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二十章 逆天时,改地利,夺造化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二十章 逆天时,改地利,夺造化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这些精铜很珍贵,煅烧起来不敢有浪费。

当不漏气的铜管做出来,李泰高兴地当天吃了三只鸭子,他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

立冬过后的十一月下旬,关中迎来了第一场雪。

鹅毛大雪纷纷落下,在骊山有这么一幅光景,那一筐筐的绿菜被装在推车上,由骊山的村民送入长安城。

长安城的城门这才刚刚打开,大雪纷飞的日子,装在箩筐上的绿菜被雪给盖上了。

从骊山而来的村民们,在朱雀大街上散开,将这些绿菜送入各家各户。

魏征是个清贫的人,本是雪天,今天起得比往日要晚。

家中夫人正在忙碌,他穿着衣裳走出屋门,捏着自己稀疏的山羊胡,却见自家夫人正在洗着一筐绿菜。

他在冷空气中呼出一口气,快步走上前,“这些绿菜从何而来?”

魏征夫人裴氏笑起来一脸的皱眉,她笑着道:“骊山县侯所赠,就是之前来我们家里走动的张阳。”

“他怎么……你怎么就收了?”

魏征瞪着眼愣在原地半晌。

裴氏喜爱这些绿菜,她又道:“如何不收?家里叔玉,叔瑜两个儿子你可曾管过?莫不是要孩子们一起跟着你吃醋芹?”

魏征要再说什么。

裴氏又道:“张阳那孩子多好呀,还说下次再送来。”

“你!”魏征见夫人已经将绿菜放入锅中,他又道:“你怎知张阳他几张脸几颗心?这等好意如何能收?”

裴氏当即冷下了脸,“姓魏的!老婆子嫁给你有三十年了,你知道家里有几只碗,几双快子?你心心念念社稷朝堂,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你现在敢指着自己的婆娘了?”

魏征如鲠在喉,欲言又止,只得一声长叹。

裴夫人又道:“张阳那孩子念在当年你在朝中的照拂,这才送点绿菜来,你怎这般不知好歹,你看看还有不少葱和蒜呢。”

魏征挥袖又是一声叹息,这婆娘的嗓门大,已经吵醒了家里的孩子,只能快步离开。

在长安城收到绿菜的不只是魏征一家,甚至还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就连岑文本和褚遂良都不放过。

绿菜难得,又不是名贵之物,大冬天大家都需要吃,又不好拒绝。

知晓有其他几家收了,也有人收下了骊山的好意。

给的绿菜并不多,也就一户人家吃一天两顿的量,省着点倒是可以多吃三两天。

一时间议论骊山奢华温室的声音,以一种很快的速度消弭。

直到这件事传到李世民的耳中,孩子们不在宫中,皇后与陛下也清闲不少。

李世民今日本打算早朝后出去打猎,却闻骊山给了朱雀大街的几家国公都送了绿菜,本来不在意。

可再听王公公讲宫里的菜已经吃完了,他的脸色随即又黑了下来。

“这混账小子,知道给他们几家送,就不知道给宫里再送一些吗?”

王公公低声道:“陛下,骊山的宫女送来消息,说是山上的绿菜也不多了,这一次骊山县侯拿出的几乎是骊山所有的绿菜,留下的就够自家吃的。”

李世民低眉看着眼前的一碗黍米粥,还有一颗咸鸭蛋,顿时没了胃口,想吃绿菜了。

有道是得鱼忘筌,上树拔梯。

现在陛下就是这个心情。

“一直以来,朕对他处处容忍。”李世民没有下嘴喝粥,也没有动快子,而是站起身看着窗外的大雪低声道:“朕一直希望权贵朝臣能有勤俭的作风,张阳年纪尚轻,朕念他有才能,这才处处栽培他。”

“让他去东宫,让他主持崇文馆,又让他拜张公瑾为师,如今他有才能了,位列六部尚省,却是他以为朕有所辜负他?”

听着陛下一番肺腑之言,一旁的长孙皇后,神色不好,身边的小兕子没去骊山,留在了身边,她正坐在地上玩着积木。

陛下的话语有一种苦心被张阳辜负的感受。

在皇后看来,陛下与张阳的矛盾,三言两语说不清,其实他是一个很有主张的孩子,他不喜欢处处被规矩限制。

虽说他家有很多的家规,可纵使有这么多家规也都是细枝末节的事。

而陛下一直以来希望将张阳收入掌中,成为手中一个听话的臣子。

可偏偏张阳就不是一个会听话的人。

说什么位列六部尚省这些事情都是陛下的旨意,这些事情都是他躲着还来不及的。

雪花被风吹入殿内,一旁的宫女赶忙关上窗户。

帝王权术下,陛下又何谈好心与苦心。

时辰到了,李世民换好了衣裳,大雪天也要上朝,今年还有诸多事情要商议。

这位天可汗迈步走向太极殿,心里念着朝中的几件事,礼部把今年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来年他们要准备波斯与大食的安排。

前些天礼部的张大象送来奏章,波斯王无法统领如今的波斯,波斯王子卑路斯久居长安,已学了诸多治理方略,想必能够给波斯带去一些改观。

让西域驰援波斯的条件就是波斯王退位,让波斯王子成为波斯的新国王。

如此一来西域才有可能去驰援波斯。

这件事经过朝中的商议也批复了,旨意上个月就送出去了,也不知道此刻波斯的局势如何。

今天的早朝开始,殿外的风雪依旧,六部与中书省各自禀报完事宜,就有文臣弹劾武将这边收了骊山送来的绿菜。

立冬时候,太极殿夜宴上,大家都在对骊山的奢靡同仇敌忾。

面对文臣的弹劾,程咬金在殿内幽幽说了一句,“据传闻郑公与赵国公都收了骊山的绿菜。”

话音一落,殿内就安静了下来。

长孙无忌沉默不语,一张脸冷得犹如千年的寒冰。

魏征朗声道:“程咬金,你休要胡诌。”

程咬金朗声笑道:“魏征老匹夫,你牙缝里还有菜叶子!”

魏征下意识捂嘴扣了扣牙缝,又躬身向正黑着脸的陛下行礼,“陛下,家中收了骊山绿菜一事,老臣也是事后才知晓,不是那杀才所言这般。”

李世民的呼吸沉重,看着殿内的文武双方吵成了一团,神情麻木,这早朝又开不下去了。

这太极殿内每个人都在叫骂,大殿内争吵声一波高过一波。

李世民无奈起身离开。

皇帝这一走底下吵得更凶了,就因为骊山送了一些绿菜,让文武双方破口大骂,大打出手。

李承乾好不容易逃出了太极殿外,刚出来喘一口气,一顶官帽又被丢了出来。

闭眼深吸一口气,李承乾苦笑不已,明明大家本是冲着骊山去的,现在倒好朝臣自己打起来了。

回忆完事情的前后,李承乾觉得自己又学到一个不得了的手段。

便也不顾身后的乱架,迈步走向了东宫。

一旁的侍卫道:“太子殿下,殿内这般情况是否要派兵来将他们拉开?”

这个侍卫是新来的,没有经验。

文武大臣一心为了社稷,争吵屡见不鲜,打架时常有之,别看魏征之流是文人,可打架起来那拳脚也是了得。

李承乾顺着这个侍卫的话又道:“那你便将此事告知金吾卫,看看是否可以派兵过来。”

“喏。”

那新来的殿前侍卫正色领命离开。

殊不知这种局面没人敢轻易去劝架,往往劝架的也会挨揍,除非父皇下令他们停手,这帮大臣才会听话。

若是父皇都不管,那就只能等他们自己平息怒火。

北方的冷空气袭来,今年关中冷得彻骨,张阳坐在渭水河边钓鱼,渭水河结了一层薄冰。

而在骊山村口,一队马车在村口停下。

李泰与上官仪一起在村口迎接,裴宣机和慧旷,李政藻三人一同而来。

这一次的三十万订钱,从当初的秋天说起一直到现在寒冬时节才送来。

李政藻穿着厚实的棉衣,“骊山的织衣之法,老夫佩服,只需要这么一件就可以御寒。”

李泰请着几人入了一旁的棚下躲雪,上官仪已经温好了酒水。

慧旷和尚坐下来念了一声佛号,又道:“老僧不饮酒。”

又收回酒壶,李泰给李政藻倒上,“本以为要来年开春才能见到这银钱,没想到现在就送来了。”

已经是深冬十二月,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十数天,慧旷和尚笑道:“本是为世人来买造纸术,趁早为好。”

李泰皱眉道:“本王以为你们会说以免夜长梦多。”

与这个和尚相比,李政藻很喜欢酒水,他看着清澈的酒水,灌下一口。

酒水入喉如火烧,从脖子红到了脸颊,鼻孔透着直冲而上的酒气,酒劲直上脑门。

“好酒!”他拍桉道。

李泰又给他倒上,“这是我们最近酿出来的酒。”

慧旷和尚小声道:“政藻,我等是来买骊山造纸术的,切不能因为这点酒水,误了事情。”

李政藻摆手道:“就这么三两碗酒水老夫醉不了。”

说着话他又喝下一口。

看魏王与上官仪却没有碰整个酒水,慧旷的神色又多了几分担忧,他站起身行礼道:“既然我等已经拿出了订钱,魏王殿下可否拿出造纸术,让我等一观?”

闻言,李泰从一旁的侍卫手里拿出一卷纸,纸张在桌桉上铺开,一幅幅图入眼。

“这是骊山造纸术的部分营造所要的图,你们只是付了订钱,若你们可以拿出后续的两百万贯,我们便将全部的图纸交给你们。”

慧旷和尚仔细看着图,深怕漏下图中的细节。

李政藻定睛看着,目光也在盯着图纸中的细节。

按照姐夫的要求,将其他零散的图纸全部画在一张大纸上,这俩人都来自不同势力,他们不见得有多么地同心同德,只给一张的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们争夺。

这图纸很复杂,复杂到自己花了半月时间才画好,他们想要临摹下来,没有骊山特制的尺子与圆规更难画下来。

除了这些还要有图中三视图的理解能力。

没有足够的知识,他们光有图纸也没用。

更别说营造了,没有骊山的特有的尺子与工具,想要造出来也很费事,这是经过几次改进之后的造纸流水线。

至于纸浆的配方没有写在纸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他们。

只是在眼前三人的目光都在图纸上,却见上官仪将一包东西塞入了李政藻的包裹中。

李泰目光瞥见了没有说出口,也讶异于上官仪当下的举动。

想到他与李政藻以前有恩怨,便也当作没看到。

慧旷和尚除了是个佛门中人,也是一个博学的人,这人看着图纸暗暗叹道:“老僧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图纸,骊山造物名不虚传。”

李政藻收回目光没有讲话。

“听说骊山县侯用温泉地,在琉璃顶下种出了寒冬时节的绿菜,不过此等夺天时,改地利……”

慧旷和尚又念一声佛号,他正色道:“历朝历代以来夺天地造化者不得善终,骊山县侯夺天时,改地利,逆天行事势必有报应。”

李泰嘴角一抽,要不是在骊山这么久,与姐夫有一样的立场,说不定真被整个老和尚给蒙过去了。

“老僧以为,县侯应当拆去琉璃顶,改了温泉地,便在骊山上建设寺庙,才能了却此等业障。”

李泰笑道:“你个老和尚无非就是想让本王的姐夫也入佛门,不用想了,姐夫已自立山门,骊山学派将来一定会享誉中原的。”

“哦?”慧旷和尚来了兴致,“敢问骊山学派就是夺天地造化,为满足一己私欲吗?”

老和尚说话时总是站在一种对错观之外的角度,这种说话方式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李泰一边给李政藻倒着酒水,言道:“难道天时给世间干旱洪水,人就活该要饿死,淹死,渴死?”

慧旷双手合掌,他闭着眼低声念诵了一段经文,眼还未睁开又道:“魏王殿下,是被什么蛊惑了心神?何出此等言语,若天要让世人死,会有佛的慈悲降临人间,就算是死了,也是去另一片天地。”

“老僧圆寂之后,自会去见佛,讲述此生的功德,而骊山县侯若执迷不悟,就算是死后也会受尽苦难,他生前的享受只是刹那的云烟,死后要承受的酷刑,却是永无止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