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33章 两个小灾民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33章 两个小灾民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皇帝不认为柳铭淇一开始就要招募上万个人。

但框架一搭建起来,从一两千人到三五千人,实际上会很快。

想到这么上万人忙忙碌碌的工作,创造各种效益,让民众的心更加稳定,他心里就很舒坦。

不过他还是叮嘱道:“你要记得,购买树木的时候不能竭泽而渔,不要把一座座山头都给买空了,不然水土流失,损害了根基可不好。”

“小臣明白。”柳铭淇正色的点头道。

古人也是很聪明的。

他们知道树木能稳固山体,能稳固水土,所以凡是砍伐树木,基本上没有全部砍光的。

都是先砍大的,再补种树苗,这样循环着利用。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那便是在灾荒和动乱的年代。

那些时候人们连活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树皮可以吃、树根可以吃,树木可以挖来卖钱……那时候的灾民们,就像是蝗虫一样,走到哪儿就破坏到哪儿。

历史上的黄河,就是这么一次次的被破坏的。

以至于清澈的母亲河,变成了现代浑浊的模样儿。

帝京府周围大部分都是平原,不过小山丘却不少,另外往南面走,京畿地区的区域,就有嵩山等几座大山脉。

除却了山丘,本身空地上的树林就不少。

哪怕是扩大了规模,二三十年都不用担心树木资源枯竭。

树木、山丘都是有主之物,造纸工坊都得购买。

只不过树木的价格便宜得很,那些主人巴不得自己的树木能卖出去——反正那么多,种植新的又不用你多花精神去照料,全部天生天养,就跟白得的一样。

说完了这个,景和帝才想起了今天叫柳铭淇来的真正目的。

“铭淇啊,城外的灾民聚集区,你去过吗?”

“没有。”

少年摇摇头。

因为灾民都是从东面过来的,所以帝京府都把他们安置在东面儿。

其实柳铭淇前往小葛村的途中,就看到了官道旁边那些一连片的草棚子,分成了七八块,连绵了十来里。

灾民的总人数大概二十来万,还有不小于这个数目的灾民,被京畿总督熊文庆留在了外面,没敢让他们聚集在一起。

裕王妃派遣的小间谍们,如今就在其中,寻找着合适的家丁人选。

而禁军也派了上万人,配合着帝京府衙役们去维持治安。

但柳铭淇当然没有自己走进去过。

景和帝道:“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跟着巫夜霜去做水利了,基本的生活还是能保证的。但我不放心,希望找个人去看一看具体的情况,你去看看吧!”

“我?”

柳铭淇惊讶了,“皇上,宗室是不能牵涉到朝廷事务里面的。”

“这不算什么朝廷事务,只是代表皇家,去瞧一瞧情况而已。”景和帝道,“你把你看到的,回来跟我老实的汇报就可以了。”

“好!”

柳铭淇懂了,这是让自己当小间谍啊。

只是这个小间谍的级别有点高,直接代表了皇帝。

可惜没有什么尚方宝剑,能够让自己装比一番。

……

第二天一大早,柳铭淇带着池三出了门。

本来的保镖大柱被留在了家里。

如果柳铭淇带着大柱出现在灾民区域,那么一个人高马大、满脸横肉的壮汉,看起来像是难民吗?

明摆着就是富家公子哥的护卫嘛。

灾民们不把你当自己人,当成外来人了,自然就探听不出什么秘密来。

池三就不一样了,他本来就长得瘦小,看上去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不就是典型的灾民少年吗?

出了京城,柳铭淇在靠近灾民区两里路的一家客栈停下,寄放了马儿,自己和池三订了一间房间,进去之后便开始了乔装打扮。

两人换了一身破旧的秋衣,迎着店小二疑惑的眼神出了门。

才走了一段路,柳铭淇便停了下来。

“殿下,怎么了?”池三疑惑的道。

“鞋子!”

柳铭淇脱掉了准备好的半新旧的鞋子,扔到了路边,“难民是不需要鞋子的。”

池三看了看地面,因为昨晚下了雨,不是官道的小路上,到处都是泥泞一片,踩在上面就是满脚泥土。

他看了看柳铭淇满是泥土的脚,有心说“有些灾民还是有鞋子的”,可最后还是跟着一起,扔掉了鞋子。

“嗯……三儿,你说我们这样是不是太白净了?”柳铭淇望了望池三,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双脚。

池三吞了吞口水,“殿下,你该不会……”

他话还没说完,柳铭淇就弯腰下去,把泥巴抹在了露出的小腿上,顺带着手臂上也抹了一些。

更夸张的是,柳铭淇连脸上脖子上都抹了泥土,最后还不过瘾,甚至把头发都给弄成披发,在上面抹了泥土。

池三胆颤心惊,觉得眼前的世子殿下完全换了一个人,跟那些逃荒的灾民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更加凄凉一些。

“赶紧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柳铭淇弄完了自己,转而就把池三给抓了过来,依样画葫芦的给他也弄了一遭。

被弄得披头散发像是个小难民,池三并没有什么不满,连世子殿下都这样了,自己受点罪算什么?

等到两人再上路,他们俨然已经变了两个真正的灾民。

往灾民聚集区走,看到的许多比他们年龄小的小孩子,约莫就是七八岁到十来岁的样子。

这些孩子都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看到路边、树林边的野菜就去捡,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一些果子。

只不过,弱肉强食是世间的规律,大一点强壮一点的孩子,收获总是比别人多。

期间还有不少的帝京府衙役们手扶朴刀,在灾民的帐篷茅草屋区域走来走去。

制服像是金吾卫的禁军军士们,则是成队成队的在外围巡逻,并不干涉这些孩子们做事情。

衙役和禁军的职责都是维护灾民区域的安稳,只要他们不闹事就不管。

数十万的灾民,被分别安排在京城两面、方圆三十里的范围内,分成了好几个大块儿。

这样又方便管理,又不至于这么多人拥挤在一起,容易发生不可预料的危险。

柳铭淇先前看到了那么多的小孩子出门捡野菜,还以为这里会像是三哥那边的贫民窟一样杂乱和触目惊心。

结果还没有走进去,柳铭淇便看到了外部围了一圈、大约几百米的范畴内,一群推着车子、搭建临时帐篷的小商贩,趁着一大早的工夫,在大声吆喝着,兜售自己的产品。

有吃的、有穿的、有各种日用品……看上去很是琳琅满目。

不少穿着整洁衣服的女人们,围在了摊贩们的身边,大声的讨价还价着。

相比之下,柳铭淇和池三的破烂衣服和浑身的泥土,反而显得很另类。

不少路过的人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

“真可怜,他们是父母双亲都不在了的孩子吧?”

“可能是!”

“唉,这个世道,让这两个半大孩子怎么过哟!”

“我们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就不要感慨那么多了。”

沿途听到的这些话,让柳铭淇低下了头,却是松了一口气。

幸好没有露馅儿。

想了想,他带着池三,朝着人最拥挤的摊位走去。

只听有个小贩站在了石头垒成的高处,大喊着道:“走过路过的乡亲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麸糠只卖十五文一升,十五文一升啦!今天卖光了明天不一定有,请快点购买啊!”

柳铭淇一瞧,起码有上百人围在了摊位前面,每个走出来的妇女、老人,手里都提着大小不一的袋子,里面装了满满的麸糠。

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显然觉得很满意。

大米和麦粉卖四十文一升,而麸糠只要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价格,虽然很难吃,可如果就着野菜、加一点大米或者麦粉进去,完全可以果腹。

本来朝廷之前是每天都要施粥的,是纯米粥。

原本下面的人准备也用麸糠粥,可景和帝难得的发了脾气,说“朕脚底下的子民,难道都吃不了稀粥”,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全部用米粥。

而且还是标准的“筷浮落人头”,必须要粘稠的才行。

但是要喂活这么三十多万张嘴巴,压力是何其的大?

住在这边的灾民们,家里一般都是有壮年人主心骨的。

所以只是让他们休整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家里只要是十六岁到四十岁的男人的,全都被巫夜霜带领的水利修缮、河道清理、道路扩建队伍给吸收了。

本来帝京府是给他们每天二百文的工钱,这样一天能买五升大米或者麦粉,足够他们一家四五口人一天吃了,还能余上一两升的钱,长期累积下来,作为他们返家的过程中和安置所用。

可巫夜霜这个女尚书很仁慈,她以“工期不能允许工人们中途离开”为由,强行给工人们提供一日三餐。

早上馒头稀饭、中午和晚上都是猪肉鱼肉米饭,有的大肚王甚至一顿能吃两升饭。

苗炎对此哭笑不得,强大的资金和粮食压力让他直接甩锅给了皇帝。

景和帝同样没有办法,又不能说巫夜霜做得不对。

因为从巫夜霜宣布了这个政策之后,劳工们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一倍还不止。

都不用别人催促,他们自己就一大早的赶到工地吃了早饭,接着很卖力气的干活儿,然后又高高兴兴的吃饭,最后高高兴兴的拿钱回家。

七八万个精壮男子吃东西,一天能吃掉一座小山丘。

哪怕是有猪肉鱼肉这些便宜一点的肉食,大米和麦粉的需求仍旧是天量的。

于是,皇帝只能把之前从郑伏璋那里抄家得来的五十万石大米拨给了巫夜霜。

按照每天消耗二千四百石粮食计算,五十万石粮食足够用二百天了。

预计的工期远远没到二百天,景和帝已经是超额给了。

但巫夜霜有了粮食就任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她把青壮劳动力们编成了一个个的小队,每天进行工作量和质量的评比,最高的十个小队可以每人领取四升粮食回家,也就是十二斤。

这是相当于白得的。

不过拿了十升粮食回家,就足够让家人吃上三五天,那么工钱又能省下来了,可以带回老家去用。

毕竟家里的土地已经被蝗灾给摧毁了,回去后干什么都要花钱,这边多节约一点,回去后就能宽松一点。

所以,额外的奖励自然就激起了青壮劳动力们的拼搏精神,工作的效率直接再增加了三成以上,而且质量又比以前好了不少。

根据工部的最新考察数据,原本需要五个月完成的水利修缮、河道清理、道路扩建等等工程,最多三个月就能完成。

看到这样的结果,景和帝一边感叹五十万石粮食不够用之余,又琢磨着是不是把这群劳动力拿来修缮一下京城的城墙?

京城的城墙上一次整修,都还是在他的父皇继位的年代,修了一年多还只是做了小部分的工程而已,后来便停下了。

因为京城一直都缺乏足够的愿意下力气活儿的劳工。

现在这般如此好用又实用的劳动力,错过了可是真真的浪费啊!

……

还债128。

亢奋了三天,吃不消了,早上爬起来写到中午,然后发,这样比较好一点。

还是应该留我一条小命,好为老爷们好好服务。

开始还债的日子,觉得充满了光明~~~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