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玄幻 > 九州造化 > 第444章 论道(四)

九州造化 第444章 论道(四)

作者:逍仙08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8:41:14 来源:书海阁

肖逸曾与法家韩离秉烛夜谈,对法家之道算得上精通,无须去听,也知道韩离将如何论道。

当他回过头来,忽见长靖真人等人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意,心中微奇,询问其故。

却听长靖真人道:“阴阳家倒也罢了,墨、儒、法三家相继论道,颇有些寻事之嫌。前人设定这等顺序,也不知是否有意而为。”

长清道者笑道:“若是将儒家改在墨家前面,就更加有趣了。”

长靖真人摆手道:“若是那般,论道时必然精彩,但可能加深三家之间矛盾,委实不可取。”

肖逸听得更为不解,问道:“儒墨二家之事,弟子已略知一二,可是法家与儒墨之间又有何关系?”

长清道者道:“万年前,法家掌权,凌驾于百家之上。但后期,由于过于崇尚严刑峻罚,渐渐引起世人不满。百家之中,反对者自然不在少数,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儒墨二家。儒家以文章抨击法家之过,墨家则直接以武力破坏法制,是以,法家对儒墨二家极为痛恨。直到今日,世间还流出这一句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正是出自那法家先祖之口。”

墨者亦称为墨侠,那‘侠’字指的便是墨家。

肖逸听罢,愕然道:“三家之道,多有相悖,让其紧挨着论道,岂不明摆着挑事吗?”

长清道者却道:“百家论道,从来便是针锋相对,直指对方死穴进行抨击。若不然,又怎能促进各家不断进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肖逸受教,道:“师父说的极是,倒是弟子目光狭隘了。”

果然,只听那韩离口若悬河,不停指责墨儒弊病。墨家“以怨报怨”,刚才儒家已指出了其不当之处。按说,儒家“以直报怨”亦提倡以法规报怨,与法家依法决断类似。但是韩离仍不认同,认为对于施怨之人应当予以重刑。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若不予以重刑,便起不到威慑作用,世间也就永远无法断绝仇怨之事。唯有以重刑威慑,方能以绝后患。

而且,法家对于“以德报德”也有不满,说道:“德有轻重厚薄之分,人施我以德,我还之以德,看似公平,其实二德绝不对等,并不公平。世间并无完全对等之德,正好可以相报。人施以厚,我还之以薄。我曰,德以报矣。但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德有余之,尚未报完。如此,德便可能转化为怨。若人施以薄,我还之以厚。我却感到不公,其理如一。是以,报德亦应依法。并依法重赏,倡导世人施德。长此以往,人人施德,天下方可太平。”

肖逸闻之,微微点了点头,心道:“此言和《道德经》中所言,‘和大怨,必有余怨’,有些相近。”

韩离讲得颇为精彩,但是百姓对法家之道毕竟有些陌生,一时难以尽解。尤其对于重赏之说,更是难以认同,皆想道:“依靠重赏来倡导世人施德,那样的‘德’还能称其为‘德’吗?完全依法而行,人性又何在?”

“以法诛罪,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民受赏而无德也。”

故而,当其讲罢退场时,多数百姓还在苦思冥想,掌声稀稀拉拉,谈不上热烈。

韩离哀叹地摇了摇头,颇感沮丧。

再听了法家之道,肖逸心中惊叹,不禁陷入沉思。

在平常人看来,无论何事,必然只有一种正确的解决之道。如报德报怨之事,也定然只会有一种回报方式是正确的。

可是,听了数家,却出现了数种方式,而且每一种方式都颇有道理,令人反驳不得。

佛家修心,选择逆来顺受,以善心感化对方;阴阳家报怨以德,以盛德遏仇怨;墨家以怨报怨,快意恩仇,不论后果;儒家以直报怨,公平对待,不偏不倚;法家以法决断,重刑震慑,以绝后患,等等,单这五家之论就令人头晕不已,更遑论那些茶家等小家之道了。

“到底哪一种才是最佳之法呢?”肖逸眉头深蹙,想之不通。

青兖之地乃是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所以在儒、名二家之间,夹着许多名不经传的流派。

韩离之后,有数家上前论道,讲授报德报怨之法,不过,他们所讲之法皆脱不出阴阳、儒、墨、法四家之道,大同小异,并无值得深思之处。

其中,兵家论道,说了一句话,却听肖逸暗自一惊,深以为然,留上了心。

兵家那人说道:“兵家讲究知己知彼。在报德报怨之前,应先思量清楚,对方所作所为,到底是德还是怨?或许,你心中的德怨,只是对方的无心之举,根本未加在意。如此,谈何报德报怨?”

德怨既不成立,那么诸家所论之道也就没了意义。

此时,肖逸脑海中已错综复杂起来,一时难以理清楚,只是不住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同时,也颇为期待下面诸家论道,心道:“也不知其余诸家还能提出什么样的独特见解来?”

但是待他看到名家论道者是那惠通时,不禁眉头一蹙,厌恶之情顿生,心道:“品行不端之人,又能说出什么大道来?”

只听那惠通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论报德报怨之前,应弄清楚何为德,何为怨?”

名家竟在德、怨划分上提出异议,认为德、怨当有一个标准。若不然,如何相报?如何奖罚?或许,对方原本是在施德,却被人误解,当怨回报。

这与那兵家所论颇有些类似。不过,兵家依靠观察来揣测对方意图,名家却要给德、怨定名,为德、怨立标准。如此,有了标准可依,报德报怨的问题也就简单易解了。

名家所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其所说也确实有理。

最后,惠通道:“世俗之中,正人用邪法,邪法即为正;邪人用正法,正法即为邪。同理,有德者施怨,怨即为德;无德者施德,德亦为怨。是以,世间必须首先为德怨正名,正名之后,方可谈论如何相报。”

众人听罢,无不点头道:“不错,德怨不分,无论以善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还是以怨报怨,以法报怨,都是空中楼阁,做不得准。”(未完待续。)

喜欢九州造化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九州造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