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第237章 飞来的买卖(四)

赤色黎明 第237章 飞来的买卖(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柏林深秋的天空是灰蒙蒙的,这座曾经是欧洲强大国家的首都仿佛失去了生命力一般。街上的行人远没有战前那么多,这不多的行人脸上也没有笑容。公共卫生管理也失去了活力,垃圾,枯树叶,满街都是。倒是有乞丐在垃圾中慢慢翻着,试图从中找到可以继续使用的东西。

一辆汽车停在一幢很不起眼的小楼前面,几个男子从车上下来。他们亚洲人的长相在柏林的街头很是少见。而且这几个人都穿着呢子风衣,面料颇为光洁。这两样在柏林都是少见的元素。仿佛知道自己挺容易引人注目,所以几个人快步走进了小楼里面。

这座小楼外面看着不怎么样,不过一走进去就会感觉大不相同。穿着德意志第二帝**服的军人严密把守的内部入口,更往里面走的话,会遇到更多德**人。他们肩头的阶级章证明他们的身份。这里面除了那些一看就是属于打杂的尉官之外,其他人至少也是少校级别的军人。至于佩戴将军级别阶级章的高级军官也为数不少。

非军人装束的中国人在这个小楼中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不过从这些德意志军人的表情中也不难发现,这些中国人绝非第一次到这里来。

前面有尉官引路,中国人到了一个很小的房间,从桌椅的拜访来看,这里是被当作会议室的。中国人刚进屋没有多久。一位中将带着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上尉走进了会议室。双方握手后坐下,会谈立刻就开始了。

这不起眼的小楼是德国重整军委的一个委员会,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十万人的陆军。绝大部分德**人必须退役。到底选择谁留在德国的新陆军中,就是这个内部委员会的任务。可以说,这个委员会掌握着重建未来德**队的重任。

施耐德中将与曼施坦因上尉就是这其中重要的负责人,而对面的中国人则是中国方面的使者,以蒲观水中将为代表的一众人等。

“元帅对贵国的建议比较有兴趣。但是这些建议看起来未免太笼统。”施耐德中将板着脸说道。倒不是因为中国是协约国成员,所以中将心中对中国有什么敌视。而是中将与德国其他将领一样,认为军人板着脸是最好的公务时段表情。

不需要什么翻译,蒲观水一行都会说德语。而且施耐德中将还是蒲观水的“学长”,所以蒲观水心理上对这次谈判对手并没有什么隔阂。看了看坐在施耐德中将身边的曼施坦因上尉,蒲观水很难把这个看上去文质彬彬,气质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青年与他的姨夫兴登堡元帅联系起来。要知道,兴登堡胖胖的圆脸上留着两撇修理的整整齐齐的大胡子,一脸的蛮横模样。那才是标准的普鲁士武夫的相貌。

收回视线,蒲观水说道:“单纯以距离来讲,贵我两国已经没有任何实际冲突的可能。当然,这得排除恶意的故意敌对导致的不理性行为。那么,在没有实际冲突的当下,我国认为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曼施坦因上尉注意到了蒲观水方才看向自己的目光,不过上尉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作为出身军事名门的曼施坦因其实也很在意对面的这位中国中将。单凭年龄的话,曼施坦因比蒲观水只小五六岁。两人的阶级则是天差地别。但是曼施坦因并不认为蒲观水是“幸进”。

德**人们对战争也有反思,特别是当一部分青岛战败的德军从中国带回了突击战术之后,德**人中的中高级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对中国的军事水平就再没有了小觑的心思。在战后的反思中,德国旧参谋本部的军官们不止一次的懊恼,如果当时早些与中国进行军事合作,能够在战前就引进中国的突击战术的话,这次战争的胜利者就将是德国人。而且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即便是1916年才能完成突击战术的研究,但是能够对德军进行全面改造,并且坚定不移的将其执行下去,德国也能够获得胜利。

曼施坦因相信,即便只以突击战术这个功绩,蒲观水在德军也是能够成为中将的。羡慕的心情是有的,曼施坦因并没有任何看不起蒲观水的想法。相反,他认真的听着蒲观水的发言,希望能够与中国在未来的军事方面有合作的可能性。

“……协约国是绝对不会给贵**事产业任何机会,即便是有机会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凭白失去十几年的时间,对任何军事产业都是很致命的打击。而我国在军事工业上有很多不足,我们认为贵我两国在这些领域上有充分的合作空间。”蒲观水认真的讲述着自己的态度。

德国的政局到了1920年才算是初步稳定下来。当然这个稳定也仅仅是相对而言,法国人在德国大肆抢掠,倒处拆工厂,搬机器。而战后的经济危机更是猛烈打击着德国的经济。所谓的稳定,仅仅是蒲观水知道该去找谁而已。

然而中国在各国的外交人员依旧以百倍的热情不停歇的工作着,新生的共和国需要迅速提升自己的军事以及工业力量。蒲观水很清楚,此时距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差的很远很远。人民党抓住了一战的机会夺取的一切,英法等国都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希望再次从中国这里夺走。

这些根本无关于个人好恶,而是国家想存活下去,就必须竞争。英法在一战中为了拉拢中国而许下的一切,都随着战争结束而结束。中国只有靠自己来保卫自己得到的一切。那么首先需要的就是中国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

听蒲观水说完了对合作的解释,施耐德中将才慢慢说道:“但是贵国提出的要求远远超出军事合作范畴,这已经是全面的工业合作。”

蒲观水点点头,“我们请德国工业企业到中国设立研究机构,或者到中国实验室工作。包括德国向中国出售各种技术,的确是工业合作。不过现代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人以及军事工业的比拼。刚结束不久的战争已经证明,战争已经是国家整体实力之间的比拼。这两方面无法割裂。而德**方与工业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亲密的关系。所以我希望贵方能够在这些领域向我们提供帮助。”

施耐德中将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不高兴的表情。作为高级军人,中将阁下并不认为军队应该与工业财阀之间有什么所谓的亲密关系。普鲁士帝国作为一个军事帝国,理论上工业财阀地位应该是在军方之下的,这是德**队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不过新的魏玛共和国明显让将军感到很不满意。通过所谓的议会制已经让德军的独立性遭到了极大的损害。至于蒲观水提出的希望军方能够帮助中国人与德国企业合作,一来军方觉得这有些丢了自己的身份,二来现实也让这个要求难以实现。

“如果是这样的话,贵方为什么不直接去寻求和政府进行谈判呢?”施耐德中将问道。

“贵国政府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在凡尔赛合约的框架下解决还债问题,没办法和他们进行长期战略上的交流与讨论。我们追求的是长期合作,短期收益不是太多。当然,我认为贵国政府也根本没有试图把德国从凡尔赛合约下面解放出来的打算。”蒲观水说的固然是实话,不过其中的煽动味道非常明显。

即便知道蒲观水有挑拨的意思,然而这种切中要点的分析依旧让施耐德中将脸上的神色变得柔和了一些。

蒲观水继续说道:“如果贵方单独进行科技开发,那就需要投入资金与人员。这就是成本。开发出来的军用技术变成军用装备,同样需要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军事研究就是烧钱的买卖,我们提供了实验开发的费用,贵方固然没有收益,贵方也不用投入。所以我认为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很大利益的。”

施耐德中将已经完全明白了蒲观水中将的想法,而且对于蒲观水的建议,施耐德中将也颇为感兴趣。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德国方面就送客。

“蒲司令,德国人会不会同意?”通行的参谋在回到汽车上之后问。

“我不担心他们不同意,我担心的是这些人到底能够提供什么出来。”蒲观水答道。

而德国方面也立刻召开了会议,与会的都是德**队中的复仇派。对于有可能爆发中德的几率,这些好歹精熟世界地图的家伙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中国即便强大到能够入侵德国,那也得先摧毁英国、美国、俄国三国中的一国,甚至得全部摧毁三国之后才行。如果中国真的能够办到的话,德国人会觉得很开心。

既然德国复仇派根本不在乎中国强大起来,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到底从中国得捞取多少好处这一件事。

德国达官显贵的宴会中从不缺乏容克资本家与容克军官,联系那些近况惨不忍睹的家伙倒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需要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人来做这个决定。所以随着讨论的深入,众人的视线越来越多的落在了曼施坦因上尉的身上。

曼施坦因上尉当然不是傻瓜,如果他姨夫兴登堡元帅能够出面牵头,这件事才能够有可能全面推行。毕竟这是军方绕过政府与外国达成一个协议,即便是私下的协议,这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所以曼施坦因上尉装聋作哑一声不吭。最后还是施耐德中将表示,他近期将去拜访兴登堡元帅。

老元帅听完施耐德将军的汇报之后,沉默片刻后做出了指示,这种事情没有考虑的价值。既然德国陆军已经承认了魏玛政府,就不能做这样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必须由一个委员会来操作,现役军人是不能参与到这种事情里面来的。

说完这番话之后,老元帅又表示重建德国陆军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施耐德中将很快就明白了兴登堡元帅的意思,他表示会组建一个退役将领委员会来接手此事。

兴登堡元帅又沉默了一阵,仿佛是告诫般说道:“现役军人绝对不能参与此事。”

有了老元帅的保证,施耐德中将命令包括自己与曼施坦因上尉在内的所有现役军人都不再与蒲观水等人有私下来往。然后安排了退役人员与蒲观水见面。

很快,原德国参谋本部退役将领,以及容克工业资本家联合组建的一个秘密委员会就建成了。大出这个委员会意料之外,蒲观水首先要收购的就是已经在法国人折腾下倒闭的几个铁路机械工厂。包括资料,技工,工程师,人民党愿意用英镑或者法郎进行结算。

完成这单生意花去了一个月,技工与工程师不肯去遥远的中国。蒲观水就改换了一个合作方式,不再雇佣德国人去中国,而是由中国派人来德国学习,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中方提供费用。

这些技术也谈不上是多先进的技术,不过中国在铁路设备生产方面的确积累了大量的问题,除了自己研究之外,直接从德国学习也是最好的办法。

德国方面收到了人民党提供的法国银行的支票之后,立刻派人兑现了支票。负责人拎着装满了法郎的皮箱回到委员会,打开皮箱的时候,尽管这些人都不是没见过钱的家伙。但是在这个危机时期,到手了这么多非德国马克的现金,的确如同一颗定心丸般令他们安了心。

第一单买卖都是用来确定交易方式,以及交易信用。这扇门一旦打开,后续就变得轻松起来。

德国在战争中大量使用潜艇,人民党与这个委员会经过好一番讨价还价,总算是得到了德国潜艇的图纸,以及一部分生产技术。交易又定在了瑞士银行,这次交易额度比较大,瑞士银行没有那么多现金,只能把中国的钱划进了德国的秘密账户。

这下德国人真正有了信心,委员会与蒲观水在炮钢生产进行了磋商。但是德国人开价太高,蒲观水干脆利落的拒绝了。人民党可没有那么多钱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头。最后双方商谈了民用发电站的合作意向,德国方面愿意派遣人到中国进行发电站技术的交流。

蒲观水也不愿意在德国留太久,他第二次来德国的时候还是夏末,现在马上就是1921年元旦了。带着还算是丰厚的成果,把其他的工作交给留在柏林的秘密代表与德国的秘密委员会继续磋商。蒲观水准备登上回国的客船。

“蒲司令员,接下来和德国谈关于造船技术转让问题的要点在哪里?”临行前中国秘密联络员请示道。

“国内现在正在拼命积攒经验,会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整理汇总起来。需要的内容我们会列出一个单子出来,你现在先在德国参观。尽量把德国人的底细摸清楚,具体需求我们会通知你的。”蒲观水叮嘱道。其实他也没有什么特别针对性的需求指标,人民党工业建设思路颇为简单,就是全面开花。以钢铁为例,各种性能的钢铁与合金钢,国家大实验室除了自己建设了实验室研究之外,还在好几个大学里面建立了实验室,一个一个比例配方的去生产。研发出来的样品经过各种参数实验后,如果满意的,才会交给其他几个实验室去做实验。最后才会交由国家大实验室对其进行重复实验,以确定实验数据没错。

这是一个极为消耗时间的工作,即便是在实验室中筛选出了令人满意的配方,想从实验室生产转化成大批量生产,同样需要相当的投入。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才需要引进外国的先进经验。引进是必须的,不能傻乎乎的引进是更加必须的。

不仅仅是在德国,中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都派遣了与之相似的技术搜集团队。蒲观水在努力鼓励同志们要对未来的工作有信心的同时,他的内心却并不像外表看上去的那样有自信。作为一个懂行的内行,军事工业建设需要多大的努力,蒲观水并没有盲目乐观的想法。

就在蒲观水正要登上舷梯前,突然有人喊住了蒲观水。警卫员警觉的挡住了蒲观水,这才扭头看回去。却见来的人是德国秘密委员会的一员,那人看来跑的颇为着急,顺着呼吸带出的水份在冷空气中凝结成比其他人稍微明显些白雾。

好不容易挤到蒲观水身边,他人低声说道:“委员会想和您再磋商一件事。”

“是哪方面的问题?”蒲观水心里面倒是更想早一些回到国内。没有更加具体的技术项目列表,谈判实在是事倍功半。

“不知道贵国对大型军舰建设有多大兴趣?”委员会的成员问道。

“难道你们愿意在焊接技术上与我们合作么?”此行前,人民党明确提出的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技术就是焊接技术。然而在谈判合作过程中,蒲观水判断当下远没有到这种合作的程度,所以干脆就没有提。

委员会成员眉头皱了皱,停了片刻才说道:“如果贵方对这方面的确有兴趣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商量的。”

心里面依旧对这话很是不相信,但是衡量了片刻,蒲观水决定还是在留在德国几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