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525章 亲自动手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25章 亲自动手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林为民搞评奖的想法不算是临时起意,从蒙伟宰来找他的时候就有了。

除了有跟雁冰文学奖打擂台的想法,真心搞评奖的想法也是占了一部分的。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中国文人毕生所追求的三不朽,林为民也不能免俗。

不过万先生的劝诫算是给了他一个警醒,如果不能保持一颗公心来做这件事,最后只怕只能落得一个鸡飞狗跳的结果,那样还不如不搞。

雁冰文学奖的设立,除了有雁冰先生的遗愿和他所留下的不菲稿费这两个因素之外,最关键的是巴老的殚精竭虑和文协的配合。

林为民要搞评奖自然是想搞个大的,如果自身的影响力达不到,还有外界的因素干扰,这个奖项有很大概率不会取得成功。

倒不如按照万先生所说的,先猥琐发育几年,利用国文社这个平台加强自身在国内文坛的影响力,等两年再操作这件事。

在万先生家吃完了饭,林为民和陶慧敏回了家。

翌日早上,陶慧敏正在准备早餐,院门口传来敲门声。

林为民去开门,发现是程西米推着史铁生站在门外。

“这么早,你们俩怎么来了?有什么急事?”

石铁生有些急切的说道:“有事。郿英病了,很重,医院认定是晚期癌症,治疗无效让他出院,可没有地方能接收他。为民,你不是在协和认识个熟人吗?能不能帮帮忙?”

周郿英是《今天》的编委,林为民认识他就是在石铁生家中。

林为民听完石铁生的话,顾不得吃饭,发动了汽车,带上石铁生夫妇前往医院。

来到医院,林为民见到了躺在医院走廊上的周郿英,肚皮上穿了一个洞,是肠瘘导致的。人已经疼的死去活来,因为长时间的剧烈疼痛,他的面容狰狞,显然是在以巨大的意志力在对抗病痛。

周郿英身边陪伴着妻子徐晓和两位朋友,见石铁生和林为民来了几人上前,徐晓一脸凄苦的询问道:“为民,能帮郿英找家接收他的医院吗?”

林为民跟徐晓了解了一下周郿英的病情,然后说道:“你先别着急,我去打个电话问问!”

他说完出了医院,找了个公共电话亭给于君丽打了个电话,说明了周郿英的情况。

“听着确实很像肠癌,像他这种情况,没有以往的病历资料,我们也很难确诊。算了,伱先把人送过来吧,然后赶紧让家属去搜集他这些年的病历资料,到时候再想办法查明病因。”

于君丽这几年已经升任了副院长,周郿英的病情很棘手,但她看在林为民的面子上,还是让他先把人送过来。

林为民道了一声谢,赶忙回到医院,徐晓听说协和愿意接收周郿英,连连朝林为民鞠躬,他赶紧将徐晓扶起来。

“别客套了,先把郿英送到医院去吧,你先去办手续。”

折腾了一上午的时间,周郿英才被送到了协和。

于君丽找来了院里的两位教授会诊,初步排除了肠癌的可能,但因为缺少以往病历资料的支持,他们也无法做出最终判断,让徐晓尽可能的搜集周郿英的病历资料。

忙了大半天的时间总算是有了一点好的结果,大家都精神也放松了很多。

周郿英入了院,暂时就不需要大家的照顾了,林为民和石铁生夫妻结伴离开,徐晓送他们出来,流着眼泪对林为民千恩万谢。

“都谢过多少遍了,别那么客气,遇到这种事,能帮忙肯定是要帮忙的。”

聊了几句后,林为民开着车先将石铁生夫妻俩送回家,然后去国文社点了个卯。

在办公室待了不长时间,见快下班了,林为民来到了通文社编辑部。

金庸作品集已经成功出版,通文社编辑部的几个年轻编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武侠刊物稿件的组稿工作上。

国文社专精于纯文学领域,在通俗文学领域毫无积累,作者资源全靠几个年轻编辑现码。

大家对于很多武侠作者又不是很了解,组稿工作可谓艰难坎坷。

今天于华见到林为民却喜滋滋的递来一份稿子,“林老师,残墨的稿子到了,您看看!”

林为民接过稿子,看了不长时间,他便放下了稿子,说道:“稿子质量尚可,只是作为我们创刊号的当家作品还是不够。”

于华心中不禁叹了口气,在他看来林老师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一点,残墨的这部《风流侠丐》虽然跟金庸的作品比不了,但也称得上是优秀了,可却入不了林老师的眼。

“林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放松一点要求?这真不是我们不努力!”

林为民摆摆手,“我明白。”

他沉思了片刻,将办公室内的几人都召集起来,说道:“这段时间大家组稿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我知道我的要求是高了一些。不过刊物的创刊号至关重要,稿件的质量,尤其是头条作品的质量决定了我们刊物的前途,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众人齐齐点头林为民的想法他们当然理解,不过他的要求确实是高了一些。

因为要办刊,所以他们这几个月时间以来阅读了大量的武侠图书和刊物,以他们的眼光来看,近期组来的稿件与现在《今古传奇》等杂志上发表的作品质量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还要更出色,但能够入林老师眼的却不多。

“这样吧,残墨的这部《风流侠丐》质量还算不错,就当作是连载的长篇之一吧。至于头条连载的作品,你们就不要操心了,我来想办法。”

林为民说完了这句话,于华等人松了一口气。

别的稿件都好说,林为民在头条作品上的审核标准更是堪称变态,于华几人甚至怀疑林为民就是在用金庸、梁羽生的标准在找头条作品,让他们组这种标准的稿件,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等林为民走后,李学刚、于华几人讨论了起来。

“诶,你们说,林老师不用我们组头条了,他能从什么渠道组稿?”刘茂文问道。

“那还用问嘛,肯定是从香江、湾岛那边约稿呗。林老师跟金庸熟啊!我算是看出来了,内地的这些武侠作家啊,暂时还没有入得了林老师的眼的。”齐向华说道。

“胡说八道!你以为他们那边的稿子是什么好约的?用他们的稿件太麻烦了,得署里批准才行。而且那边稿费是什么价?用他们那边的稿件,我们刊物得卖什么价位、卖多少本才能回本?”李学刚说道。

于华说道:“我觉得吧,林老师倒不是看不上我们内地的这些武侠作家,而是太看重我们刊物的这头一炮,创刊号肯定是要一炮打响的。”

李学刚点点头认可于华的话,“于华说的对。林老师的高标准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旗开得胜,他又不是不知道,真照他那个标准组下去,我们刊物能不能办出来都是个问题。”

在几人闲聊猜测林为民的想法时,林为民也在思考着关于头条作品的问题。

齐向华所说的向香江、湾岛地区作家约稿这个做法,其实林为民在最开始有创办刊物这个念头时就曾经想过,但很快就放下了这个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太不现实了。

就像李学刚所说的,不仅是用稿上要上级部门批准,稿费标准也太高了。

林为民给武侠刊物规划的版面是16开本、16印张,以小五号字体排版每页800~1000字来计算,每期刊物至少要22万字的内容,每期目录中长篇连载两部,中篇三到四篇。

像倪匡这种武侠名家,八十年代稿费便高达千字1000~2000港元,现在是九十年代,这个数字较之八十年代又涨了不少,随便一个香江、湾岛武侠名家的稿费标准换算成人民币至少也是千字1000块以上。

以一部长篇武侠20万字来计算,就是20万稿费,而这20万字内容至多会发表到五期,核算到每期刊物上,光是为这一部长篇付出的成本就是4万块,算上其他稿件的稿费,再加上行政支出、印刷成本、发行成本、图书折损等等,刊物的发行量至少要到10万册才能回本。

这年头杂志刊物有个销量生死线,这个生死线通常是5万册,也就是说销量超过5万册就能活下去。

可一旦用了香江、湾岛名家的作品,这个生死线立刻翻了一番,变成了10万册。

尽管这年头通俗读物销量都很高,但这样的做法对于新生的刊物来说,还是太冒险了!

如果这是林为民个人办杂志,他可能会冒这个风险,但现在是给公家办杂志,他必须得谨慎。

编辑部的几位同事在组稿这件事上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能联系到的作者都联系到了,但稿件的质量不是编辑能够决定的。

林为民在头条作品的标准上堪称吹毛求疵,但他也不想再等下去了。

思考半天,为今之际好像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动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