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九十章 二十四县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九十章 二十四县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一直走到东宫外墙,狄仁杰扶着外墙提着衣领,停下脚步道:“晋王,歇会儿。”

李治回头看了一眼,东宫侍卫还好好站在远处。

“都说了,不来见太子,非要拉着在下。”

“本王一个人来见太子才吓人,有你在便觉得好多了。”

李治干脆坐了下来,也在不停擦着额头的汗水。

狄仁杰不解道:“明知太子是在试探,晋王为何还要接下官学署的差事。”

李治不断深呼吸,平缓着心情,“你看皇兄那态度能拒绝吗?明日一起去官学署任职。”

狄仁杰的胖脸又是一抽,“啊?”

“啊什么?我们是不是朋友。”

狄仁杰苦着脸,“在下没空,在下要读书。”

李治冷哼道:“好呀,你往李义府酒碗中放东西,害得他如厕一整日……”

“慢着。”狄仁杰急忙道:“去!与殿下一起去官学署任职。”

李治笑道:“这才是朋友。”

狄仁杰欲言又止,继续往宫外走着,又道:“其实就是想试试那大夫卖的是不是真药,本来是给许侍郎用的,没想到放多了。”

“哈哈哈。”

李治一边走一边笑着。

就连公孙小娘子也憋着笑。

狄仁杰又道:“还有,平康坊的事可不能让许侍郎知晓,不然他又让在下抄录汉书。”

与晋王殿下在宫门前分别,狄仁杰越想越不对,这件事被太子知晓了。

难道太子会熟视无睹,狄仁杰心头大叫不好,抬头一看不知不觉走到了许侍郎的家门口,便要回头走去,心中打算好今天去张柬之家中住。

还没走多远,一个身影拦在了面前。

狄仁杰缓缓抬起头,勉强挤出笑脸,“许侍郎。”

他又回头看去,再看看眼前的人,又道:“这是刚回来?”

“你这是去做什么?”

“小子……张柬之欠小子银钱,小子这就去要回来。”说罢,狄仁杰就要跑。

却发现不论怎么跑,都在原地。

再一看衣领已被黑着脸的许敬宗拉住。

狄仁杰干笑着,“许侍郎好气力。”

“年纪轻轻就敢去平康坊,还带着晋王一起?”

“那都是张柬之的主意,小子是被胁迫的,他不是好人,小子这就去和他割袍断义。”

“先回来,代你父亲好好教导你。”

“哎。”狄仁杰跟在后头,满脸的委屈,又道:“小子能不写字吗?”

“不行,汉书第三卷,抄录十遍。”

“能换一卷吗?”

“不行,就这卷。”

自从晋王回了长安城,狄仁杰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难了,平日里自己闯祸了自己认。

跟着晋王殿下闯祸了,许侍郎就会变本加厉来处罚。

狄仁杰写了一晚上的字,眼看天就要亮了,他提笔继续写着,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

写着写着天就亮了,现在有些明白当初县侯为何在长安城没有朋友了。

每到早晨,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便是东市,每到午后最热闹的地方便是崇德坊。

宵禁之前的晚上,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平康坊。

李治站在官学署前,“孔颖达老夫子,因皇兄安排,小子也来这里任职。”

孔颖达拄着拐杖,点头道:“这里缺一个编撰。”

“多谢老夫子安排。”

“殿下不用多礼,若有空闲可来寻老朽。”

“不敢打扰老夫子。”

李治躬身行礼。

孔颖达笑着走入官学署,一边道:“骊山学识,骊山学识甚有意思……”

老夫子刚走入,岑文本就来了。

李治再次行礼,“见过岑中丞。”

“晋王殿下在这里作何?”

李治回道:“因为皇兄……”

岑文本打断道:“螺丝是什么?”

“螺丝是……”

“罢了,老夫改天亲自去骊山询问。”

这官学署的人行色匆匆,岑文本说不了两句话,就开始主持这里的事宜。

李治看着这个场面,只觉得头大,“这里太忙碌了。”

不多时,狄仁杰姗姗来迟。

李治皱眉道:“仁杰,你是昨晚没睡好?”

狄仁杰回道:“晋王殿下睡得可好?”

“很好,一夜无梦。”

……

京兆府内,自从上官仪来了这里,裴行俭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小了不少。

上官仪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将长安城十二县的事摆平了,而且安排得有理有序。

牛朝来报,“裴府尹,江夏郡王来了。”

想起与李道宗的约定,裴行俭整了整衣衫,面带笑容地走出京兆府。

“哎呀,江夏郡王,派人知会一声便好,何必亲自前来。”

李道宗笑着,“车驾已备好了。”

裴行俭一路走着放松肩膀,“娘的,这些天累得透不过气。”

梁建方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人,他的口头不知不觉会带动别人,也跟着学了过来。

坐上前往骊山的车驾,裴行俭还在想着现在的西征战事。

从去年开始梁建方的西征步伐就放缓了,这些年一直都在整顿波斯内部,要安排人口,要治理商路往来。

大战之后必有大治,只有把波斯境内治理好了才能再一次发兵。

当初自己在波斯时,就是这么做的。

现在梁建方还在保持着当初的作风。

这么做是对的,波斯人并不可靠,如果没有唐人的队伍管着,不用大食人来打,这大后方说不定自己就乱起来了。

前些天刚刚送来的战报,穆斯阿布屯兵在一个叫做巴比伦的地方。

巴比伦是个很古老的所在,据传闻一千多年它就屹立在波斯湾,出现在几个强大的国度,它位于大食境内的最后方,也是大食为数不多的坚城,从巴比伦南下就是当年县侯嘱咐过的波斯湾。

那是一片富饶的地带,裴行俭皱眉思量着,如果大唐与大食有一场决战。

那决战的地点就只能是巴比伦。

“你在想什么?”

听到李道宗的问话,裴行俭回过神道:“在想西征的战事。”

“你都不是都护了,还想这些做什么?”

“在下与梁建方将军乃是生死之交。”

“生死之间?”李道宗沉声道:“战场的同袍都是生死之间,但也不能优柔寡断。”

“江夏郡王教诲,在下铭记在心。”

马车终于停下了,李道宗站起躬身下了马车,“到了。”

骊山就立在眼前,龙武军分为三队在这里值守,村子里有不少村民走动,这个村子总有很多孩子,吵吵嚷嚷地跑过,这些孩子从来不会畏惧官兵。

迎接李道宗是李孝恭。

“王兄。”

李孝恭也看了眼裴行俭,正色道:“张阳知道你们来了,已备好酒菜。”

李道宗看着眼前的村子,这个村子与外界的不同,看着几个工匠正在铺设类似管道的东西,就铺在各家各户的后方。

走入村子里还能看到几头熊嗮着太阳。

这些熊从来不会避讳村民,反而相处得很和谐。

在一处平地上放着一张圆桌,圆桌上是一叠叠的饭菜,张阳就站在桌旁手里捧着一卷书。

“见过老师。”裴行俭先一步行礼。

“坐吧。”

“喏。”裴行俭一脸严肃地坐在一旁,刚刚差点脱口而出唤他县侯,幸好反应及时。

李孝恭也拉着李道宗坐下,他解释道:“也不知道张阳这小子哪里来的习惯,喜欢在饭桌上谈事,这嘴里吃着饭菜,怎么谈?”

李道宗显得有些拘束,坐下之后也没有开口。

裴行俭好奇问道:“老师这是在看什么书?”

张阳收起书卷,“这是西方送来的古籍,我安排了几个高昌人,让他们但凡有西方的古籍就保存好,送到骊山。”

“西方的古籍对骊山也有用?”

张阳给几人倒上酒水,“没什么用,我就是好奇看一眼,与印象中比较还是有出入的,用来消磨时光。”

裴行俭目光落在这卷书上,也没有去拿,只是这么坐着。

“这卷书讲的就是巴比伦的故事,有西方人管这卷书叫做旧约,讲述着他们的历史,还有巴比伦人和大食人的过往。”

“在书中看到古巴比伦的故事,那是一千年的事迹,现在都成了传说,像是大洪水,还有他们的崇拜,或者是他们对巴比伦王的颂歌。”

“这是我们骊山做的译本,你拿去看看吧。”

裴行俭接过书卷,作揖道:“谢老师。”

张阳看了众人一眼,又道:“吃吧。”

李道宗早就饿了,便拿起筷子狼吞虎咽。

李孝恭却没什么胃口,喝着放了冰块的葡萄酿,“现在的葡萄越来越便宜,关中种出了葡萄后,一串葡萄卖五十钱。”

李道宗嚼着口中的饭菜,腮帮子鼓鼓的,才咽下,“老夫下辖二十四县也要种葡萄。”

李孝恭一拍桌案,“老匹夫,葡萄不值钱了你还种。”

“不能光看着长安城十二县富裕。”

“老匹夫,你会让葡萄不值钱的。”

张阳解释道:“其实不用太过忧虑,葡萄很挑地,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种葡萄,再者说栽培的成本很高,再便宜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骊山的初衷就是想让葡萄成为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的水果,葡萄便宜些也好。

张阳颔首道:“左辅二十四县,骊山还未了解过,骊山会派人去查看,适合种什么,有多少人口,能够开设什么作坊,都要了解。”

见如此爽快,李道宗作揖道:“能办好这些事,老夫这府令也心满意足了。”

“此事徐徐图之,现在是秋季,要是在冬季之前完成调查,来年开春就能安排。”

裴行俭叹道:“因此事高陵与临潼两县的县民时常闹事。”

长安城以东,左冯翊辖区,也就是李道宗这位左府令的下辖二十四县,在万年县以东。

从万年县向东一直到夏阳,关中平原东部的泾河以东、渭河以北、黄河以西的那片地区。

从长安城的角度来看东北角一片平原,以东直到黄河西岸,在当年汉武帝时期,才有了明显的划分。

那二十四县人口没有长安十二县多,因长安城乃是京兆府所在,自然是人口汇聚之地。

而李道宗的二十四县地界大了许多,可要说人口稠密度,却不如裴行俭下辖十二县。

裴行俭迟疑道:“既然如此,可否由长安城十二县的作坊发放生产。”

张阳看了他一眼,不知道是不是上官仪与他说的,还是他自己看出来的。

骊山占据生产线的上游,能够发放劳动任务,将较为简单又繁重的劳动交给下面的村县。

裴行俭也想将繁重的作业拿到二十四县。

其实这么做是有弊端的,一旦产业链铺设得太广,上方一个环节出错了,会有许多工坊停工停产。

张阳摇头道:“二十四县的作用与长安城十二县相同,地位也是一样的,将来不论哪一方有了变故,都能及时找到替补。”

再给几人倒上酒水,张阳又道:“这是经营数十万贯的大事业,两位叔伯当该举杯痛饮才是。”

李道宗因这句话,心头正喜,又道:“你怎么不喝酒?”

“在下最近戒酒来着。”

正说话,就看到一个身影很是自然地坐在饭桌上,他嘴里说着,“烦死了!”

“太难造了,那东西根本就不是人能够造出来。”

这个不请自来的,正是魏王李泰,他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也很凌乱。

张阳皱眉道:“魏王殿下是被电了吗?”

李泰恶狠狠地吃下一口羊肉,“本王倒想被电,造都没造出来,哪有电?除非老天降雷劈了这骊山。”

裴行俭一口酒水灌下,被呛在喉咙口,不停地咳嗽着。

“半个月了!”李泰一拍桌案,“知道我这半个月都经历了什么吗?”

张阳劝道:“当初蒸汽机都造出来,这有什么难的。”

李泰拿过李孝恭的酒碗,他给自己倒了一碗酒水,再放入冰块,酒水入口入喉,冰块就在嘴里嚼着。

饭桌上很安静,甚至能听到李泰咬着冰块的咯嘣声,“嘎嘣……咯嘣……”

一桌人沉默地看着他。

又觉不过瘾,李泰抓起一把冰块放入口中,继续嚼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