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柳案明 > 第173章 神棍(二)

柳案明 第173章 神棍(二)

作者:钟爱自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6 01:18:13 来源:免费小说

  姚广孝叫柳芸到桌前,指了指桌上的毛笔:“来,你来,你写几个字我看看。”现代人是写不好毛笔字的,更不会写繁体字,他要用此来试出柳芸。

  柳芸问他:“大师想写什么?”

  “写我想穿越回去。”

  “本官不知是何意。”柳芸手有些痒,想伸手抽他几巴掌,也许能直接将他打回现代。

  “你写为人民服务光荣。”

  柳芸提起毛笔写下:“你写为人民服务光荣。”大字用繁体字所书,字写得龙飞凤舞。

  姚广孝看着这句话,再看这书法,自言自语道:“恐怕真是我看错了人。”

  柳芸放下毛笔:“大师,将本官认成何人?”她将写着大字的纸放进了怀里。

  “同乡呀,唉,我以为你是我的同乡呀。”

  柳芸问他:“敢问大师,您是哪里的人?”

  “唉,几百年后之人。我可是位高官,喝酒掉河里淹死了,醒了就这模样。我好想回家,这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歌厅还没有茅台酒。”

  他继续吐槽:“老天让我穿越,也不让我穿到燕王身上,让我穿成和尚。哎呀妈,肉也吃没得吃,酒也没和喝,女人也没有,还穷得叮当响。”

  柳芸听他说话也不回答,只低着头磨墨,掩饰自己快藏不住的笑容。

  姚广孝还是觉得柳芸是现代人,他轻声道:“我知道明朝燕王朱棣可是串位得了皇位,我要想办法改变历史,让他做不成皇帝。”

  柳芸看着这个神棍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冲动同他相认老乡。柳芸心里暗笑,呵呵,就他这城府还想改变历史。我看你不被历史抽耳光。

  柳芸怕他再说些寻死的话,开口打断他:“大师,你中邪了?你不怕被人拿去烧死?”

  姚广孝大惊:“你,你同我一样,你不会告诉别人我的事吧?”

  “我同你什么一样?本官是锦衣卫,你是和尚。你对我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也不怕我将你拿了。”柳芸说完拂袖而去。

  “锦衣卫呀?哎呀妈,要将人剥皮充草。”他吓得赶紧找了个借口告辞了。

  朱守林同张将军商议好了陈宁同小兰的定亲走礼事。转头见姚广孝同柳芸说话,心里有些不安,他想到大师所说的,柳芸不宜与姚广孝相见,特别是两年后。

  后见姚广孝匆匆离开,朱守林才放下了心。柳芸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朱守林轻声道:“定下了明天开始走礼,过两天成亲。”

  “这么快,有时间准备定亲成亲的东西吗?”

  “燕王爷承诺派人一起操办。”朱守林轻声道:“早点好,省得夜长梦多,再说你不想小兰拖太久出嫁吧?”

  “那是自然,就按你说的吧。”

  朱守林问:“主持找你何事?”

  “他就一神棍。”柳芸瘪嘴:“要看我写毛笔字。”

  朱守林点头,还真是神棍,拉着不认识的人写什么毛笔字:“以后别见他了。”

  “嗯,好的。”

  燕王也看见大师同柳芸在一旁说话,他笑着问:“柳同知与大师说了何事?”

  柳芸胡编:“大师对下官道,他看好王爷。”

  燕王神情变了一下,又笑道:“看好本王什么?”难道和尚将他看自己的相说给外人听了?

  “看好王爷打蒙古人。”

  燕王心放了下来:“哈哈,本王最爱打仗。”

  那倒是,朱棣五次北伐,打得蒙古铁骑俯首称臣,他最后是死在第五次北伐的路上。

  朱守林见商议得差不多,站起来行礼告辞:“王爷,下官告辞,去准备义弟定亲娶亲之事宜。”

  燕王端茶:“朱大人,办完婚事再来燕王府一述。”

  朱守林同柳芸走出了燕王府,他们忙着去准备提亲的事宜,还要备成亲的东西。柳芸感慨:“真没想到,来北平一趟,就将陈宁同小兰的婚事给办了。早知道,我多带点银子来。”

  “不用担心,我可以随便向当地布政使支银子,数额不限。”

  柳芸睁大眼:“天呀,那是多大的权限。”

  朱守林笑了笑,没说话。

  柳芸说:“咱们这是私事,还是不要用官府的银子,我去钱庄取银票,正好在此买些房地。”

  朱守林见她这样安排也同意:“也好。”

  朱守林先带着她去了一趟通汇钱庄,柳芸走进钱庄店铺,一位年长的掌柜迎了上来。掌柜见来者穿着长黑袍,态度更为恭敬小心:“请问大人有何事?”

  柳芸道:“我是应天府香满园的东家,在通汇钱庄有存银,如今我要提二万两银票。”她拿出了一个锦袋,从里拿出了一枚她的印章,另有一张用桑皮纸为原料的银票,上面记着她的户名,还有大写数字排序,及存的银总额。每支出一笔就有记录,上面有承办人的签字加印章。”

  掌柜双手接过银票,他恭敬地请柳芸二人坐下,同时叫店小二给他们上茶。掌柜拿着银票仔细地甄别。

  柳芸很佩服古人的智慧,从宋朝开始,来来往往的商人们因为带着银子十分的不方便,经商所用的大量白银请人押运的费用也相当的大,还时常遇到山贼杀人越货。于是他们创建了民间的银票,开始在世上流通。那时候靠的全是诚信,官府还不认可此事,商人之间只凭手上的一张纸便能将银两提取出来。

  到了元朝,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回国后写下《马可波罗记》叙述了中国银票制作工艺及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州人才了解了银票,1661年瑞典才开始发行银票。

  中国钱庄是世界银行的老祖宗。柳芸想到这笑了起来。

  掌柜验完后,提起笔在银票上写下此次提取的金额以及余额,再签字盖章。他办完这一切,双手拿着二十张银票恭敬地走了过来:“大人,小的为你拿是一千两一张的银票,方便便用。”

  柳芸点头,接过银票仔细查看着。

  掌柜随口问:“大人一次取用二万两银票,是想做何用?”

  “在此买些房产。”

  听此话掌柜像打了鸡血:“大人,通汇钱庄前些日子建了不少房产,您要不要去看看?大人看好后,给您最最优惠的价格。”

  柳芸抬眼看了他一眼,看不出来还是位房位产商。柳芸一想,这也很正常,银子存在钱庄,他们得想办法用别人的银子获取更大的利润。

  柳芸随口一问:“位置在哪?有什么房产?”

  掌柜热情细细介绍:“位置很好,对了大人,在锦衣卫会所附近有一片,那是二进的四合院,建好一年多,随时入住。另外在皇城不远处,建有一条街,那全是商铺,大人,您买下一处商铺,又可在此开一家香满园酒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