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34章 孩子们被抓了!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34章 孩子们被抓了!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一个家庭里面,必然是最有劳动能力的人,吃喝得最多。

因为他们需要足够的营养来获得体力,从而去外面挣钱回来养家糊口,养活家里劳动力缺乏的老幼。

巫夜霜帮着解决了灾民青壮劳动力吃饭的这个问题,那么留在各大灾民营地的这些老弱妇孺,自然就宽松了许多。

每天每个人能带回二百文钱,按理说即便买了米面,也能留下一百文上下,几个月下来就是三五两银子,算得上一笔不小的积蓄。

但老百姓们的精打细算,还是出乎了柳铭淇的意料。

因为他看到了几乎所有的民众,都是去买的麸糠。

旁边挂着官府旗号,售卖四十文一升的平价粮食的棚子,妇女们只是去买很少一点,充其量就是一升,半升的占据绝大部分。

很显然,景和帝没有让老弱妇孺们吃麸糠粥的意思,但他们主动就选择了吃麸糠粥。

按照标准一家五口人计算,除去青壮劳动力的四个人,吃两升粮食就足以果腹了。——不敢说吃饱,只能说不会饿得难受,如果能找到多一些的野菜果子,那倒是能吃饱一些。

如果按照一比三的配比,他们花二十文买半升大米、二十三文买一升半麸糠,加起来才四十三文,比光买一升米或者一升麦粉要便宜一半。

一天节约四十文,一百天就是四两银子,这可也是一笔大数目。

这个账算得非常细,也是处在底层的老百姓们无可奈何的一种智慧。

但这么精打细算却很管用,至少能让他们回去之后能安稳的度过没有粮食的几个月时间。

思索之间,柳铭淇看到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婆,颇为辛苦的扛着一大袋麸糠,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她的身体看起来不大好,每走几步路便会喘着气儿,停下来歇一歇。

柳铭淇一拉池三,直接迎了上去,眼巴巴的哀求道:“阿婆,您要人帮忙扛东西吗?”

“不用不用。”老婆婆赶紧摇手。

“我们只要两文钱就够了,您就算住在5里开外都没有关系的!”柳铭淇的眼眶都红了,“阿婆,我们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求求您,让我们帮您扛东西吧!”

老婆婆看了看邋遢的两人,叹了一口气:“两文钱够吃什么?”

柳铭淇憨厚的回答道:“我们干一天的活儿,赚十几文就够买一升麸糠了……往城里面走的小镇上,麸糠要便宜一点,然后我们自己烧火做麸糠饼子,够吃两天呢!”

“你们的父母呢?”

“他们……他们逃难的时候饿死了,就剩下我和弟弟……不过我们都长大了,可以照顾自己了……”

柳铭淇一边说着,一边用肮脏的袖子抹了抹眼睛。

池三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

我滴娘亲啊!

如果我不是知道这是我家世子殿下,完全能把他当成真正的灾民流浪儿呀!

装得太像了,完全没有破绽!

他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东西的?

殿下对待一个小事儿都如此认真,我三儿也该认真学习他才对啊!

老婆婆显然也相信了柳铭淇的话语,脸上露出了不忍之色,“唉,可怜的孩子……好吧,你们帮我扛这袋麸糠吧,我家就在那边不到一里路,不远的。”

“诶!谢谢阿婆!”

柳铭淇兴高采烈的从她手里接过了麸糠袋子,扛在了身上,“阿婆你一定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老婆婆闻言笑了,慢悠悠的跟在了柳铭淇和池三的身后,给他们指点着道路。

越过了外围,里面的茅草房和简单的帐篷虽然风格不一样,但却整整齐齐的,二十间为一排,二十排为一个方阵。

间、排之间的间隔是一丈三点三米,每一个方阵之间距离就有五丈,中间还专门有隔离出来的区域,拿来烧水做饭,免得火灾起来了,直接烧毁一大片。

因此才能看上去井井有条,不至于杂乱无章,连过路都很难。

帝京府的衙役巡捕们便是在方阵之间巡逻着。

有了苗炎在帝京府坐镇,这群衙役巡捕们平日里也要吃喝一些,卡拿要一些,但大的过错是不敢犯的。

否则苗炎连太子宠妃的弟弟都敢一把火烧死,还会怕了这群人?

这一次来灾民区域之前,苗炎就亲自嘱咐了他们,一定要敬忠职守,不得有任何扰民的事情发生,不然直接斩立决。

于是这段时间衙役巡捕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松懈。

许多灾民之间的口角和邻里争端,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赶来出来。

有了这种认真的态度,数十万人的灾民营地里面,一直没有大事儿发生。

当然了,七八万的青壮劳动力全部出去干活儿了,也是避免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不然几万青壮年闲在营地里面没事儿做,又处于人生和家庭的焦虑之中,被有心人调动的话,很容易出大事件。

不得不说,这种历朝历代都使用的方法,简单又有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本来如果不招募他们干活儿,皇帝和朝廷一样会给他们赈灾,给他们饭吃。

现在让他们干活儿,不但能做大量平日里没人做的大工程,不但可以避免他们的不满唠叨,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使得各种商品的流通反而会比以前更好。

这其实就是一种古代版本的商品流通活力了。

以工代赈,便是让整盘棋活过来的最重要条件。

用这个方式安稳人心、刺激经济活力,一举多得。

柳铭淇的嘴巴甜,一路上和老婆婆闲聊,还没到家便套得了不少的信息。

老婆婆今年五十三岁,夫家姓耿,家里足足有九口人,分别是儿子一家五口,女儿一家三口。

现在她儿子、女婿和大孙子都去了工地上忙活,家里就三个女人和三个七岁到五岁的孩子。

她大孙子今年十六岁,本来不够年龄的,可架不住长得人高马大,力气也不错,那些招募青壮的官吏们自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因为除了她,家里没有别的老人,所以耿婆婆一家人基本上没什么负担。

除了三个男人每天干活儿能拿回六百文钱之外,女儿和媳妇也到处帮着缝缝补补,或者去干点零活儿挣钱。

三个孙儿孙女经常跟着伙伴去捡点野菜果子,也不用她怎么照顾。

耿婆婆自己便负责买东西做饭。

除了麸糠和大米之外,她每隔几天还会买一两斤猪肉,一家人生活不算过得幸福,可至少在这个灾荒年景,还是比较安稳的。

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了耿婆婆的茅草屋,这里他们一家人就占据了两间,儿子五口人一间、她和女儿一家人一间。

柳铭淇把起码有二十斤的麸糠放进了屋里,发现这里面很空旷,也就是几件衣服和几个树藤箱子放在角落,连桌子和板凳都是用木头现做的。

床就更不用说了,用砖石和木架搭成了两张木板床,被褥很是破旧。

连耿婆婆这种在灾民之中算得上小康的家庭,家里环境都是这样,可想而知那些家里老人小孩多的,会是什么样子了。

人离乡贱,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柳铭淇故意做出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耿婆婆在掏了两枚铜板给他之后,还特意舀了一碗水,让他和池三喝。

“坐着歇一歇,累了吧?”耿婆婆坐在门口,笑着对柳铭淇道。

她没有再让柳铭淇进屋,家里没有男人在,万一柳铭淇两人起了歹心,那可不好办。

柳铭淇一屁股坐在了门口的石块上,又和耿婆婆闲聊了几句,便准备离开,重新寻找搭讪的目标。

相比起年轻人,寻常人家的老人更容易交谈一些,这是从古至今的真理。

不然那些卖假保健药的家伙,就不会靠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甜甜的称呼,就让老人家们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无用东西了。

“等一下!”

耿婆婆叫住了他们,转身走进屋里,很快的拿出了一个小布袋,递给了柳铭淇。

“孩子,阿婆不能为你做什么,但这里有几个麸糠饼子,可以充饥的,你们拿着吃吧!”耿婆婆这样说道。

拿在手里,柳铭淇感觉到起码有半斤重。

虽然钱不值几个钱,但能对萍水相逢的小乞丐这么和善,耿婆婆的心地很是好。

“谢谢阿婆,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柳铭淇紧紧的抱住了小布袋,眼眶中又有了泪花儿。

“傻孩子……唉,都是苦命人啊,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耿婆婆苦涩的一笑,“好好活下去就行!”

“嗯!”

柳铭淇转身就想走。

但没料到拐角忽然闪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小跑着的她满脸惊慌,看到了不远处的耿婆婆,更是张嘴大喊:“耿婆婆,你家的三个小孩子,刚才被一伙人给抓上马车跑了……快去看看啊!”

“啊!?”

耿婆婆浑身一颤,不敢相信的道:“张家媳妇儿,你说什么?光天化日之下,抓人?”

“对!”

张家媳妇儿此时已经到了她跟前,嚷嚷着道:“你媳妇儿当时就在不远处,现在正在拼命追……可那伙人抓了人之后,在营地里面人多的地方一阵绕圈,等到我们大家追过去,都看不到人了。

不过那儿是马车聚集的地方,许多马车正在来回的卸货和运输东西,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他们上了哪一辆马车……”

她的口音和京城不一样,柳铭淇都是好不容易才听清楚了来。

但耿婆婆却瞬间听懂。

不仅仅是她,旁边好几户都跑出来了人,把她围在了中间。

耿婆婆此时已经无力支撑自己,倏的便软了下来,往地上倒去。

柳铭淇眼疾手快,一把就将耿婆婆给抱住,然后把她缓缓的放靠在茅草屋墙面前。

“耿姐,你没事吧?”

“耿婆婆……”

一群街坊邻居蜂拥着挤了过来,反倒是把柳铭淇给挤到了一边。

柳铭淇正好看到张家媳妇儿站在外围,便问道:“姐姐,像是这样的事情,是头一次发生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谁啊?叫我姐姐?油嘴滑舌的!”张家媳妇儿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反而是一脸的警惕。

柳铭淇看了看她,把她给拉到了一旁,在她叫喊之前,塞了一小块碎银到她手里。

“咦?这……”张家媳妇儿用手捏了捏,脸上露出了喜色,“银子!”

“对!”

柳铭淇摇了摇手,手里还有一块更大的碎银,“想得到它,就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张家媳妇儿眼中流露出贪婪之色,她也不管这个小乞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银子,直接说道:“之前好像也有一些,不过是距离很远的营地了,我们这里还是第一次。你不知道那群人多快,抓着三个小孩就跑,我还看到他们给小孩子闻了什么东西,然后三个小孩就喊叫不出来了。真可怕!”

柳铭淇抛出了手里的碎银,转身就往外面走。

池三赶紧跟上,他看着不远处耿婆婆醒来之后,哭得撕心裂肺的样子,也有些不忍。

“殿下,您准备怎么做呢?”他问道。

“我自有主张。”

少年也没有和他多讲,两人快步回到了客栈,匆匆清洗了一番,骑着马直往京城里飞驰而去。

我就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每逢大灾大荒年景,卖儿卖女的人不在少数,但还有一批人,买都懒得买,直接去拐.卖孩童。

如此的人,简直是人渣。

京城外面的灾民区域宽阔达二十里,牵涉到了三十万人的居住,可谓已经是一座中大型城池。

这么大的面积,哪怕是有几千衙役巡捕在维持秩序,有上万的禁军在负责安全,都没办法面面俱到。

这便给了那些恶人们以可乘之机。

柳铭淇心中已经有了定数,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一定要赶在时间前面,从而安全无损的把孩子们给救出来。

看见过现代社会的那些报道后,他对于这些人渣的底线根本不敢相信。

不管今天是不是耿婆婆的孩子被拐.卖,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柳铭淇都有义务去救人,去铲除这些人渣!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