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77章 机械化

天汉之国 第77章 机械化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孙岩走了一个来回,就有几个汉子跳入田地,把地上的麦子捆起来。很快,地里的麦子全部捆完,只剩下一个人跟在孙岩后面,神态非常地轻松。

王冠道:“跟在后面捆麦子的活计,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足够了。”

王宵猎与潘振林对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年代没有孩子必须上学的想法,特别是中下层百姓。孩子识几个字有什么用?还能考进士啊。

麦子捆起来,除了方便运输之外,最重要的作用,是脱粒时方便。而且脱粒之后的麦穗,可以用作牛羊饲料。既然做饲料,麦穗上的麦粒脱不干净也没有什么。

脱粒的麦穗、谷子秸秆等是优质的饲料,农户可以用来养马,当然也可以养牛羊。对于中原来说,这些优质饲料是养殖牲畜的上好牧草,可以弥补没有草场的不足。

中午没有吃饭,大家就在地头,看着收割机来来去去。

到了下午,已经收获了近十亩地。王宵猎吩咐人,把收获的麦子拉到场院里。

王冠看着依然在田地里忙碌的收割机,摇了摇头叹道:“这机器果然厉害,一台顶上十个人了。等到有钱了,一定买一台回来。有这样一台机器,也可以多种几十亩麦。”

场院在王冠的宅院附近,早就平整过了。周围的大树被砍了,显得特别空旷。

那里早有农林院拉来的脱粒机、扬场机,旁边则拴着几头毛驴。毛驴就是机器的动力。这个年代没有发动机,这些驴啊、牛啊的就是最好的农机动力。

到了麦场上,几个士卒拉了一口铡刀过来,把麦捆上的麦穗铡了下来。又有几人上前,把麦穗挑开,在太阳下面曝晒。由于摊得较薄,要不多久,麦穗就晒得极为干燥。

王宵猎上前看过了,对身边的潘振林道:“今天真是好日头,不大一会,就全部晒干了。”

潘振林点了点头:“夏天的太阳,最是酷热难奈,晒麦子一会就好了。若是农家,这麦子晒一天,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恰好脱粒。我们时间太紧,等了第二天了。”

说完指挥手下,把毛驴套好,准备开始脱粒。

相比于后世来说,这台脱粒机非常简陋。第一段就是用揉搓的形式,把麦粒脱下来。下面一个筛子,把麦糠筛掉之后,麦粒则收集起来。脱不干净的麦糠,则进入下一台。机器的结构都大同小异,后一道只是复脱而已。

潘振林指挥着几个人,用木叉把铡好晒干的麦穗放入进料口,进入机器里。毛驴拉动滚筒,把麦粒揉下来。同时带动筛子,把麦糠和麦粒分开。麦粒落到下面,收集起来。麦糠则一直向后,进入下一台机器里。

这个筛子看着简单,其实麻烦无比。王宵猎听有印象中脱粒机的筛子怎么工作,并不知道具体结构。为了能够造出这样的动作的筛子,大家花费了无数的精力。

王宵猎上前,看脱粒之后的麦子。见里面还是脱得不净,不由摇了摇头。

潘振林指挥着停下机器,调整滚筒的间隙。指挥着调了好一会,麦粒才算干净了。不过如此一来,每次喂入的麦穗不能太多,否则毛驴就拉不动了。

王宵猎道:“这样的速度有些慢了。一亩麦子,就要脱粒半个多时辰。”

潘振林道:“宣抚,这样的速度可以了。二三十亩麦子,两三天就能脱料好了,以前哪里敢想?再者说,农民脱粒的时候麦穗必然晒得更干,也容易脱业。”

王宵猎点了点头:“或许吧。一头毛驴还是力小了些,机器上想想办法,可以用两头毛驴。”

潘振林道:“那倒是可以。现在的机器,也没有差到哪里。”

麦子脱下粒来,就运到旁边的扬场机的旁边。

小麦脱粒后比较干净,扬场机差不需要多快的速度,就可以扬净。一头毛驴带动机器,经过齿轮加速后,叶片飞快转动。吹出的劲风,把碎麦穗等杂物吹出来。

看着干净的小麦被收集起来,王宵猎对潘振林道:“有这些机器,农民种小麦就省了很多力。种麦子省力了,就可以把力气用在其他事情上。假以时日,必能让农民由此致富。”

潘振林道:“要想致富,要有其他的事情做才好。不然小麦上省出来的力气,也没有用处。”

王宵猎点了点头。

是啊,必须让农民有其他事情做,才能够真正致富。要不然,种小麦省了力气,却没有其他事情做,只能坐在地头天南海北闲聊,有什么用?就只是卖了农业机械,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这种事情,一环扣着一环,缺了哪一环对社会生产都不利。农村大量使用农机,就必须让农民把省出来的时间有工作做,能够赚到钱。如果农村劳动力过剩,对农机的销售不利,对社会的发展也不利。

看着周围一望无际的麦田,王宵猎道:“我希望这个国家,家家都有这样的机器,种地能用最少的力气。主人的时间省出来,有充足的工作,能够赚到足够的现钱。他们回到家里,每顿饭都能有半斤肉,吃足够的粮,再不会挨饿。”

后边的高颖和潘振林点了点头。

这个理想,听着好像高不可攀,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纵然不能人人如此,大多数人如此还是可以的。

回到河南府衙门,王宵猎简单讲了几句话,便回到了官厅。

今天的太阳实在太热了,王宵猎虽然没干什么活,却热得不行。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

桃源仙乡,王冠看着场院里码得整整齐的麻袋,好久说不出话来。一天的时间,自己的二十多亩麦子,便都收到了场院里。虽然今天用的人多,可仔细算算,如果是自己一家干活的话,两天时间怎么也够了。

看见浑家带着孩子在那里整理秕糠,王冠喊道:“不要干了,找草毡把麦子盖了,明天再摊开晾晒。你回去宰一只鸡,我去河里面捕条鱼,今夜我喝酒玩耍,享一天太平!”

浑家听了,直起腰来,看着满面红光的王冠,笑着摇了摇头。拉着孩子,到一边鸡笼里去抓鸡。

王冠抓起钓竿,摇摇摆摆来到塘边。这里的鱼傻得很,钓竿抛进水里,不多时就钓到了一尾五六斤的大鲤鱼。

到了晚上,妻子在院子里摆开饭桌,端了饭上来。王冠倒一碗酒,无限满足。

三碗酒下肚,王冠道:“没有想到农林院的机器如此厉害!二十多亩麦,一天就收回家里来了。如果我们也有这样几台机器,一天能收二十多亩,那该多好!”

浑家道:“麦忙麦忙,这个节气,你不收麦能干什么?”

王冠低头想了想,道:“好似也没有事情可干。——不对,没有事情,可以找事情干!”

浑家道:“能找什么事情干?我们本是种地的人,不是城中闲人,不是打零工的,自然就该种地。”

王冠摇了摇头:“上天生下人来,自然是干什么都可以,又不是天生种地。我有一门柳编、草编的手艺,明天四处找找看,有没有柳枝之类,可以编器具来卖。”

浑家听了,点头道:“若是如此,倒是可行。编了器具出来,好歹换几个钱在手里。附近的桃源仙乡大集,可是十分热闹,卖什么器物的都有。”

王冠道:“你看,人生这一双手,怎么会闲着?而且用机器收麦子,不但是快,而且省力。”

浑家道:“是啊,用了机器,真是省力。人只要跟着走就好了,不像以前,在地里几乎把半条命搭上。”

王冠连连点头。过了一会,道:“这些机器,价钱也不是十分的贵。今天我问了,那台割麦的机器,不过六十足贯而已。其他的脱料扬场的,就更加便宜了,加起来不过四十足贯。”

浑家点了点头:“一百足贯,确实不算贵了。”

王冠道:“而且这机器,不需要一家全部买下来。可以成立一个社,两家或者三家合买,也不耽误农时。哪怕是两家合买,一家五十贯,也不贵了。”

浑家点点头:“不贵。两家合买,也不耽误农时。”

整套机器一百贯,当然不贵。不过这是出厂价,农机厂除去各种成本后,有五十贯利润。在农机市场买,大约要一百十贯。至于在其他地方买,价钱就不好说了。

机器的定价低,主要是想快速推广开来。

农机具的客户是农民,价格不能定得太高。大约来说,像这种生产资料的大型器具,售价最好不要超过农民三年的储蓄。超过三年,变数就太多,农民未必会买了。

王冠在桃源仙乡,徭役本来就少,收入自然也高。对他们来说,正常的一户家,一年收入就有六七十贯,五十贯确实不贵。两年时间可以自己买下来,一年两家合伙会很轻松。

在洛阳这种地方,把农村的生产力发挥出来,农民不会太穷。背靠大城市,土地又肥沃,没有乡间的土豪地主二次剥削,农民大部分应是小康水平。

正常的社会本就如此。生在好的地方,自然有好的生活。生在穷山恶水,生活就要苦一些。如果生在好的地方生活反倒不好,生在穷山恶水的地方反倒逍遥,社会肯定出了问题。

在桃源仙乡,生活小康是应该的。如果在这里活得艰苦,要么是遇到了重大变故,要么就是懒而且笨。王宵猎已经搬掉了所有的剥削,就连粮税都比较低,还有什么道理生活贫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