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零一章 朕怕他?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零一章 朕怕他?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夫妻俩坐在华清池边,张阳的围裙上还有些石灰泥沾着,“让孩子们多去搜集一些农科的典籍,尤其是关外的。”

“夫君想要多种一些关外的作物吗?”李玥的目光还看着这棵小树。

“农作物当然是越多样越好,我们还要可以培育一番,比如说我们培育出来的卷心菜,多受欢迎。”

这个时季卷心菜长得正好,而且周边的村子也不止一次要来求菜种。

李玥低声道:“近日读汉史多有感悟,”

张阳脱下草鞋,将双脚放在池中,感受着池水的清凉,书籍都是从前隋的藏库找来,许多书在外面看不到。

就是有些遗失多年的残卷,像是张衡的着作,这些书籍一直都流落在外,魏王这个胖子说是派人去搜集了,到现在也没有音讯。

见夫君脱下了草鞋,李玥也脱下布鞋,将双脚放入清澈见底的池水中。

“夫君听说过皇室外戚事迹吗?”

以前读一些前贤典籍和文章策问,现在又开始读汉史。

汉史经过几次编撰,也属于读书人为官科举受举荐必读的一类的书籍。

可在书籍传播效率如此差的当下,就算是寻常的读书人也不能一读全卷的汉史。

也只有现在的前隋藏库中有完整的汉史。

汉史是波澜壮阔的,有数百卷,足足放满了一个书架。

李玥回头看了眼还在酣睡的女儿,“有些时候读史书感悟当下,有些明白父皇为何如此利用夫君了。”

在这个闷热的时节,山风吹过的时候没有凉意,反而是一阵热风,让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块巨大的风干腊肉。

“父皇以夫君还是晚辈的由头,不让夫君的画像入凌烟阁,而在中书省时,父皇是对夫君有报复之心,还是说赵国公的谏言,让夫君去了尚书省,这等安排另有深意。”

张阳打断道:“我发现你读书越多,烦恼也越多了。”

挥起自己的拳头打在他坚实的肩膀上,李玥有些恼,“以前不觉得,现在我为了这个家不能袖手旁观,任由父皇这般利用夫君,更不能让骊山任由父皇宰割。”

“我观汉书明白外戚对皇权有所控制,不论是汉高祖皇帝,还是王莽篡汉,在历朝历代中外戚一直游走权力中心,更何况如今势力最大的赵国公,便是此刻大唐最强大的外戚。”

张阳揽着她的肩膀,笑道:“你要是有此担忧,你就小看你父皇了。”

“我只是担忧,夫君竟然还笑。”李玥伸手拍打着又恼又羞。

“这一大家子还有我这个姐夫看着呢。”张阳抓着她的手,“再者说了你父皇手中这么多能人,你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我这个姐夫难道是摆设吗?你父皇利用所有人,他在利用我,难道就不是在利用那只老狐狸?”

“可是……”

“我们家离天可汗近,照理说我也是外戚亲卷,但我对你父皇来说是个最没有威胁的外戚,因为我没有家室,我是孤身一人,你该担忧我们这一代,赵国公是你父皇这一代人的事。”

“该担忧我们这一代的什么?”

“致富!”

都说朝堂争斗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前觉得夫君能做个小小的文散官也是骄傲。

李玥低声道:“我觉得夫君以前说的是对的。”

张阳了然点头,“你现在幡然醒悟还不晚。”

看着他一副参破人生的样子,夫君总是这样好像对他来说天塌下来也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

“夫君果然不适合做官。”

“对,我早就说过了,你们都不信。”

好像自己的烦恼也被山风吹散了,这些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玥温柔地笑着,“不论朝堂怎么变,这个世道怎么变,夫君从来就没变过。”

张阳摇头道:“不,你错了。”

还是愣了愣,李玥不解道:“哪里错了?”

“我还是变了的,我变得更有钱了。”

“家里钱都快花完了,哪里还有钱。”李玥挥起拳头捶打着。

俩人在曲江池边嬉闹,看得两位婶婶也高兴地笑着。

直到父皇走来,李玥这才站起身行礼,然后走回屋中。

李世民颔首道:“当初来骊山这里还是一片废墟,如今倒是有几分模样了。”

张阳站起身重新穿好草鞋,“这都是我一砖一瓦搭起来的。”

“你完全可以找一些民夫帮你建房子。”

“建房子又不是什么难事,我还是更喜欢自己动手,把房子建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每当山风吹过的时候,华清池就会泛起涟漪,在阳光下这池水看着非常舒心。

“朕看了图纸也听上官仪说了往后的规划,要将这么多的工坊全部拆了重建,需要多少时日,你在骊山投入这么多的心血到头来的成果就是一个弹黄?”

张阳笑道:“弹黄怎么了?弹黄不好吗?”

“三年了,就只有一个弹黄。”李世民咬着牙,“这就是你跟朕说的技术吗?”

张阳又道:“陛下放心,我还会继续加大投入。”

“本就成效如此之差,现在就要搬迁工坊,如此一来岂不是多费周折,朕以为不用像上官仪这般搬迁,多此一举。”

张阳摇着手中的蒲扇,“骊山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正式走上轨道还需要时间。”

“建设骊山两年,建设工坊又三年,你现在与朕说现在才刚刚开始?”

“有更好的基础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况且弹黄此物看似不起眼,以后它会用在建设制造的方方面面。”

李世民挥了挥衣袖,黑着一张脸离开了。

这老黑脸还是一点都没变。

皇帝不知道弹黄的铸造工艺能够带来的好处,也没办法与他阐述。

能够铸造出弹黄,不仅仅只是弹黄本身,这也彰显着骊山铸造工艺的提高。

当工艺处于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想要再铸造出其他东西就不难了。

李泰快步走来,“为何父皇与姐夫谈话总是不欢而散。”

张阳懒散地在屋檐下坐着,“道不同不相与谋。”

李泰感慨道:“父皇还说姐夫是竖子,竖子不相与谋。”

也是习惯了父皇与姐夫总是相看两厌。

“夷男可汗已经被押到朔方了吗?”

“张大象送来过消息,说是上月人就到了朔方,据说此人一听到自己的汗位被篡了急得不行。”

当年薛延陀夷男可汗与大唐联手攻打东突厥,这一仗打赢之后,夷男可汗在漠北一度风光无限。

甚至还提出要来大唐尚公主,与大唐和亲。

夷男可汗的念头还是很好的,可李世民是什么人,他利用完薛延陀还想着开疆拓土,漠北漠南的游牧族一直都是北方的边患。

天可汗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和薛延陀和睦相处。

终究是天可汗负了心,当初的盟友视作了下一次要攻打的目标。

和薛延陀和睦相处?这与天可汗开疆拓土的野心不相符,自然不可能答应。

贞观四年,薛延陀提议要和大唐和亲,李世民开了天价的聘礼,几乎就要掏空夷男可汗的家底。

天可汗只是这么一说,这个铁憨憨还真的拉着牛羊来了。

谁知道天可汗根本就没有想过。

这一来大唐,时隔三年,夷男就再也没有回过故土。

直到现在大唐借多弥可汗篡位,未得天可汗敕封,自立可汗并且还一度冒犯漠南,这就让大唐有了出兵的念头。

夷男可汗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可以与天可汗称兄道弟。

李世民是好人吗?当时的盟友是盟友,当年的援军又是另外一回事,夷男可汗也风光过,当时攻打突厥的利益也都得到了,大唐自认不欠他们的。

自然也不会给你面子。

他想和天可汗做兄弟,天可汗盯着的是漠北的这些家底与本钱。

一个憨憨来大唐送人头,李世民都要笑疯了。

薛延陀没什么文化人,论智谋怎么和大唐掰手腕?

张阳思索着低声道:“现在正是麦子夏收,过些天兵部就会安排,户部也会送去粮草,我们骊山也给朔方的李绩大将军送去地图和指南针。”

“是外交院的新地图吗?”

张阳稍稍点头,“当然,让他们感受一下知识的力量,你父皇不是说我们骊山建设成果太少,那就让他见识一下,我们骊山成果能够对征战在外的大军,有多大的帮助。”

李泰神情振奋,“这便去安排。”

“慢着。”张阳又道:“送三个指南针罗盘过去就行了,我们自己也没造出来几个,三个就够了!又送给太子一个,这东西不好造。”

“会安排的。”

张阳摇着扇子点头,事情要一件件办,朔方这一次派兵出征薛延陀,是李世民急于验证蓄养国力成果的一次尝试。

关中连年的丰收,让皇帝多少有些膨胀了。

平定吐蕃之乱,李世民将目光放在了大唐的北面,火候也确实也到了。

大唐正义之师有了正当理由出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经过隋末的天下大战,大唐在册人口不足五千万,人口凋零的当下粮食却是连年丰收。

粮食多了除了继续提振人口,还需要消耗粮食,将其转化为利益。

也可以通过这一仗来为粮食的出售拓宽销路。

皇帝的避暑之行,除了整天在骊山的作坊徘回,指手画脚,平时散心也是必要的。

夫妻俩定下了这一次卖粮食的章程,皇帝避暑半个月。

这天皇帝心血来潮要在骊山打猎。

人太闲也会闲坏的,在骊山找不到像样的猎物,皇帝只能在村子里射箭。

李泰顶着烈日汗流浃背,他不停地给自己摇着扇子。

李世民一箭射出,箭失正中靶心。

“父皇好箭法!”李泰当即喊道。

李世民松了松手腕,“张阳,你也来试试?”

“陛下我就不用了,我也没有练过骑射。”

“我大唐男子怎么能不会骑射?”李世民将弓放下,“就连辅机那些文人,文能治国安民,武能征讨四方,这才是我大唐男子该有的风范。”

张阳拿起弓,“要不让魏王殿下先试试?”

李世民笑道:“青雀就罢了,他连弓都拉不开。”

先是看了看远处的靶子,张阳拿起弓试了试弓弦,搭箭而起瞄准靶子。

箭失射出,李世民皱眉看着远处。

张阳放下手中的弓,“哎呀,差老远了。”

李世民拿着酒碗脸上都是笑意。

箭失就没有在靶子上,李泰再一看一时间竟找不到箭失射在了何处。

“都说了我不善射箭,为何要勉强我。”

收到陛下的眼神,王公公又递来箭失,“县侯再试试?”

再次弯弓搭箭,张阳瞄着靶子,又是一箭射出。

李泰看着靶子扶着额头突然觉得在父皇面前好丢脸,两次射箭,箭失都没有在靶子上。

李世民长长一声叹息,“不过百步远,朕就没见过连靶子都射不到的人。”

“臣终究不如陛下,见笑了。”

“你虽是文臣也该练练骑射,位列三省的官吏连骑射都不会,朕还是要脸面的。”

“陛下教训得是。”

李世民感慨着,“河北士族近日对朕的言辞颇多。”

李丽质乖巧给父皇还有皇兄,姐夫都倒上酒水。

张阳重新坐下来,“陛下是怕河北的士族扇动?”

“你说清河的崔氏?”

“七姓十家,位列宰相就有十一人,如此声望一呼百应,朝中也会顾及吧。”

“他姓十家?朕怕他?”

张阳惆怅地喝着茶水。

“朕只要十万大军就能扫平河北,一群老迂腐逞一时口舌之利。”

“陛下有此魄力,臣很欣慰。”

“还不是念在满朝文武的劝说,朕这才收住杀心。”

皇帝要面子,不能说破,这要真的能这么干,早已带兵冲进河北将那七姓十家全部剁了喂狗。

李丽质皱眉道:“父皇是不是喝多了?”

李世民再次拿起酒碗一饮而尽,麦酒喝着也醉人,尤其是加了冰块的麦酒,两坛麦酒喝完,就被三两内侍扶着离开了。

见姐夫也站起身,李泰又道:“姐夫去做什么?”

“回家搞研发。”

陛下得闲来射箭,王公公收拾箭失,这些箭失都要捡回来,要是落在外面被有心之人捡走了,指不定又会多几条人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