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212章

锦绣官路 第212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这都三月了,夜里还是有点冷,所以丫头会放个炭笼在屋里。

  小九叮嘱他们好几次,睡着了炭笼不能放在屋里,很容易中毒恶心的,向来他也挺注意的。

  他起身去倒水喂王柳芽喝了,结果她刚躺下就表示要吐,他又赶紧把痰盂拿来。

  王柳芽就抱着痰盂吐了个稀里哗啦,这几天没胃口,昨夜也没吃什么,所以吐出来的不过是水。

  他们这样惊动了外面的丫头,赶紧掌灯进来伺候。

  林大秀吩咐:“去请三大爷过来。”

  林家堡读书的多,也有不少学医的,年轻在外面坐诊,过了六十的就回来养老,所以堡内不缺医者。

  王柳芽吐得浑身无力,也提不起精神给自己看病,歪在枕头上昏昏沉沉的。

  很快整个四房的院子都亮起灯来,有妈妈过来照顾,三大爷也来了。

  林大秀就请他给王柳芽诊脉。

  三大爷颌下飘着尺长的胡子,颇有点仙风道骨,虽然耳聋眼花的,但是诊脉却是把好手。

  他也没望闻问,而是直接切脉,啧啧了两声,有点不敢置信,又号了一会儿,才道:“这是有喜了。”

  有喜了?!

  他这么一说,不只是王柳芽和林大秀,连妈妈丫头们都惊得差点跳起来。

  王柳芽自己也会医术,而且妇科学得还不错,她一直都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再有身孕的,毕竟当初身子亏得太厉害,能活下来都不错,哪里还敢想别的。

  妈妈丫头们也知道,王柳芽也看了不少郎中,悄悄吃了不少药,寻思调理身子趁着年轻再生个孩子。

  只是一直都没动静,估计就是不中用的。

  没想到突然的,被诊断说喜脉,这怎么能不惊喜?

  王柳芽仔细想想,似乎也真是像喜脉,要从过去第一胎找经验那是不可能的,当初她还小稀里糊涂的。

  “真、真的吗?”她还是有点不敢置信,她要给小九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老爷子不苟言笑,点点头,也没开方子就走了。

  保胎养胎这事儿,祖宅有自己的秘方,用不着他插言。

  等他一走,妈妈丫头们立刻恭喜五爷和奶奶。

  林大秀还有点回不过神来呢,自己这是真的又要当爹了?不知道小九知道了会说什么,应该会高兴吧。

  他朝着王柳芽笑了笑,“这孩子定是知道他哥哥中了进士,赶着来咱家享福呢。”

  林大秀能这样说笑的次数可不多,众人都笑起来,四房的人是笃定林重阳必中进士的。

  “五爷,天也开始亮起来,老太太那边起了,要不要去报喜?”

  王柳芽道:“还是等等吧。”

  既然她说等等林大秀就让人先不要张扬,等他和太太自己说去。

  结果后院老太太那里打发人来问怎么回事。

  林大秀想了想,就说了实话,那婆子一听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巴掌,“恭喜五爷,恭喜奶奶,老婆子这就去给老太太报喜。”

  很快老太太、大太太等人都知道了,大太太亲自过来看看,让人送了不少孕妇用的东西,又仔细叮嘱丫头婆子该注意的事项。

  王柳芽自小没得过什么母爱,倒是进了林家堡,大太太一直拿她当闺女一样疼,照顾有加,自然是感激万分的。

  因为还没满三个月,所以就自己家人知道,并不声张,只等坐稳了胎再说。

  所以等杜知县带了人来报喜的时候,林家堡祖宅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的。

  添丁进口,原本就是喜事。

  听说杜知县带人到了堡外,正在给孩子们检查课业的林中和立刻更衣出迎。

  那边林承润和韩兴呀的一声,“一定是小九中了,他们来报喜呢!”

  两人比林中和动作还快,骑着马就飞奔去了堡外,果然就接到了杜知县的仪仗。

  “学生参见先生!”两人早滚下马行礼了,可不敢在知县大人面前放肆。

  这两人二月参加杜知县主持的县试,都通过了考试,过几日去府城参加府试。

  杜知县看着林状元这俩玩泥巴时候的好友,笑得十分慈祥,“重阳高中状元,本官也是与有荣焉啊!”

  “状、状元?!”两人有点目瞪口呆。

  虽然他们平时私底下没少歪歪林重阳肯定会考中,成绩也会很靠前的,但是林中和等人总是强调进士多么多么难看,说上万人只取三百左右,要想取中还名列前茅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所以两人还真是没敢想过林重阳一定会中状元。

  现在小九居然中了状元!

  还有什么不可能!

  他们太低估自己的兄弟了,实在是不称职,该打!

  两人互相擂了一拳,倒是让杜知县有点摸不着头脑。

  两人相视一笑,赶紧请杜知县家去。

  后面的吹鼓手们又开始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那热闹的劲头,比过年砸春牛踩高跷还要热闹几分。

  很快林重阳中状元的消息就传遍了林家堡的每一个角落,连各家的**鸭鸭也都通知到了,这几日可以随意吃谷糠,算是犒劳!

  祖宅里,老太太拉着王柳芽的手,笑得神清气爽,“丫头,你是咱们林家堡的大功臣,祖母啊要奖你。”

  林重阳中解元她还喜极而泣,走的时候还担心自己看不到重孙中进士,如今却又觉得精力充沛,估计还能给林重阳抱儿子!

  王柳芽愧疚道:“是老太太和大伯还有大伯母你们把小九教得好。”

  大太太笑道:“要说教也是他们五叔教的好,我们女人家家的能教什么。”

  林大秀顿时脸上有些发热,被人洗脑习惯了,他差点信以为真,真以为是自己教得儿子考状元呢,差点忘了其实自己才是儿子教着考了秀才的--

  好了,自己也不揭自己的短。

  林大秀和林中和陪杜知县,其他人都来给老太太道喜。

  这一次林家堡一下子中了四个进士,还有一个状元,这可是多少年不遇的大喜事,不只是林家堡的喜事,也是全县、全府的大喜事。

  连附近的农户、佃户们都跟着高兴,林家地位高升,他们也能跟着沾光啊,怎能不喜?

  林家也赶紧打发人去亲戚家报喜,结果大部分也都得了消息,正准备来贺喜呢,不用想也知道林家堡这一次来贺喜的人数肯定会爆。

  林中和也早有经验,自从林重阳中解元之后,林家堡就在村堡内的空地上又盖很多房子,平日可以安排那些慕名投靠的读书人或者技术人员——这是林重阳的意思,特殊时期就用来安排前来贺喜的客人。

  这一次估计流水席都要摆至少五天,来贺喜的人数更是不可估量,一切都要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林重阳自然没想到他们人还没到,家里已经那么热闹起来。

  这一趟回来,个个也都归心似箭的,加上林重阳要求低调,所以他们也没有如其他进士返乡那般大张旗鼓,而是尽可能地简从。

  林重阳开始没和大部队一起出发,他带着祁大凤两人快马加鞭先去了一趟永清县。

  他要去看看米良在永清发展得如何。

  一进入永清地界他就感觉到米良的诚意和政绩,虽然地处京畿大家都不会太差,可永清县非常出彩。此地的百姓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都乐呵呵的,见到陌生人也并不排斥警惕,反而非常热情好客,主动提供水。

  沿途林重阳都注意和百姓交谈,观察民生体察风土人情,收获很多信息。他发现这里的庄稼长势比邻县都好,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麦田,阡陌纵横,打理得十分整齐。他跟农户们打探了一下,原来此地小麦去年有些干旱,今年二月返青的时候,米良组织了一次灌溉。知县大人亲自带着里正、农户们设计田边渠道,开渠引水,全县只要靠近水源的地方都得到了灌溉,另外一些地形特殊的组织水车帮忙,基本都能得到灌溉,现在长势良好。

  预计收成也会比临县和去年好很多。

  林重阳还听说这位米知县不喜欢呆在衙门,自从来到永清县,除非有大案子非他不可,其他时候都是县丞坐衙,他带人四处观察庄稼长势,组织灌溉、督促百姓们沤肥、除草等。

  他还下令不许百姓们随便取田地里的土他用,但是允许他们在一些干涸的河床底下挖,同时他还组织百姓们趁着春天植树的好时节,让人在河边、路边多栽树,并且委托到户负责,若是有人破坏,被抓到就要栽三棵偿还。

  现在已经过了春耕直到麦收都算农民比较空闲的时候,在别地林重阳看到很多男人都在村口扯闲话,而进入永清之后,发现他们不是忙着栽树就是忙着灌溉,半大孩子也都四处去捡石头帮大人铺垫村口的路。

  还经过一个叫杨家营的村子,这村里出木匠,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做水车。

  林重阳一打听,他们说是知县大人让做的,县里和他们一起出钱做,做好之后可以帮县里浇地、排涝,按照一亩地多少钱算。

  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一个通病,总体雨量也不算少,河沟里水也满满的,可就是不那么顺心合意。比如说庄稼需要雨的时候,不下,等你收庄稼怕雨的时候,它下个不停。所以就需要适当灌溉、排涝,免得庄家受损失。

  这样就水车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反正是老天爷下来的,俺们把水车造好,到时候家家户户把自己家地头的水渠通好喽,俺们水车架上,就能日夜不停地转,除了开始造水车以后也不花多少钱,这是个好买卖。”杨木匠如是说。

  林重阳看他们做的水车有好几种,显然是为了适用各种地势。

  他没想到米良看起来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居然能将这些贯彻得这样彻底,且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见了成效。

  当初在路上他和米良聊过很多,他博览群书,且有心收集、阅读的农书自然远超米良,不说别的这时候没有天工开物,米良就少很多见识。

  但是米良在农业这一块的确有天赋,林重阳跟他讲的,他竟然都能吸收转化成他自己的东西,然后迅速地结合朝廷政策体现在他的业绩中。

  最后林重阳在永清县城西十里的地方见到了米良。

  这时候米良正领着百姓们在修路。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条路原本是永清县对外的主干道,只是年久失修,加上走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路就非常难走。只要下雨,就泥泞难行,马车都容易陷进去。等不下雨的时候,那道路已经被大车压翻,车辙足有一尺来深,十分难走。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肯走这条路,要么绕路走,久而久之,很多外地客商居然就不爱去永清县城!

  前任知县从来没当回事,米良却觉得不对劲,这条路要是不修好,县城的居民进进出出不方便,外来人也不方便,到时候很可能会让永清县城越来越孤立。

  那些南来北方的客商们路过县城而不入,这得是多大的损失!

  所以米良趁着农闲号召百姓们修路。

  他先召集城内富户、商户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知道修路他们最受益,他们家的马车、牛车、货车就可以畅通无阻,他们家的生意也会跟着节节攀高,所以应该主动捐助。

  而城内百姓,以后行路也方便,现在出工的出工,出钱的出钱,总比等路修好了再设路卡收钱要便宜吧?

  “现在你们觉得与你们无关,届时道路修好,每过一次要收钱,诸位觉得比现在收的会少吗?”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路,怎么生财?你们的生意怎么兴隆?”

  “这也是为县里做大善事,到时候在那地方修路碑一块,凡是捐银超过二十两的乡绅之家,超过十两的商户,超过二两的农户都可以留名。”

  城内的百姓动员了,县城附近的村民们也少不得接受动员,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不去走那条路不是。

  孩子老人女人们,空闲了可以四处去捡石头,或者荒地里挖也可以,而空闲的劳力则要受雇来修路,管吃然后给少量工钱。

  林重阳见到米良的时候,看着那个干巴黑瘦的老头儿,差点没认出来。

  米大人,你才四十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