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铁血兵戈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历史的决断(1)

铁血兵戈 第三百四十四章 历史的决断(1)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6:28 来源:58小说

李儒沛没有见杨复恭派来的马福,不过马福带来的信函,到了他的手中。````

看着信函的时候,李儒沛的脸上浮现出冷笑的神情,彻底非常宦官,目前是不合适的,也是做不到的,数以万计的宦官,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需要活命,皇宫之中必须由宦官来服务,这也是规矩,李儒沛能够保证自己身边的女人不多,可不能够保证子孙的事情,就算是他们可以教育李承博,甚至是李承博的儿子,可是他没有那么长的寿命,三代之后怎么办,所以说做不到的事情,还是不要做。

不过李儒沛只要进入京城,宦官的权势将要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什么神策军中尉、中护军、枢密使等职位,宦官不可能染指,想要掌控军政大权,更是痴心妄想,宦官是绝对不能够干政的,否则杀无赦,宦官依仗皇上之权威,鱼肉百姓,一样杀无赦。

看完杨复恭的信函,李儒沛提笔在信函的最后写下了四个字:好自为之。

他不愿意说更多的话语,相信杨复恭看见这四个字之后,应该明白一切。

至于说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诸多情况,李儒沛不想了解太多了,依照他们目前的实力,想要拿下京城和东都,算是举手之劳了,不过他不想如此之快,毕竟刚刚拿下了西藏和陇右道,尚需要时间来整理这些地方。

杨复恭看到了李儒沛写下的四个字之后,脸色发白,身体颤抖。

不过,不长时间,杨复恭露出了狰狞的神情,既然李儒沛的态度明确了,他的态度一样明确,大不了鱼死网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南方道大行台府。

李儒沛站在屋子中间,崔安潜和郑从谠两人面对着他。

“王爷,属下认为,北进的时间已经成熟了,王爷已经给杨复恭回信,想必此刻杨复恭一定是度日如年,属下认为,杨复恭不会坐以待毙,若是让杨复恭做出什么疯狂的举措,悔之晚矣。属下认为王爷不能够犹豫了。”

郑从谠说完之后,崔安潜跟着开口了。

“某赞同郑副使之建议,王爷不能够犹豫了,南方的商贸赋税,大幅度增加,不算陇右道和西藏道,其余地方的商贸赋税,均占据到赋税总额的七成以上,朝廷以前是以农业赋税为主。以盐铁税为辅,也就是说,南方道大行台府之赋税收入,超过以前的四倍以上。而且赋税的额度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占据陇右道之后,陆路的海外商贸,已经呈现出来兴旺之局面。不要多长的时间,海外商贸之赋税,将会大幅度的增加。”

“铁血军将士总数二十万人。各级官府的官吏总人数,不超过两万人,这二十余万人,消耗的赋税不多,至于说投入到道路沟渠维修方面的钱财,完全能够维持,更加关键的是,百姓普遍比以前富足了,岭南道、黔中道今年基本不需要大行台府拨付钱粮。”

“铁血军经过几年的训练,出击北方,一定能够取得完胜,高大将军、朱将军率领铁血军将士归来,已经展现出来铁血军天下无敌之气概,此时此刻应该要出击北方了。”

两人说的都很是急切,他们对于李儒沛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法,也是完全赞同的,不过这也要看是什么局面之下,困兽犹斗的杨复恭,很有可能在京城制造出来不一般的事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受损的还是大唐的天下。

不管襄阳如何的繁荣,崔安潜和郑从谠内心还是认同京城长安的,恐怕南方道大行台府所有的官吏,包括诸多的节度使、刺史和县令,认同的都是京城长安,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李儒沛只有进入了京城,才能够真正得到天下官吏和百姓的认可。

李儒沛暂时没有开口,其实他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

杨复恭的信函意思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希望保持宦官之地位,也就是要保证祖制,不要做出任何的修改,那么他杨复恭可以拥立福王殿下登上皇位,李儒沛是绝不会答应这等要求的,一旦他暂时答应了杨复恭之要求,那么杨复恭为了自身的权益,一定会大肆宣扬,这样对于他整顿宦官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成为皇上之后,更是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这样才能够让文武大臣真正的臣服。

杨复恭的希望破灭了,肯定会有不一般的举措,甚至是疯狂的举措。

李儒沛是穿越者,当然知道杨复恭之流的手段,也许无奈的情况之下,杨复恭会挟持皇上进入北方,以皇上为筹码,得到北方藩镇的支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所有的藩镇都是明白的,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势,那些虎视眈眈的北方藩镇,不会拒绝杨复恭的要求。

真的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进入京城的李儒沛,就面临篡位的包袱,可不要小看这个包袱,也许在历史上留下极不光彩的一笔。

作为穿越者,李儒沛对自身的要求是严格的,做就做到最好,要么就不做。

崔安潜和郑从谠看着李儒沛,焦急的神情溢于言表。

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这是漫长的一刻钟,谁都没有继续说话,崔安潜和郑从谠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不需要继续解释了,他们等待的就是李儒沛的决定。

李儒沛终于开口了。

“你们的意思,某明白了,明日辰时,召集铁血军大将军高驰邦、将军黄彪、宋虎、赵来宝、朱温、钱谬、杨行密、崔彦冲、卢胜安,山南东道节度使马皓轩,还有在襄阳尚未离开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刘允章、岭南节度使崔慎由,以及大行台府户部侍郎郑允谟、兵部侍郎卢光、户部郎中郑延昌、兵部郎中王审知等人,悉数在大行台府集中。”

说完这些话之后,李儒沛扭头离开了大行台府,留下了崔安潜和郑从谠。

看着李儒沛离开,崔安潜的眼睛里面流出了眼泪。

崔安潜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多年的操劳,常常让他感觉到疲惫,可是他依旧咬牙坚持,为的就是亲眼看见李儒沛进入京城,若是不能够看到这个结局,崔安潜死不瞑目,如今这个目的终于要达到了,李儒沛召集如此多的人,在大行台府集中,而且重点是户部和兵部的官员,还有铁血军的将军,已经不需要进一步说明是什么事情了。

郑从谠看着崔安潜,没有说话,他内心的感慨更多。

前几日,李儒沛专门说到了宦官的事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强烈的忧患意识,表面上说的是宦官,其实就是指责某些皇帝的昏聩,不思进取,或者是耽于享乐,或者是骄傲自满,导致大唐衰弱,仔细想想,李儒沛说的完全是正确的,任何一个王朝的衰败,与皇上有着直接的关系,皇上头脑清醒,能够自律,能够听从下面的意见建议,能够知晓百姓之疾苦,能够从谏如流,这个王朝必定是无比的强大,相反这个王朝一定会衰败下去。

李儒沛能够认识到祖先之不足,大胆的指出来,这很不简单了,郑从谠不用多想,就能够知道,李儒沛一旦登上皇位,将要创建出来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盛世,这个盛世将要超过大汉,超过贞观年代的大唐。

能够为这样的盛世努力,能够名垂千古,这是每一个文武官员的梦想。

郑从谠庆幸自己遇见了这样的时代。

只是他略感遗憾的就是,福王李儒沛显得过于谦和了,对于麾下的文武官员都是很尊重的,这一点似乎不符合帝王权威的古训,不过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尽管说史书上面有很多名垂千古之帝王记载,可那毕竟是看不见的。

等到崔安潜擦去眼泪,郑从谠连忙开口了。

“崔特使,王爷安排之事,必须要马上做出布置了,王爷之行事作风,崔特使是知晓的,某建议,提早开始筹备粮草事宜,如此能够节约时间,襄阳距离京城长安的距离不远,距离东都洛阳更近,若是铁血军大军出动了,粮草尚未跟上,那就耽误王爷大事了。”

崔安潜对着郑从谠笑了笑。

“刚刚某很是激动,失态了,还请郑副使不要见怪。”

“哪里,某是真心恭贺崔特使啊,王爷雄心壮志,乃是千古难得之圣君,某是庆幸能够在王爷麾下为官,崔特使和某都是遭遇过坎坷之人,知道朝廷之弊端,王爷说的很多话语,振聋发聩啊,若不是王爷的崛起,只怕大唐之天下,已经分崩离析了。”

崔安潜点点头。

“郑副使说的是,某这就开始筹备,这通知之事,某负责铁血军将军,其余就请郑副使代为通知,此事还需严格保密,事情没有传出去之前,绝不能够有丝毫的泄漏。”

这一夜,大行台府灯火通明,距离不远的王府,书房里面的灯火也一直都没有熄灭。

这一夜,睡不着的人,绝不止李儒沛一人。(未完待续。。)

(书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