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古老的一族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古老的一族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李百药站起身,“张尚书不用觉得亏欠下官,下官很喜欢现在的日子,就算是成为了尚书与许国公之间博弈的棋子又如何,就算是张尚书在除夕宴说过的,人生就是这样才会觉得有意思。”

“你听说的?”

“一个御史,马周。”

“你和他认识?”

李百药稍稍点头,“只是认识而已,御史台最近查问外交院的账目,来礼部谈过话。”

“查我们的账目。”

李百药点头。

张阳愣是无语了好一会儿,“这件事怎么不早说?”

他整理着这里的书籍,“张尚书自诩光明磊落,活得坦荡自然不用惧怕。”

古人的豁达有时候不能理解。

尤其是李百药这种非常具有标杆性的文人,这类文人并不在朝中担任要职,却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张阳也站起身,“当真不养老?”

李百药摇头,“人生这么有意思,今天与尚书交谈下官以为这种事情应该多经历一些。”

他是不肯告老,像他这种人要是离开了朝堂,或许他的人生也就结束了吧。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心中很沉重,这种感觉并不好。

张阳走出礼部现在很想冲出去找高士廉,去找他问清楚凭什么可以摆布他人三年光阴,他凭什么。

一个太监脚步匆匆而来,“张尚书,陛下召见。”

张阳挥袖道:“不见!”

“什么?”太监使劲眨了眨眼,再确认是不是听错了,又是上前,“张尚书,陛下召见。”

张阳不耐烦道:“我说了不见。”

老太监看着张阳黑着脸任性的样子,真想当场跪下了,“张尚书就不要为难老奴了。”

张阳这才停下脚步,“看在大家都不容易份上,我还是去见见。”

这老太监时常陪在陛下身边,时常来传旨的也是他,带话的还是他。

“还不知道这位公公怎么称呼。”

老太监陪着笑脸,“老奴在宫中还是第一次见有人问起名讳。”

张阳诧异道:“你没有名字吗?”

“老奴就是一个无关轻重的人,不会有人来问的。”他的话语顿了顿,还是讲道:“老奴姓王,以前是秦王府的掌事。”

张阳继续走着,“上次给你的咸鸭蛋吃完了?”

老太监道:“确实吃完了。”

“我下次让家里人再给你送点过去。”

“老奴怎敢收。”

“都是一些家常吃食,你也别推托。”

“张尚书这边请。”他笑着带路。

已经想不起来凌烟阁是从何时落成的,张阳跟随走入这座阁楼。

阁楼并不大,就在太极殿边上。

李世民站在其中手中拿着一幅画像,“你可知这是谁的画像?”

张阳上前瞅了一眼,“这不是我吗?”

李世民点头,“阎立本有个弟弟,他叫阎立德画技一流,不论是人还是景物过目不忘便可画下来。”

“此人要是去大理寺任职,长安城的治安便能再上一个台阶。”

李世民古怪地看了眼张阳,“如此画师去大理寺岂不是荒废,朕还要他多画大作。”

“陛下,大作不常有,但若是在大理寺能够实实在在地起作用。”张阳悻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这人比较讲究实际,陛下不要见怪。”

李世民收起画卷,“朕还在犹豫要不要将你的画像挂在凌烟阁。”

张阳啧舌道:“等有朝一日臣被陛下的一道旨意处斩,人头落地生死道消,陛下还可以时常来这里祭奠我,嗯!甚好。”

元宵宴的时候,君臣俩人还吵得不可开交,事后陛下彻夜未眠。

站在门外的太监,听着其中平静的话语声,心里也是想不明白,君臣之间的关系真是微妙呀。

前几天还是仇人一般,现在竟然能够心平气和地谈话。

匪夷所思……

李世民走向凌烟阁的二楼,“当年朕的秦王府十八学士都是才智过人之辈,也有才华斐然之学士,只惜岁月不饶人,这十八学士当下还剩几人?等过几年又还剩几人?往昔一壶浊酒对月当歌,豪情壮志都已不在。”

来到二楼,这里的宽敞很多,木质的地板并不结实,走在上面嘎吱作响。

李世民转了一圈,“你说朕把你的画像挂在何处较为合适?”

张阳瞅着墙壁,要是这面墙上挂着自己的画像……

“陛下,我总觉得不太吉利。”

“是吗?朕觉得很好,早在秦王府的时候朕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朕要在这里挂满功臣画像,让朕铭记也让后人铭记。”

能够入凌烟阁的人不多,李世民修建凌烟阁后便有了名传后世的二十四功臣。

不过大唐之后的几任皇帝又在凌烟阁中加了不少人,也换了不少人。

不论怎么换,怎么变。

只有在天可汗立凌烟阁,最初入此阁的二十四功臣名传后世,也是功劳最重大之人。

李世民已经收起了画像,“你的画像先不挂了,你年轻资历尚浅,也无军功在身,比不得当年与朕征战天下之众人。”

“陛下英明。”张阳点头。

“你若是功绩够多,也该入凌烟阁,你看看这面墙正好可以用来挂画像,朕要将这里扩建一番……”

听着皇帝的话语,他讲述着对以后凌烟阁的布置。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终究要列出来。

李世民还是这么做了。

张阳靠着楼台的栏杆继续听着皇帝的讲述。

好一会儿,李世民又看向太极殿,“朕明白你的用心,骊山铸铁术不能轻易交给他人。”

“骊山铸铁术?”张阳点头道:“多谢陛下赐名,以后还请陛下为我骊山铸铁术冠名。”

已经习惯了张阳这种古怪的话语,李世民双手放在栏杆上,“倭国使者的国书朕看到了,他们想要书籍,也想要派人来大唐读书,学我大唐风采,你觉得如何?”

“陛下三思呀。”

“不好吗?”

“陛下,养虎为患呀。”

李世民又是点头,“朕知道你就是那只虎,你才是养虎为患,许国公连夜给朕递交了奏章,说是让朕提防你。”

“我不喜欢这种对人不对事的行为。”

“高士廉对你确实有成见,从见到你第一面就有了这般成见,朕记得是在天台山的时候。”

“不管我怎么样,陛下刚刚说倭国的国书,此事是否有待商榷,之前他们想要求个国号,被我们外交院打回,现在还不死心,其心可诛。”

李世民冷哼道:“有你其心可诛?”

“陛下还想不想要倭国的银饼了?”

“与你谈国事很累。”

“旨意难违,陛下以为我想来吗?要不是臣现在就告退,回家哄孩子去了。”

“你站住。”李世民瓮声道:“倭国的事朕会再考虑的,朕也去一趟你家,用饭!”

当门外的太监得知陛下和张阳一起去用饭,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君臣吵架之后关系更好了……

陪着皇帝回家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还要担心他会不会被路边的小石子绊倒。

“你平时都是走这条小道回家?”

“对呀。”张阳点头。

“朕从来都是走朱雀大街。”

“陛下乃天可汗,当然要走大道,做大事。”

回到家中,两个小丫头正在与小熊玩藤球,小武和徐慧一人一只球,一齐扔向小熊。

小熊以一敌二每一次都能将球顶回来。

见到父皇,李玥连忙行礼,“父皇。”

藤球落地,小武和徐慧也是行礼。

做皇帝的不会见外,他熟门熟路地打开一个竹筒,倒出内部的茶叶泡上一碗茶水,悠哉喝着。

“若朕年过五十,你也正值三十有余的壮年,让你入凌烟阁的不该是朕。”

“是下一个陛下?”

“你们这辈子的人与朕这辈的人不同,不该由朕说了算,你还有大好的年华。”

张阳亲自给皇帝做了一顿饭。

家里没有酒水,吃着寡澹,酱牛肉早就吃完了,李世民也没什么胃口,兴致寥寥离开。

站在家门口等看不见陛下的背影了,这才走回院中。

李玥收拾着碗快,“陛下让夫君入凌烟阁?”

“说起过。”

“听说父皇早年前就有给秦王府十八学士立画像的念头。”

“你的意思是他不会让我入凌烟阁,只能论辈分,进凌烟阁都是长辈,我一个晚辈现在不合适。”

“夫君的功绩也足够资格了。”

与安延偃相处了两天,许敬宗大致有了了解。

第二天,和往常一样下了早朝,许敬宗一路说着,“此人会说吐蕃话,西域话,突厥语更是说一些波斯语,他们一脉人在西域游荡,通过贩卖诸国间的物产来获取利益。”

“他不是叶护可汗身边的谋士,他时常与叶护可汗买卖兵械和粮食。”

“也就是说西突厥是他的大客户?”

“张尚书所言不错,突厥两位可汗开战,他也从中赚取了不少的利益,这一次来大唐他是主动请缨。”

张阳停下脚步,“如果战事停了,他的利益也就没了,他比我们更希望战事可以继续。”

“下官也是如此以为。”

“他担心的就是大唐驰援西突厥。”

原本外交院的安排就没有驰援西突厥一说,至于事后如何安置,顶多是让高昌人去给他们收尸而已。

大唐需要收复西突厥,更要收入版图,建立都护府,形成一片西面的屏障。

只要西面稳定,外交院就有更多的精力对付东面。

昭武九姓在丝绸之路上是有名的商贾,他们甚至可以得到诸多消息。

这样的人对外交院来说可以利用,而且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情报系统。

这要是能够与外交院合作,可以让情报来源再上升一个台阶。

见张阳一言不发,许敬宗小声道:“此人是否要杀之后快?”

“老许,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不喜杀生,我是好人。”

“那就抓他的家人要挟他,不怕他不就范。”

“是个好办法,那么去哪儿抓呢?”

许敬宗陷入沉默,西域茫茫大,去哪里找这些昭武九姓的后人。

“唐玄奘最近在做什么?”张阳突然问道。

“之前送消息来说与松赞干布聊着佛法,相谈甚欢,去年隆冬时节他便出发前往了天竺,按照脚程来算他应该进天竺地界了。”

张阳琢磨着,“你说让他去倭国怎么样?”

许敬宗苦笑不已,“张尚书的想法实在是……”

“我就开个玩笑,倭国不是想要书籍带回去吗?我们给他们佛经,他们好好研习佛经无法分心看其他的书籍,并且等唐玄奘回来了,就让他考校,答不对就斩首,不用心学习佛法就是对我们大唐的不敬。”

“……”

“老许,你怎么不说话了?”

“张尚书如何以为这个唐玄奘会回来?”

“我猜的。”

许敬宗摇头叹息,“张尚书都二十多岁的人,遇事不能像小孩子那样去猜。”

外交院里里外外都很忙,张阳对许敬宗道:“你叫声大素和大象兄,我们去那边的酒肆边吃边谈。”

“喏。”

许久没来,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

店家笑呵呵迎上前,“恩人许久不来了。”

张阳点头道:“最近烦心事太多。”

“需要小人做些什么?”

看许敬宗带着大象和大素前来,张阳摆手道:“我自己可以应付。”

店家摆出笑盈盈迎客的模样,“恩人需要吃些什么?”

“茶水,羊肉,再来四碗羊汤,四张饼。”

许敬宗带着俩人坐下,店家端上羊汤与饼,还有一碟羊肉,特意端了一盆水洗手。

张大素洗着手,“确实饿了。”

和张阳一起吃饭有个规矩,那就是饭前必须要洗手。

外交院的人手越来越多了,人多口杂,会议要保密。

“老许,你和他们说说那个昭武九姓的后人。”

“昭武九姓?”张大素讶异道:“这是很古老的一脉了,现在还有他们的后人?”

许敬宗点头,“不仅有,还是个很狡猾的人物,想杀之后快又觉可惜。”

一听要杀人,张大象劝道:“三思而后行,秋后处斩的犯人时陛下都要犹豫再三,这种事情当多多思量。”

张大素嘴里嚼着饼,“又不能杀,又这么多麻烦,就让他这般胡闹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