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00章 老实了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00章 老实了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吴浩的人头是很管用的,只是上午时分,满载五十万石粮食的船就已经停靠在距离京城十里的码头,然后秘密运到了城外仓库。

苗炎自己都没忙着进宫,而是派人挨个儿的通知了各大粮食商人,从今天开始,每天必须出售五千石粮食,违者就好自为之。

其实,粮食商人们不好自为之都没办法。

今天凌晨苗炎搞的这一出,天还没亮就被所有粮食商人们知道了。

一群人吓得屁滚尿流,不但立刻主动把缺少的斤两补足,还多拿出了几百石出来卖。

当想赚钱的时候,商人的胆子很大,

但等到性命攸关的时候,他们的胆子就小得可怜。

特别是听到苗炎派人包围了郑伏璋的府邸,一副抄家灭族的架势,这些平日里雍容华贵的大商人们,只能在家里瑟瑟发抖。

听到苗炎的吩咐,让他们从二千石上涨到五千石,这群商人们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损失一点而已,不是要我们的命,这个就好办了。

他们同时也打听到,郑伏璋早早的就又亲自押了五千石粮食出来,运到各个店里售***他们早了许多。

既然郑伏璋的命已经保住了,那我们也就没问题了。

于是,大家已经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面。

但每天五千石的粮食,他们却是不敢再偷工减料了,直接又从仓库里运了三千石粮食出来,老老实实的卖。

孙睿自然没有放弃宣传。

一大早的,他便是通过衙役巡捕们,散发出去了消息,说从今开始,每家大粮食商人都会增加到五千石来供应,大家可以更宽裕的买到粮食了。

得到消息的老百姓们,半信半疑的来到米店粮铺门口,看到果然明显增多的粮食,而且连售卖窗口都增加了几个,心里顿时高兴了起来。

满载而归的人们,一边庆幸一边感谢着苗炎苗大人。

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他们自然明白,让这些粮食商人们改变的源头在哪里。

良心?

呸!

他们的良心还不如苗大人的一根头发。

如果不是苗大人,他们能这么做?

所以帝京府的幸福,还是要看苗大人,最好苗大人永远在帝京府干下去。

老百姓们倒是高兴了,但那些中小粮食商人们,却是看傻了眼。

本来前两天他们都观察到,大粮食商人们已经暗中减少了每日份额,准备酝酿老百姓们闹事之后,再大涨一番的卖粮食了。

到时这群中小粮食商人们肥肉吃不到,但至少还可以吃点汤水,手里剩余的粮食还能再多赚个两三成、三五成。

他们万万想不到,苗炎会出狠手,直接截了郑伏璋的车队,戳破了他的偷工减料的同时,还当即把管事来了个斩立决。

当场砍头啊!

一想起这种血腥的场面,他们便不寒而栗。

所以大家很能了解,为什么大粮食商人们会这么的老实,乖乖的增加了份额。

但理解归理解,事实就是他们这群中小粮食商人难受啊!

他们手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多,顶多就是一个月的存货,有些小粮食商人就是十五天的存货,如今已经是所剩不多了。

再怎么的节省,十天半个月之后就有人会断货,到时候如果再遇到粮食价格暴涨,他们手里也没有粮食,这就显得很悲催。

你说现在不卖,等到粮食价格暴涨了再卖行不行?

行!

可谁敢保证,粮食价格一定会暴涨呢?

苗黑子再来一记狠招,说不定还得降价呢!

所以两难之下,中小粮食商人们只能硬着头皮,先继续卖了再说。

有那个运气捱到价格暴涨那就是福气,如果没有,四十文一升的价格也可以了,至少是比之前大赚了一笔。

怀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原本都打算暂时不卖的中小粮食商人们,今天还是按时按量的卖着粮食。

大中小粮食商人的铺子都开业了,都在卖粮食,而且比之前几天还多,这便给了老百姓们很大的信心。

虽然今天排队购买的人仍旧很多,可是多几天过后,看到还是有在大量的卖,大家心里踏实了,自然不会再有抢购的浪潮。

……

中午,御书房里面。

景和帝在御书桌前吃饭,苗炎和柳铭淇在下面的桌子前吃饭。

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事情。

没办法。

景和帝也只有这个时间给他们了。

上午和下午他都要去乾清宫处理政务,并且随时准备和丞相们会谈,商量应付蝗灾的各种对策。

晚上他都不能早睡,还得先看了京畿地区、山东、三省交界的冲积平原的情报汇总后,才睡觉。

这么五六天的时间里,景和帝觉得自己都瘦了,吃饭也不香、睡觉也睡不好,也就只有兰花精油和冰奶茶,才能给他一丝丝放松和安慰。

哦,对了,皇宫昨天又紧急采购了一千瓶的兰花精油,大太监钱贤瑞苦求着裕王妃,给他配上了买十送二十的优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其实这种买十瓶正式装送二瓶试用装的活动,早就已经不搞了。

现在直接下降到了一半,买一瓶正式装还没有优惠,只能买二瓶才会送一瓶试用装,买十瓶正式装送十瓶试用装。

钱贤瑞给宫里报的价格是一瓶正式装五十两银子,然后正式装皇帝和贵人们用,试用装就是宫里的宦官和宫女们用,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这一次一千瓶可不仅仅是皇帝和贵人们才用,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皇帝的恩赐,给文渊阁的丞相们、紧急过来的六部尚书们等等重臣们使用。

你别说,精油斯帕的作用真的是现象级的。

哪怕是再傲娇的老官员,在被强迫着用了一两次之后,便竖旗投降,舒舒服服的躺着接受宫女们的精油斯帕了。

精油斯帕不但能让他们的皮肤得到保养,而且更重要的是会给他们带来放松,带来一种难得的休息。

这对于日理万机的重臣们,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现在,他们恨不得一天掰成二十四个时辰来用,精神就更加高度紧张,没有这种精油斯帕的一刻钟放松,还真的没办法坚持下去。

回到眼前。

“知不知道今天为什么让你去跟郑伏璋谈?”景和帝问柳铭淇道。

“晓得。”

柳铭淇吞下一口饭,道:“我是没有官职在身的人,郑伏璋同样是民间人士,所以我们两人谈的事情,丝毫不涉及朝廷以威压压迫老百姓的忌讳。

即便是以后有什么风声传出来,那也是我得事情,和朝廷没什么关系。如果那时候您要弃车保帅,也是完全可以的。”

“小孩子胡说八道!”景和帝笑了,“我怎么可能把你给弃了?这也就是一个手段而已,郑伏璋不就乖乖的听话了吗?”

“他之所以听话,苗大人的当机立断,斩杀了吴浩,才是最重要的。”柳铭淇道,“根本就不给郑伏璋瞎扯狡辩的机会,血淋淋的头颅摆在面前,难道他还有第二条路走?”

景和帝听着,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忍,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个杀鸡儆猴,的确是做得漂亮。

借用吴浩一颗人头,不但吓住了郑伏璋,还吓住了所有的粮食商人,对于京畿地区民众的恐慌心理,是有很好的安抚作用的。

更别说还意外得到了五十万石的粮食。

苗炎就说起了这事儿:“世子殿下这一次真是劳苦功高,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郑伏璋居然还有五十万石粮食的存货,现在真是雪中送炭呐!”

“他要不是被苗大人你吓破了胆,也不会进退失据,猛然间失去了分寸,自动暴露出这个重要消息了。”柳铭淇自己没有居功,“现在他反应过来了,肯定痛得心都在滴血吧!”

“哈哈哈……”

景和帝难得的笑了起来。

说起来,铭淇这孩子还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五十万石的粮食,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宝贵的资源,没想到居然在这种情况下意外的获得了,而且还只是花了十文一升的价格。

这五十万两银子,自己花得是心甘情愿。

嗯,是的。

这笔银子是皇帝的内务府出的,拿来做紧急状况时所用。

苗炎吃着饭问道,“陛下,这五十万石粮食,你准备用在京畿地区吗?”

“看情况吧,应该还是两湖地区紧要一些。”景和帝的脸上笑容收敛了,叹道:“第一批的麸糠已经兑换完毕,开始和大米小麦一起装船运送到两湖地区了。就看这一次蝗虫会肆虐多久了,如果时间短一点自然是最好。”

苗炎闻言冷哼了一声:“叫他们每天卖两千石粮食都抠抠索索,结果一比三兑换麸糠,他们倒是积极得很,只是六个粮食商人出面,就吃下了一百万斤粮食,真是宽裕得紧啊!”

他的语气阴森,柳铭淇听着都有些不寒而栗。

景和帝自然也是赶紧嘱咐:“太升,此事可一而不可二三,杀的人多了,反而效果会不好,容易扰乱秩序。”

苗炎点点头,算是听了。

至于他有没有听进去,景和帝都不敢保证。

“是他们只有这么多麸糠,还是我们只需要换这么多麸糠?”柳铭淇问道。

景和帝听着有点讪讪,显然是不好意思。

一个皇帝,给自己的子民赈灾,居然要用麸糠掺米的方式来做,实在是有点丢人。

苗炎见状赶紧解围:“现阶段他们的麸糠不够了,朝廷正在向河北、江苏和安徽三个省份的粮食商人发出交易请求,希望再换二百万石麸糠备用。最快的话,大约十五天就有第一批的麸糠抵达。”

景和帝还是一个老实人,他加了一句:“太升和铭淇你们这次做得漂亮,有了这五十万石粮食,我就不用想着给京畿地区民众们发放米粥的时候,也加入麸糠了。”

之前谈及如果京畿地区的粮食也不够的话,景和帝坚决拒绝施粥的时候加入麸糠,说这是他的底线。

结果现在看着情况不妙,他都有想过要加了,不过分量肯定比不上两湖区域那么多,一半一半也让他觉得很丢人了。

但今天苗炎下了杀手,直接震撼住了粮食商人们,让他们加大售粮数量。

柳铭淇也在和郑伏璋的谈判中,榨出了五十万石便宜的粮食,这便使得景和帝心里踏实了不少。

五十万石粮食在平日里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在危急关头,绝对是可以救命的。

“可惜的是我没办法一口气把各大粮商都端了。”苗炎叹气道:“如果是那样,相信得到两三百万石粮食,也不是什么奢望。”

柳铭淇闻言却摇了摇头,“杀鸡儆猴是良策,但如果把所有的猴子都杀了,以后恐怕会惹来不少的事端……其实,现在最应该指望的,还是白大人在江南办的事儿。”

景和帝跟苗炎两人齐齐的颌首称是。

白大人就是白恒望,盐政大臣。

景和帝要发临时盐引,要彻查超发滥发盐引的态度,让白恒望惊慌失措,自请回到江南和那些盐商们商谈,让他们能识时务的拿出一些东西来。

对此,无论是景和帝,还是朝廷诸公,对此都抱有极大的期望。

盐商之富天下闻名,盐商的奢侈也是天下闻名,从他们身上割肉下来,大家都喜闻乐见。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