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九百一十一章 已过十年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九百一十一章 已过十年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后续治理的事交给刘德威,他是刑部尚书,本来不用主持这种事。

经历了齐王之乱,刘德威知道齐州还是有好人的,或许是觉得朝中对这里的人有愧疚,他坚决要留在这里。

李治回头看了一眼跟在队伍中的杜行敏,向他招手。

杜行敏年方三十岁,穿着一身破落的军中官衣,策马上前,看向坐在车辕边的晋王,“殿下。”

“此番捉拿齐王,你能够劝降这千余人,你的功劳都写在了回报长安的奏章上了。”

杜行敏作揖行礼道:“谢殿下。”

李治颔首道:“打听过你的底细,往后就好好在长安城任职吧。”

听闻能够留在长安城任职,杜行敏神色欣喜,“若能在长安城任职,下官欠殿下一个人情。”

壮士一诺,重千金。

看他有意攀附的意思,倒也不矫情。

李治不想拒绝这个人递来的投效之意,离开骊山之后越发明白几个兄弟之间的复杂。

他介绍道:“这位是狄仁杰,这位是张柬之。”

“见过两位公子。”

杜行敏恭敬行礼。

两人也是报以笑容。

李治不愿意去多看李佑等人一眼,囚车就在队伍的后方,缓缓离开了齐州地界。

关中大雪纷飞,齐州的事有了结果,奏报也送到了皇帝的案头。

这天长孙无忌又向皇帝递交了辞官奏章,还是不出意料地被驳回了。

皇帝想让骊山再造火炮,但骊山还是一样的态度,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今天长孙无忌来到了骊山。

张阳听到赵国公来拜访还是有些意外。

李玥给要出门的夫君披上一件外衣,“赵国公又是辞官不成,又是冒雪来造访骊山,也不知是何目的。”

不知道不觉成婚十年了,夫妻俩只是一个眼神,一个笑意便能知会彼此的意思。

“我会注意讲话的分寸。”

齐州出了事,弟弟妹妹也都回到了宫中,只有两位婶婶照顾着孩子,小武和小慧捧着茶碗也坐在暖炉边,投来担忧的目光。

张阳走到屋外,迎面而来的风雪,一时不好睁开眼,只好戴上斗笠,这才舒服很多。

李玥站在屋前,看着已站在风雪中的夫君低声道:“记得早些回来吃饭。”

“嗯。”

张阳应了一声,迈步走入风雪中。

李玥关上了房门,屋内又恢复了温暖,与夫君在一起不知不觉已多活了十年,这十年风风雨雨,多少的挫折与困难都过来了。

这是最不容易的十年,往后的日子还能再困难到哪儿去,会越来越好的。

李玥对婶婶道:“把茶饼拿出来吧,最近夫君喜喝这些陈茶。”

风雪呼啸在天地间,村子里各家各户都有灯火闪烁,村子里的小道上没有行人。

张阳踩着路上的积雪,留下了一排脚印,一直走到村前的官邸中,长孙无忌正在这里。

李孝恭与李泰也在这里。

张阳脚步匆匆走入屋中,换上一脸的笑容,“赵国公。”

长孙无忌抚须道:“许久不见了,来找县侯谈谈心。”

李泰已温好了酒水,李孝恭躺在炉子边正呼呼大睡。

张阳拿过酒水道:“魏王殿下,看着点河间郡王,别被炉子烧到了。”

李泰点头去照料。

与赵国公相对而坐,给他倒上一碗酒水,温过的酒水带着浑浊的米色。

他先是饮下一口,“齐州的事了了。”

张阳点头道:“我知道。”

“陛下得了一场病,咳嗽不止,近来才有好转。”长孙无忌低声道:“听说陛下又让骊山造火炮,又被你拒绝了?”

张阳苦涩一笑,“赵国公又去辞官,也被陛下回绝了?”

两人相视一叹。

长孙无忌向来对骊山一派的官吏不和,有些时候骊山与赵国公看起来像是对手,但此刻能够如此平静地面对彼此,少有的场面。

他低声道:“不知为何,与你总有一种惺惺相惜,你我皆是陛下的外戚,又是位高权重。”

“嗯。”张阳应了一声。

有了些许醉意,长孙无忌一声长叹,“皇帝的外戚不好当呀。”

张阳点头道:“天家事多,永远都有解决不完的麻烦。”

长孙无忌苦笑道:“陛下利用骊山,也在利用老夫。”

“看得出来,老师去世前也告诫过我,不要与赵国公撕破脸皮,对我也没有好处的。”

“张公瑾说过这种话?”

“老师虽然没有明说但有这种意思。”

长孙无忌低声道:“陛下的野心越来越大了。”

他的话语又顿了顿,“对,你我皆是外戚,若有联合,满朝皆会忌惮。”

张阳很是认同地点头。

“你是县侯,照理说位列凌烟阁,从身份上来说你不适合位列国公,但一个郡公也是绰绰有余的。”

“老夫考虑过。”长孙无忌压低嗓音,“陛下对付了世家,对付了吐蕃,陇右门阀都摘干净了,剩下的那些……陛下能盯住的就剩下你我了。”

张阳与他碰了碰酒碗,“不只是陛下,满朝文臣武将都在盯着在下与赵国公。”

两人又是相视一笑,两个最有权势的外戚又是碰了碰酒碗。

舅舅与姐夫说的话语很敏感,应该说是不能听的话语,但姐夫与舅舅却没有避开。

长孙无忌又道:“齐州的事派了晋王前去,与其说是历练晋王那孩子,不如说是做给其他孩子看的。”

张阳手中的酒碗顿了顿,皇帝的嫡子有三个,一个是李治,一个是李承乾,还有一个李泰。

赵国公的意思不言而喻。

李治还年幼,李泰久居骊山,与朝中脱离多年了,也谈不上威胁。

长孙无忌意有所指的是当今太子李承乾。

张阳低声道:“太子与李佑有关系吗?”

“老夫也不清楚,近来太子与老夫越发生疏了,许多事做起来也越加隐蔽。”

长孙无忌的双手放在膝盖上,“太子与李佑肯定是有来往,至于其中来往有多深就不得而知了,你当初不是让他们截住了太子送去齐州的书信吗?”

十年了,也人到中年了。

见多了许多老人离开人世,也见了一个个年轻人在朝中头角峥嵘。

这些年与骊山有关系的官吏也越来越多了。

有些事躲不开也避不开。

“赵国公与我说这些做什么?难道我还要在皇子间站队吗?”

“呵呵呵……”张阳轻笑道:“骊山不需要在皇子间站队。”

长孙无忌重重点头,“对,骊山不需要去支持哪个皇子,陛下的所有的儿子都会主动站在骊山这边,你比老夫自在得多。”

“其实赵国公也清楚,陛下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可陛下的野心越来越大,想要的也越来越大,若不加以控制,我不敢想象陛下的晚年又是何等情形。”

“嗯,老夫也有此忧虑。”

俩人一碰酒碗,达成了共识了。

张阳又道:“太子不足为虑,只要他不做傻事,他一直都会是储君,赵国公以为呢?”

长孙无忌笑道:“你我都是外戚,皇子有了二心,你我二人必是他们拉拢的对象,事到如今,老夫不会偏袒任何一个。”

“好,我也不回长安城,一直都在骊山。”

过了年轻时的少年意气,人到中年越能互相体谅各自的难处。

“陛下想让老夫与骊山相斗,从而来制衡朝堂,褚遂良,唐善时等人老夫不会插手,他们都是晚辈。”

“骊山也不会对付他们,许敬宗他们的事,骊山也会点到为止。”

又是一碰酒碗,俩人一饮而尽。

“老夫以后会少过问政事,多用中书省的官吏。”

“所以我们骊山屡屡抗旨不再为陛下铸造火炮,除非真有需要。”

彼此都是外戚,要帮忙解决天家的许多事,互有默契地一笑。

长孙无忌吃了一口菜,感慨着喝下一口酒水,酒壶重重放在桌案上,“原来这世上还是能有交心人的。”

“说实话,我实在不愿意做赵国公的盟友。”

长孙无忌面色带着一些最后的红晕,眼神中有了更多的失落,“这么多年,老夫却只能与你说这些心里话。”

皇帝的外戚如履薄冰,稍有差池就会触及皇帝的高压线。

此番长孙无忌来骊山,已是触动了皇帝敏感神经。

但这一趟他好像又不得不来。

人与人是要互相沟通的。

不然谁也不知彼此的心意如何,就会陷入无休止地猜忌。

“老夫与你约定,绝不让朝中的内斗加剧。”

“很好,若有赵国公相助,这大唐一定会更好的。”

长孙无忌笑道:“老夫也是为了社稷。”

“虽然我有时候不满赵国公的做事方式,但不论是对付世家还是陇右门阀,终究是骊山更胜一筹。”

长孙无忌终于站起了声,“你与老夫都是外戚,老夫好不到哪儿去,你是皇帝的女婿,你的处境比老夫更危险。”

张阳低声道:“我能管好自己。”

俩人一起走到屋外,在冷空气中小心翼翼呼吸着。

这严冬的风雪没有要减弱的意思。

长孙无忌行礼道:“陛下的晚年还望骊山多多照看。”

张阳躬身,将姿态放得更低,“赵国公距离皇宫更近,还望以后能看好陛下,若有变故,骊山定全力相助。”

“别送了。”长孙无忌说罢,上了回长安城的马车。

张阳揣着手目送着。

李泰小声道:“没想到赵国公会这般放下身段,来与姐夫谈这些。”

“嗯,天家的事太多,你父皇的晚年不能失控了。”

“姐夫要和赵国公联手,来压制父皇的晚年是吗?”

张阳重新戴上了斗笠,“你父皇是皇帝,不是寻常人,皇帝的晚年是很危险的。”

看向屋内,又道:“魏王殿下,去看好河间郡王,他有靠向炉子了。”

“唉……”

李泰一声叹息,又脚步匆匆地走回屋内。

耳边都是风雪的呼啸声,张阳走回了山上,脚步踩在山道石阶的积雪上。

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熊大漫无目的地在华清池边走着。

见到主人回来了,它快步跑上前,爪子扒拉着要爬到主人的背上。

这头熊立起来都比自己要高了,张阳抱着它又道:“你这头熊怎么还不去冬眠。”

熊大用头蹭着,明明熊窝很暖和,它非要出来走动。

张阳掰开它的嘴,看着它的牙口也健康,这是一头熊最壮年的时候,看牙口与毛色也没有生病。

或许是无聊了,张阳从边上拿起一只用皮囊做成的球,将球丢给它,它又会用爪子将球拍回来。

这一次张阳将球拍得更高了,熊大只能用头将球顶回来。

一人一熊在风雪中玩着,球始终没有落地。

不多时家门打开了,小清清惊喜道:“爹爹回来了!”

看到爹爹和熊大玩着球,她也要跟着玩。

杨婶见状,连忙拉住,“小郡主呀,穿件外衣再出去。”

小清清穿着厚实又好看的棉服快步走了出来,拿起一只藤球丢向熊大。

李玥看着家门口的玩闹,脸上带着温和笑意,“这家里呀,真是越来越离不开夫君了。”

小慧坐在一旁,给老师倒上茶水,“看来师父与赵国公谈得很愉快。”

小武道:“若是谈得不愉快,这个时候熊大在挨打了。”

李玥无声一笑,拿起一旁的书卷看着,这是骊山的规划书,每年到这个时候,骊山要规划来年生产。

她戴上眼镜,仔细看着现在骊山的库存与各类材料往来。

熊大的精力旺盛,它一个人可以应付三颗球。

小三秋站在家门口,也嘻嘻笑着,他还不懂事,只觉得高兴。

他短手短脚走在雪地里,稚嫩的小手捧起一团雪,这双小手很快冻得通红,举起雪球砸向熊大。

他的力气还很小,雪球落在近处,没有砸到熊大,可他还是很开心。

杨婶看这位小侯爷稚嫩的小手通红,不让他再去玩雪,便抱回了屋。

关中风雪停歇的时候,李治与李君羡带着队伍回到了长安。

朝中正是休沐,没有开朝,岑文本看着齐王李佑走入承天门。

这位皇子还不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可能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来自父皇的打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