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

全球战国 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朱由栋把李成梁给调回来的想法,是极不现实的。公开的让李成梁做朱由栋的老师,也绝无可能。不过对于自己的这个孙子亲近军方的想法,万历还是非常支持的。所以,让李家派出两个年轻人,一个做侍卫长,一个做伴读,这个万历还是能够办到的。

至于让英国公、成国公府上派出子弟做伴读。这个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文臣们也无话可说。

当然,朱由栋想把李成梁调回来,学习军事知识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不想让李成梁在辽东关照努尔哈赤才是根本目的。

可惜,到底是只有四岁。朱由栋很多事情没法做,很多话没法说。虽然他对万历讲,说什么李成梁年纪大了,万事求稳,缺乏进取心,爱念旧情,对努尔哈赤这样以前的家奴过于关照等。但是,建州女真这会儿看起来对大明忠顺得很,而且实力极其弱小,一点威胁都没有。

因此,更换李成梁的建议,万历没有采纳。只是把正在家中养病,在对待建州女真的态度上,一直是鹰派立场的李如柏,给调回了辽东。

京师到辽东,辽东再到京师,往返近一月。实际上,在万历见李成梁之前,更早落地的,乃是大内在伺候太孙的宦官人选上的安排。

“师父,关于太孙的伴当、陪读人员的选定,学生还是要请师父拿主意的。”

“呵呵呵,王安啊,你现在已经是慈庆宫的掌事了。所以,大家以后平辈论交吧。至于太孙开蒙的事情,太孙毕竟才四岁,虽说现在进了宫里。但千岁爷毕竟是太孙的父亲,此事,还是该你们慈庆宫出人啊。”

“不敢,学生始终记得,当年若不是冯师爷提携,学生根本就进不了内书堂念书。若无师父推荐,学生也无缘做千岁爷的伴读。所以,这太孙开蒙,还是请师父拿个主意。”

“哎,你这人啊,哪里都好,就是太念旧,太过实诚。这冯保也是现在能说的?好了,不说这些了。太孙殿下虽然才四岁,但是咱家已经能感受到殿下的龙威,所以,这太孙的伴当、陪读,当然得仔细的挑选了。”

“师父说的在理。太孙殿下这四年在慈庆宫,都是学生看着长大的。说到念书,三字经还是学生教的呢。实话实说,过目不忘之能殿下是没有的。但是对书里面内容的理解,学生完全只能做殿下弟子的份。”

“这就是了,所以,得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去伺候太孙殿下。哎,我已经老呐,当年手里的年轻人,现在都差不多跟你一样大了。所以,你的孩儿中,有合适的人选么?”

“师父觉得王体乾如何?”

“嗯,这个孩子嘛,性格太实沉了,伺候一般的皇子皇孙倒是没问题,但是对上太孙这样的天资……”

“那就请师父割爱,让刘时敏来吧?”

“呵呵呵,想也别想。刘时敏是我大内现在难得的懂兵事的人,咱家还要重点培养,以后把他引导着往御马监方向走呢。你自己手里呢?有没有聪明伶俐的?”

“说到孩儿们里面聪明伶俐的,学生倒是有个人选。有个孩子,叫曹化淳,北直隶武清县(天津)人。今年十五岁,入宫有三年了。三年来,这孩子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一手楷书已经很有点章法了,琴棋书画也都会一些。本来学生是准备让这孩子在内书堂再多学几年,以后可以进司礼监的。既然师父都这样说了,那学生就把这孩子提前提溜出来吧。”

“嗯……这个孩子咱家也是听说过的,可以。不过这孩子年纪还是小了一点。太孙身边,得有个年纪大一些的,偶尔有个肩挑背扛的事情,也算有个支应嘛。”

“呃……说到这个。”王安很是疑惑的表情道:“师父,太孙殿下直接找学生点名要人。”

“哦?”陈矩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是谁?”

“此人姓李,名进忠。北直隶肃宁(河北沧州)人。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

“此人进宫多少年了?品行如何?”

“说来也蹊跷得很啊。殿下提出这个人后,学生去认真的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此人早年乃是一个泼皮,沉迷于赌博。在牌桌子上居然把老婆女儿都输了出去。最后走投无路,自刑后入宫……此人现在在直殿监做洒扫事宜……”

“嘶~~如此品行败坏、心狠手辣之人,怎么就被太孙看中了呢?而且这直殿监的人,太孙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个……”

“罢了,殿下虽然只有四岁,但绝不是一般人,既然太孙亲口提出要求,那就按太孙说的办吧。”

“是,如此,就还差一名陪读了。”

“你手里有没有七八岁的孩儿啊?”

“学生这边主要是负责伺候千岁爷一家,七八岁的孩子怎么行?所以是没有的。”

“嗯,那咱家给你个人吧。这孩子叫王承恩……”

……

“栋儿,这些就是内阁为你选定的侍讲人选,你可以找个时间,让他们过来试讲。这些呢,是大内为你选定的在你身边服侍你的人,有没有不喜欢的?不喜欢的为父让他们换。还有这李世忠,是你的侍卫统领。剩下的李纯忠,是李成梁的第八个孙子,今年六岁。张世泽,是现任英国公张维贤的嫡长孙,今年也是六岁。这两位,加上大内选送的王承恩,是你的伴读。”

“嗯……”低着头很是仔细的审阅了一遍名单后,朱由栋抬起头:“父亲,内阁选派的六位先生都是极好的。试讲、选拔什么的就不必了,让他们一起做孩儿的老师吧。至于大内选定的下人,这个也不必调整了。陪读嘛,也不必更换了。不过孩儿还有一个请求。”

“你说,你说,只要不是太难做,为父怎么也替你办到。”

“多谢父亲。父亲,当今之世,世人已经知道,我大明并非这世上唯一先进之国家。数万里泰西之外,也有文明不输于我大明的诸多强国。两年多前,西洋教士利玛窦入京,其献给皇爷爷的两座自鸣钟,至今我大明的工匠都无法复制。由此可见,大明之外的文明,也有其独到、先进之处。孩儿以后是要辅佐父亲治理这大明的,所以,大明之外的学问,孩儿觉得,还是早些接触、学习的好。”

“我儿说的有理,那么,为父就为你延请那位叫利玛窦的泰西僧侣也来做你的侍讲?”

“非止如此。那利玛窦到底是西洋人,孩儿听说,今年的二甲进士里,有一人叫徐光启的。与西洋僧侣早有来往,所以,父亲不妨将此人也一并纳入侍讲人员当中。”

“这……如此一来,我儿就有八位老师了。你可应付得过来?”

“呵呵呵,父亲放心。你看咱们慈庆宫里的王公公,早年在内书堂里也号称聪慧异常,但是教孩儿不过一年……”

“好了好了,为父知道我儿天资奇高。嗯,八位老师的事情,为父一定给你安排好,但是以后我儿千万切记尊师重教,不要妄自尊大。”

“孩儿晓得了,多谢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