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养娃日常 > 第425章 谁的功劳大

穿越养娃日常 第425章 谁的功劳大

作者:臻善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17:01:00 来源:88小说

徐父没少做儿子飞黄腾达,他跟着鸡犬升天的美梦。毕竟梦里的事情又不犯法,还不让人有点做梦的权利咋地。

当然,最初他寄以厚望的是长子徐翱,可徐翱战死了,那就只能二郎和三郎。

这兄弟俩倒也出息。尤其二郎,一路高升到从三品。年仅三旬的从三品,数遍整个朝堂,也是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他儿子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爬到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些依靠家族余荫和长辈庇护的世家子能与之相比的。

徐父为此颇为自得。

谁让这是他的种呢?他的种出息,他这个为人父的不是也光荣?

更别说徐翊有今天,也是他当初以死相逼的结果。不然他指不定现在还在那个军营当小兵呢。即便他在排兵布阵上有天分,但是没有天时地利,想一跃成为从三品的武将也是痴心妄想。倒是这科举之路,徐翊像是天生就为这几个字而生的。轻轻松松中了状元,又轻轻松松的成了从三品。如今更是不得了,竟然一跃三级,直接成了可以统领一域的二品大员!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权臣!重臣!陛下的心腹股肱之臣了!

徐父激动的手脚颤抖,王奎给他递茶他都接不住。他手指一碰那茶盏,茶盏一晃悠,里边青绿的茶水差点洒出来。也好在王奎深知自家老爷的秉性和身体,递茶出去后手并没有收回,这才使茶盏没有泼出去。

不过泼出去也无关紧要,谁现在还在意这些微末小事!

自家二公子出息了,今后徐府的人出去,谁都得高看一眼。任是谁要欺辱徐府的人,也都要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绝不是说着玩的。在这世道,那就是一个人可以提携起一个家族,一个县镇,甚至于一个州府的。扩大到州府这绝对不夸张,毕竟多得是朝臣庇护祖地的先例。所以,徐家之后也足可以庇护平阳,甚至于庇护朔州——这个可能还要等徐二郎权势更盛时,比如成为正一品大员时再妄想。但还是那句话,谁还没点做梦的权利?现在提前预想一下之后的美好画面,那总不为过。

徐父乘坐的马车终于疾驰到徐府停下。

此时过来送调函的吏部尚书早已离去,但是徐二郎成为两江总督的事情,也不翼而飞,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想想连徐父都收到消息了,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家,肯定更是早早得了信。

这是大事,由不得那些官员不在乎。所以不管是逢迎的,讨好的,或是单纯过来贺喜的,很快就如涨潮的海水一样席卷而来。徐府门前拥堵如街市,徐父甚至都进不去家门了。好在守门的侍卫看见自家老太爷,赶紧将人迎了进去。

徐父在众人敬仰羡慕的视线中走进家门,短短一路他愣是走了半盏茶功夫。若非急着去见那不孝子,去看那调函到底是真是假,徐父还想留在这里继续听众人的谄媚逢迎。

不过,都不急,先见见那不孝子是正经。

临紧府里时,徐父瞧了一下被管家安排在门房的各府过来送贺礼的管事,那些管事也不知道都是哪家的,反正看着就气派的很。而且人也是真多,都可以开五六桌席面了。徐父又看看门外放帖子的篓子,那篓子已经塞满了帖子,有侍卫又拿了新的过来,不过一眨眼的功夫,里边又飘来了半篓子请帖。

徐家果然是起来了,想想以前徐府虽然也是门庭若市,前来拜会的人也很多,但绝不会多到这个地步。

反观如今,来徐府送贺礼的那些管家明显档次更高一级,人数也更多,由此可见,徐家当真混到了京城上城的那个圈子,这真算可喜可贺。

徐父自觉徐府有今天这个景况,他居功至伟,所以走向鹤延堂的步伐就有些飘。

即将进入鹤延堂的院子时,徐父陡然清醒了,“二郎呢?他在哪里,让他过来见我。”

王奎想撇嘴,最后还是忍住了。行吧,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二公子的亲老子。老爷想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他这个做奴才的侍候好人就成。

不过,“奴才刚问门房打听过,宿大人以及与大人交好的几位大人一道过来了,大人现在该是在花厅招待他们。”

徐父一窒,有些不高兴,却又有些高兴。不高兴是因为,被人“截胡”,让他有些不爽;高兴则是因为,有人烧热灶才能抬起徐府的地位。

徐父皱了会儿眉,到底是说,“那就先不要叫他,等他将客人送走,再让他来鹤延堂一趟。告诉他,我有话与他说,别管天多晚都让他过来一趟。”

王奎赶紧应是,然后找了个小厮过去花厅那边盯着,他则跟在徐父身后进了鹤延堂,亦步亦趋的伺候着徐父,看那态度,也是比往常更殷勤周到了。

徐父原本要往自己院里走,不知道怎么想的,竟又拐弯去见徐母。然而还没等见到徐母,倒是先听见不孝子三郎在那大吹大擂,“我就说我媳妇是个好的,娘你看吧,这昨天才刚下聘,今天我二哥的差事就定下了。还是正二品!!整个朝堂才多少二品官?我二哥这辈子有这一回算是值了。之后别管还能不能往上升,那都足以恩泽子孙后代了。不过这也是我媳妇给家里带来的福气,所以娘啊,以后等我媳妇进门,您可千万对她好点。这是福星呢,你对她好,佛祖会保佑你的。”

徐母几乎要被三郎绕到里边去了,她眼圈都有些蒙圈,还有写茫然与迷糊,“真的?”

“那绝对是真的。不然你看我二哥在京城述职这都几个月了,差事却一定动向都没有。结果昨天给佳玉下了聘礼,今天这事情就尘埃落定了。娘你品,你细品,这中间要是没点干系,我把头给您拧下来当球踢。”

徐母身子一抖,瑾娘却镇定的很。徐翀再不靠谱的事情都办过,所以把徐二郎差事定了一事,归咎到佳玉给家里带来的福气上……行吧,看在他是二郎的弟弟,如今又可怜巴巴的哀求她手下留情的份儿上,她就不拆台了。不过回头可得警告三郎一声,别啥话都往外秃噜。

一个弟媳妇给大伯带来福运,这话好说也不好听啊。更别提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那完全就是赶巧了。

所以仅此一次吧,下不为例。

瑾娘瞪了三郎两下,算是将此事抹去了。但她不计较,门外有人计较啊。就见徐父喷火龙似得快速走进花厅,指着徐翀的鼻子骂,“你个龟儿子,你再说一句二郎升任二品大员这都是谁的功劳?你说你们夫妻俩脸怎么那么大呢?没我跟你娘生养二郎,供二郎读书拜师,二郎能有今天?我们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把该操的心操了,如今种下的树苗开花结果了,你倒是来抢现成的果子了。徐翀啊徐翀,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呢!你说你脸比面盆都大,你咋不上天呢!”

徐父单说还不够解气,还想动手。他记得花厅里藏了一个鸡毛掸子,可无论如何找不到,气的手都抖,拎起一个杯子就要往徐翀身上砸。

徐翀轻飘飘的躲了,那茶盏就在地上摔成碎片。

徐母见状没反应,只是嫌弃的撇撇嘴。瑾娘想上前,可这到底是公公,公公和小叔“打架”,她也不能拉架,只能匆匆给青禾使去喊长安长平过来救急。

青禾匆匆出去了,徐翀这边也跟徐父顶上了。他才不给徐父面子。关键是这爹说话忒无耻了点,什么叫他们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讲道理,他和亲娘啥时候管过他和二哥?大哥他们倒是管过,可轮到他和二哥时,他们夫妻感情淡漠,一个花天酒地,享受外边的繁华热闹;一个心灰意冷,因为父亲之过还有些迁怒他们,因而就冷落他们。

他和二哥完全是被大哥照拂长大的,等到大哥去了军营,得了,那就跟没爹没娘的孩子似的,别管怎么闯祸晃荡,不学无术,夜不归宿,反正也没人管,简直自在的要上天。

结果二哥如今出息了,当爹的过来抢功了,这是人干事?

徐翀想什么说什么,立即就把心里话说出来。

徐父被气的脸红脖子粗,尽管心里明白儿子说的都是真理,可他能认么?认了就是没有慈心,不配享受儿子带来的荣光。可如是不认……对,他就是不认。

去外边问问去,那个当爹的年轻时候不是那么对待孩子的?他管孩子吃好喝好,不饿肚子不受累已经算是尽到为父的责任。可不能强求他对儿子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一遍,那是无能的父亲才会做的,至于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又哪来那么多时间分给子女?

徐父念及此,瞬间不心虚了,他又变得趾高气扬起来。即便整个人气力衰竭,他有些大喘气,但这不耽搁他继续和徐翀争权夺利。

二郎能有几天,必须是他这个老子的功劳。至于陈佳玉,还没过门能给府里带来什么福音?

徐父嗤之以鼻说徐翀,“陈氏若真是福气好,怎么不见她庇佑你?你这六品校尉也当了五六年了吧,你说你什么时候也往上升一升?没道理陈氏是你媳妇,却不能恩泽到你身上,你说是不是这道理?”

徐翀还真被徐父问了个正着,但他不升职这事儿,还真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不过他本来也快升职了,那就趁机升一升也好。

徐翀眉头一拧,计上心来。他打了“止战”的手势,然后和徐父说,“你不相信佳玉的福气,可我相亲。这样,咱们打个赌。就赌我和佳玉成亲前后肯定会升职,别管到时候能往上升几级吧,反正只要我高升了,你就信服佳玉身上有大福运一事。并且今后诚心诚意的将佳玉看做徐府的媳妇,不能将她不喜。”

徐父撇撇嘴,想说他还真不信陈佳玉有这本事。

那姑娘他只见过一面,印象中就是个有些阴沉,过分瘦削,既木讷又不讨喜的姑娘。比之二儿媳妇瑾娘,那是远远不如。即便和早先大郎的媳妇吴氏比,也是逊色许多。

就这样一个小镇姑娘,身家不出色,背后没帮扶,自身没本事,他且看她究竟凭什么当福星。

徐父欣然应诺,和徐翀打了这个赌。

瑾娘和徐母作为见证人,还在两人书写的“赌约”上签字。

这两人也是有意思,还特意为此事写了赌约,并注明赌注。

若是徐翀应了,“报酬”就是他刚才说的那些,若是徐父赢了,徐父别的不要,只要门楣上挂着“陈府”的那幢宅子。

显然徐父明面上不管家里的事儿,但是徐府中的事情,他多少还是记挂到心里去的。

帽儿胡同的宅子从“徐府”变成“陈府”,徐父当然知情。正因为知情,心里越发憋火。

媳妇还没娶进门呢,几万两的宅子就送过去当聘礼了,还光明正大的挂上“陈府”的匾额,三郎这是典型的胳膊肘往外拐。

徐父对此非常不满意。

那是自家的东西,就得留给自家的儿孙。自家如今可是五个孙子,那一幢宅子根本不够分。他还想做点生意,有生之年给孙儿们一人置办一个宅子,让他们享享祖父的余荫。没想到他这边还没想到挣钱的门路往家里搂钱,那边二郎三郎就开始散财。

徐父对此非常有意见,如今有机会能把那宅子拿回来,他当然不会手软。

契约立下,徐父心满意足,趾高气扬的瞪了不孝子两眼,甩袖子离去。

徐父走后,徐翀哭笑不得的和徐母以及瑾娘说,“我爹什么时候变成财迷了?他以前可是什么东西都不看在眼里,那真是恨不能把咱家的库房搬空了,好去和他的友人厮混。如今到知道爱惜东西了,这是转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