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五百五八章 登名开考

凤舞隋末 第五百五八章 登名开考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治学优劣何以为鉴,当以功名鉴之!”

对于这话,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对此黄小刚给出的解释倒也直白:“简单点说:日后新朝百姓,在人格上将会人人平等,不以家世、职业分高低贵贱,但在学识、品德上却要分一个优劣,因此凡有功名者为功民,享有一系列的功民待遇,如医疗保险、国家养老、社会福利等等,而无功名者是为平民,平民的待遇自然就差了很多。”

其实一开始舅侄俩研究的是“公民”,但后来经过私下广泛的征求了各方的意见之后,还是由黄小刚拍板将之定为了“功民”,也即是“有功之民”的意思,这样也才便于这个时代的人理解,至于说获得“功民”资格便能拥有什么医疗保险、国家养老、社会福利等等待遇,这个倒也的确是画大饼,而且这种划时代的大饼绝对“真香”!

说到此处,黄小刚在故意停顿一下之后,接着乘势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此外,欲选乡议员须得有最低童生的功名,选县议员最低也须有秀才的功名。且今次国考,童生试卷计有十万份,已大致印刷完毕,其中的三万份不日将会发往黎阳,届时我西征军阖军上下都将参加此次童生试。”

这话一说,众人皆尽愕然,不少人倒是第一时间没想明白其中意思,就听得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叫道:“好……好狠的算计!”

当即便有不明所以者忙来问道:“却是什么算计?”

便听那猜到黄小刚计谋的人低声道:“欲选乡县议员者需得有童生的功名,而这凤军又阖军上下参考,这数万人马之中考上千百个倒也不多,待得日后这些兵卒解甲归田,岂不是都是名正言顺的做了议员?”

听者顿时皆尽哗然,然而这时却听黄小刚继续道:“且明日即将出版的东华时报,也将刊登本次国考的具体考试办法,经本监军与各界的仔细商议,对考试办法的具体内容也做了详细的微调,比如说只有年十二至十六岁以下的孩童考过童生试后才可获得进入县学修读的资格,年满十六岁以上者虽不可进入县学修读,但通过童生试后亦将会一次性获得十石粮食的养俸,其后的秀才、举人和进士试也依此例来办。”

十石粮食对于这个时代许多读得起书的人家而言倒也真不算多,但给出养俸的目的是为了劝学,其意义自然不在数量多寡。

而众儒生对于考试的安排也大多不置可否,因为原本他们关注的点并不是在考试上面,甚至认为新朝安排考试这种事是很有点瞧不起人的行为,认为读书人的体面会因为这种模式的考试而荡然无存。

毕竟天凤军这边弄出来的试卷,不论从题目的立意还是各种前所未有题型,都超出了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基本认知,多数人都很清楚若是以此种方式开考试,有很大的概率会考砸了,到时候丢人就不好看了。

不过嘛!这世上想来从来就没有胳膊拧得过大腿的事情,更何况这些儒生对于新朝而言更是算不上是什么胳膊,最多也就是个把手指头而已。

反正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和想不想接受,黄小刚也就是这么劈头盖脑的来了一通政策宣讲,把未来新朝要玩的全新套路给大家说了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至于他们要不要参与进来一块玩儿,也就只能悉听尊便了。

反正对于科举这个事情,必要的认知舅侄俩还是有的,毕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之下,科举是相对来说较为公平和公正的选拔办法,而且两人又是来自已经将科举制度进化到了“逢进必考”的时代,这种制度既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公平,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可以说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

不过如今毕竟是隋末,社会刚刚走出魏晋时代不久,地方的士族势力依旧强大,整个社会还是相当看中门第出身,旧朝的朝堂之上也正处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算科举所针对的人群也是这部分高门大户人家,毕竟这个时代的平头百姓平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别去研究什么读书识字了。

所以,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现状,三五年肯定是不成的,至少得三五代人的时间,因此眼下只能是先来个随行就市,先把能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过就算这些人别有所想也不打紧,正所谓时代洪流如滚滚浪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就是了。

最终,在黄小刚的强力干预之下,这场私底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场被写进史书里的重大文化事件,最终被消弭于无形。

不过这种有事召集各路儒生集结于文庙集体商议讨论的活动形式,却是被有心人给铭记了下来,被后来人冠以了一个较为中性的称谓,称作为“庙议”。

对此,黄小刚倒是暗自庆幸,因为这“庙议”比起“哭庙”总要好听多了是吧?

接下来便也就说这日庙议之后,各方也都暂时偃旗息鼓静待国考的展开,黄小刚也乐得把全副心思放在了筹备国考事宜方面,把手上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暂时撂下。

转眼便是天凤三年的三月初三,这日一早黄小刚便命人排开了全套的“九牲”祭祀仪仗,领着高密城中学界代表至文庙亲自做祀,而后回到高密府衙命人打开四门,开始登名开考。

由于童生试的试卷也就是简简单单是三张(国文、数术和综合),也就不再分什么专场,直接就在府衙前的广场上铺上竹席,然后从全城各处百姓家中借来各式条案摆开,把三张试卷给参考者一发,让他们只管埋头去做就是了。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日前来参加国考的各地儒生士人,人数居然大大超出了之前预料,早前在东华时报刊登了将开春闱的消息后,各地虽然陆续有人赶来,但人数确实不多,黄小刚自然要命人暗中统计和管控,本想着能有个小一千人前来参加考试也就不错了。

谁知道到了这日,除了早先就抵达高密的各地考生外,城外又涌入了大批的各地学子,最终参考的考生竟是超过了三千的关口,而整场考试也从这日一早足足考到了次日下午。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