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丧萌世子燃萌妃 > 第319章 离开杭州。

丧萌世子燃萌妃 第319章 离开杭州。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20 来源:书海阁

赵瑗回府的路上有些心神不宁。

府里来人,除了去年郭思谨有孕的消息之外,就没过好事。

跑腿的小厮一问三不知,只说是秋葵管家让他来的。

猜测不到什么事,索性往最坏的地方想,秋葵差人来,应该是和娘子有关。

难道她告诉了秋葵她过几天会走?

难道她是在准备出门需要的东西?

岳母来的时候,说要在府里住满三年再走的。

还有宋小宝,无声无息的没了踪影。

她有身孕的时候还在练剑,身子还没恢复好,就在琢磨怎样才能出剑更快。

看来早就准备走了啊!而且是打定了主意。

还以为对她很了解,还以为有了孩子,就不用考虑她会不会离开的问题。

赵瑗又气了,这个死女人,真是太狠心了。看来在短时间内好好对她,感动不了她。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别怪他也狠心,敢再说走的事,就拿岳丈要挟她,还有她新认哥哥。

对,还有小愉儿。

谁生的孩子谁负责照管,而且不许带府里的奶娘丫头们。哼哼,不信她真会一个人抱着个小娃娃去闯江湖。

但是,万一,万一她仍执意要走……

那就交待府卫,没他的手令,不许她出府;交待暗卫把府里看严实,一只鸟都不许来回飞。

成全她的心意?那谁来成全他的心意?

赵瑗打定了主意。所以踏入府门的时候,心里的慌乱消了个干干净净。看到秋葵快哭的样子,也没害怕。

前行五六步,与府卫拉开了一段距离后,秋葵艰难地低声说:“娘娘走了。”许是憋的太久,说出这句话,她便大哭起来。

赵瑗的嘴角抽动了一下,“什么?”

秋葵一边哭一边说:“娘娘午后说昨夜没休息好,想多睡一会儿,不让人打扰。奴婢看娘娘睡的太久,就去里面看,一看床上没人。床头放了张纸片。纸片上写着:我走了。然后,奴婢四处找,整个院子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娘娘。”

“她,她有跟你说过什么吗?”

“没有。”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四月十六,这日若是个晴天,月亮会又圆又亮。

此时雨虽然停了,云层依旧很厚,挡住了星星也挡住了月亮。

船浆拍打河面的杂乱声,似近似远。像是无数只野兽的愤怒声,又像是乱马奔腾在浅水里。

一身藏青色男装的郭思谨坐在船舱里,正在用一块深蓝色的丝布,认真地探试着寒光森森的秋水剑。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过,也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那个大风天的午后,张伯告诉她,朝堂上有人上奏建议立二皇子赵渠为太子。她想了半个晚上,谁会是赵瑗争皇位的最大障碍,得到的答案是自己。

太后不愿意她的夫君成为皇帝;

皇帝不喜外戚强大;

父母不准她的夫君纳妾。

曾经有很长的一阵时间,她认为赵瑗做个王爷最好,这样就不用考虑开枝散叶的问题,就可以两个人一直到老。

随着感情日惭增深,她为他考虑更多后才意识到,她原来的想法太自私了。

他为那个位置辛苦努力了十三年,却因为她而一朝放弃。虽然他好像更喜欢现在的生活,但到老的那一天,回想过去,他会不会后悔有遗憾?

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太祖的后人,金国于他有国仇家恨。

原来整日忙忙碌碌的人,一心想着收复北方的人,现在却因为她安于现状。

不愿上朝,认为不打仗更好。

七岁选入宫,十二岁封建国公,十五岁封普安郡王,十九岁封皇子。

皇帝精心培养他,不是让他做一个普通人的。

这个世上,不但她需要他,很多人都需要他。

他有更高的价值,做为一个好夫君,只对她一个人有好处。若是做为一个好君王,那将是对无数的人有好处。

李秋萍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理想和抱负。

她离开之后,他肯定不会再整日的呆在家里不想出去。他就能回归原来的状态,继续去做有意义的大事情。

郭思谨拿起秋水剑对着灯看,森森的剑光泛着冷意。她绷起手指弹了一下剑身,凑在耳边听,清冽的嗡嗡声似是万千人在同一时刻拔剑。

他会想着她向南走了吧,那是去大理的方向;或是向北走,同里镇的方向;再或许是向西走,德清的方向;更或许是在杭州城的某间屋子里呆上几天,再出城。

他肯定不会想到,她出杭州城后,乘马车往东去了。

杭州城向东四十三里,是钱塘江上的一个港口。乘船继续向东,到了定海府换海船入海再向北,在海州府登岸。

宋小宝在海州府等她,他们一起去汴梁,然后一路向北,去金国的都城金都府,三个月之后回来。

赵瑗即使找她,隔了那么久没找到,肯定放弃了,她就可以无所顾虑的在南方行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跟赵瑗说,不知道要去哪里,是撒了谎。

她不但眼前有明确的目标,以后也有目标,而且还做了充足的准备。

两个月前,郭思谨告诉祝东风,她不想一辈子都呆在王府里,做养尊处优的皇妃,去应酬那些高门权贵。她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要去闯江湖,去做一个女侠,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

这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才不枉此生。

祝东风问她,孩子呢?

她深叹了口气说,她虽然舍不了孩子,但不能为他而活。府里有杭州城最好的奶娘,最贴心的管家。没有她,他也一样能健康的成长。

祝东风仍是不赞同,说世道险恶。

她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后悔独自去闯江湖吗?后悔千里追杀吗?又说,你当年出去的时候,太婆并没有阻拦。我比那时候的你,还大了一岁。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都仔细想过了,我不在,大家都能生活得很好。

慕容谨听了她的话,非但没有反对,还给她讲了很多闯江湖的知识技巧。就在那时候,她才知道了她这个父亲真正的厉害之处,并不是武功高强。

从南方到北方,暗线鸽房布满了每一个州府。有农人,有商人,也有官员;有青楼歌伎,也有江湖侠士。

慕容谨解脱似的说,终于有人肯接手他们了,从此我们真正的退出江湖,去过自己的日子。

郭思谨想到了她小时候进学堂的情景,穿着男孩子的青布小褂,由娘一路送她到县学前面的大槐树下,然后看着她一路小跑的进到学堂。

前面的路虽然是她一个人走,却有父母在暗中呵护着。

隔壁的房间里住着一个叫张新弦的中年人。是慕容谨留给她的,让他带着她把那一百多处的暗桩走一遍。

有花不完的银子、有江湖经验丰富的向导、有活泼有趣的护卫。

还有一个新的名字。

七公子。

而此刻整个杭州城都在慌乱中。

于允文刚进屋,一口茶还未喝嘴里,赵瑗就怒气冲冲的冲了进来。

“她去哪儿了?”

“谁?”

“你说谁。”

“皇妃?”于允文放茶盏,惊讶道:“她现在就走了?”接着又说,“皇妃那日告诉我,十日左右会走。”

“还说了什么?”

于允文犹豫了一下,如实答道:“别的都是官场上的事,叮嘱我要步步小心,不可冒进。官途中看似繁花锦簇,其实是荆棘遍布。让下官遇着难事,找殿下您。说您会帮我。”

其实郭思谨说的是,小事让他找李秋萍,大事找赵瑗。于允文当然不会在此时,把别人扯进来。

赵瑗哪有心情理会他说的这些,追问道:“那她为什么现在走了?”

于允文更惊讶了,“皇妃提前告诉您她要走了?当时跟我说的是,等满月了再告诉您的。”

看赵瑗转身要走,于允文追着他说:“殿下还是别找了,皇妃是下定了决心要走,即使找回来,有机会她还是要走。我猜测她提前走的原因,可能是她提前告诉您后,您想办法留她了,她不想面对您的挽留。”

怎么可能不找!

不但要找,还要全城的找。

找出来别想再出普安王府,揽月阁都别想踏出半步。

次日是个晴天,天空蓝的纯净。

全杭州城的人都知道大皇妃被人劫持了。四处贴着公告,平安找到者赏银五万两,提供有用线索者赏千两。知情不报者,全家死罪。

有人小心提醒赵瑗,说皇妃被人劫持,有碍皇妃的清誉。

赵瑗没理他。

声誉与人相比算什么?就是要说劫持了,这样大家才会当回事,才会急着找。

于允文原计划的是,带个文书四处看看,看街道怎么规划。当时有啥想法了,好让文书记下来。

到了府衙一看,没人。

就连文书也被调去找人了。

于允文摇了摇头,收拾了纸笔,准备自己出发。

这时从外面冲进来一个瘦高衙役,看到他急声说:“王大人让看看府里还有没有人,果然有啊!于大人赶快也去找人吧,大皇子手令,除了看牢狱的,其他人全部都要去,昨晚上除了您外,所有人都通知了。”

于允文说:”我正要出发。“

“快点啊!我去看看别的公房。门房那里有画像,您先看看模样。“

于允文去了五湖四海茶楼。

李秋萍看到他很意外,“您没去找人?“

于允文环视了一圈空荡荡的大厅不紧不慢地说:”又找不到,纯粹是浪费人力。“

“你怎么知道找不到?你不担心你妹妹?“

于允文不担心。慕容谨同意的事,绝对没风险,她身边安排的肯定有人。要不然,她怎么走出的普安王府?

郭思谨跟他谈的话,不止他告诉赵瑗的那么多。

他理解她的心情。

一个人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别人是挡不住的。

以后的日子还长,也许哪天她自己会改变主意,那自然就回来了。在那之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如果轻易的就被找到,她不会这么走。她走之前,肯定是各方面都考虑过,包括大家会找她。“

于允文说完这些,就去了隔壁铺子,两个穿着城守服饰的小兵正在里面检查。

柜台里面,木箱里,房梁上……

他看到蓝衣小兵掀起一个圆盆子朝里面看时,热心地提醒他:“连只鸡都扣不住的地方,能藏着大活人吗?“

蓝衣小兵扫视了一眼他绿色的官服,干着嗓子说:“俺头儿说,大小地方都让看的。“

于允文对立在一边的韩老板说:“给他俩倒杯水,喝完了再去下家,辛苦了辛苦了。“

待两个人咕咚咕咚喝了水,一抹嘴巴走了,于允文坐在了柜台前的高凳上,摸着下巴不太乐意地说:“劳民伤财,耽误功夫啊!

昨日二人聊的挺愉快,也算是朋友了。韩老板关心地问道:“于大人今日有事?”

于允文稍怔了一下,放低了声音说:“无事,四处看看,看到两个官差在你这里,就来看他们手脚是否干净。”

韩老板忙朝他揖了个手:”多谢于大人关心,给您泡壶茶吧?“

于允文赶忙站起了身:“不了,我还有公务在身。“

两日后,韩老板的一个酒友来他店里,悄悄地跟他说:“听府衙一个兄弟说,你们前面这条路要扩建,两边的房子都要拆。“

韩老板大惊:“啥时候的事?“

“啥时候决定的不知道,说的是过了端午再公告。没公告前是保密的,免得有人知有人不知,知道的人把铺子转给不知情的,闹官司,给府衙添麻烦。“

“不会吧?”

”你没看见户房的人,这几天四处走?就是在琢磨街道如何规划呢。“

酒友走后,韩老板去找宫七喝茶,三巡茶后,他望着宽敞的街道,若有所思地说:“你说,我们前面这条路,是不是有点窄?“

宫七高高抛了一颗炒豆子,又用嘴巴接着,嘎嘣嘎嘣咬了一下后说:“对我们来说不窄,对某些人来说不一定。“

“怎么不一定?“

“这里是京城,又主街,是我们国家的脸面。别人使者来,街道够敞亮,能震住他们。八百里加急来的时候,马也能跑得开。“

韩老板心不在焉似地接话:“那会不会扩建?“

宫七毫不犹豫地说:“不会。街两边的铺子,个个都有背景,官府敢来拆试试。我得第一个带着闹。给的赔偿少,我就坐屋里不走,不信他们能把我埋这里面。这样算下来,官府得有多少银子往里面砸?

国库里的银子,留着打仗收复故土用的。敢用在这上面,我领着学子们骂死他们。安国公不是你堂兄吗?把我的话传给他,让他往上面传。最好死了这条心思。“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跟官府唱反调,无论你是谁,最终都没有好下场。还赔偿呢,能让你把拆房的砖瓦拉走就不错了。

韩老板从茶楼里出来,就去了安国公府。安国公表示不知此事,说无风不起浪,既然有这个风声,那就赶快转了,再去别处寻地方。

第二日,韩老板又去找宫七喝茶,说自己不想惹麻烦,打算把铺子转了,问他敢不敢接。

宫七两眼一瞪,高声说:“为什么不敢?处这么久的邻居,你也太小瞅我了,我是遇事就缩头的人吗?“

韩老板表示了对宫七的敬意,然后又说:“既然这样,我也不赚你钱,我什么价接的,什么价转给你。富贵险中求,我年纪大了,图安稳不想折腾。希望这笔生意,最后你赚了。“

宫七当日就交钱,拿到了房契,但次日才备案。因为当日府衙没人值班,大家仍在四处找人呢。宫七和韩老板晚上才在于允文家里找到他,约了次日一早去府衙办手续。

喜欢丧萌世子燃萌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丧萌世子燃萌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