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一纸债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一纸债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张阳又从马车中拿出一卷书,有不少卷宗都已经发霉了,还有卷宗一打开,那些竹简松松垮垮,抖两下就散落了一地。

惆怅地将这些竹简捡起来,就连上面的字迹也因为年月久了很是模糊

这工作真是不好做,本着司农要了解作物情况,建立数据的心思,该看的资料还是要看的。

不多时李丽质和李治带着弟弟妹妹也来了。

让她们将这些卷宗带回去,张阳手捧着一卷太府寺司农记录。

孩子们一人捧着一堆卷宗,欢快地朝骊山而去。

大唐初期,武德初年,天下刚太平不久,粮食问题便是头等大计。

自武德一朝多是在各地平定叛乱,当李世民登基之后致力于开展耕种。

田地里只能种粮食,种花种菜不行,种果树也不行,一旦被查到被告发就要被重罚。

这也导致中原的农作物在果蔬方面一直很缺乏,种类也很少。

司农记录从武德三年开始到贞观五年基本上没有对菜地的鼓励。

张阳在华清池边坐下来,看完一卷又拿起一卷,田地里种植的都是粮食,反而蔬菜鲜有,更不要说栽培作物了。

“丽质,收拾一下这些卷宗,都晾晒一番。”

李丽质闻言低声道:“姐夫,这些竹简有的都已经烂了,不如让弟弟妹妹都抄录一遍,顺便分类记录。”

张阳稍稍点头,继续看着手中书卷。

“小武姐姐,都放在这里,我们一起整理。”李丽质唤道。

小武和小慧也批改好了孩子们的考卷,一起来帮忙。

一马车的卷宗足足有上千册,光是整理,归类,记录三件事情同时进行,还要进行汇总。

没有十天半月办不成这些事。

这是大唐多年以来积压的作物耕种记录,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资料也是一国的重中之重。

眼下看来朝中并不在意这些资料,而皇帝呢。

皇帝掌管大方向,他只须知道开垦的田地有多少,收获的粮食有多少,了解一个大概就可以了。

具体细节也不会过多地问。

更不要说朝中只顾耕种,却不知增加作物种类,在多样性上很是缺乏。

比如说河北适合种麦子,淮河以南种稻谷。

稻、稷、黍、菽、麦、麻大体这五类居多,至于蔬菜与果树并没有记录。

中原的土地是很肥沃的,这也是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农耕大国的原因。

当然了,从朝政的体系上来说,粮食有时候也是一地州府的政绩,粮食便是首当其冲的,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才能让州府繁荣。

在这种内循环的作用下,各地都是内卷粮食的产量,甚至有矫枉过正菜地不种菜,也来种粮食

有些土地并不是只能用来种粮食,许多土地因此浪费了,就比如说长江中下游南部可以鼓励耕种茶叶,以高粱为主关内以北一线就很适合种高粱,也能用来酿酒。

种植粮食没有具体的规划,没有具体的生产目标。

张阳看完几卷记录才察觉到自己接手了一个怎么样的烂摊子。

徐慧低声道:“师父,这些卷宗到贞观六年之后就没有了。”

到贞观六年?贞观六年发生了什么?

张阳用书卷敲着自己的脑门,这才想起来,贞观六年卢承庆这个户部尚书出事了。

而这个户部尚书出事之后导致户部尚书一职空缺许久,到了现在才让褚遂良顶替上。

小武与丽质在曲江池前铺开一张大纸开始记录数据,从武德三年开始记录。

除了弟弟妹妹们要记录卷宗,到了夜里才停歇,当天深夜,张阳写着一篇文章。

李玥好奇道:“讨世家檄文?”

“嗯。”张阳提笔又在砚台上沾了些许墨水继续写。

李玥扶着自己的腰,皱眉看着不自觉念出声,“嗟我将士!尔肃尔听,世人痛苦,火热水深。世家门阀,为虎作伥,高门望族,以枭以张……”

一篇壮烈至极,振奋人心至极的檄文跃然于纸上,洋洋洒洒四百字。

看着夫君写完,凝重道,“终于要去推倒世家了吗?”

张阳搁下笔,正色道:“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场与世家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甚至远没有到真正开始的时候。

世家立足中原千年,想要拔出谈何容易。

有些事情且能做,有些事情不能不做,张阳低声道:“至少我也要努力努力,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李玥莞尔一笑,“且放心,整个骊山听凭夫君号令。”

揽着媳妇入怀中,张阳又道:“孩子怎么样了?”

李玥低声道:“哪有这么快出生。”

“我是说她有动静了吗?”

“夫君休闹。”

……

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整座骊山,宁静的夜幕下,家家户户熄了灯火。

翌日,关中下着绵绵细雨,雨幕下的骊山笼罩在水雾中,让人看不真切。

不少动物开始出没在灌木丛中,它们最先意识到天气要转暖了。

昨日整理这些书卷忙碌一天,孩子们都无精打采的,婶婶带着她们去烤肉,弟弟妹妹才有所振奋。

就算太府寺是一个烂摊子,也不能不管不问,张阳走到村口,见到了许敬宗带着裴宣机而来。

这家伙看着神色憔悴,一看就是整日沉醉酒肉之中。

裴宣机躬身行礼,“见过张尚书。”

许敬宗走上前低声道:“此人昨日喝多了,扇了好几个巴掌这才醒。”

细雨落在身上,让裴宣机醒了几分醉意,他提起精神又道:“张尚书,狂人日记的读后感悟在下一定会写出来,还请再给一些时日。”

张阳点头道:“你觉得世家是什么样的存在。”

裴宣机回道:“世家荼毒地方,世人无奈依附,若不遵从他们办事,便会断绝仕途,他们是恶人,他们才是中原最大的敌人。”

“如果给你一把刀你会怎么做?”

张阳低声道。

裴宣机稍加思索,“在下这些天每每到了夜里便饮酒熟读狂人日记,若有一把刀,在下愿带一支兵马去拿下世家门阀。”

“若你没有兵马呢?”

“在下……在下执刀冲入门阀之家,宁杀生求全,不能委屈。”

雨势有些大了,许敬宗安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吱声,只是听着张尚书与裴宣机的对话。

“裴兄,我之所以会想到这件事让你去做是因为你最了解世家,也了解门阀望族,更知道他们的脾性与办事习惯,我这人很信奉一个道理,要解决对手,就要先了解对手。”

“张尚书说的是,在下也是如此以为,只是……”裴宣机的神色有些扭捏,“许侍郎说让在下来骊山,是因为张尚书让在下任职太府寺寺丞。”

闻言,张阳笑了,“裴兄啊裴兄,你的想法该变一变了。”

“张尚书此言何意?”

“朝中如今施行科举制,投卷举荐制早就该淘汰了,你以为在科举施行的当下,我一句话就可以让你成为太府寺的寺丞?裴兄高看我了。”

“这……”

张阳再问道:“敢问裴兄,科举你能进士及第吗?”

说是名仕之后,对裴宣机来说插科打诨,装模作样尚可,小时候确实也苦读过,可现在早已荒废了,别说科举了,连一篇狂人日记的感悟都写不好。

裴宣机面色犯难,一时间无言以对。

张阳继续道:“我知道你心不在朝堂,一心想要娶个五姓女,想要光耀门楣,我交给你三件事,只要办好这三件事,别说一个寺丞的位置,就是侍郎的位置都不在话下,更不妨碍你娶五姓女子。”

说罢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张阳在他耳边低声道:“裴兄,你难道真的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个李政澡手里吗?一个人的将来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何一定要看他的脸色。”

为何要看他的脸色。

声音很轻,但这低语确实戳中了他心中的软处。

张阳又道:“你是河东裴氏裴矩之后,且能屈居他李政藻门下,若是走投无路,且不说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何须一直看他人脸色行事。”

裴宣机躬身道:“在下愿听张侍郎赐教。”

先是颔首点头,张阳又道:“裴兄,你可要想好了,想要办成我的事情,需要很坚定的意志,更需要坚定的立场,你可要想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他们要对付会使出各种软硬手段。”

“不就是对付世家,在下清楚。”

这一次他的语气总算是坚定了许多。

张阳拍了拍他那被雨水打湿的后背,“从此以后你就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战士。”

“愿听张尚书调遣。”

张阳坐在草棚中低声道:“我要交给你的事情有三件,其一你受太府寺之命,去太原河北等地查探农作物,果蔬,鸡鸭鱼类的养殖状况,这都是表象,也是你的幌子,如有人问起你便如此回答,太府寺如今我说了算。”

“喏!”

“那好,我说接下来两件。”张阳拿出一份契约,“这份契约还没有画押,但是其中章程我已经写好,赵郡李氏与国清寺支付两百万贯来购买骊山造纸术,如今这造纸术的银钱没有付清,我打算将这债给卖了。”

“卖了?”

“裴兄先莫要惊疑且听我解释,这个债是这样的,我们手中有两百万贯的债,照理说他们两家要将这钱付清,可我们骊山又不好出面讨要,只能出此下策,先将这二百万贯分成十份,以一百六十万贯的价格卖出去,这么买了债的一方便可以拿着两百万贯去向那两家讨要。”

“这一来一回之间,就赚了四十万贯,至于买家最好也是五姓中人,裴兄现在可明白了?”

裴宣机双手握拳低声道:“好毒的计谋。”

张阳摆手笑道:“第三件事!”

说着话又拿出一卷纸,纸张用封蜡已经封好了,放在一个竹筒中,“这里面是一篇讨世家檄文,这篇檄文不到关键的时候不要拿出来,裴兄要像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般保护。”

“裴兄一路关中前往太原,沿途查探田地作物情况与各地各种事宜,还在结交反世家之士,一路走一路结交,自狂人日记出世,洛阳出了人命案,坊间早就有不少人已存反世家之心。”

“现在需要一个人将这些力量团结起来,在世家因为债务问题陷入内斗,裴兄可以在关键时候,拿出这篇讨世家檄文,一举推翻他们。”

尽管张阳说得令人热血沸腾,但裴宣机心中还是摇摆不定,“可是在下会是那个振臂一呼的人吗?”

“这个人也不一定非要是你,你可以假借他人之手,这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号召力。”

张阳站起身看着眼前的雨景,“你且放心,骊山会派人在暗中帮助你,事情办差了你也查田亩作物有功,我一定会让你做那个寺丞,若办好了,你的功劳就另当别论了。”看书溂

裴宣机收好眼前的契约与那个装着讨世家檄文的竹筒,“在下领教,多谢张尚书帮扶。”

“不用客气,从此以后我们都是意志坚定的战士了。”

裴宣机躬身行礼又向许敬宗行礼,这才淋着雨离开。

人走远之后,许敬宗低声问道:“张尚书此事当真要交给他去办吗?”

张阳感慨道:“谁让我们人手不够呢。”

许敬宗也叹道:“说来裴兄很了解那些世家望族,他知道世家子弟是哪些人,也知晓要如何接近他们,就像张尚书所言,要解决对手,就要了解对手,下官受益匪浅。”

“老许,你的马屁功夫还是一样地拙劣,这么多年怎么没点长进”

许敬宗讪讪一笑,“让张尚书见笑了,外交院忙着吐蕃事宜,还要下官去安排,就先告辞了。”

张阳瞧着漫天的雨水点头,“嗯。”

一纸债,一纸契约,要是不能成为现钱,那就是废纸一张,没有任何的用处。

与其就这么放在手里,不如拿出去让它发挥一些作用,给敌人添堵也是不错的。

脖子不舒服,主要是颈椎酸痛,在电脑面前坐不住太久。

请个假,今天暂更新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