做到了千户的职位。他的姐姐武苹一直代理柳娘名下商铺,是最早跟着柳娘的八人之一,最得柳娘信任。

  柳娘屏退众人,把自己的猜想告诉他,吓得武果堂堂武将站都站不住。柳娘不理会大惊失色的武果,叮嘱道:“此信务必亲手交给于少保,若事情无法挽回,则护送于少保出京。这是见于少保的信物、这是调动京中暗桩的令牌,都给你,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于少保。”

  武果应下,星夜飞驰,可是等他到京城的时候城门已关。幸亏武果不是循规蹈矩之人,找到城墙拐角的地方,双手一撑就攀援而上,他也是武将,对守城的巡视布防清楚得很,就这么挂在城墙上,静静等了两炷香,才趁着士兵换防的机会偷溜进去。

  进了京城先去找于谦于少保的信使,由他引见。

  武果被于少保的老管家引进书房的时候,于谦正在收拾桌面。武果已进入当即拜倒:“见过于少保,我家主人有十万火急之事相告。”

  于谦接过信一扫,知道了石亨等人边关告急为幌子,实际是拥立软禁南宫的太上皇复位的打算。于谦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桌面,这是自己刚刚和胡灐、王直等人商议好的奏折,准备复立朱见深为太子。朱见深因当今上位,不愿把皇位还给太上皇一脉而废,取代他的朱见济是个短命鬼,且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儿子。朱见身本就是太上皇的儿子,由他亲自立为太子,合法性无虞。如此一来,太上皇想上位,就只能和儿子争了。皇室之中算来算去,现存嫡系不过这几人,皇位最好也在这几人中选出。

  历史就是这样巧合,自己在谋划,别人也在谋划。

  于谦当机立断,道:“上次多亏贵主家报信,廷益(于谦的字)自知,贵主高义,愧领了,愧领了!”

  于谦说完,果断行动,请武果一起出门。于谦不相信这样的计划是一介粗人石亨能想出来的,本后肯定还有谋划者。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很有可能是你的敌人。

  于谦亲自去找商珞、王直和胡灐,武果看不过去,道:“兵贵神速,小人接到消息已经晚了,此时不可再拖延。请大人赐一信物,小人去请商大人。”

  于谦毫不犹豫给了武果一枚玉佩,完全信任他的模样,武果自去找人。

  这时候于谦清廉的习惯就看到坏处了,如此重大紧急的关头,他居然找不到信任的家仆去报信。这般机密之事,又不能街上拉个闲汉去,当然深更半夜正是宵禁,街上也没有人。

  刚刚就说过历史总是那样的巧合,历史还同样遗憾。

  于谦等人火急火燎的赶到,却见东华门已开,耳边亦传来了上朝的钟鼓声。于谦脸色大变,半响长出一口气,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叹道:“我们来晚了。”

  能走入国家权利核心的人都不是笨蛋,听到这钟声谁还不明白。

  诸人大人面面相觑,武果却不用考虑那么多,抱拳道:“众臣还未到,请少保下令勤王,小人愿为马前卒!”

  是啊,就算太上皇已经走进了奉天殿坐在了龙椅上,可他们也不算输。这个时候只要群臣未至,只要死守东华门,不让太上皇复位的事情昭告天下,他们就还有一战的机会。石亨等人也不过是钻空子才骗开了东华门,否则一惊动大内侍卫,他们连东华门都进不了。

  于谦摇头,武果大惊,赶紧劝道:“于公当年何等勇气,力挽狂澜、大仁大勇,而今怎么退却了!”

  于谦苦笑,“陛下病重,膝下无子,若是现今龙椅上坐的人成了罪人,废太子(朱见深)亦失储位,大明江山何托?便览史书,每到家国存亡之际必有先兆,其一即是帝室衰微,血脉不济。”

  余下的话不必说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们十年寒窗苦都走入国家政治核心,为了不仅仅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青史留名的理想。拱卫皇室,维护国家稳定是他们必须做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正是他们儒家学子一直以来的坚守。

  商珞、王直、胡灐等人已经开始整理衣冠,自觉站在了于谦身后,用行动表明跟随他。

  “少保!”武果头上青筋崩裂,他只是一个武将,不管什么皇位不皇位,他只是到自己得到的命令是保全于谦!武果声嘶力竭道:“少保当年的志向哪儿去了,‘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而今怎么变得墨守成规……”

  “此地乃东华门,大内重地,国家议政之地,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你走吧……”于谦已经下定决心,头也不回的摆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