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529章 文坛之耻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29章 文坛之耻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今天在一起吃饭,于华也没有遮遮掩掩,他到燕京之后就跟程虹联系上了,然后很快便确立了恋爱关系,现在感情稳定,听两人的口气,基本就是奔着结婚去了。

“要是有了结婚的想法,钱还是省着点花吧。单位那边分的房子条件都比较差,最好还是买套房子,买了房子,就算是彻底在燕京定下来了。”林为民说道。

说到房子,于华来了兴趣,用惊叹的语气说道:“这两年燕京的房价涨的太夸张了。我看报道,有的新房子竟然卖到2000块钱一平!我这回的版税,也就够买个厕所。”

“燕京是首都,房价高涨是必然。”

于华不禁佩服道:“还是林老师您有远见,这几年您手里那些房子得涨了两三倍了吧?”

“抗通胀而已,钱放在银行毛的太快了。”林为民随口道。

抗通胀?您老对这三个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于华心想。

“谟言这厮还真是撞了大运,他买的那套房子应该也涨了不少。”

前几年谟言在文学院学习的时候,用稿费让林为民帮忙买了一套房子,按理说他在燕京是没有资格买房的,可凡事都能操作,他那套房子如今确实是涨了不少。

于华说着又叹了口气,“唉!这么长时间没见,还怪想他的。”

谟言在文学院时,曾经有毕业之后留京的打算,当时还跟林为民透露过,林为民也做好了帮他疏通工作的打算。

可惜,临到毕业他却退缩了。

谟言是军人,在军艺、文学院学习那几年,一直拿着拿着部队的补贴,毕了业就要从部队出来,这事多少有点不地道,毕业之前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干,老老实实的回到了部队。

当然,他回到了部队待遇也不差,反而因为出去镀了两层金,待遇更胜从前。

“就他那个性子啊,从部队出来是早晚的事。”林为民说道。

于华认同的点了点头。

谟言的性格有点轴,可能是因为早年生活环境的原因,所以在写作上是有一股愤世嫉俗的劲头的,《天堂蒜薹之歌》这一类的就是明证。

这两年时间里,他又写了《十三步》《食草家族》两部长篇作品,反响比较一般。

对比之下,《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的口碑和反响都很不错,于华这两年有点后来者居上的意味了。

吃着吃着饭,于华突然问道:“林老师,您拿到编辑部那部写的真好,我感觉一点也不比金庸、梁羽生的差,我们国内还有这么厉害的武侠作家吗?”

林为民正夹菜的手顿了一下,笑着道:“质量不好,我也不会拿回来当创刊号的头条作品。”

于华见林为民没有这么回答他的问题,追问道:“这个‘小钻风’到底是谁啊?”

“问那么多干嘛?人家作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信息,不要瞎问。你是编辑,这点忌讳都不知道吗?”

林为民的守口如瓶让于华心中更加狐疑,写个武侠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除非……

“这部不会是铁生写的吧?”他突然来了一句。

林为民瞪了他一眼,“别瞎猜!”

林为民死活不说,于华更加好奇,他从林为民的态度中已经判断出了,写这部的一定不是传统的武侠作家,说不定就是他们这群纯文学作家中的一员。

据他所知在作家群体当中喜欢看武侠的可不在少数,他自己也特别爱看,不仅爱看,还尝试写过,还发表了。

所以,从纯文学作家群体当中冒出一个写武侠写得好的作家,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一来,林老师的谨慎就说得通了。

这年头,纯文学作家写武侠,那是要被视为文坛之耻的。

此人跟林老师的关系一定很近,会是谁呢?

铁生?谟言?汪硕?陆遥?

于华心中猜出了一点苗头,这顿饭就再也没吃安生,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个作者会是谁。

数日后,通文社编辑部办公室内。

于华几人从来了之后就有点心不在焉,今天是7月15日,《九州英雄志》创刊号上市发售的日子。

编辑部四个人,为了这本国内第一份纯正的武侠刊物筹备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如今终于到了出结果的日子。

刊物征订工作进行了二十多天,最后反馈回来的结果是8万6千余份,远超大家的预估,这个结果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

刊物的征订量只是一个参考,《九州英雄志》创刊号首印十万份,今天开始发售。

刊物的发行不像一般图书,因为销售周期比较短,所以反馈时间自然也短,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几天时间之内就会有回馈。

一上午时间,就在大家的心不在焉和浑水摸鱼中度过。

到了下午,大家刚准备集中精力进行工作,林为民走进了办公室。

“学刚,我通过中间人跟梁羽生先生聊了一下,他打算把在内地的出版权交给我们通文社,你这几天准备一下,代社里去香江跟他签个合同。

到了香江,刘以鬯先生会派人接你,到时候伱在他的带领下,多拜会几位香江武侠作家,争取把他们作品的出版权都签过来,这是名单。”

林为民说完,李学刚的情绪有些激动,不仅是因为要到香江出差,也是因为能够见到香江的几位武侠名家,他要是不喜欢武侠,也不会调来通文社。

李学刚接过林为民给的单子,看了一眼,写了四五个人的名字,眼熟的只有一个温瑞安的名字,这两年温瑞安的盗版武侠刚刚出现在内地,受到了不少武侠读者的欢迎,其中作家的名字大多数他则都没听说过。

“温瑞安、黄鹰是传统武侠作家,黄易写的是玄幻武侠,南宫博专攻历史类,他们这几个人的作品风格各有不同,你去了香江之后可以买几本他们的作品看看,见面的时候也好有点准备。”林为民叮嘱道。

“好,我明白了。”李学刚答应下来。

其他几人则是一脸艳羡的望着李学刚,既能去香江出差见识花花世界,又能见各种武侠名家,这才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出差生活。

林为民又看向其他几人,说道:“学刚大概要去一个多星期,你们仨在家里守好摊子。创刊号刚刚发售,注意搜集市场反馈。于华,学刚不在这几天,编辑部你做主。”

“好的,林老师。”

“另外下一期刊物刊载内容的审校要仔细再仔细,前几期千万不能出纰漏。”林为民不放心的又交代了一句。

于华应了一声知道了又朝林为民抱怨道:“林老师,学刚走了,我们编辑部就剩三个人了,这人属实是少了点,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多配几个人啊?我真怕到时候忙不过来。”

“已经跟社里申请了,这个月底新一批大学生马上就入职,在校对科实习的那一批生瓜蛋子到时候分给我们三个。”

林为民的话一说完,几人的脸上顿时洋溢出笑容。

终于又有新牲力量了!

通文社编辑部成立半年时间,工作一直不算太忙。

但从这个月开始有点不太一样了,随着《九州英雄志》的上市发售,以后每月一期刊物成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未来还要负责通俗读物的出版,人员确实开始变得捉襟见肘。

“等人到了之后,你们编辑部要进行拆分,编成两个编辑室。一个是通俗读物编辑室另一个则是《九州英雄志》编辑部。”

林为民临走的一句话让大家陷入了议论。

编辑部人员多了,出版社的业务也开始扩张,拆分编辑室是必然的。

李学刚已经是编辑部主编,肯定负责通俗读物编辑室。

编辑部只有四个人,林老师之前给于华安了个编辑部副主编的头衔,这会就显出意义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负责《九州英雄志》。

刘茂文和齐向华两人心中微微有点失望,可随即又振作了起来。

通文社才刚刚建立半年时间,现在有两个编辑室,以后就会有更多的部门。

林老师这人最公平,他们俩又是建社元老,只要表现好,还怕不能升职吗?

正在几个人议论的时候,隔壁当代文学二编室的人跑了过来,大家以前都是同事,关系熟稔的很。

刚才他们听到了林为民的话,来了就对李学刚道喜去香江出差可是个美差。

“还是你们通文社好了,这才半年的功夫就有去香江出差的机会。”

“学刚,赶紧去换点外汇吧,到香江能买东西多买点!”

……

半年之前,要说大家羡慕通文社这几个年轻编辑,那是不可能的。

跑到下属社当编辑,干的还是通俗文学的话,社里不少人都对这几个年轻人的选择表示不解。

可现在,金庸作品集出版了,两个月卖了一千多码洋,虽然是挂着国文社的名,可大家都知道这是通文社的业绩。

《九州英雄志》这份武侠刊物折腾了好几个月也发售了,征订量八万多份,这个成绩相当不错,单是征订量,这份刊物不仅是能活着,还能活的挺滋润,关键你还不知道人家未来能发展什么样呢,也许更好呢?

要知道,这年头一般的通俗读物销量可都不错,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可比纯文学刊物好混多了。

现在李学刚又要去香江出差,这种机会,国文社一般每两年总会有一次,但以往都是社里那帮老领导、老专家才有资格去,如李学刚这个年纪能去的,寥寥无几。

就冲着这个待遇,李学刚这个编辑部主任就没白当。

同事们嘻嘻哈哈的聊着天,李学刚溜到了林为民的办公室。

他和妻子一直想买一台电脑,可现在中关村买电脑动辄一两万,不是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趁着出差的机会刚好可以去香江买台电脑。

李学刚说完了自己的请求,林为民笑了笑,“我当什么事呢,明天我给你带些外汇过来。”

“谢谢林老师!”李学刚高兴道。

(本章完)

.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