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方宅十余亩[系统]. > 第160章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160章

作者:宁雁奴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0 10:35:19 来源:书海阁

如果看不到正文, 是因为你没买够一半的v章哦~ 因此, 诸多聂氏,便是同姓不同宗, 亦皆勋贵之后。

旻朝建国已有百余年了。这些聂氏家族,有的仍继续着祖上的荣光,甚至更上了一层楼;也有不少没落了, 便想维持一份体面,或许都有些勉强。

郁容觉得,聂昕之有可能就来自某个聂氏家族。

他当然不是光凭着一个“聂”姓, 就胡乱做出这样的推测的。且看这一行四人,乍一看挺普通的, 可每一个人的进退行止, 都堪作可观有度, 即使是最跳脱的赵烛隐, 行站坐卧也不失规矩……他们应是出身于教养良好的家庭。

显然,包括赵烛隐在内的三人, 唯聂昕之马首是瞻,可谓令则行、禁则止……这让郁容一下子就想到了军人。细心留意一下,除了娃娃脸的赵烛隐, 外表相当具有迷惑性外, 包括聂昕之在内, 几人都有一种军人的气质。

尽管吧, 气质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幻存在。不过, 郁容对自己识人的眼光还是有几分自信的——跟在外祖父身前身后那么多年, 他也算开了眼界,见识过来自各行各业、地位各有不同、性格各种各样的病人,久而久之,就懂得了些许识人的门道。

对一行客人的来历有个模糊的猜测之后,郁容便没再继续深究下去。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反正只要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管他们是怎样的来头?

不过,郁容再如何早熟,年龄终究小了点,到底尚存了少年心性,偶尔有些好奇心,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便有了现下这般暗中观察的行为。

自以为不动声色。

他这一打量,就不由得生起了羡慕之心,羡慕聂昕之的外形与气质。

聂昕之的外形和气质如何?

一个词形容:非常的男人!

——好像不止是一个词了,无视之。

什么又是“非常的男人”呢?

以郁容的标准,一是个子高,二是长得糙,三是身材魁梧、结实有力,气质阳刚,就是“男人”。

这几点,聂昕之全占齐了。先说个子,比身高一米七七的郁容还高大半个头;长的嘛,五官过于硬朗而俊美不足,皮肤接近古铜之色,以现代人见惯满荧屏的“鲜肉”、“小生”的审美看,当真是挺糙的;身材看着偏削瘦了,不过是因为个子太高,不显衣物之下的强壮罢了。

气质就不必说了,冷硬而刚毅,似有一种浩然之气。

郁容最羡慕的正是这点。他才十七岁,个子还能再长,身体经过系统的优化,不再“弱不禁风”,只要持之以恒地练武,总能强健起来……可气质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想改都不知道怎么改。

具体怎么回事,可以用事实说话——

在郁容小的时候还好,长得讨喜,容易得大人喜欢,不是坏事;上了小学,老师还只是隐晦提醒,让他不要经常与女孩子玩在一起;到了初中,班主任就不加掩饰了,盯着他强调杜绝早恋;至高中、大学,同学们都不信他没谈过女朋友,甚至因为不知谁传出的谣言,让广大女同学坚信,郁容长得虽是人模狗样的,其实是个“花花公子”……绝不可深交。

从小到大,基本没交过女性朋友,甚至都没怎么与亲属之外的女性说过话的郁容,简直想喊冤。

长得好看也有错吗?而他的问题,却不是一个“长得好看”就能说清楚的。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长得好看的人。有些男性,长得好,就是翩翩佳公子,还有的看着“坏坏的”或者有些“邪”。

郁容长得虽不“乖”,但也不“坏”不“邪”。

可别人第一眼看到他,总会下意识地觉得,长这样的男孩子,应该比较轻浮,肯定特爱与女性一起“玩”……还是特别会玩的那种。

用小伙伴们的话,这就是气质问题。

谁让他,长着一双“桃花眼”,眉尾还有一点“桃花痣”,不笑也带三分笑的是“桃花唇”……天生就是一副“桃花相” ,不算阴柔,却太过“风流”,合该是犯“桃花”的命呀。

郁容对这种说法,哭笑不得。

好在,别人在印象上的误解,对自己实际生活影响不大。且,长相在引来一点麻烦的同时,不少时候同样能带来便利。比如,来到旻国后,他这副长相,似乎颇易得人好感……

扯远了。

小院里十分昏暗,豆大的灯火微微摇曳,权当照明了。

郁容视力绝佳,同桌几人的五官轮廓,基本能分辨清楚,“暗中观察”起来没什么阻碍。

他自觉小动作做得足够隐蔽。

哪料下一刻,被观察的对象忽然看了过来。

晦暗不明的光线里,男人的眼神分外锐利,目光极具穿透力,如利剑,如惊电,直让被其注视的人不敢与之视线相交。

便是郁容,一个猝不及防,对上那样的眼睛,心跳也险些停了一拍……面上却不改色,十分自然地冲对方微微笑了笑,又坦然转移了视线,神色自如地夹起一块麖肉,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晚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几个青壮年汉子的食量相当可观。

看得出来,几位客人都挺节制的……便是这样,一烧罐的白米饭和一大砂锅的粥,都被吃得干干净净,二斤麖肉与半斤香菇,也只余下小半吊罐的卤汤。

郁容怀疑他们会不会没吃饱——是他将几人的饭量估低了——只好告知众人,如果没吃饱,村头的客栈应该还有些吃食。

自然,大家不可能当着主人家的面说没吃饱。

除了病人赵烛隐,聂昕之等三人主动接手洗刷锅碗、打扫院子等善后之事。

郁容不爱计较这些小事,便没怎么客气推辞,由着客人帮忙,他则去了隔壁屋子,确认病人现在的情况。

汤药的效果十分卓越,没出现什么意外。

嘱咐了一通后,郁容回了自己的房间。

天黑夜渐深。

几位客人简单地在隔壁打点了一番,这夜就暂宿在里面了。

考虑到有病人在,郁容改变了一下计划,打算等赵烛隐吃完第二剂汤药后确诊无恙,再去城里逛。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翌日一早,郁容按照作息起身,开门正要去水井边洗漱时,发现了门底缝里塞了一封信笺,信笺之下是一锭白银。

信是聂昕之留的。

寥寥几句,大意是,他们有要事在身,急着赶路,半夜三更,不便惊扰,就不告而别了,失礼之处,深感抱歉。又感谢了大夫对赵烛隐的救治,以及昨晚的款待。由于身上没有带多少现钱,只留一锭银,权当医药费了。另外,鉴于赵烛隐的腹痛没完全好,瓦罐里的那一剂汤药被打包了……

郁容有些囧。

囧的是,自己睡得可真死,完全不隔音的屋子,他竟没察觉到半点动静……这警惕性,着实得提高啊。

待捡起银锭,那沉甸甸的手感,让他更加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这是官铸的银锭,一锭就是五十两!

虽然说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钱,但实际上,白银在民间的购买力,差不多能换到千五的文钱了。

他的医疗费能有多少?

加上药钱,五百文足矣。

就算昨晚“伙食”成本高,能给个二两银子,都赚大发了。

郁容默了一会儿,还是收起了银锭——不收能怎么办?

有朝一日,若有缘再见,再“找钱”还回去吧……五十两银子到底不是个小数目。

但愿那时赵烛隐的肠痈彻底好了,如果他吃够两剂的汤药,认真遵守医嘱,应该不会再出问题。

想是这样想,郁容心知,再遇上那几人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毕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事实上,此次若不是实在紧急,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找一个草泽医看病的。

终归是等级分明的时代,据说许多“贵人”自觉他们的身体,与平民百姓是不一样的,故而不可轻易用普通人的药方……

郁容收好了信,连同银锭一起直接丢进储物格,没有想太多。

于他而言,除了这五十两的银锭拿得心虚外,聂昕之一行不过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印象确实不错,但也不至于就此惦念上。

与其纠结有的没的,不如赶紧洗漱一通,趁着时辰还早,看能不能赶上进城的牛车。

笔墨纸砚与书籍有专门的箱子放置。

今天在南船北马淘了个二手的木柜,看着挺旧,质量却相当不错,半人高、一臂宽的,不特别大,正好勉强够放药材、成药,以及医药器具。于是小木箱可以横架在柜头,不会另外占空间。

蜂蜜是好东西,郁容表面上将其塞进柜中,合上门时不着痕迹地收入了储物格。

最后就是两只猫了,它们还在“卖猫”附赠的笼子里,橘猫仍旧高冷,“白手套”不安分地喵喵地叫着。

郁容没立时将它俩放出笼子,可也不想让新来的小伙伴们饿坏了,翻出猫粮——其实就是晒干的小猫鱼——每个笼子放了一些。

时辰差不多是戌时了,总算是忙完了,剩余一些琐事,一个人就可以了,郁容不好意思再麻烦林三哥,便出言相邀去客栈吃晚餐。从一大早到现在,除了在脚店歇息时吃了几口茶点,两人基本没有再进餐,早就饿了。

尽管厨具、粮食都有了,可郁容迫不及待想进食了,哪有闲心自己慢慢烧煮。

晚餐没什么好说的,菜式什么都不讲究了,只要快熟,先填饱肚子再说。

得幸亏他们没去得太晚,否则客栈的厨房也要歇火啦——农村不像城市,晚上休息得都很早。

等吃过了,林三哥仍旧同回了义庄,拉了牛车这才回自家去。

劳烦了人家一整天的,郁容挺不好意思的,原想给一锭银子作“劳务费”,林三哥却百般推辞,说会坏了他们一行的规矩,两人“讨价还价”,最终按照“市场平均价”,不多不少一吊钱,算今天的“经纪费”。

双方都还算满意。

林三哥觉得,这小郁大夫吧,有些不通俗务,为人确实不错,值得“投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正中了郁容之意。就这一天的观察,他认为,林三哥这人机灵圆滑,是个天生的生意人,但不是奸佞的性子,人品可信,往后可以加深联系……

皆大欢喜。

林三哥走了后,义宅又恢复了死一般的静寂。

一打开房间的门,四道幽绿幽绿的光芒,同时“射”过来。毫无心理准备的郁容,是一个猝不及防,心跳急速增加……下一瞬,就听到猫的叫声。

郁容缓了口气,默然无语:差点以为撞鬼了呢!

点亮油灯,霎时没了闹鬼的感觉。

“白手套”还在喵喵,一扫满屋的清寂。

郁容心中微喜,蹲到笼子前,伸手正想将食指探进去,忽是意识到什么,顿了一顿,复又起身走出了房间,直朝厨房而去。

摸黑找出今天购来的小炉子,搬到院子光亮处。

遂清洗了瓦罐。

又回房打开药柜,挑出装百部、蚤休的纸包,每一样取适量,加了点之前剩下的蛇床子,一起放入瓦罐。倒清水,放到炉子上。

从床铺下揪了一把干草,塞炉子里点燃,火钳夹着竹炭一块一块地放火里烧着。

瓦罐熬着药,郁容没闲着,又取出了一小把苦楝子,切了少许几片苦参,就着新买的剪刀处理起来。等汤药煮沸,将处理好的两样药材搁了进去,加了冷水,继续熬煮。

直把一瓦罐的汤水,熬成了小半罐浓郁的药汁,才熄了火。

找了一个大号的砂盆,清理干净后放清水,将药汁倒了一些进去。

郁容不停地伸手贴近水面,感知着温度,觉得可以了,将还存有药汁的瓦罐放回炉子上。

又翻出了家用小碗二个。

用竹匙各盛了一勺稀释的药汤放碗里,二度稀释成一碗药水。

郁容端着两只碗,来到猫笼前,想了想,有些不放心,干脆花了一点贡献度让系统给药水做了鉴定。到底不是兽医,未曾正正经经地制作过给猫用的药,怕一不小心过了量,可别伤到了猫的身体。还好,系统给出的评价还不错,让他松了口气。

这才打开了笼子顶,将药水分别放到两只猫跟前。

反应不一。

“白手套”好奇心重,走上来闻了闻就直接舔了一口的药水,随即又抬着小脑袋,冲郁容叫了两声……可惜某人不懂猫语,不知道这是满意或不满……反正猫儿叫了几声后,又继续喝了起来,便不用担心。

“金被银床”的橘猫仍旧一副爱答不理的冷漠范儿。

等了半天,郁容没办法,只好拿着竹匙,亲自喂着它……“半强迫”地总算将一碗药水喂下去了。

边喂着,边想:或许应该改良一下摄入方式,下一回做成药粉直接拌入猫饭里。

光给猫儿们吃药还不算完,内外都需要驱虫。便一只一只地给它们洗澡,用的就是第一次稀释的药汤。

橘猫还好,尽管不爱理会人,但着实省心,在郁容给它洗澡时,象征性地挣扎两下,就听之任之了。

白手套可不一样,让它洗澡,跟“杀猫”似的,叫得可惨了。

郁容被它扑腾得一身药汤……可为了彼此的健康,到底硬下心肠,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才松开了手。

然而,看到两只猫湿哒哒的,全身“瘦”了一圈的样子,可怜巴巴的,让新上任的铲屎官一下子心疼了,暗恼自己思虑不周,又不是不知道猫不喜欢水……

——明天不做别的事了。专心致志研究适合猫用的驱虫药粉。

给猫儿们洗了澡擦干净毛后,郁容没再让它们继续住笼子。

猫儿不该被拘囿在一片小小的空间里。拿出猫窝,铺上专为他们买的小毛毯,放到了床底下,将橘猫抱进去。白手套不需要人抱,它对小伙伴特好奇,主动扑进了窝里,往橘猫跟前凑。

郁容十分不讲究地席地而坐,笑盈盈地看着两只嬉闹:哦,只有一只在“闹”,高贵冷艳的橘猫偏开头,根本不理白手套。白手套却不在乎“热脸贴冷屁股”,一个劲儿地蹭着它。

这画面着实趣味盎然。

郁容看得津津有味,好久才想起来自己也要洗漱——今天的功课还没做呢!

“差点忘了,”年轻的大夫自言自语,“还没给猫起名字……唔,叫什么好呢?”沉吟半晌,右手猛地敲击了一下左掌心,“就这样好了。”在橘猫身上摸了摸,说,“你叫桑臣,”又点了点白手套的鼻子,“你是三秀。”

作为一个起名废,给猫取名字,第一时间脑子里闪过的是无数药材名。很不负责任地按照猫儿的毛色,给他们起这两个名字。

桑臣即是桑黄,三秀是黑芝的别称,二者皆为十分珍贵的药材,又同为蕈类……也挺搭的吧?郁容不确定地想。

虽然吧,桑臣不像“女孩子”的名字,同时“三秀”也不“男子气概”。不过无所谓啦,反正猫分雌雄,跟男女不一样。再者,雌性的橘猫性格“爷们”,白手套则黏糊爱娇,叫“桑臣”与“三秀”,再适合不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某个起名废,对自己起的名字极度满意。

这一夜与之前截然不同,屋子里多了两只猫,平添了一种温馨感,让穿到异世的少年大夫,第一次产生了些许“岁月静好”的感觉。

……哦,没有“静”,只能说“好”吧!

因为白手套——不对,应该叫三秀——精力太旺盛了,闹着桑臣不被理睬,大半夜的扑到了床上,闹起了郁容。

直到四更天,终于玩累了,才安分地趴窝了。

郁容面上无奈,心里却没有不耐烦……猫儿太可爱了,怎能忍心苛责?

平常这时该起身了,不过夜里实在没睡好,便略微补一会儿眠。只是生物钟的影响,睡得不太.安稳,眼睛闭着、脑子里转个不停,想这想那,又想到制作驱虫药粉的事。

不只给猫儿们用,照三秀喜欢上床的趋势,他自己也要用到。

可惜,计划注定是被打乱的。

郁容起身洗漱,刚练完武,还来不及做早饭时,忽听祠堂那边闹哄哄的,好像有许多人。

原是无心看热闹,哪料动静越来越大,不前去看一看不太放心。

去了才知道,竟是死人了。

人是猝死,死在外面,按照旻国的风俗,太不吉利了,不能随便安置。好在青帘有义庄,义庄有殓房,可以安置猝死的人——否则,只能在下葬前曝尸野外了。

郁容虽是落户在村子里,但除了里长一家,与其他人不太熟悉,顶多认了个脸。村民对他,也是尊敬有余,来往却不密切。

不过……

死了的人勉强算郁容的半个熟人。

对方曾在一旬前向他求过药,正是林三哥口唤的“周二嫂子”,张周氏。

郁容十分意外,不太明白她为什么会“猝死”。

这时,一旁有好事人跟他讲明情况:

原是张周氏一直有羊痫风,每年都会发作个几回,每次发作的样子都渗人得很……今早在田头,村民远远就看到她倒下去了,不怎么敢离得太近,哪料这一回与以往不一样。有人看到她半天没动静了,忍不住就过去看了看,才发现她直接死了。

郁容知道张周氏患有癫痫,即所谓“羊痫风”,但根据他之前的诊断,对方不可能会因癫痫发作而猝死的,尤其,他根据系统的药方,开的药能有效控制情况……

而张周氏又没其他什么大毛病,虽有寄生虫引发的“疳积”,也不到会致她死亡的程度。

村民看到年轻的大夫,停止了吵吵嚷嚷,纷纷让道。

郁容走到尸体近前,这才看清楚了张周氏的情况——

爆竹放完,主持建造的行老,领着匠工们,对着香炉拜了三拜,嘴上念念有词,洋洋洒洒说了好几百字的吉利话。

几人遂拿着铁锹挖起了坑。

方方正正的一个坑,近一尺深,扔进去一挂短爆竹,炸完了后,填上一层碎石头,紧紧实实地压板、压平,浇上一层石灰、沙子和黏土“三合土”的泥浆,其上又铺了一层碎石。

至此,旻国版“开工仪式”就完成了。

“开工仪式”结束,就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喜酒”了。

郁容没亲戚朋友,光请匠工要不了三桌,考虑到新人落户,邻里关系也需打点,就在客栈门口的棚子里,添了几桌流水席。

新房开工是大喜事,来吃酒的人是多是少,也关系着主人家的颜面。

青帘百几十户的人家,绝大多数与郁容没直接往来。出乎意料的是,超过半数的人家,都来了人吃酒。他们也不白吃,来时会带上一份贺礼。没什么份子钱的说法,送的全是“土特产”。

富裕的人家送上十几二十个鸡蛋,一小袋子芝麻,或是河西传来的比较稀罕的花脸豆;条件差的,或比较小气点的,多是送些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刚从水里网到的两尾鱼,干笋小菜什么的……够办晚上一顿饭了,兴许还能剩余不少。

热热闹闹吃了这一顿,酒足饭饱的匠工们,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吆喝着干起活来。

郁容跟他们一起去了现场。

倒没打算做苦力活啦——现在不是农忙季节,零工有的是,不缺他一个搬石头的——只是在边上看着,兼职一下监工而已。

虽不懂建造方面的问题,到底是以后的家,郁容免不了有一些自己的构想,需要与匠工们沟通。

好在,当初在农村里体验生活时,曾见过农家自建房的过程,还是有些常识与概念的。

房子所在的地方,严格来说不算是在村子上。

青帘的庄户,其实是沿河而居的。

不过“河”太窄了,勉强够两条农用小木船并行,村民呼其为小横沟。

喜欢方宅十余亩[系统].请大家收藏:(wuxia.one)方宅十余亩[系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