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关键的建议(2)

明末中兴大帝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关键的建议(2)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大堂之上的范文程,正襟而坐,双眼低垂,目不斜视,洪承畴则是不停的扭头看向范文程,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要说,从神情来看,范文程面无表情,如同老僧入定,洪承畴的脸上则透露出来一丝的焦急。

八旗军出兵山海关,范文程自然是要随军行动的,没有谁想到洪承畴也跟随大军行动了,而且在决定重大事宜的时候,多尔衮不仅征询范文程的意见,也征询洪承畴的意见,这在外人看来,范文程与洪承畴两人的地位已经趋于平等了。

行军的过程之中,洪承畴与范文程的接触也逐渐的多了起来,两人偶尔交谈的时候,洪承畴隐晦的说出来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抱团取暖,在整个大清国,满人权贵看不起汉人,时时刻刻的欺凌汉人,甚至是随意的杀死汉人,如此情况之下,在大清国的汉人抱团取暖,以求自保是异常重要的,汉人必须要团结,而不是相互猜忌,这样满人权贵才会收敛。

洪承畴的这个观点,让范文程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实范文程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当年他的夫人差点被豫亲王多铎抢了去,若不是皇太极出面,他这个死心塌地为满人权贵服务的汉人,家恐怕都保不住了。

虽然面对洪承畴的时候,范文程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已经变化,遇见重大事情的时候,两人也会私下里商议,共同找寻最好的建议。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征伐山海关,降服吴三桂,打败李自成,范文程和洪承畴提出来了很好的建议,全部得到了多尔衮的采纳,就连多铎和阿济格等人,对两人都另眼相看。

这充分说明了汉人抱团取暖的重要性。

终于,洪承畴还是开口说话了。

“范大人,摄政王大人的剃发令,我觉得推行的太早了一些,摄政王大人还提出来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等强硬的策略,怕是要引发巨大的混乱。”

范文程抬起了眼睛,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洪大人,你是知道的,摄政王大人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情,我们很难劝谏,大清国的汉人全部都剃发了,包括你我,这是效忠大清国的基本,所有的满人权贵都是这样看的,他们也都赞同摄政王大人的剃发令,你我又如何去劝谏摄政王大人。”

洪承畴轻轻的哼了一声。

“既然范大人也有这等的看法,那我就放心了,一会见到摄政王大人之后,我来说。”

范文程扭头看了看洪承畴,发现洪承畴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

洪承畴到底还是比范文程老辣,劝谏是有技巧的,忠心就是在劝谏的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多尔衮虽然是满人,可也知道谁忠心谁不忠心,也是明白道理的,如此关键的时刻,洪承畴咬牙劝谏,哪怕是遭遇到多尔衮直接的训斥,也无所谓,相信多尔衮事后一定能够想明白其中的奥妙,到了那个时候,他洪承畴必定得到多尔衮的青睐。

大堂里面再次陷入到沉默之中。

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多尔衮还没有来到大堂,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终于,大堂外面响起了脚步声,范文程与洪承畴两人同时站起身来了。

多尔衮走进大堂的时候,范文程和洪承畴两人同时行跪拜礼。

多尔衮的神情不是很好,好像是被什么烦心的事情缠住了。

站起身来的洪承畴,看了看范文程,率先开口了。

“摄政王大人,奴才建议,暂缓推行剃发令。”

多尔衮的神色瞬间有些难看了。

“洪承畴,汉人必须要剃发,否则就是不愿意效忠我大清国,对于不愿意效忠我大清国的汉人,我们需要他们干什么,还不如全部都杀了。”

洪承畴看着多尔衮,脸上丝毫没有畏惧的神情。

“摄政王大人,大军刚刚进入关内,时间尚不长,也没有能够完全的稳定下来,如此情况之下,强行的推行剃发令,恐怕会引发更大规模的骚动,他日难以平息。”

多尔衮的脸上终于出现了怒气,他走到了洪承畴的面前。

“洪承畴,你的意思是说,我大清国还要看着关内汉人的脸色行事了吗。”

洪承畴摇摇头。

“奴才不是那个意思,奴才有句话,一定要说出来,马上可以打天下,可马上不能够治理天下,八旗军骁勇,天下无敌,统领天下是迟早的事情,既然这天下都是大清国的,何必急着推行剃发令,当下推行剃发令,肯定会遭遇到强烈的反弹,关内的汉人肯定不情愿,如果要采取杀人的办法来推行剃发令,还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这些被杀掉的汉人,他日也是大清国的子民,与此如此,还不如采取怀柔的政策,一边笼络关内的士绅富户,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大清国效忠,一边逐渐的推行剃发令。。。”

多尔衮脸上的怒气更盛,看向洪承畴。

“洪承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满人只懂得打天下,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吗。”

洪承畴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回答,范文程开口了。

“摄政王大人,奴才以为洪大人不是这个意思,洪大人是说,治理天下需要怀柔之策略,好比说推行这剃发令,是否可以加上一些柔性的政策进去,其实吴三桂的事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当初吴三桂请求归顺我大清朝,并非真心,摄政王大人善待吴三桂,让其感觉到了真诚,所以大战之前真心贵顺,也助我朝廷顺利拿下了京城。。。”

多尔衮不自觉的点点头。

洪承畴看了看范文程,由衷的感慨,范文程跟随满人权贵多年,到底还是更加了解满人权贵的心思,说出来的话语多尔衮更加容易接受。

“此事我知道了,你们不用多说了,你们还有什么事情。”

范文程对着多尔衮抱拳稽首行礼。

“摄政王大人,我八旗军已经占领了京城,奴才觉得,当下最为关键的事宜,一是彻底剿灭李自成及大顺军,稳定北直隶的局势,二是稳定整个北方的局势。”

“陕西与山西等地,需要大军进剿,待到大军剿灭李自成及大顺军,朝廷派遣官吏奔赴地方治理管辖,这些地方自然就稳定下来了,而山东与河南等地,则需要采取劝降与围剿并重之办法,摄政王大人可以派遣使者前往这些地方,劝降明朝之官吏,要求他们效忠大清国,许诺他们继续治理地方,这样就能够快速的稳定整个的北方。”

多尔衮瞪大了眼睛,看向了范文程。

“嗯,文程,你说的有些道理,我也在思考山东与河南等地的事宜,只是大军刚刚进入京城,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置,一时半会想不到那么多。”

洪承畴咳嗽了一声,跟着开口了。

“摄政王大人,这两日奴才在京城内了解了一些情况,李自成占领京城之后,推行所谓的追饷令,说白了就是劫掠士绅富户的钱财,此举闹得京城人心惶惶,到处都不稳定,不仅如此,李自成还在陕西和山西等地推行追饷令,那些地方到处都是反对李自成的力量,奴才以为,我大军占领京城之后,最为主要的就是稳定地方,稳定百姓,同时下令围剿李自成的大军,善待地方百姓,这样自然就能够稳定整个北方的局势了。”

“对于原大明朝廷的官吏,摄政王继续加大招抚的力度,这些人若是想着入朝为官,必须要剃发,以示效忠大清国,否则朝廷不予任用,还要严惩他们及其他们的家人,奴才以为,只要诸多的官吏士绅带头剃发,寻常百姓自然不会强行的反对,到时候都会剃发。”

多尔衮脸上的神情变得柔和了一些,看着洪承畴和范文程开口了。

“嗯,你们的建议,我知道了,你们去忙吧。”

洪承畴和范文程离开之后,多尔衮托着下巴,在大堂里面来回的踱步,洪承畴和范文程的建议,的确触动他了,想想当年皇太极善待归降的汉人,那个时候还觉得皇太极多此一举,太过于软弱了,现在看来,皇太极高瞻远瞩,早就再为一统天下打基础。

洪承畴说的不错,打天下需要武力,需要强悍的八旗军,可治理天下纯粹的使用武力是不行的,就说这强制推行剃发令的事宜,命令发布两天时间了,整个京城剃发不足百人,被杀的倒是接近百人了,难不成就要这样杀下去吗,恐怕人杀得越多,剃发令越是难以推行。

略微思考之后,多尔衮大声的咳嗽了一声。

一名亲卫进入了屋内。

“你去告诉巡逻的军士,剃发令不用强行的推开,先前我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那是针对不愿意剃发的汉人,不能将这个策略针对所有的汉人,还是要少杀一些人。”

亲卫转身离开之后,多尔衮的眼神变得犀利,剃发令不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剿灭李自成和大顺军,拿下山东以及河南等地,才是他最为关心的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