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 可怕的女人(二更合一)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可怕的女人(二更合一)

作者:金面佛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8 19:48:23 来源:免费小说

  晚上回家, 陈凤霞照旧是做生意。耽误了一白天的工作,她可得把钱挣回头。

  等到顾客散去,她拿出刚做好的老面面包递给杜招娣, 笑容满面:“回去吃点儿夜宵吧,不然可扛不住。”

  杜招娣赶紧摆手:“不要不要,我晚上吃的挺多的, 不饿。”

  又是蛋,又是肉,又是鱼圆, 往常别说在工地上了,就是在农村家米面蔬菜不缺的时候,也就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这么奢侈。

  顿顿见荤腥啊。

  在哪儿做事能有这待遇?

  还有手套, 今天凤霞出门一趟, 就买了两副长长的皮手套回来,非得让她下水洗碗洗菜的时候也戴上。说是不能把手给泡坏了。

  嗐,她这样的人哪里有这许多讲究?这还没正经入冬呢, 水能凉到哪儿去?手套里居然还有绒, 凤霞又给了她一盒歪子油,让她晚上睡觉前抹在手上。

  杜招娣感觉自己活了30多年,头回活得这么精细。精细得让她都感觉自己是个没出门的姑娘了。

  怪不好意思的。

  陈凤霞笑道:“这有什么好害臊的,咱们对家里人好, 也不能忘了自己。干这么多活, 可不得好好保养点。”

  她将面包塞进杜招娣的包里头, 叮嘱道:“三嫂, 拿着, 等你骑车回去就饿了。别饿着肚皮睡觉, 吃饱了心里头才踏实。”

  杜招娣看着一袋子面包, 犯起难来:“那我也吃不了这多呀。”

  一二三四五六,她仔仔细细数了,整整六个面包,也太多了些。

  这要是摆出来卖,起码得三块钱,赶得上一整天的伙食费了。

  陈凤霞笑着推人出门:“你明天早上不吃吗?饿着肚子出门可难受。先吃点儿面包垫着,骑车的时候才不容易腿软。”

  等到三伯娘骑车离开小院,郑明明才满心疑惑:“妈,你为什么不让三伯娘带南瓜馒头回去呀。我看上次三伯伯挺喜欢吃的呀。”

  南瓜馒头甜甜的,又香又软,做的造型别致,好吃又好看,就像盛开的花。今天南瓜馒头蒸的多,还剩了好几个呢。

  妈妈一次给三伯娘六个面包,肯定不是让三伯娘一个人吃,而是让她跟三伯伯一块儿吃。

  面包都好大的呢。

  陈凤霞笑了:“就你鬼机灵,这也能看出来。那你猜猜看,为什么?”

  郑明明歪着脑袋仔细想了想,试探着问:“因为面包比馒头贵,三伯伯三伯娘对我们家好,你想让三伯伯吃好的?”

  陈凤霞笑而不语,眼睛弯成月牙儿,盈盈看着女儿。

  郑明明怀疑自己说错了,妈妈都没夸奖她呢。

  她又开始苦苦思索,想了半天,小姑娘恍然大悟:“哦,南瓜吃多了,脸上会发黄!”

  肯定是的,书上说了,南瓜跟胡萝卜都这样,吃多了不仅脸上黄,小便也会变黄的。

  陈凤霞愣住了,完全没想到女儿的思路会往这种奇怪的方向跑。

  郑国强在旁边乐得不行,拍着腿笑得直甩头:“吃什么南瓜呀?明明,我告诉你,爸爸妈妈还有你三伯伯大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是拿南瓜当饭吃的。这辈子,我们吃够了山芋跟南瓜。”

  什么粗粮营养健康啊,反正他不听这一套。他就知道大米饭白面馒头是最养人。

  再看看农村,山芋南瓜现在大家宁可喂猪,谁还稀罕吃啊。

  郑明明瞪大眼睛,感觉不可思议。

  南瓜跟山芋都好好吃啊,南瓜馒头南瓜饼还有山芋豆渣饼,都好吃的不行。

  她每天早上换着搭配米粥吃,感觉都吃不过来了。她带去学校跟同学分享,大家也说很好吃啊。

  郑国强笑得更厉害了:“那你是命好,没生在山里头,不用天天拿它当饭吃,不然你就知道厉害了。你们也是碰到了好时候。往前数个20年,谁家要是顿顿大米白面不断,还有肉吃,那起码得有县委书记家的生活水平。”

  说到后面他自己也感慨起来,“真不能想哦,那个时候哪里想到会有今天。”

  当着老婆孩子的面,他不好意思提。一直到高中毕业被征兵入伍了,他对生活最大的憧憬还是顿顿能吃上细粮,管饱管够,最好有肉。

  陈凤霞也笑,没有直接否定女儿的想法:“这算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管剩下的是什么,我都不会让你三婆娘带回去的。”

  郑明明眼睛瞪得大大的,完全理解不能:“为什么?”

  剩下的东西,不让三伯娘带回去跟三伯伯一块儿吃,难道浪费掉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前头还说不能糟蹋粮食呢。

  陈凤霞笑着看女儿,摸了摸她的脑袋,放软了声音:“你想啊,如果卖剩下来的东西都可以带走的话,那你还希望所有的东西都卖掉吗?咱们在活动中心卖卤鸡爪的时候,如果哪天没有卖完,你是不是特别高兴?”

  郑明明的眼睛珠子立刻往上滚,惊讶地看着妈妈。

  啊,当时她流口水了吗?居然都被妈妈看出来了。

  好丢脸啊。

  九岁的姑娘感觉超级没面子。

  她也没有很期盼,她就是偷偷地想而已。

  陈凤霞看着女儿害羞要捂脸的样子,忍不住笑到摇头:“人都一样的,这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卖剩下来的东西可以带走的话,那我喜欢哪样就肯定不愿意卖那样,到时候我自己打包拿走了就好。

  这东西能不能卖出去,一个看顾客的喜好,另一个就看卖东西的人愿不愿意会不会推销。我都不希望东西被卖掉了,那我肯定不推荐人家买,是不是?

  这样时间长了,东西就会卖的越来越差,剩下的也就越来越多。”

  郑明明恍然大悟:“你是说,三伯娘会故意留下东西?”

  陈凤霞强调:“不仅仅是你三伯娘,换成妈妈站在三伯娘的位置,也会这么做的。一天两天可能还想不到,时间久了,不动心才怪。人心肉长,又不是石头。”

  所以她宁愿等到生意结束之后,再单独给杜招娣夫妇准备吃的。

  一来是尊重的意思,没必要给了人家好处还让人觉得吃的是剩下的。二来就是防止卖不出去的东西越来越多。

  郑国强一边逗儿子玩,一边在旁边听了全程,眦着牙感慨:“我的天呐,你想的可真多。”

  就这么点儿剩下来的馒头,她还有这许多的弯弯绕。

  陈凤霞一本正经:“老话讲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做买卖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然等到问题大了,你想再纠正就难了。”

  郑国强赶紧拱手求饶,庆幸不已:“亏得你没再让我做买卖。”

  不然到时候出了事,自己肯定被骂得狗血淋头。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坐在办公室里头,当他的内勤警察。

  陈凤霞看着他,似笑非笑:“那前两个月是谁说我是周扒皮,把人往死里头逼,不给人活路来着?”

  郑国强嘿嘿笑,开始拿儿子当道具,转移话题:“小二子,你要不要吃南瓜馒头?”

  他们家的小胖子同学是标准的吃货,正经话没听懂几句,就这上头最机灵,立刻两眼亮晶晶,挥舞着小胖手,声音响亮:“要!”

  陈凤霞没忍住,点了下胖儿子的额头,哭笑不得:“你呀,就是要吃的时候,说话最清楚。”

  郑明明立刻自告奋勇:“我放微波炉转吧。”

  冷掉的馒头再叮一下,又软喧喧香甜甜了。

  啊!微波炉好神奇,她最喜欢听微波炉叮的声音。

  当姐姐的人欢天喜地地跑过去热馒头,等到馒头的香味再度发散出来,她先挑了一个给弟弟。

  嗯,这个温度刚刚好,不怕烫。

  现在小郑骁吃东西已经跟大人差不多,即便吃馒头,也不用特地用开水泡,而是两只手捧着馒头,自己一点点地啃。

  郑国强先前还说一辈子吃够了南瓜,这会儿闻着馒头的香气,也忍不住拿起一只,慢慢撕着往嘴里头送。

  别说,这刚出炉的南瓜馒头可真香,又甜又面,他就觉得比面包房里头卖的吐司好吃多了。

  郑国强骨子里头还是有点儿文人气质的,到公安局干文职工作之后,这点儿气质又被激发了出来。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吃好了,他就感慨不已:“还是现在科技发达啊。要是搁在我们小时候,别说微波炉了,电饭锅都没有。要热东西,赶紧去点灶膛。在铁锅里头热馒头,不管怎么样都不是原先的味。”

  不加水直接炕,那就焦了糊了。

  加了水上屉子蒸,馒头吸饱了水蒸气,那就湿了潮了。

  陈凤霞也笑,附和丈夫的话:“可不是吗,国家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自然也就越来越妙咯。”

  郑国强扑哧笑出了声,调侃妻子:“我怎么觉得咱们家里头天天看报纸写材料的人是你啊?”

  听听这话说的,多像一篇报告的总结用语。

  陈凤霞似笑非笑:“你以为我就不看报纸学习了?”

  郑明明为妈妈证明:“妈妈每天都看报纸呢。那个时候妈妈还去春英婶婶那边拿订阅的合刊!”

  话说出口,她突然间冒了一句,“春英婶婶不回来了吗?”

  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回答。就好像谁都不清楚春英的儿子小伟的未来一样。

  郑国强跟妻子对视一眼,当爹的人赶紧转移话题:“那你妈可真够厉害的呀,这是工作学习两不误。”

  郑明明心中有些黯然,但她毕竟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刨根问底,而是顺着父亲的话说了下去:“是啊,妈妈说了,我们一家都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陈凤霞一点儿也不脸红:“对呀,所以我在学习如何做生意,如何进行企业管理。”

  这回郑国强是被真的逗乐了,他甚至还拍起了大腿,手上抓着的馒头差点儿被震的掉在地上。

  哎哟喂,总共就两个人,她还企业管理上了。

  陈凤霞瞪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蚊子再小也是肉。这该有的,一点儿也不能少。”

  其实她吹牛皮了。

  不让杜招娣带剩下的吃的回家这招,她还是以前看一部说华人家庭在美国奋斗的美剧学来的。那上头的女主就是这么管理餐厅的。

  嘿!那人可真是有模有样,里里外外一把抓。

  那个时候,自己抓着手机追电视剧,就觉得这辈子要活成那个杰西卡·黄一样,人生才叫有滋有味呢。

  陈凤霞突然间想到那电视剧说的好像也是90年代的事,不过人家是在美国。

  嘿,这算不算大洋两端的缘分?

  她在这边笑盈盈,那头女儿却开始操心:“妈妈,你不做面包的诱惑了吗?”

  陈凤霞笑着摇头:“天冷了,吃这个的人少。咱家不是咖啡馆,要人家拿着东西冷冰冰的吃,人家吃不消。”

  郑明明真情实感地犯着愁:“那我们的钱不是会挣少了吗?”

  陈凤霞忍不住刮了下女儿的鼻子:“小财迷。不卖这个咱们也可以卖其他的呀。”

  像他们这种小店也搞不出什么老字号的气魄,跟着季节走上新,说不定还能招来更多的顾客。

  郑明明缠着妈妈问:“你要做什么新吃的呀?”

  她发誓,她才不是弟弟那样的小馋猫呢。可是妈妈做的东西都好新奇,好好吃。她想第1个尝到。

  陈凤霞笑道:“现在枣子上市了,咱们就做红枣发糕跟甑糕。”

  红枣发糕,郑明明听说过。她吃过发糕啊,甜甜的,很好吃。

  不过甑糕又是什么东西呀?

  “也是一种糕点,用糯米跟红枣还有芸豆红豆做的。甜口的,又香又糯,是陕西那边的小吃。”

  陈凤霞观察过了,江海人的口味还是相对偏甜的。像梅花糕之类的甜点,街上一直都卖的不错。

  口味相似,想必甑糕也会受欢迎。最妙的是这东西一蒸就可以是一大锅,到时候卖起来也方便。

  陈凤霞催促女儿赶紧上床睡觉,自己去厨房泡下芸豆跟糯米。

  忙完这些,她也得赶紧刷牙洗脸睡觉了,不然明天早上她可爬不起来做生意。

  郑国强已经哄着了小二子,看到妻子上床,自己也过来关灯,准备闭眼睡觉。

  陈凤霞想起来正经事,赶紧叮嘱丈夫:“明天咱们带人把手续办了吧。”

  郑国强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手续?”

  “买房的手续啊。”

  郑国强眼皮都合上了,这会儿又猛地睁开,难以置信:“这么快?他们不回家再商量商量?”

  买房可是大事,四五万不是小数目!

  今儿傍晚在别墅分手各自回学校跟单位的时候,他们可没给准话。

  他老婆又给人灌了什么**汤了?

  陈凤霞在黑暗中翻白眼:“跟我有什么关系!那个小孩,拿我们明明乒乓球拍的那个,叫邹鹏。他今天从三机上摔出去了。”

  郑国强吃了一惊:“啊?怎么搞的?”

  陈凤霞言简意赅说了事情经过,难言惆怅:“还不晓得他后面怎么样呢。”

  晚上回家后,大女儿打电话到班主任家里问情况,扑了个空。

  后来明明要上床睡觉的时候,又给马老师挂了个电话,这才听说手术刚结束。

  分院开不了,是送去总院开的,教授赶回来开的刀。

  不说要花多少钱,小孩到现在还没脱离危险期。能不能醒过来,不知道。醒过来会不会瘫了傻了,说不准。

  人啊,又脆又软,就跟刚出锅的豆腐花一样。

  郑国强沉默了,半晌才冒出句:“这可真是的。”

  这小娃搞不好一辈子就交代掉了。

  陈凤霞叹气:“可不是嚒。其他家长就觉得小孩这样上学放学不方便,还是得有大车子接送。学校没校车,他们就看中银行的班车了。”

  这算不算买椟还珠她不知道,她就晓得做爹妈真不容易,想做好了,可真是要操碎了心。

  邹鹏这样躺在病床上,前途渺渺,更加叫人揪心。后面要怎么治疗又要花多少钱,谁都说不清楚。

  开三机的司机也不是什么有钱人。

  毕竟干这种苦力活的没几个是报纸新闻电影里头体验生活的富豪,他就是个下岗的工人。

  找不到其他稳定的工作,他只能靠这种常年被管理部门打击的边缘工作来挣钱养家。

  “马老师讲,他在医院里头就跪着对邹鹏家里磕头。邹鹏他爸妈一直用脚踢他,他都不躲不避。”

  可是挨打又有什么用呢?病床上的孩子还是生命垂危,医院的医药费单子已经呼啦啦拉出了一长条。

  钱进了医院是最不值钱的。

  郑国强心里不得劲,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只应了其他家长买房的事:“办手续的事我知道了。行了,旁人的事我们也插不了手,还是早点睡吧。”

  结果他老婆存心不想让他睡,他都要打呼了,她才放炸弹:“国强,你有公积金的吧?咱们再买套房吧。”

  郑国强猛的弹了起来:“什么?”

  这回谢天谢地,他家的床不是架子床,没有东西砸他的脑门子。可是他依然眼冒金星,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爆炸了。

  “你怎么又想买房?”

  陈凤霞赶紧摁住人:“你激动个什么劲啊?你非要吵醒孩子吗?”

  黑暗中,郑国强瞪大了眼睛,鼻子呼哧呼哧的。这人还说他吵醒孩子。她怎么不听听自己都说了什么话!

  陈凤霞奇怪:“买房子而已,又没说抢.银行,你反应这么激动干什么?”

  郑国强何止是激动啊,他简直要疯了:“你好端端的为什么又要买房?你自己掰着手指头数数,咱家都多少套房子了?一人一套都住不匀。”

  陈凤霞慢条斯理:“保值啊,房子总比钞票保值吧。你今天自己也讲了,这10年的时间里,钱贬值了差不多10倍。这再过10年,估计那时候的100块钱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0块钱。钱放在手里头不就等着变成纸吗?还不如换成房子,租给人家住也好。”

  人太脆弱了,她得多给孩子留点保障。

  郑国强可不听她忽悠,拿出了自学金融知识人的冷静:“有钱才会贬值,咱们现在手上还有钱吗?”

  前进村的两栋楼在盖着,灯市口的两栋别墅,一边还贷款一边装修,哪样不花钱?

  他们前头做生意攒的钱跟其他的现金都花在了现在住的这套房里头。

  所以人民币贬不贬值,跟他们没关系。实在不用想太多。

  “没钱?”陈凤霞冷笑,“你当我是鱼的记性,7秒钟就忘啊?你上个礼拜跟上上个礼拜带人拖东西回老家,难道那些钢筋水泥砖头没卖呀?”

  郑国强赶紧伸手要捂妻子的嘴巴。妈呀,这人真是什么都能说出口。

  倒卖建筑工地上建材的事情,他到现在都胸口怦怦直跳。

  即便他只是个掮客,根本没有参与买卖的直接过程。但这对于他35年的人生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啊。

  看看,他都已经被这女人逼成什么样了。

  陈凤霞好笑:“你怕什么?我又没拿着大喇叭到街上嚷嚷。行了,赶紧掏钱吧,你还学会藏私房钱了?多少?”

  郑国强老大不情愿。他以前没存过藏私房钱的念头。可他现在就想藏起来。

  这钱进了这女人的手上,根本就捂不热。她很快就能花的一干二净。

  郑国强企图挣扎:“没多少钱,还不到15,000,连别墅的首付都凑不够,何况还要再还贷款呢。”

  陈凤霞完全无视丈夫的苦苦挣扎,冷酷到底:“够了,咱们凑在批量房里头,打完折以后首付就够了,贷款就用公积金。

  我告诉你,动作快点。洋人都要在那边买房了,你看银行是不愿意卖给外国人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

  你可别忘了,还有好多是外销房,专门卖给外国人,咱们国家的人没关系还买不到呢。”

  郑国强莫名其妙:“哪儿来的外国人?”

  陈凤霞奇了怪了:“今天那个日本人不是跟你说话嘛,还上了咱家的楼房。”

  其实她也想跟对方套套近乎搭搭话来着。这人明显听得懂中国话,就是不会说而已。

  郑国强扑哧一声,大半夜的笑出了鹅叫。

  “日本人?他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老家是上海的。在江海当的兵,转业就在我们局了。哈哈哈哈,你们是不是都把他当成日本人了?”

  他就说嘛,难怪大家看那房子的眼光都不一样,一下子态度完全不同了。

  陈凤霞悻悻:“那他为什么不说普通话啊?这上海话说的可真跟日本话一样。”

  郑国强心情不错,很有枕边教妻的情趣:“日本话里头不是有很多汉字吗?汉字发音分成音读跟训读两种。它的音读又分成吴音唐音跟汉音。吴音呢,是两晋南北朝的吴方言,跟现在的上海苏州话就很像。汉音呢,是唐朝的时候流过去的,像苏南浙北上海话,唐音是浙江土话和南京官话。所以上海话听着像日本话。”

  陈凤霞惊讶了:“哎,你知道的还挺多啊。”

  真是刮目相看。

  郑国强倒是没得意,反而叹了口气:“我知道,是因为我们办公室的小郑,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人家在自学日语呢,马上就要考一级了。”

  他是老郑,结果处处都不如人家,真是说不上嘴呀。

  陈凤霞不假思索:“技不如人就迎头赶上好了。他能当大学生,你也可以继续学嘛。当初你不过是错过了考试,不然你现在也是个大学生。”

  郑国强下意识地否定:“现在哪里还有空啊?你别以为我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坐到下班啊,我每天事情多得很。”

  陈凤霞直接呵呵:“你比你们局长还忙吗?你自己去打听打听,看看你们局长是怎么获得的大学文凭。还有你们局里头的其他领导,我敢跟你打包票,和咱们之前在社办厂一样,都是自考的大专文凭。你当他们傻?以后升职评职称都要看文凭的。不然他们会一脑门子的钻进去?”

  郑国强不吱声了。

  陈凤霞可没放过他的意思:“你也别耽误,赶紧趁机去人事打听打听,争取跟领导同批次上学。这样你们局里头还能给报销学费。等领导都已经变成硕士博士了,你就甭想再有这种好事了。”

  跟着谁,有肉吃?

  当然是领导了。

  陈凤霞完了还要做总结:“别忘了明天上班两个事,一个是查查清楚你的公积金是什么情况,另一个就是自考大专的事。不管电大夜大还是函授大学跟党校,反正你得想办法赶紧搞一个。你不还在自学会计吗?正好相结合唉。行了,没问题了,睡觉吧。”

  郑国强真是要疯了,她丢下这么颗核.弹头,居然还说睡觉。她怎么能睡得着啊?

  嗯,陈凤霞不仅睡着了,而且是闭上眼睛就睡。

  她今天到处奔波,忙了一整天,晚上还回家做晚饭跟夜宵的生意,可不得累得呼打成雷。

  郑国强瞪着眼睛看天花板,连着翻了好几个身。最后还是妻子的鼾声实在太有魔力,他稀里糊涂地跌入了梦乡。

  ※※※※※※※※※※※※※※※※※※※※

  嗯,晚上六点应该还有一更,到时候再想理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