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213章

锦绣官路 第213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米良见到林重阳高兴得很,“林状元、林修撰、林大人,恭喜恭喜!”

  林重阳现在官阶比他高。

  林重阳跃下马,跟他见了礼,笑道:“廪实兄也会开玩笑,难得难得!”

  米良一笑,白牙黑皮对比明显,“重阳贤弟,有礼!”

  这时候林重阳那俩村勇也赶紧过来见自己家公子,委屈得俩人跟见了亲娘似的,艾玛,这个米知县简直当他们是免费劳力不用白不用啊。

  米良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狠夸了两人一通,还让跟着自己的老仆给两人发两倍工钱,好让他们跟着林大人家去。

  他也不请林重阳进城,反而领着林重阳钻了小树林,说给林重阳做美味佳肴,最后给林重阳炖了一锅蛇羹。

  米良是宝庆人,当地多蛇,吃这个也有窍门,但是北地人吃的少。

  林重阳前世也不是没吃过蛇羹,只是那时候都是大厨精心烹饪,味道鲜美、模样讲究,现在米良做的可以说狰狞得很。

  他心里默念着当吃黄鳝了,面不改色地吃了一碗,然后吃了俩非常粗糙的所谓细面馒头。

  米良当他是忘年交,巴拉巴拉地一通说,把自己施政期间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遗留问题,统统说了一遍,还跟林重阳讨教。

  林重阳自然也不吝啬,有用没用的,只要自己知道的,觉得可能对症的就告诉他,“廪实兄,小弟不曾当过地方官,这些也只是经验和想象之谈,施政还是要因地制宜,廪实兄要自己分辨。”

  米良兹溜着老酒吃着蛇羹,“贤弟放心,我知道的。”

  林重阳又拿了几本自己整理的农书给他,“还没整理完,廪实兄先看,回来进了翰林院,我抄更多给你。”

  米良欢喜得拱手道谢,赶紧翻了翻,发现这里面不但有精耕细作、收种时节等农作相关,还有水利、城建、环境卫生。

  关于城建以及环境卫生的内容米良觉得很新奇,从来没见过,比如说在县城的几个位置修建公用茅厕,可以着附近菜农承包负责。

  他诧异道:“贤弟,不给钱,还让他们负责打扫?挑粪?”

  林重阳点点头,拿细白的帕子擦嘴角,“他们可以免费得那么多肥料,或者你可以考虑收他们一部分钱。”

  米良嘴巴长得大大的,拉撒居然也能赚钱!

  林重阳拍拍他的肩头,“廪实兄,好好做,三年后期待你去改造帝都。”

  没有公共卫生间、没有多少绿化、没有石子铺路的北京城,住得实在是……

  米良居然笑得有点腼腆,“愚兄已经升得够快,不敢多想。”

  米良挽留林重阳住了一夜,如果不是体谅林状元还得回乡,他是巴不得彻夜长谈的,就这般还聊到半夜才意犹未尽心有不甘地请林贤弟安歇,他则回去连夜整理聊天内容。

  第二日米知县为林状元准备了自认为丰盛的早餐:一个鸡蛋、一碗小米粥、一碟子永清烧鸡、两个南沙饼、两个白菜猪肉大包子。

  米良给林状元送出好几里地,才依依不舍地告辞,请他回京的时候再过来。

  “米大人,梦要敢做,万一实现了呢?”林重阳笑了笑,然后翻身上马,朝着米知县拱手告辞带着祁大凤等人策马离去。

  米知县望着林重阳消失在那绿毯子一样的天边,喃喃道:“这可是未来的宰辅,满仓,梦要敢做,万一实现了呢!”

  第160章 著作、情歌

  告辞了米良之后, 林重阳就马不停蹄去新城和陆延等人会合。

  饶是他们低调, 也少不得会有地方官前来拜会、送程仪, 他们也不一律拒绝,而是有所选择的收和拒。

  因有地方官照顾, 这一路上平安便捷, 很快进了山东境内。

  等他到平原县桃源驿的时候,却没想到早有人等在那里。

  居然是高唐曹县丞。

  当初他还是历城县典史, 后来因为拱月山庄、乡试环境卫生两件事升任了高唐县丞。高唐是京师南下江南的陆路交通必经州县, 他也早就拿到京城快报, 得知林重阳高中状元, 自是高兴无比。

  “下官见过林大人和诸位大人!”曹县丞见林重阳等人过来,立刻就上前笼住林重阳的马辔头。哎呀自己这眼神怎么就这么好, 当初选择正确, 幸亏那时候厚着脸皮请林解元收下那铺子。

  现在想送都不一定送得出去呢。

  林重阳因为当日拱月山庄拐子的事情,曹典史主动配合,对他印象也一直很好, 见面自然也格外亲切,绝对不会摆架子。

  他这般,曹县丞就更感动:林状元并没有因为高升就瞧不上自己!

  驿站里早就摆好酒宴,临开席的时候高唐知县便服带了随从前来, 敬酒、送程仪都是少不了的。

  高唐知县主动让曹县丞带人护送林状元一行往济南去,林重阳自是不肯,自己现在不过是一个无实权的翰林官,就算以后有什么实权, 估计也得是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后的事情,遥远得很,现在得低调。

  曹县丞到底还是送他们去了禹城的刘普驿。

  刘普驿的驿站已经重新修缮、扩建,而禹城的姚添典史也被那件事情牵连,典史没得做,只能做个班头。现在林重阳已经是进士、翰林官,典史已不是能和他交际的等级,是没有资格拜会的。

  来的自然就是禹城知县。

  所以曹县丞暗爽,有跟林状元的交情在,堂尊对他都要格外高看的。

  而驿丞王宏还在,虽然被罚一年俸禄,驿丞之职倒是没丢。

  当初林重阳相救、事后又写信给知县等官员陈述事情经过为他说好话,所以他也算有功有过,奖罚相抵,只罚一年俸禄。

  对他们来说,俸禄原本就很低,也没人靠这个过活。

  他对林重阳那可是感激涕零的,夜里亲自给林重阳送洗脚水,跪在脚下不由分说就磕三个响头,把林重阳囧得差点蹬翻了脚盆。

  “王驿丞切不要如此。”

  好在林重阳时刻告诫自己要稳重,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失态,也只是尴尬一下立刻就恢复如初,让王驿丞不要再提。

  “林大人不让提那小人再也不提。”王驿丞恭恭敬敬的躬身立在一旁,却也不走。

  林重阳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王驿丞,咱们都是朝廷的人,也算同僚,你不必对本官如此。”

  他知道官吏算是两个对立的团体、俩圈子,官员地位高可升迁,吏低贱没前途,但吏员也掌握基层权力甚至可以架空堂官。

  不过他目前没有这么深的官吏分级观念,还是希望大家和平共处。

  王驿丞这才施礼,恭恭敬敬地退下,知道人家林状元不可能让他给倒洗脚水。

  王驿丞离去以后,林重阳松了口气,瞥了冯顺一眼,“你居然让驿丞亲自送水过来。”

  冯顺赶紧认错,笑道:“少爷,我让林定去的,谁知道驿丞来了。”

  林重阳自然也不怪他,这一次跟来的村勇也不是林家家丁,回去少不得跟大爷爷商量招募家丁跟着上京,到时候买了小庄子,他们可以在那里住着。

  这样一路到了济南。

  进了济南府,众人也不需要去客栈,直接住到芙蓉街林宅去,那里前后两栋院落,一大一小,足够他们住的。

  前两天先备礼去拜访此地的亲朋长辈,然后在文魁楼宴请宾客,他们只宴请一些同年,中进士反而更低调。

  林重阳主要跟黄老板商量一下把百姓餐办到京城去。

  当初在莱州的时候百姓餐没让黄老板插手,不过林重阳觉得做饮食业还是黄老板能力更大,去京城自然他更合适。

  要对付一些边缘势力,自然也少不得赵一刀。

  “京城的居民大部分是皇亲国戚、官吏、商人、手工业者,真正的农户基本都住城外,柴米油盐酱醋茶,基本家家户户都要买,尤其是衙门,整日出去吃太贵,带饭不方便,送饭也不是每个官员都送得起的。”

  黄老板两眼都眯缝起来了,欢喜地道:“若是百姓餐能在京城扎根,那可是一笔大生意。”

  林重阳道:“京城不比地方,黄老板和赵老板要好好合作,另外我还想介绍陶家给你们认识。”

  陶家是苏州巨贾,海商、盐业都有涉猎,如今陶元杰也想通过科举入仕途,那自然会想办法在京城立足,并且一定要合法,这一点和林家不谋而合。

  只不过论出身林家要比他们强上很多,林家不需要洗白,陶家却需要付出大代价洗白成农户,因此陶元杰才会在面对同年的时候有着深沉的自卑心理。

  合作开百姓餐陶元杰很乐意的,他早先就跟京城的叔公商量过,陶家也想在京城做点生意。

  这边林重阳只是起个头定好大方向,剩下的具体细节黄老板、孟掌柜、陶元杰他们商量,他也不掺乎。

  陆延等人在济南城跟同学聚会的时候,林重阳则带了冯顺去齐州书院。

  谢院长到现在还处于兴奋之中,见了林重阳连声夸赞,夸得自诩厚脸皮的林重阳都有些顶不住很想掩面逃走。

  毕竟没文化的老百姓最多就是夸文曲星、神童,同年们夸林状元文采独步,少年有为等等,谢院长这种大儒,夸人的时候那是辞藻华丽,引经据典绝不重样,偏偏林重阳也算博览群书,所以都听得懂。

  那就有些不大好意思。

  林重阳几次打岔转换话题没成功之后,他就开始装聋。

  等谢院长终于把话题拉回来,林重阳才道:“谢院长,晚生没见到老爷子。”

  “啊?老爷子躲着你?”谢院长有点惊讶,“不能啊。”

  林重阳道:“谢院长可知老爷子去京城所为何事?”

  谢院长笑道:“估计是上书致仕,老爷子以前因病休养却一直都没致仕,主要是陛下舍不得他老人家,陛下说经筵日讲最爱听老爷子的课。”

  林重阳有些纳闷,“在京里却没听到一点风声。”老爷子上书致仕,按说也是大事,怎么会一点消息也没?

  再说了,他去致仕,那自己派祁大凤去拜访,怎么一直都不在?

  谢院长一副你不要多管那个老顽童,他整天折腾,要跟你抓迷藏你是找不到他的,你不要管他,到时候他自己就会出现的。

  林重阳没想到谢院长竟也有这样的想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谢院长热情留饭,林重阳也就没推辞,虽然谢院长年纪不轻,但是谈吐文雅妙语连珠,并不会让人觉得迂腐古板,反而很有趣,能学到不少人生智慧。

  饭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捧了几卷书前来,说是要跟林状元请教。

  少年郎叫谢昭,生得唇红齿白一表人才,通身带着一种书香门第出身的儒雅气派,一看就是有良好的教养。

  他虽然比林重阳大两岁,却恭敬地行礼,口称学兄,恭维林重阳的时候非常真诚,并不会让人觉得勉强。

  而林重阳也没因为他是齐州书院高材生、谢院长的孙子认定他必然应该博览群书具有独到见解而心生敷衍,对谢昭提出的问题都非常认真地回答。

  一时间两人相谈甚欢,谢院长在一旁静坐喝茶,笑微微地看着他们。

  谢昭钦佩道:“学兄不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有独到见解,没想到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都有这般不俗见识,小弟由衷佩服。”

  他问的是关于林重阳廷试策的一些东西,中心主题就是有法可依,这个法是哪家的法,儒家还是法家还是墨家。

  林重阳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告诉他是帝王和百姓之法,现实之法,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法,毕竟现在没有所谓的宪法,自然也就不能用后世的概念来解释,反正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先将这个法的概念深入人心。

  至于哪一部法,可以慢慢完善,不是朝夕可至的。

  说完了正经的,谢昭就邀请林重阳去院子里走走。他带着林重阳避开谢院长来到后院,走到一株缀满淡紫色花串的泡桐树下站住。

  泡桐树散发着淡淡的清甜气息,有蜜蜂嗡嗡地环绕其间,旁边一片花圃,碗口大的牡丹花,魏紫姚黄开得灿烂如锦,对面几棵碧桃、海棠、垂柳,虽然被牡丹映得花色素淡,但是花木扶疏,清雅宜人,别有一番景致。

  “这棵梧桐还是家祖父亲手栽下的,后来栽植园子的时候也没舍得砍掉。”谢昭请林重阳去旁边的飞花亭落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