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九百一十二章 朕给你的,不会拿回去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九百一十二章 朕给你的,不会拿回去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经过朝中几番争论,对齐王李佑的处置已有了安排。

岑文本收拾了一番心情,走出承天门。

齐王李佑被召入了太极殿。

空荡荡的太极殿内已站了三两个太监,殿内也冷,屋外还有寒风吹着。

李佑呆立在原地,一直等不到陛下来相见。

“父皇呢?”他小声问道。

声音在太极殿内回荡,没有人回答他的话,那几个站在一旁的太监,如同木雕。

天色就要入夜了,有宫人端来了饭食,而后太极殿内缓缓关上。

殿内的烛火点亮,李佑还呆愣在原地,不知道父皇的意思。

长孙无忌来过骊山,皇帝也来了。

对齐王李佑的处置还没有下文,这个时候面对皇帝很纠结,张阳硬着头皮下了山。

难得的晴天,但阳光的温度不算温暖,骊山积雪依旧,空气更冷了。

张阳见到了皇帝。

李世民坐在路边,看到了一群孩子在冬日里欢快地跑过。

现在的李世民已有了几缕白发,年有四十二的皇帝,在这个冬天憔悴了许多。

张阳走到他身边,揣着手默不作声地站着。

良久,皇帝终于开口了,“你打算就这么站着什么都不说吗?”

“陛下若是因骊山抗旨的事前来算账,骊山的态度还是依旧不变。”

李世民抚须道:“朕不怪你。”

“陛下能够包容天下,是不会与骊山计较的。”

“辅机来见过你了?”

“嗯,与我说了许多话。”

“都说了什么?”

张阳啧舌道:“赵国公很担心太子。”

“呵呵呵……”李世民轻声笑道:“他管好自己已是不易,竟还要担心太子。”

“陛下不担心吗?”

李世民在冷空气吐出一团白雾,缓缓道:“朕的孩子为何会变成这样?”

“陛下是在说自己教子的失败吗?”

见他神色不悦地扭头看向自己,张阳又道:“我见过武家两兄弟为了家产要将小武给卖了,武士彟的孩子为了家产尚且如此,陛下的家产是整个天下,又何足道哉,他们以身犯险,能够得到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李世民站在冷风中,须发随风而动,神色憔悴看起来是一夜未睡,须发也有些乱。

“朕的其他孩子也会如此吗?”

张阳又道:“所以赵国公来见我,希望骊山可以与他共同看住其他的皇子,让他们都安安分分的。”

“果然,在你与辅机心中,朕的孩子都是不懂事的。”

“没有谁家孩子是完美的,谁都有不懂事的时候,也都有行差踏错的孩子。”

李世民听着这些劝告,低下了眉眼,“朕的孩子,犯的错太大了。”

“这是陛下的家事。”张阳躬身一礼,表示不想多言。

“你也是朕的家人。”

“所以,我希望陛下不要太过悲伤。”

与皇帝处成家人是一件很危险的,即便是皇帝都这么说了,张阳还是与他保持着距离。

张阳看着皇帝的神色,“如果陛下愿意,可以在骊山住几天,与太上皇说说话。”

“也好,也好。”

李世民点着头答应了。

皇帝在骊山住了半月,一直与太上皇住在一起。

李渊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道:“二郎,你已做得很好了。”

李世民闭着眼道:“儿臣没有做好。”

“你自小就自负,但你有能力,有胆识,当年老夫就担心你的胆识与自负会害了你,事到如今该发生的事也都发生了。”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茶碗,沉默不语。

这天一道旨意送到了太极殿,齐王李佑,作乱齐州,贬为庶人!国除。

一杯酒水送到了齐王面前,一个太监低声道:“殿下请吧。”

李佑颤颤巍巍拿起这碗酒水,一口饮下了。

又有几个太监走入殿内,收拾着这里的一切。

半个时辰后,太极殿内又恢复了原样,殿内空无一人,寂静又寒冷。

这天,对有些人来说是沉重的。

坊间有人低声议论着当年的事,陛下是通过非常手段上位。

这样的皇帝,他眼底里容不下谋逆。

长安城内,长孙无忌低声道:“嗯,往后谁也不要再提了。”

府中一群随从点头不再言语。

高陵县,李承乾听着事情的结果,久久没有回神。

最后赵节讲完了对齐王李佑的处置,庶人,国除,赐死。

李承乾低声道:“父皇见过李佑吗?”

赵节回道:“从回到长安便一直囚于太极殿内,陛下没有见过他,也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

“孤知道了。”

赵节见到太子的神情,会意离开。

不多时,于志宁快步走来,“陛下有旨,让殿下回东宫协理朝政。”

李承乾长出一口气,站起身道:“收拾一番回去吧。”

于志宁注意到太子殿下没穿鞋子走在地上还浑然不知,皱眉道:“殿下,鞋子。”

“嗯……”

李承乾这才注意到自己没有穿鞋,慌忙穿上。

于志宁观察着殿下的神情,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担忧,低声道:“殿下,被齐王害死的人,他们都是好人。”

“仲谧先生所言,孤一定谨记,孤不会是李佑。”

于志宁点头道:“殿下回宫之后,应当严于律己。”

齐王之乱结束了,刘兰,燕弘亮,许绚会等人与齐王一起谋逆,皆被腰斩处死。

与此同时,在大理寺彻查下,许多有干系的人也被一起处置。

皇帝要回长安城了,张阳站在村口送别。

李世民道:“朕知道,你有你自己的主张和底线,朕不希望朕的孩子们,往后再有这样的事。”

张阳又道:“陛下放心,都这么多年,您最了解我,我对权柄向来嗤之以鼻,您若还不放心,大可以将我的一身权力全部拿走,我也不想当这尚书左丞。”

李世民冷哼道:“朕给你的,哪有拿回去的。”

看来辞官是想都不要想了。

又回想起了当初长孙无忌的话语,“你我皆是最有权势的外戚,以前陛下有很多的麻烦,现在陛下盯着的便是你我。”

张阳心中始终带着警惕,还是一脸微笑地送别皇帝。

李世民坐上了回长安城的马车。

等马车越走越远了,张阳使劲揉了揉自己的脸,“再这么下去,我的精神状况会越来越危险。”

小清清与小心安,要与他们的魏王舅舅一起去钓鱼。

张阳揣着手走回村子里,临近除夕,村子里很热闹,每年的除夕照例都有除夕宴。

自骊山建设以来,这已成了不变的规矩。

忙碌了一年的村民有了自己的收获。

媳妇是关中最富有的人,每年除夕都会花大手笔在村子里摆宴。

这是关中各县都羡慕的事。

一直以来陛下让宗室与各县都节俭。

不过骊山本来就很有钱,也仅限于骊山一地,皇帝也不计较这种事了。

铁路的铺设很顺利,冬季停工了三个月,等到来年二月才开工。

就算是不干活,骊山依旧会养着铁路沿线的民夫以及他们的家庭,在休假期间的食宿都是免费的。

用骊山的账来说,付出的这点银钱要挣回来很容易,尤其是铁路与技术院校建设好之后,这些成本都可以成倍地收回来。

岑文本又一次来到了骊山,这一次他是来买烟花的。

张阳接过他递来的一个包裹,仔细数着其中的银钱。

“这里是十贯钱,要一百个烟花。”

现在骊山要造烟花更方便了,用车间的废料就可以。

若皇帝知道他买的骊山烟花是用车间不要的边角料作为原料,会作何感想。

张阳将包袱递给一旁的女儿。

这个包袱对小清清来说还是过于沉重了,她将包袱挂在了熊大的脖子上。

张阳让人从库房中拿出一车烟花。

双方交接完成,岑文本又道:“这些天朝中一直记挂着骊山正在建设的技术院校,房间也在盼望着这个可以早点落成,县侯之前说过是在夏季完工的。”

“嗯,我确实说过。”

“能否快一些,来年入夏之前?”

张阳笑道:“本钱是我出的,怎么朝中比我还着急?”

岑文本叹道:“近来长安城内的负担越来越大了,来长安城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如县侯当年所言,长安城人口越来越稠密,早晚会成为关中的负担。”

“房相以为,若是能有一部分进入技术院校,那么长安城的压力便可以减弱不少。”

“既然爹爹早就说过,你们为何不拆了城墙。”小清清一脸认真地说着,“当初就告诫过,现在发现了问题,你就只会来请骊山帮忙。”

张阳笑道:“女儿不懂事,让文本兄见笑了。”

岑文本的脸上有了笑意,“小郡主很像县侯,连脾气也与县侯这般相近。”

先让这些官吏拉走了这些烟花,岑文本又道:“那入夏之前……”

“有点难,骊山的资源还没这么多,若是朝中可以提供建材的话,可以更快一些。”

“开朝之后,下官会递交奏章。”岑文本又看了一眼热闹的除夕宴,拱手道:“下官就不打扰了。”

“文本兄不留下来用饭吗?”

“下官家中还有家眷要照顾,改日如何?”

“也好,慢走。”

除夕的夜幕笼罩关中大地,长安城先放起了烟花。

如今的烟花已成了人们眼中的祥瑞,大唐每年都有祥瑞,便会有人觉得大唐每一次的来年都会是风调雨顺的。

这已经成了惯例,若是哪年除夕见不到烟花了,人们或许会觉得大难临头。

今年夜里,骊山的烟花比之长安城更壮观,一朵接着一朵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

照亮了骊山上的还未融化的积雪。

张清清对弟弟道:“你要记住,外面的人是愚昧的,”

张心安问道:“他们为什么是愚昧的?”

“因为他们将烟花当作祥瑞,却不去想烟花的成因而去庆贺。”

张清清收回目光不去看烟花。

张心安回道:“姐,按照我们骊山的学术理论,该先有质疑再有猜测,外人愚昧是因为他们不懂骊山学识。”

他来回走了几步,又道:“或许他们根本没有勇气质疑?”

这个弟弟的进步很大,小清清又道:“所以他们是愚昧的。”

张心安又道:“愚昧只是一时的,但他们终究会清醒。”

张清清道:“如果愚昧也成了他们的利益,那么有些人就会守着愚昧一成不变。”

听着姐弟两的争论,小慧默不作声。

这是师父与老师的孩子,她们是骊山最重要的孩子,要继承师父与老师衣钵。

或许是老师与姐夫的教导方式与外界不同,这两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

而且这两个孩子同时要学两种文字,两种语言。

他们现在说的正是老师传授的,这种语言咬字清晰,一字一音,铿锵有力。

听着也舒服,小慧能够听懂他们的话语,但也未必如这两个孩子这般说得流畅。

骊山的另一头,这里是昔日的烽火台。

熊大就蹲坐在这对夫妻身边。

烟花不断在李玥的眼神中闪灭。

张阳双手捧着杯子感受着杯中茶水的温热,“这么多年了,你还是看不腻这些。”

“看不腻呀。”她痴痴地望着,“这是我们的岁月,怎么会看腻,永远都看不腻的。”

张阳坐在熊背上,将目光从她的笑脸上收回,深吸一口冷空气,“确实看不腻。”

不多时,烟花停下了,夜空中的星海重新出现了,它们点缀着寒冷的夜空。

李玥双手背负,转身道:“回家吧。”

“朝中说让我们家的技术院校抓紧完工。”

“这天寒地冻要如何劳作?”

“是呀,可是朝中催得紧。”

夫妻俩往家里走着,张阳又道:“他们不会管我们骊山付出了多少成本,当这件事成了朝中关注的对象,他们没有巧取豪夺已经很客气了。”

“他们已夺走了骊山技术院校的名字,改名叫贞观院,他们还想要什么?”

“被人惦记是难免的。”

“那就让他们只能惦记。”

李玥身上多了几分霸气,也有几分蛮横,“本钱是骊山出的,这天下的建设从来都是万千群众的心血,他们若还有良心,就不能向骊山要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