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 夫妻合体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夫妻合体

作者:金面佛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8 19:48:23 来源:免费小说

  王月荣的母亲就坐在陈凤霞身旁, 这会儿才敢抬头看人,还没说话就先叹了口气:“哎哟,你家姑娘哦, 真不是凡人。”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没错,你们家郑明明将来肯定能够当个科学家。”

  陈凤霞听了这话就乐,感觉时代果然不同。

  现在小学生的理想还是长大了当科学家。等到20多年后, 她看电视台上的采访,大家的目标就都一致了,变成了网红。

  车上的人你一言我一语, 说得无比热闹。听得陈凤霞都晕晕乎乎。

  大家的反响实在太激烈了,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她甚至感到惊讶,就购房群体这买房的热情, 银行的房子还愁卖不出去?

  哦, 也是。银行一开始就没把他们这些外来打工仔当成销售目标啊。

  就算后来郑国强陆陆续续从旧工友中拉了些客户过去,也算是给了银行提醒。但公家单位的特点就是这样,有人看明白了又怎么样, 反正大家懒得动。

  真有魄力出来跑单子的, 早就下海经商了。

  偏偏这两年政策又缩紧,不少前几年下海的人都想上岸。在这种情况下,捧着公家饭碗的人可不得手抓牢点儿。

  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房子卖不出去, 资金没办法回笼, 那也是领导的事。这挪用银行的钱去盖房子, 那也不是小兵能够做到的事啊。

  陈凤霞一边在心里头琢磨一边感慨。还是人家旱涝保收, 不缺钱花, 懒得折腾。

  否则就凭人家银行正式职工的身份, 找农民工推销一圈房子, 保准不愁卖。

  陈凤霞琢磨着琢磨着就想叹气,看来老祖宗说的没错,穷则思变。因为不安于现状,所以才会想办法折腾啊。

  这10来年的功夫,江海建设的极快,市区全是高楼大厦,瞧着就是大城市的模样。

  可过了桥,到了灯市口,农村的相貌就显出了本来面目。大巴在马路上跑着,远远的,还能看到农田。

  这个季节的水稻早就收割了完毕,小麦倒是长得绿油油,显出了勃勃的生机。

  再往前头看就是灰蒙蒙的一片了。冬天即将来临,乡村不就这样。

  道路两旁不缺房子,但都比较低矮,是大片的民房。这里也差不多,就是城中村的模样。

  时间还不到晚上,在江海是小有名气的夜市摊子没有支起来。车子开过去,感受到的就是一片冷清。

  王月荣的母亲丝毫没有掩饰失望:“这你还赶不上我们乡里头上庙会呢。”

  太冷清了吧,农村都比她热闹。

  陈凤霞一点儿不含糊:“我冲的就是孩子落户口,好上学。这儿要真跟市中心一样热闹,告诉我五万块钱两层楼,我还不敢买呢。谁知道是不是坑我?”

  王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摆手:“可不能,银行哪能坑人啊?这是国家的地方。”

  陈凤霞笑了笑:“这哪儿都得算成本啊。银行也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人家定的价,起码得把本钱赚回头。就算是内部房子,给员工福利,那也不能贴太多。”

  车上的人纷纷点头,感觉郑明明的妈妈说的的确有道理。再这么看外头荒凉的农村景象,大家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是啊,就是回老家村里头盖楼房,没个几万块钱也拿不下来呢。

  两辆大巴车前后脚开进了灯市口的别墅区,等人进去了,大家的感观又发生了变化。

  哎哟,这个房子真不错啊,可不是农村能盖出来的楼房。

  要怎么说呢?看着就洋气。这前头是什么呀?有假山,还有喷泉,中间立着的那个小孩光着屁股,瞧着跟市民广场的孩子长得一个模样。

  农村盖房子,哪个会搞出这种花样来?

  还有房子的结构,往那边一站,就是个别墅的样子,跟电视上的模样瞧着可真像。

  家长群体里头也有建筑工,看到别墅的时候就恍然大悟:“哦,我晓得了,我在这边做过工。听讲这个房子是找专家设计的,按照那个什么美国人的房子来盖的。”

  陈凤霞趁机点了一句:“好像是那个《成长的烦恼》里头一家人住的别墅。我听银行的人讲,当初就是按照那个模板来的。”

  她这么一说,大家眼睛再看过去,感觉的确像是那么回事。

  这个年代,《成长的烦恼》可是电视台的复播神剧。只要一放暑假,电视里头就会飘着“搜米钙”。

  就算大人没空跟着一集一集的看完,总归也会扫几眼。人家那房子的确好看,瞧着就很高级。难怪是医生跟记者才能住进去的别墅。

  听说美国的医生可有钱了。

  陈凤霞看大家的热情又开始高涨,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摸着良心讲,她真希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所有学生家长都能在这儿买栋楼。

  同样是进城打工的人,她太明白他们的孩子上学有多不容易了。

  上辈子,这里的绝大部分人也跟自己一样被迫将孩子送回了老家读初中。甚至情况更糟糕的,就是孩子念完了小学就没有继续升学,稀里糊涂的,也就混成了农民工。

  即便是那些被送回家的小孩,又有几个像她家明明一样自觉又聪明,能够好好规划自己学习的?

  她看过新闻报道,没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大部分留守儿童混完初中毕业之后都不会继续上学。他们的主流人生方向就是成为跟父母一样的农民工。

  二代农民工的失落比一代更强烈啊。

  老祖宗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陈凤霞还不发达,也没那么高的境界。全国的农民工多了去,光江海市的农民工就千千万。她上哪儿管那许多?

  只不过她天生就是好管闲事的命,看到了,总要忍不住伸伸手。

  都说城市建设靠大家,江海的发展就没有他们这些农民工付出的心血吗?

  劳动人民最光荣,他们凭自己的双手干活做事,养活家人,又为什么不能留在这个他们为之付出青春与血汗的土地上呢?

  陈凤霞瞬间身上的热血都沸腾了。她甚至感觉即便没有那500块钱的中介费,她也愿意多这个嘴跑这趟腿。

  当然,她趁这个机会正大光明的挣钱,也很美妙。

  银行的司机还真是司机,就负责开车,压根没有当向导介绍的意思。

  大家下车以后,两个司机就说了声,下午3:00必须集合回市区,然后两人就坐在车上抽烟,连下来走走的意思都没有。

  王月荣的妈妈撇撇嘴,压低声音抱怨:“看看人家哦,赶得上10年前百货商场的售货员了。”

  她嗓门大,虽然已经刻意小声讲话,但周围一圈人也都听得一清二楚。

  可不是嘛,这个态度摆的,一看就是公家人。

  陈凤霞在旁边听的好笑,赶紧招呼家长们跟着自己往前走。既然是她把人领过来的,那这个向导兼销售的职位,她就得做到底。

  虽然她手上现在没有小区的销售广告单,但单子是她跟女儿做出来的。上头印的什么内容,她脑袋瓜里头就有存货。

  陈凤霞学着自己上辈子见过房产销售的模样,先是大概介绍了一通小区的整体环境。着重强调别看灯市口现在瞧着荒凉,市政府已经规划再在这儿建一座新的小学了。

  “咱们是没赶上。”陈凤霞一本正经,“听说这小学是政府花了大力气建起来的,里头的老师都是从各个学校抽调过来的名牌教师。”

  她这话真没吹。

  不说没两年就要搬过来的外国语学校初中分校,再过差不多年把就能建起来的灯市口小学,后面在全市都能排上号。

  当年抄底买这边学区房的人,后头赚的真是笑到合不拢嘴。

  陈凤霞也不瞒其他家长:“我买这个房子也考虑过我们家小二子将来上小学的事。农民工子弟学校是好啊,老师也好,学校也好。可我怎么知道这学校能不能继续办下去?说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啊。”

  家里头还生了小二子的家长跟着琢磨,是这么个道理。

  最基本的,政府要是下定了决心真管他们这些农民工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什么到今天还不办初中?

  九年义务教育还差了三年啊。

  陈凤霞斩钉截铁:“政府的规划谁讲得清楚?人家晚一年两年,最多就是年终总结报告上没那么好看,也不影响人家过日子呀。咱们不行,起码我不敢赌,到时候我女儿毕业了,我要怎么办?孩子才这点大,让我把人孤零零的留在老家,我可不放心。”

  她是业主又是学生家长,跟过来看房的人是同样的身份,说出来的话,自然也就说服力更高。

  立刻就有人提议:“郑明明妈妈,你家买的房子在哪儿啊?能带我们看看吗?”

  陈凤霞倒是不含糊,这没什么不能见人的。

  她立刻带着人往前走:“行啊,大家伙儿快儿看看呗,瞧瞧这房子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样。”

  别墅的门开着,里头传出滋滋的声音,那是电钻在凿墙。从10月份正式拿了房子到现在,装修工人就一刻不停地开始上工。

  现在从门口看进去,里面真是满地狼藉,到处都是装修建材。

  陈凤霞正犹豫着要不要带人进去,这施工现场,万一有人出了点儿什么事,她可担不起责任。

  里头就走出了人来。

  郑国强瞧见老婆还挺惊讶:“你今天不是去学校给明明开家长会吗?哟,衣服穿起来了。我就讲嘛,早点穿早点好。看你现在穿的多精神啊,气色都好。”

  他今天工作不忙,刚好到灯市口这边的公安局送份材料,就顺带着过来看装修的别墅了。

  陈凤霞有些尴尬,生怕这人说出更**的话,赶紧开口:“我们过来看看。”

  郑国强说话的时候已经走到了前头,看清楚了跟在妻子身后的大部队。

  呵,好多人。他还认出了几张熟面孔。

  以前都在一个圈子打工,孩子又在同所学校念书,再说几句话,基本上大家就都认识了。

  郑国强立刻满脸堆笑,调侃了句:“学校的活动就是来参观别墅啊。”

  陈凤霞点头,一本正经:“没错,要不是车子不够,我们还打算把孩子也一块带过来呢。”

  立刻就有家长懊恼:“可不是吗?我们家小孩要见的这个肯定高兴。这边还有没有车子过来呀?平常能放我们进来看吗?”

  郑国强福至心灵,猛然反应过来,妻子带这么多人过来的真正用意。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加深了,点头表示肯定:“是有公交车,游二线,晚上7:00最后一班车。你们要是过来的话,走的时候不要太晚。不过晚上也可以逛逛这边的夜市,很热闹。游二线停运的话,坐8路车也可以到市区,就是得在道门口那边转公交车,才到学校附近,那边是9点的末班车。”

  家长们看着他身上的警服,立刻调侃:“郑老板不一样哦,是国家干部,难怪能住得上别墅。”

  说话的时候,还有人给他递香烟。

  郑国强笑着接过,却没有抽,而是夹在耳朵上,摆摆手否认:“别说了,都是从银行借的钱,我现在每个月都还着钱呢。”

  说话的人就摇头:“租房子也要钱啊,你这房子还是你自己的呢。”

  郑国强一拍大腿,相当热络:“老哥你说的不错,我想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既然银行有这政策,可以借钱给我买房子,那我就先买着住上,再慢慢还呗。到时候,房子我也住了,房子也是我自己的,我一点儿也不亏。”

  陈凤霞在边上补充:“我在报纸上看过美国老太太跟中国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

  中国老太太是攒了一辈子的钱,好不容易等到七老八十了,可算是买上了房子。结果买了房子还没住两天,人就没了。

  人家美国老太太想得开,先从银行借钱买房子,一边住着,一边攒钱还银行的贷款。等到七老八十的时候,钱还完了,这房子她也住了一辈子了,半点儿亏都不吃。”

  这样的说法在房产市场刚开始火爆的时候烂大街,但对于眼下的人而言还相当新鲜。

  陈凤霞一说出口,立刻就有好几个人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呀。

  郑国强跟妻子一唱一和:“而且我想啊,钱都是越来越不值钱的。

  往10年前数,手里头拿着张10块钱的钞票,就能自己买菜办出桌席面来了。

  现在兜里揣着100块钱往菜场上逛两圈,都没感觉自己买什么东西,钱就花得一干二净了。

  借银行的钱好啊,你今年一个月还两三百块钱,你过了10年再还,还是这个数目。等过了10年,两三百块钱估计也就相当现在的二三十了。”

  他这话算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从80年代到现在,算是人民币贬值最快的时期。眨眼的功夫,万元户都不值钱了。

  还不如赶紧先花钱把房子买下来,跟银行定死了还款的数目。就算这两年的日子难过点,后面也只会越来越松快。

  况且眼下什么东西不涨价啊?东西是一天一个价,买个鲶鱼头烧个汤都要10块钱。这搁在早几年前谁敢想。

  大家正说话的时候,楼上又走下个身材魁梧的男人,头发微卷,一开口就是叽里呱啦的,听着像是日本话。

  陈凤霞都惊呆了,银行卖的够可以呀。居然还有外籍人士住进了这边的别墅。

  那叽里呱啦的卷头发大概是觉得楼下的人太多,就朝郑国强点点头,又往楼上去了。

  郑国强叮嘱了一句:“你自己看,我真觉得这儿不错。你要买的话,就早点下手吧。等晚了真没戏。”

  在场的家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肃然起敬。

  原来这儿的别墅不仅造成了洋房子的模样,里头还住洋人啊?

  这洋人就是时髦,男的还烫卷头发。别说外国人就是卷发,听他说话分明就是个日本鬼子。

  哎哟,日本鬼子好会享受哦,到咱们的地盘一买就是别墅。

  不行,这种便宜可不能让日本鬼子给占光了,他们也得买。

  不知道是郑国强身上的警服看上去更加有说服力,还是社会的主流思想认定男人才是家里头拿主意的那位。

  反正大家意动之后,围着打听的对象就变成了郑国强,最初的领路人陈凤霞反而被挤出了一射之地。

  陈凤霞当然不会做意气之争,既然有人接手,那她乐得清闲。

  反正只要丈夫不往后缩,他还是很能跟人说话的。

  陈凤霞自己进了厨房,从热的快里头倒了杯水,站在窗户边上,手捧纸杯,慢慢等水凉。

  她听见窗外传来人走路的声音,一时间有些尴尬,担心对方要到树底下小便。

  其实小区设计的很合理,有公用厕所,但这边还是会有男的找角落里小便。

  这大概就是男人的恶根性,多走几步路,活像是就会要了人的命。中国外国都一样。

  明明做错事的是他们,结果要往后面躲的却还是自己。

  陈凤霞咬牙切齿,人往后退,眼睛却扫到了明艳的色泽。

  即便她心里头看不上那位吴若兰的母亲,可陈凤霞也得承认,这人样貌生的真好,就算是站在一棵叶子掉的差不多的枯树旁边,瞧着也跟幅画一样。

  她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主动同人打招呼:“你好,吴妈妈,你要不要也进来看看我家的房子啊?我还想请你给点儿装修的意见呢。”

  烈焰红唇女郎摇摇头,脸上的表情叫人看不出悲喜:“我没意见,我什么时候都没意见。”

  这话就有些交浅言深,起码听着怪怪的了。

  陈凤霞脸上堆出笑:“怎么会呢?看看你的穿衣打扮,我就知道你对美有自己的见解,跟旁人不一样,站出来就不同。”

  时髦女郎的脸上显出了自嘲般的神色,伸手摸出个小盒子,然后抽出根香烟。

  陈凤霞看着那烟,跟她平常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格外细长些。

  女郎将香烟夹在两指之间,看到陈凤霞的视线,她还露出了个古怪的笑容,像是揶揄一般:“你要不要也来一根?”

  陈凤霞摆手:“谢谢,我不抽烟。”

  红唇女郎笑了,脸上的自嘲更深:“也是,好女人怎么会抽烟呢?只有不正经的女人才抽香烟。”

  陈凤霞摇头:“抽烟对身体不好,男的女的都一样,没什么正经跟不正经的。”

  红唇女郎叹了口气,倒是没有再点燃香烟,就语气轻飘飘的,跟打着旋儿的烟一样:“你难怪能把你女儿教育的那么好,你自己就很好啊。”

  陈凤霞赶紧强调:“你女儿也很出色,我听我姑娘提过,她也是个优秀的孩子。”

  红唇女郎未予置评,只勾了勾唇角,要笑不笑:“是吗?”

  陈凤霞点头肯定:“是啊,我们的孩子都很优秀,所以我们这些当爹妈的就得给孩子多考虑。今天我家明明还让我告诉你,你也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你要不要也在这儿买套别墅?”

  这话真的是脱口而出。

  说出来之后,陈凤霞反而想积极促成这件事。

  “女孩子在这个社会上都不容易,当爹妈的就得多给她们考虑。”陈凤霞一字一句,“这男的啊,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要么没心,要么心思不花在这些事情上。你指望他们,只能把自己活活气死。”

  陈凤霞看着对方的眼睛,语气恳切:“这房子我就是打算将来给女儿的。好歹有个窝,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就心里头有依靠,不用再畏手畏脚。”

  红唇女郎抿了抿嘴唇,手里头夹着香烟既不抽也没有放回去的意思,就这么微微垂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对方没有反驳,陈凤霞就继续说下去:“你看,5万块钱说贵也不贵,其实就是几件首饰的事。这首饰选的好也能保值,留给孩子。但房子的保值价值更大,将来自己住或者出租都方便。”

  她脸上笑盈盈,“从古到今,买房子买铺面都是最稳妥的生钱手段。说实在的,我是没钱,我要有钱啊,我真恨不得买下一条街的铺面,将来留给我孩子收租金,我在心里头踏实呢。”

  吴若兰的母亲终于有反应了,长长的眼睫毛掀起来,瞬间就能撩到人的心。

  陈凤霞一个女的都感觉自己的心扑通一下,暗叫一声乖乖,这人生的可真好。

  然后她又开始感慨,生的再漂亮有什么用啊?活的不漂亮还是他对他。

  被男的打到医院里头,也只能偷偷摸摸看病。男的在外头养小的生了私孩子,不仅不能闹,把人抱到自己身边养都像是得了胜一样。

  甚至为了替别人养孩子,连自己的女儿都顾不上,就只能匆匆忙忙打包回老家。

  这人到底图个什么呢?

  可是好像又没什么好奇怪的。女人的强大与弱小在家里家外似乎是割裂开来的。

  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女强人,也会被家庭折磨的惨不忍睹。

  上辈子陈凤霞就看过手机推送的新闻,什么女企业家、女区长被混混男友活活打死的。女人天生好像就在两性关系上吃亏。

  新闻下面的评论一堆都在骂受害人活该,整个社会舆论都是帮凶。

  不说她们,就是那些女明星呢?一个个在人前都说的独立自信。结果为了拼生儿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可以连命都不要。

  对外宣扬的时候又是为了爱情,好像没了儿子,这份爱就不存在一样。

  大概爱情就是皇帝的新装,自己也晓得是假的吧。

  时髦女郎笑了,眼睛盯着陈凤霞:“你想卖房子给我?我买了房子就是好母亲了?”

  真有意思。

  实在太有意思了。

  陈凤霞点点头,偷换了下概念:“我觉得这个房子真不错,我要是有钱的话,我肯定会10套8套的买进来。我租房子就知道,年年都在涨租金。我光吃租金我就不亏。你可能不在意这点小钱,但是买下来以后留给你女儿生活钱,就是给她未来设置个保障。”

  站在对面的女郎像是来了兴趣:“那你想卖给我多少栋啊?”

  陈凤霞耿直的很:“我要是有钱,我恨不得全都买下。我就是没钱啊,我身上的钱都掏光了。”

  女郎点点头:“5万块钱是不是?”

  陈凤霞不含糊:“你要是一把头买个5套10套的话,还能再打折。”

  时髦女人似笑非笑:“我看上去很有钱吗?”

  陈凤霞直接笑:“能付的首付就好,后面就是还贷款。眼下是苦些,以后就轻松了。这人生在世,就跟《武则天》上说的一样,两道眉毛两只眼睛鼻子再加上嘴,就是个苦字。早吃苦晚吃苦,这里吃苦那里吃苦,总归会有吃苦的时候。宁可现在苦点儿,也比将来吃大苦好,你说是不是?”

  女人喃喃自语:“要怎么吃苦呢?”

  陈凤霞笑了:“吃苦就是为了挣钱啊。”

  她伸手指着小区外头,笑容满面,“不晓得你晚上有没有到这边来看过。这里白天冷清,晚上可热闹的很,好多摆小摊子,什么卖吃的卖针头线脑的,卖小孩子玩具的,卖各种各样衣服的,两边摆的满满当当。

  别小看这些,一趟买卖成交金额是小的不起眼,可架不住人多呀。这人一多,薄利多销,钱不就挣到了吧?”

  她越说脸上笑容越深,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我们家是从银行贷了款的,才买下的房子。我就琢磨着等搬过来以后,在这边摆个夜市摊子,一天挣个十块八块钱,一个月下来也能把房贷还清了。”

  红唇女郎突然间开了口:“不需要,可以用公积金还款。你丈夫不是警察吗?他们单位应该有公积金。”

  陈凤霞突然间反应过来。

  没错啊,郑国强现在是警察了,应该有公积金啊。

  公积金放着就是浪费,得赶紧想办法用起来。

  最起码的,再来一套别墅应该没问题。

  这样好的地段,这样好的别墅,她卖给别人都心疼呢。

  但凡她要是有个金手指,中趟500万大奖,她肯定将这些别墅都包圆了。

  陈凤霞越想越美,简直就是心神摇曳。

  看完房,大家跟着银行的大巴车回主市区,她也是迷之微笑。

  大家问她关于灯市口房子的事,她也没表现出多热络。

  结果这么一来,家长们就认定了这人自己还想再买,生怕房子被他们买光了呢。

  陈凤霞嘴上不承认,王月荣的母亲就逼着她:“那你敢不敢发誓,你不想再买一套?”

  陈凤霞哑火了,嘴里头开始打哈哈,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她家人口多,不止一个娃娃。

  吼!暴露了吧?这人就不实在,幸亏他男人倒是一五一十,把买房子的过程全都讲清楚了。

  王月荣的母亲伸手拍陈凤霞,一脸你够可以了:“谁家没娃娃?你不能全自己赞了。”

  陈凤霞心道,你当我是在菜场上买大白菜呢。我倒要有能耐包圆啊。

  车子停在农民工子弟小学门口的时候,刚好赶上小朋友们放学。

  一群小家伙都跑上来,欢欢喜喜地找自己爸妈。

  还有人大声问:“妈妈,我们家什么时候搬别墅?”

  王月荣的母亲毫不客气地怼女儿:“这种事情你倒积极,你上课的时候怎么就不积极?我告诉你,老娘给你买了房子,你要不好好学习,老娘就打断你的腿。”

  王月荣对于打断腿没概念,因为反正也没被打断过。

  她就欢天喜地地冲着郑明明喊:“我们家也住别墅了,跟你家一样。”

  得,这孩子还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似乎完全不记得自己几个小时前还对郑明明不驯的态度。

  周围的小孩都是一片欢喜声。

  更有孩子已经开始攀比,得意地向小伙伴炫耀:“我们家也会买别墅的,不像你家,你爸爸妈妈都没有来,才不会给你买!”

  被diss的邹鹏涨红了脸,大声强调:“谁稀罕!我们家还有三层楼呢。”

  他就是江海人,他老家就修了三层楼,可比两层楼气派多了。

  周围的小伙伴可不认:“你家在农村,这个是城里,不一样!”

  邹鹏高傲地抬起头:“我就是江海人,才不像你们这些侉子呢。”

  这话可是犯了众怒,不少小孩都要追着打他。

  他立刻冲向自己的专车,催促三机司机:“快走快走。”

  车子开起来了,他又得意洋洋地朝同学们大喊:“呸,你们吃屁!”

  结果那小三机本身就没完整的车门,他身子往前倾,大半个人都探出来了。刚好车子又一转弯,他的身子就被甩了出去。

  那得意洋洋的小身影在空中抛出一道线,跟从农用车上掉下来的土豆一样,直接跌在了地上。

  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本热热闹闹的校门口瞬间鸦雀无声。

  完蛋了,出车祸了,这小孩都不动了。

  陈凤霞立刻大声喊:“赶紧打120啊!”

  三机司机都傻了,慌慌张张地想抱起邹鹏往车上放。

  校门口的老师急得大喊大叫:“别动,不能动,他伤到脑袋了。”

  再被三机颠一颠,估计就没命了。

  救护车呼啸着来了,抬走了地上的男孩。

  救护车闪烁着红灯走了,留下了地上的斑斑血迹。

  陈凤霞伸手捂着女儿的眼睛,生怕明明看了害怕。

  一向胆子极大的郑明明这会儿也抖成了一团,小声问妈妈:“他会死吗?”

  她看电视剧上人被撞了就会死。邹鹏飞得老高,他头上都淌血了。

  陈凤霞在心中叹了口气,不想告诉女儿事情真相,可又没办法隐瞒。直觉告诉她那小孩是凶多吉少。

  旁边的家长都议论纷纷,有的咂嘴有的叹气,还有的眉毛皱成了一团。

  这娃娃也真是命歹。

  王月荣的母亲却突然间拍着胸口庆幸:“乖乖,这个车子是不能坐了,亏得我没包车。”

  她是嫌女儿嘴馋身懒,一膀子的死肉,怕让她坐车上下学,她更加不愿意动。

  就这样,那丫头还又哭又闹,不懂事!就晓得跟人比这个,怎么不比比其他啊。

  “师傅——”

  王月荣妈妈大声招呼银行的大巴司机,“以后你们每天都会准点开进开出是吧?”

  刚才出了车祸,路被堵住了,大巴车走不了,司机就在车上抽烟。

  这会儿听了客人的话,先前高冷的司机倒是赏脸点了点头:“没错,我们排了班,确保住户都能有车坐。”

  王月荣的母亲如释重负:“那就好,以后我娃娃就坐你的车上学放学吧。”

  周围的家长们纷纷附和。没错,瞧瞧大巴车多气派,多坚固,跟电视上美国校车一样,可比那个三机好多了。小孩子就是在车上闹腾,也滚不出来。

  嘿,大巴车是银行免费派的,还不用他们额外掏钱。

  原本唏嘘感叹的家长又高兴起来,甚至刚才还吓得不行的小学生也欢快地加入了讨论的队伍。

  坐大巴车,好气派!他们还是每年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的时候,才能坐上大巴车呢。

  陈凤霞看着周围一派欣欣向荣的情景,再瞧瞧前头路面的血痕都没干,就想到了女儿练习册上的阅读理解上的话: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而我只觉得他们吵。

  刚才是发生了车祸,可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啊。人家爹妈都不上心,旁人还能怎么样?

  “郑明明的妈妈,明天我就到银行办手续,你让你家郑老板千万别忘了。”

  旁边的家长纷纷附和:“对,一把头办好,我们也好早点搬进去住。”

  周围的声浪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在往她的方向挤。

  陈凤霞愣了下,叫王月荣母亲的手拍到了肩膀上,才点头应下:“好!”

  ※※※※※※※※※※※※※※※※※※※※

  中午晚上的更新一块儿放出来了,祝食用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