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国公莫要吓我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国公莫要吓我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秦朗惊愕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府尊大人,张同敞竟然是要来投奔他的,金陵朝堂眼瞎了不曾?

若不是能感受到张同敞的一片赤诚,秦朗真是一百个怀疑。

这太突然了。

不过这张同敞真是好大胆子,他可不知道秦朗的‘神异’了。就敢这么直言,真不怕秦朗反向输出一把,向朝廷告发?

“你胆子是真大。不怕我疑你包藏祸心,故意挑拨离间我与部众之关系?亦或是反手向金陵告上一状?”

张同敞略带放肆的笑了笑,“那只能说明我张同敞有眼无珠。”上位者都是疑心病患者,秦朗怎么会不得病?自己是在对症下药啊。

“而事实证明,国公果然慧眼识人。”

在秦朗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他初步的相信了张同敞。

“果然胆大。”

“国公谬赞了。这年头想要出人头地不冒险怎么能成?当年下官被授中书舍人,虚职也。为了官场扬名,出人头地,我一读书人,却毅然接下了宣慰湖广诸王,顺道调兵滇南的差事。”

“在西南两广奔波两年有余,几次染病卧床……”

对此张同敞实际上是很想骂娘的,因为他执行完差事后,京城已经丢了,就连他代表皇帝慰问过的湖广诸王都很多已经命丧黄泉了。张同敞慌忙跑去金陵,立刻就升官了。但这官升的却与他之前奔波劳苦几次染病的差事毫无半点的关系。

朝廷给他升官是因为张同敞赶上了好时机,也是因为张同敞的身份。

他的五叔祖张允修,被张献忠逼着出来做官,张允修不从,自杀,时年79岁。朝廷于情于理都要嘉奖张同敞的。

秦朗表示理解。

天底下有些人只问结果不管过程,但这种人到底还是少数。

如张同敞这种人还是占更多数的。

我辛辛苦苦的给朝廷效力,结果朝廷不升我官,反而因为我跑来向朝廷表忠心,因为我亲人被贼匪杀了,朝廷才来给我升官。这什么意思啊?是在骂我用至亲鲜血染红官帽子吗?

所以张同敞对大明怨念满满倒也说得过去。

何况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张家人倒霉了好几十年,他们心中能没怨气吗?

秦朗不知道历史上的张同敞可是大明的忠臣,誓死抗清的忠贞之士。现在却主动反起了大明,或许就是因为张同敞又有了新的选择吧。

“你胆子很大,眼光也不错,必生愿望更是叫我喜欢,只不过清查天下改革税制乃一朝根本,非栋梁干才不能为,你觉得现在的你够格么?”

张同敞的曾祖张居正虽然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历任过地方官,但他入选庶吉士之初,教习中就有重臣徐阶。

徐阶这家伙虽然声名好坏各有说法,但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个不错的老师,先就给张居正开了个好头。之后张居正又冷眼旁观朝中局势变动起伏,又因为病情休假三年,这三年里他在江陵走访民间故里,很是深入的了解了民情,之后又辛苦煎熬了二十年,这才等来了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但做的也远说不上尽善尽美,张家落得那般的下场,很难说没有张居正自身的缘故。

张同敞现如今的水平比起他太爷爷来可差的很远的。

张同敞当然知道自己不够格,他现在不管是官场经验还是处理政务的手段,都差远了。

但张同敞真的很聪明,立刻就对秦朗说道:“卑职愚钝,如今刚步入官场,涉略甚浅,自不敢与先祖媲美。然卑职有一颗效仿先祖济世安民之心,有一颗百折不挠勇于任事之心。”

“那就从海州位上一点一滴的做起。”秦朗已经准备料理海州了。因为来年他的重点攻略方向是齐鲁,而海州么,努力一点那还是可以跟齐鲁勾连一起的。

或者说,这地方会是成为秦朗与南明势力的前沿,他不会继续往淮扬方向渗透,却也不允许自己的老丈人把手插进海州。

最好淮扬北部区域就一直保持着眼前的现状。

路振飞组织起来的那些乡兵民勇很是不错,就让他们继续充当淮扬北地的大明武装吧。

“至于我与诸部众之间的关系,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与各将起于微末,素以诚心待之,又如至亲骨肉,他们岂会叛我?”

张同敞也不是傻白甜,他当然知道秦朗手中也是有暗中力量的。金陵方向在把他送来海州时候,还是对他说了不少私下里的机密的。

锦衣卫和东厂这两年来屡屡在岛上埋伏手笔,却每每都被察觉。

郁洲山岛上明面上的监察治安部门可绝没有这般强的力量。

所以秦安的名字早就被厂卫给记上黑名单了,还有刘昀的名字。

而且张同敞知道秦朗一路走来愣是没有遇到一个手下背叛的,这固然有可能是秦朗眼光精准,但要说他背地里的力量没有生出作用,张同敞也是一百个不信的。

不过他没有想到秦朗把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真的假的啊?

“国公莫要吓我。这人心隔肚皮,可是万说不准的,您再以诚心相待,也难防一二宵小败类。千里堤坝溃于蚁穴,国公还是要早做防范,以免变生肘腋的好。不然纵酿不出大祸,也牵动军心,叫那亲者痛仇者快也。”

秦朗笑了,张同敞这话说的有道理啊。虽然秦安他们费尽心血查案,都比不上秦朗时不时的下到营连队伍里走一走看一看,但秦朗也始终没有放松对军中的警惕。

张同敞最终得了一任务,喜滋滋的退下去了。秦朗要他对接下的海州事做个梳理,做个方案,然后秦朗自己则没有回岛上,而是在海州别院住了下来。

立刻的一阵悦耳的环佩交鸣声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中,张妙兰和颜滢二女联袂而来。

张妙兰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周身打扮温婉端正,这属于她的习惯。

别看人的身份只是妾室,但装束和气度,却能给人一种端庄感。

所以长平最不喜欢她。

相比来颜滢在长平眼中就妥当多了,人家走的是妥妥的宠妾美眷路线。自见到秦朗起,身子就恨不能粘在秦朗的身上,撕都撕不下来。

秦朗是从没说过张妙兰什么,倒是挺可惜张秀才这个便宜丈人走的太早了,这人把张妙兰养的挺好的。

而且那股端着的范儿,换到了男女**之事上,也是个趣事。

“公爷,我想要个孩子了。”颜滢明眸流盼,一股子热气就陡然从秦朗下腹升起。

“想要孩子好啊,我也想要孩子呢。只要你们能生下来,不分男女,爷我都喜欢。”

秦朗本身言是不想要她们生育太早的,但他都走到这一步了,早点有子嗣,那是好事。而且长平都已经怀上了么。

张妙兰面颊绯红,眼睛里绽放着喜意。

别看秦朗之前根本没做什么防护,可一群美妾那么多人都没怀上,只有长平这个正妻怀了上,你要说后宅女人们心里没想法才怪呢。

现在秦朗这话出口,张妙兰心里头就像吃了颗定心丹一样。

颜滢掩嘴吃吃而笑,两眼看着秦朗,浓浓的柔媚的风情都要钻进秦朗心里了。

当晚又是秦朗奋斗的一夜。

第二天秦朗日上三竿人才从胭脂红粉中起身,等启程回岛的时候,时间都到午后了。

西港区码头正是热闹。

大量的从南面来的商船汇聚在这里,这似乎已经是今年最后的机会了。

等进了十一月,海州这儿的海路就要挺下了。

整个冬季里,海州这儿,有也仅有海州码头到西港区码头这一条航线。

寒冬倒不至于把海州海域给冻的有多么厉害,即便是小冰河时期,也不至于年年都冷的把太湖冰冻三尺,把长江彻底冰封。

海州这儿的冬天,海面上也有一尺不到的封冻。开辟出航线后,只要破冰频繁一些,每日都不间断,那还是不难的。

但这个‘不难’只限于郁洲山岛和海州之间,从外头来岛,可不在这个‘不难’之列里。

十月份就是今年最后海商贸易的时候了。

而大批的秦朗军返回到郁洲山岛,随着大量军兵的赏赐纷纷发下,从九月份就已经开始了,海州地区,尤其是郁洲山岛上的消费力,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谁叫军兵们都拿到赏赐了呢。

秦朗的赏赐,包括崇祯帝赏下的三十万两银子,还有他们战场上的缴获。

不管是左军叛军,还是八旗鞑子,很多人怀里都揣着金银宝贝呢。哪怕阿济格在建德把很多的东西都一把火烧了掉,但阿济格也不可能要求所有清兵怀里不准藏金银珠宝。

而这些‘东西’单体看似乎不多,但单体数量乘以给几万之后,数字可就大了。

从最早的江宁镇之战开始,摸尸就是秦朗一巨大收益来源。

到了建德,到了衢州,到了江山,到了广信……,那么多的清兵死翘翘,他们哪一个怀里没金戒指银手镯的?

被收缴上来后,至少一半会被秦朗平均分发下去的。

所以之前一战,秦朗军损失很大,但将士们的收获也很大。

死难和伤残的就不说,只说活下来的,哪一个到最后不落下几十两银子的?

这些东西在大批的军兵放假回家之后,就迅速的变成了强大的购买力。

从最基本的酒肉,到布匹、油盐、茶叶等等,那都是供不应求,物价一路上涨。而商人们看到商机之后,就甭管他们在心底里再骂秦朗的税收制度,实际行动中却也是纷涌而入。

然后秦朗及早下令,公布了物价管理条例,严禁物质随行就市不断翻涨,违令者。轻者没收财货逐出海州,总则抄没所有家产直接砍头。

若是秦朗有个负面情绪收集器,只这一条他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那可以说直接碍到了商人们的财路了。

可惜那么多商人里头却没几个有种的,在明晃晃的刀子面前,他们根本提不起勇气给秦朗犟脖子,更宁不成一条绳来齐心合力。

于是秦朗就只多了些小小的骂名,就一举平掉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也趁机把《物价管理条例》给亮到了明处。

有秦安做耳目,秦朗当然知道海州的商人们是怎么骂自己的,同时他也能很清楚的体会到商人们对他的恶念。然这又能这么样呢?

有本事叫那些商贾不来啊?

真以为整个江南商界都能一条心么?

很多个商人背后都与江南士绅有着千思万虑的联系,甚至直接就是白手套。

就比如魏国公府。

徐弘基徐允爵父子俨然就是金陵朝堂上反秦朗的标杆性人物,可背地里徐家控制的羽翼,可一点都没停止与郁洲山岛的贸易。

没人会跟银子过不去。

“国公,这是新撰写出的条例,您过目!”

但秦朗并没有去碰书册,而只是伸手取过了书册下方的一个折子。

国公府下属隶属:军部、民政院、财政司、教育司、镇抚司、检察院六部。

其中军部没长官,为秦朗所亲领。下属军情处、参谋处、装备处、教导处、后勤处和总管府,统辖一切军事。

民政院秦朗属意依旧以秦德为首,像之前的农田水利处,工程建设处,商务处,工业处,管理处和总务处等就全都塞了进去。

有点gwy的感觉。

秦德为首,温建阳和江哲为辅,某种意义上说,作为登莱巡抚的刘源都要听民政院的。

财政司的首任长官,秦朗斟酌了少许,觉得黄景义还是不错的,一个往日里很没存在感的人,之前在胶东浮山当总管。

然后镇抚司,这个就是治安处的正规版,算是这个时代的警局,由刘昀领着。

本来账房先生出身的刘昀似乎更适合财政司,但他之前被秦朗派去金陵驻一段时间,那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谁说警局的老大就一定会破案啦?眼下时候镇抚司更需要一个能总理全局的人。

之后的教育司老大也毫无悬念的属于纪弘阳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这人听话善解人意。

只有最后这检察院老大的位置还空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