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玄幻 > 九州造化 > 第443章 论道(三)

九州造化 第443章 论道(三)

作者:逍仙08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8:41:14 来源:书海阁

这时,只见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墨家弟子,越众而出,走上台前,先向众人抱了抱拳,笃定道:“天下人生而平等,互不相欠。故而,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有德报德。”说罢,竟不理会是否有人提问,直接转身回到了师兄弟之间。

全场愕然,一时也忘了质疑。可是待反应过来,又觉对方话语再简单不过,说得明明白白,根本毋庸置疑。

诸子百家之中,熟识墨家之人,无不摇头苦笑,道:“此子倒深得墨道真传。”

墨家提倡“言无务多而务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认为人应当少说话,多明智,去文饰,善明察。所以,墨家无论说话,还是作文章,从不像其他流派一般,或铺张扬厉,或善为普喻,而是直截了当,就事论事。

这等方式,虽然容易为人理解。但是过于质朴,太硬太直,缺乏感情趣味,难以引人入胜。

是以,肖逸听罢之后,虽感干净利落,十分痛快,但是总觉得有些不适。

然而,百姓文辞有限,反倒喜欢直截了当。而且墨家寻求的是快意恩仇的路子,颇合百姓心意,登时引得彩声四起,百姓纷纷叫好。

直到此时,百姓才从佛家和阴阳家那等沉闷的论道中醒来。

肖逸虽微感失望,但也实实在在领教了墨家的风格,又不禁大生敬意。

墨家居徐州,徐州偏北,便是青州儒家。

眼看儒家上场,肖逸也顾不得继续深思墨家之道,忙将目光聚集到儒家方向。

儒家论道者是那季逍城。但见季逍城行到台前,做了个四方揖,朗声道:“天下诸事,不外乎德、怨二字。大到国邦,小到邻里。德则和睦,怨则反目。人生而至死,国立而至亡,无时不在发生。”

众人听闻“报德、报怨”之题后,只是在想“如何报德,如何报怨”,儒家却将其升华到探究家国大道的层面上。

众人听其说得有理,无不点头,心想道:“人生在世,说到底还不就是时刻在处理着德和怨吗?对个人小家而言,处理的好,家和邻睦,事事如意;处理的不好,家闹邻恨,事事不顺。对邦国天下而言,好则万事兴焉,坏则邦乱国崩。一切后果,皆因德怨而起。”

想到此处,众人顿时起了兴趣,心想道:“也不知儒家如何处理这德和怨?”

只听季逍城道:“曾有儒家弟子问过孔圣人此问题,孔圣人答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德,即对方有德,我亦以德报之。此意明了,毋庸赘言。至于何为‘以直报怨’,外人不知儒家之学,千百年来,多有误解,在下今日就专程解释一番。”

听闻儒家之论,那阴阳家楚天应忽然冲着玉临风抱了抱拳。玉临风亦抱拳回之。

肖逸看到二人神色,不禁纳闷道:“儒家以直报怨,推翻了阴阳家报怨以德的道论,阴阳家为何还感激儒家呢?”

其实,他不知晓,当年儒家弟子问孔圣人时还有一句话,就是“以德报怨,何如?”孔圣人答曰:“何以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圣人直接反对以德报怨,季逍城若将原话说出,等同公开否决阴阳家主张。百姓无知,不知将怎么猜想。儒家抛开前一句,直接论述自家之道,不故意卑人尊己,足见君子之风。楚天应熟知此事,自然心存感激。

这时,不待季逍城解释,已有人问道:“以直报怨,不就是以怨报怨吗?岂不是与墨家相同?”

不明之人,常以为‘以直报怨’即是‘以怨报怨’,这一误解已延续了万年。

季逍城向对方望了一眼,说道:“以直报怨,所谓‘直’者,理义道德是也。不违义理,方称‘直’。以怨报怨,有违义理。是以,以直报怨,不同于以怨报怨。”

诸家道论不同,总不能照顾周全。刚给了阴阳家一个人情,下一句却又得罪了墨家。

墨家刚刚论道结束,季逍城称‘以怨报怨’有违义理,等于公开贬斥墨家。

古往今来,从来都是墨家抨击儒家,今日儒家反过来贬斥墨家,墨家岂能高兴?只听那墨千手哼了一声,说道:“季家侄儿,这是论道,不是辩道,你说这话是何意?”

季逍城向其行了一个晚辈之礼,神色却不变,不卑不亢道:“晚辈只是就事论事,并无贬低墨家之意。”

墨家虽与儒家不睦,但是轮到儒家论道,这时发生争辩不合时宜,恐贻笑大方。而且季逍城执晚辈之礼,也算给了其面子。墨千手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只听季逍城继续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固然痛快。但是,这等报怨方式,不仅不利于化解恩怨,反而令恩怨越结越深。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此一来,恩怨永无休止,人也将永远恩怨的折磨之中。”

众人听罢,默默地点了点头,又从墨家“以怨报怨”的爽快中恢复过来。

但见墨家众弟子铁青着脸,颇为不快。此次大会,儒家总是在墨家之后出场,令墨家颇为无奈。

这时,有人疑惑问道:“既然不能以怨报怨,那么‘以直报怨’到底是何意思?”

季逍城微微一笑,答道:“以直报怨,即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仇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仇怨,一不能冤冤相报,令仇怨加剧;二不能姑息纵容,被迫忍受。应以刑罚相辅,给以适中惩罚。”

肖逸心道:“儒家崇尚中正仁和,在德怨之上,果然也取得中正之道。”

一连听了数家之道,彼此不仅不同,还多有相悖,而且各有其理,莫说普通百姓茫然,便是肖逸也倍感晕乎,不知该听从谁家之道。

儒家讲罢,按照九大门派位置分布,应该轮到名家出场。这时却听一人高声道:“天道远,人道迩,世间之事,无论德怨,理应一断于法!”

肖逸闻声失笑道:“我倒忘了这位韩兄弟。”

那法家韩离所在位置正好在儒家偏北、名家偏南。而且,肖逸仔细一看,竟发现儒、名二家之间还有数家具备论道之资,想听名家论道,还得等上一阵。(未完待续。)

喜欢九州造化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九州造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