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78章 新安故事

天汉之国 第78章 新安故事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王宵猎睁开眼睛,天已经黑了。亲兵点了蜡烛,烛影在那里一摇一晃的。

站起身,王宵猎伸个懒腰。自言自语道:“现在如此不济!不过看人忙了一下午,竟然就睡了过去。”

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清醒过来。回到位子前,处理桌上公文。不一会,几份公文看过,桌上一下空了很多。看旁边放了一本书,王宵猎随手拿了过来。

原来是采风院的《世情》杂志,已经编了出来,陈与义拿来给自己看。

随手翻来,见是一些乡野奇谈之类。作者都是用唐传奇类似的格式,写成文言文小说。粗略翻了一遍,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翻到最后,见是一篇拟话本的作品。

王宵猎要的,正是这一类作品,而不是那些百姓闲谈的东西。仔细观看,开头也是扯了几篇诗词,显示文采。可惜里面并没有出色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

接下来,写的是一座县城里财主的故事。这个财主,为人谨慎,手段狠辣,渐成一方之霸。最后因为知县交给了他一项任务,要换客店的牌匾。其中有一户坚决不换,他就用来手段来,把这店主的儿子一个一个弄死,而且毫无证据。店主还是坚决不换,一怒之下,这个财主把店主人也弄死了。

故事并没有特别出色之处,但是这人把财主写活了。就连怎么弄死人的那些地方,写得惟妙惟肖。

把文章看完,合上书,王宵猎闭眼想了一会。把旁边的《民情》拿过来,翻开仔细观看。果然,没有多久就翻到了新安县张棣的上报。仔细观看,正是写的新安县的莫员外。

把《民情》里的内容看完,王宵猎道:“这个张棣,倒是个人才。”

官员下去采风,王宵猎并不限内容,听到、看到的都可以写。但是有一条,不许说假话,必须是真实的内容,真实的人名。后续有官员去检查,要能够依文章把事情从头到尾了解清楚。如果只是听说,就必须写明是听说。不能够把听说的内容,写得活灵活现吸引人。

说到底,采风官员是下去了解民情的,不是讲故事的。传奇和世情两本杂志,是让这些故事被大众知道,同时为采风官员提供一定的收入。

想了一会,王宵猎把文章收起来,晚上回去仔细观看。

第二天一早,王宵猎到了官厅,吩咐亲兵去把陈与义请来。

陈与义进了官厅,向王宵猎行礼。

王宵猎道:“陈参谋这边座,有事情与你商量。”

说完,到了旁边的小客厅,请陈与义坐了,命士卒上茶来。

王宵猎拿出《世情》,交给陈与义。道:“这里面有一篇文章写的是新安县故事,参谋看了没有?”

陈与义没有看书,说道:“这书是我编的,自然看过了。”

王宵猎道:“书里面的莫员外,也是个人才。参谋怎么看这个人?”

陈与义道:“我倒是仔细看过张棣写的《民情》,对莫员外的事情写得还算详细。莫员外善于逢迎官员,从来不跟官府作对,做事情也小心谨慎,让人抓不住把柄。这样的人,很难对付。”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官府要对付他,又没有把柄。再者,他逢迎官员,地方官员也会保护他。就是我们派官员去整治,也会无从下手。这样的人,确实难对付。”

陈与义道:“不过这样的人,不违背官府意愿,对地方未必是坏事。”

王宵猎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对地方未必是坏事?那被他欺负的百姓怎么说?知县把一条街搞得跟鬼巷一样,街两边的商铺怎么说?更不要说,这些商铺改招牌,白白花的钱。地方有这种人,对地方没有好处,知县倒是可以为所欲为!”

陈与义听了不由皱眉:“宣抚要怎么解决?”

王宵猎叹了口气:“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所以招你来商议。我们现在,是官方一竿子捅到底,最少层采用官督民办的形式,还是官在管。这有个毛病,只要有官方庇护,豪强在地方就可以为所欲为。莫员外有一个特点,就是逢迎官方。官方不管交给他什么事情,都能够处理得漂漂亮亮。而且小心谨慎,绝不给官方留麻烦。试想,对地方官来说,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哪怕就是现在,我们派官员下去,不把新安的知县换了,也很难查莫员外的事情。”

陈与义缓缓点了点头道:“宣抚说的没错。”

王宵猎道:“你我终究都是一个人,新安县这种事情,不可能亲自下去查。而且不要以为只有新安县是这样,随着时间发展,各地都会是这样。因为对于官员来说,什么事情都处理得妥当,实在太难了。治下万千百姓,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要现在看到张棣说的店主人可怜,就觉得百姓可怜。如果官员的手段软了,就会有真的刁民跳出来,让官员处处为难。碰到真的刁民,就重拳出击。遇到寻常百姓,就百般抚慰。我们现在这样说简单,但要官员真地做到,何其难也。到了最后,官员就会选择一言九鼎,不允许百姓反对。我们上面有规章制度,不允许官员这样做,那要怎么办呢?就会用到莫员外这种人,做些官府不方便做的事。官员给莫员外提供保护,莫员外给官府做些不合法的事,两者各得其利。如此这般,我们怎能防止地方不如此呢?”

陈与义听了,不由皱起眉头,缓缓点了点头。

王宵猎道:“我设置采风院,就是要了解地方的真实情况。从官员那里了解不到的。像是新安县,下面有莫员外这种横行一方的恶霸,但是我们看他的政绩很好。上面不管怎么样考核,只要考核有迹可循,就总是新安县这样的地方突出出来。如果我们再按考核提升官员,那么必然是这样的官员更容易升迁。等到这样的官员多了,这也就成为了官场不公开说的潜规则,不合法,但是合规。到那个时候,断场也就烂掉了。”

陈与义道:“那怎么办?既然是官府,不听官员的,又听谁的呢?”

王宵猎摇了摇头:“就是想不到,所以要商量。我能想到的是,是设置采风院,让采风官员下去,把民间的真实情况反映上来。因为我们做官的,是不知民间的真实情况的。看着是繁花似锦,实际上是烈火烹油,一点火星就能把民间炸了。所谓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上面掌权的人不知道人民想的什么,那怎么行?”

陈与义想了想,缓缓点了点头道:“宣抚设了采风院,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王宵猎道:“虽然设了采风院,但采风官员怎么样工作,其他的官员怎么样配合,也大有讲究。采风官员如果像张棣这样,能掌握官员的升迁,问题就大了。官员们必然会百般讨好,一力迎和,那会怎么样?古有明鉴。秦朝每郡设置监御史,没改置刺史,都是这了监察地方。权力太大,最后刺史成了州牧,主政一地。这样的监察御史或刺史,是没有效果的。地方官员可以和其勾结,上面还是不知道地方情况。”

陈与义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王宵猎道:“所以,采风官员就是采风,最重要的是把地方民情报上来。如果地方有豪强,也是民情,当然也要上报。但是,查地方豪强不是采风官员的主要任务,顺带而已。地方上有豪强,采风官员不报,是采风官员失职。地方有豪强,采风官员只报豪强,也是采风官员的失职。”

陈与义苦笑:“这样高的要求,现在的官员肯定是不行的。”

王宵猎道:“现在官员的能力不行,那就一点一点提高,总有一天会行的。最怕的,是官员的能力不是一天一天提高,而是一天比一天更差。本来官员能力就不行,再一天一天差下去,那还了的!”

陈与义道:“一天比一天差是常态,一天比一天好的情况少见。”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一天比一天还差,都成常态了,这样的政权还想长治久安吗?”

过了一会,王宵猎又道:“新安的事情麻烦在这里。如果因为一个采风官员的报告,我们就大规模处理,那么以后官员对待采风官员的时候,态度就会有变化。不会像现在这样,张棣到县里,一个人找旅馆,官员完全不帮忙。也任他在县里采访,完全不干涉。我们怎么样避免这样的状况,是个难题。”

陈与义道:“这种事情,只怕很难避免。”

王宵猎道:“但是一个县里这样,总不能不管。这样吧,宣抚司派个干办去,显得我们重视。怎么处理,我们慢慢总结经验。其实这种事情,难的是怎么管,由谁来管。我们也没有经验,只有一步一步走了。”

陈与义道:“宣抚找我商量,其实我的脑子里也是一团浆湖,以前没有想过。以后要想清楚了,这种事情确实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清楚的。”

王宵猎点头:“是啊,看着简单,其实很难的。”

如何处理新安县,看着好像很简单,其实牵涉到的问题非常多。

作为宣抚使,王宵猎如果一知道了这种情,就驳然大怒,甚至派个专人去处理,是不合格的。这种事情对于地方是常规,不是只有新安一个县如此。你处理了新安县,别的地方怎么办?知道一个地方就派一个专人去处理?那么这些专人就会形成一个衙门,适不适合就成问题了。

首先要解决的,是由哪个衙门来管。是由行政系统的上级,也就河南府来管,还是由宣抚司来管。如果由河南府来管,就是知道了此事,作为宣抚使的王宵猎对行政系进行小小的警告。如果由宣抚司来管,就是王宵猎认为这不是行政系统的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这间有非常大的差别,虽然王宵猎是宣抚使兼知河南府,下面的官员却不是兼任的。

其次要解决的,是怎么处理的问题。是简单直接的把新安知县免职,把莫员外抓起来重判,还是把事情分析清楚之后再处理,有很大区别。前者是当作一个偶然事件,后者则是当作普遍事件。

偶然事件有偶然事件的处理方法,普通事件则完全不同。不但是处理新安县,还要形成一套方法,一套有效的处理措施,给其他地方参考。

作为宣抚使,王宵猎需要考虑清楚这件事情的性质,处理的轻重,基本的原则,形成一整套处理措施。而不是听到这件事情,觉得不对,派个人去把官员裁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