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败家子 > 第八百零六章:进寿礼

明朝败家子 第八百零六章:进寿礼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5:02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欧阳志自动将弘治皇帝的话,略了过去。

弘治皇帝发了一阵怒,却又觉得没什么意义,只好坐下,呷了口茶,没有继续无谓的愤怒。

次日便是寿日。

弘治皇帝起了个大早,随即,便往仁寿宫,小心翼翼的到了仁寿宫外头,先是寻宦官来,问:“太皇太后起来了吗?”

“回禀陛下,娘娘正在梳头。”

弘治皇帝颔首,见御医候在寝殿之外,便上前:“身子如何?”

“好了许多,想来是这大寿,给这宫里来了喜气,娘娘今日,精神格外的好。”

弘治皇帝长舒了一口气,面带喜悦之色。

于是进了寝殿,见太皇太后正巍颤颤的,由人搀扶着,在殿中踱步,见了弘治皇帝来:“皇帝,来了啊。”

弘治皇帝拜倒:“祖母还安康吗?今日乃是祖母大寿,孙臣特来为祖母拜寿,恭祝您松鹤长春。”

太皇太后抿嘴一笑:“真是为难了你,这样早来,百官要入宫了吧,还有命妇们,理应也要来了。你是皇帝,是一家之主,也是一国之主,哀家这儿,到时自有命妇伴着,皇帝且去忙自个儿的吧。”

弘治皇帝便再叩首:“祖母您老人家,若能舒心一些,孙臣便在此,多陪伴您也是好的。”

“这可不成。”太皇太后摇头:“大家都看着你呢,待过了寿,来和哀家坐一坐,才好。”

弘治皇帝便起身:“既如此,孙臣且忙碌去了。”

寿礼需依礼而行。

先是百官入谨身殿朝贺,而后,是命妇们入宫。

后宫里头,已是人满为患,朱载墨被拉着入了仁寿宫,小家伙蹒跚着在无数妇人的关注之下,走到了殿中,拜倒,奶声奶气的道:“玄孙朱……朱……朱……”他一脸迷茫,突然想不起自己是谁了。

一旁的宦官急的跺脚,低声提醒:“朱载墨。”

朱载墨才想起了:“玄孙朱载墨,给太皇太后娘娘问安。恭祝……恭祝……”

又忘词了,眼睛眨一眨,犹如电脑宕机一般,一脸茫然。

满堂哄笑。

太皇太后却是喜极了,朝朱载墨招手:“来来来,我的载墨,到哀家跟前来,可想死你了。”

朱载墨才起身,由人牵着,至周氏跟前,朱载墨突然大叫:“想起来啦,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皇太后心疼的捏捏他的小脸:“你不需说漂亮话,你不说,哀家也疼你。”

张皇后站在一旁,将朱载墨抱起,眼里通红,这可有日子没见了,好几次想将孩子抱来看看,又怕太远,一路耽搁,于是左亲亲,右亲亲。

再一旁,在那小榻上,方正卿仰躺着,两腿岔开,大字型一般,打着呼呼,似听到动静很大,眼睛微微一开,便又气定神闲,闭上眼睛,继续酣睡。

太康公主轻轻为她掖了掖被子。

却有人道:“却不知太子何时来?”

是啊,这么久了,也不曾见太子殿下。

太皇太后笑吟吟道:“太子为了祝寿,说是请了戏班子入宫来,和方继藩,正在布置呢。”

众命妇便恭维:“娘娘真是好福气。”

心里却多是不以为然。

贵人家,哪一次做寿不是请班子来唱戏,有的家大业大的,直接在家豢养着戏班子。

因而,这听戏,却没多少吸引力。

太子殿下又不懂戏,没听说过,想来,只不过寻常的戏目罢了。

太皇太后却觉得,这是太子长大了的表现,心里舒畅无比。

张皇后却有些担心,生恐有什么幺蛾子,既是唱戏,请了人来便是,还需那小子去张罗,怎么至今不见人。

张皇后便道:“继藩怎么没来啊。”

朱秀荣便道:“启禀母后,他随太子一起去张罗了。”

张皇后心里暗道不好。

太子肯定又要做什么,方继藩十之**,是怕玩过火,所以跟着。

等百官们贺寿,而后,弘治皇帝便来了,身后跟着张懋等人,这些要嘛是皇亲国戚,要嘛就是至近的老臣,命妇们先向弘治皇帝行了大礼,弘治皇帝则带着张懋人等,向太皇太后行了大礼。

弘治皇帝道:“孙臣在外朝,已备了酒席,祖母便在这后宫,与诸贵人设宴,孙臣要告辞了。”

“且慢着,先别急着开席。”周氏压压手:“哀家看了各府送来的寿礼,哀家很喜欢,尤其是魏国公府,竟寻了一个这么大的珊瑚来。”

那魏国公府的夫人忙拜倒:“若能博太皇太后凤颜一悦,也是值当的。”

太皇太后便笑了:“真是费心了。至于其他珍珠玛瑙,这哪一处,都是费了心的,想来,为了搜罗这些寿礼,倒是辛苦你们了。”

太皇太后随即又笑:“可这些东西,统统退回去吧。”

“什么?”

那魏国公夫人心里倒高兴呢,这礼没白送,太皇太后若能喜欢,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

可一听要退回去,所有人都诧异起来。

太皇太后淡淡道:“哀家到了这个年龄,这再多的古玩奇珍,又有什么用哪?你们有这份心,哀家的心里哪,便舒畅了,这无数奇珍,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留着无益,哀家领了你们这份心意即可。”

弘治皇帝尴尬:“祖母,这既是心意,哪里退回的道理。”

太皇太后感慨:“罢罢罢,不说这些,不说这些。”

什么奇珍古玩,她见的多了。

到了这个年龄,又有什么意思呢。

太皇太后随即一笑:“倒是太子懂事,说是要让哀家听听戏,从清早到现在,都在搭戏班子,来,现在什么时辰了,这寿宴,可以迟一些,先听了戏再说。”

听戏……

弘治皇帝一脸发懵,朕怎么啥都不知道?

为啥此前没人说?

朱厚照这是要做啥?

可见太皇太后兴致盎然。

弘治皇帝心里苦笑,他看了张皇后一眼,张皇后面色平淡。

弘治皇帝便晓得,这事儿,连张皇后竟也不知。

他只好道:“孙臣,遵懿旨。”

戏班子,早已搭好了。

就在仁寿宫,宫里应有尽有,且人手多,这戏台子,很快便搭建了起来。

可朱厚照却没见人,他在后台化妆,因为演的乃是小生,对着镜子,看着这油墨彩绘一笔笔勾在自己脸上,很快,自己的脸,便面目全非。

戏服更是雍容无比,无一处不是富丽堂皇。

这也是京剧的特点。

方继藩在后台,不断催促:“化妆的赶紧了。孙子……孙子在哪里?”

一个早已化妆的老生回过头:“干爷,我在呢。”

方继藩道:“戏唱完,卸妆之前,不许吃东西啊,别把妆弄破了。”

“噢。”被叫孙子的人,悄悄的咽下了口里含着的肉干。

方继藩急的不得了,生恐哪里出差错。

而后,便道:“曲单放了没有,快去放。咱们这不是寻常的梨园行,咱们比较高级,都谨记了,待会儿都不要紧张,平时怎么练的,就怎么来,这个时候就别吊嗓子了,预备,预备,第一场,是谁出场,都预备好了。”

方继藩叉着手,似乎觉得方才的话,还不够威胁,便磨牙:“都听好了,谁若是敢掉链子,打死,喂狗!”

说着,方继藩一溜烟出了后台,到了戏台上,探出身子朝下一看。

下头早已搭了棚子,那是供贵人们坐着的,还有许多锦墩,这四面,还围了黄帷幔,这是为了给看戏的人,遮风用的。各处,还错落着许多炭盆,则是为了取暖。

里头有锦墩,也有几案,案上摆了茶盏和干果。

当然,男女必须分座,中间也是用黄帷幔隔开,这个时代,却绝不能疏忽。

远处,却是浩浩荡荡的人来,人要来了,方继藩咋舌,要是演砸了,自己肯定死定了吧,敢在宫里这么玩,舍我方继藩还有谁?

谁让我方继藩,尊老敬老呢,哎呀呀,很了不起,回家让欧阳志给自己记下这一桩事来,以后可以出版,叫《方氏传习录》。

一旁,躲在戏台边,帷幔之后的,则是一群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的曲艺人,他们一个个战战兢兢,虽练了很久,却没进过宫,又见方继藩来了,见到这驸马爷,心里便哆嗦的很。

方继藩温和的看了他们一眼:“不要紧张,不要紧张,照着规矩来,就没事,不会打死你们,出了错,也就打死你们的儿孙,好啦,好啦,别哭,太皇太后他老人家,过寿宴呢,得喜庆,来,笑一个,茄子!”

太皇太后等人,已是鱼贯而入。

看着这戏台子,却觉得有些新鲜了。

因为戏台子大,不似其他的曲艺,人都是坐着,或是吹拉,或是弹唱。

太皇太后坐进了棚子,这棚里,温暖如春,张皇后和太康公主则坐在一边,陪侍着。

朱载墨被太皇太后抱起。

似乎,朱载墨对这一幕极熟悉,一看这戏台子,顿时便开始乐。

太皇太后见玄孙笑了,高兴的不得了。

命妇们则根据品级,以太皇太后为中心,或坐或站。

这是什么戏,没见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