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七十章 李百药的坦白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七十章 李百药的坦白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李世民的嗓音低沉,“朕命人修建凌烟阁铭记当年征战之士,朕自问不比尧舜汉武,倘若有诸位相助,再复汉武之风光,诸位可愿与朕同往?”

“大唐万胜!”有人高声喊了一句。

“大唐万胜!”群臣一齐高呼。

看着这个场面,李世民笑着,心中有团火在烧,再起波澜壮阔,让世人铭记,此生足矣。

张阳揣手而立,双手拿着笏板心里挺矛盾的,这是又飘了?

要比肩汉武?这是也想泰山封禅了?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有没有封禅泰山的想法后世争论不少,不过当时有臣子进谏过让天可汗封禅泰山,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李世民终其一生都没有登上泰山。

历代所祭最隆重的便是告祭天地,封禅泰山也是最隆重的。

有了秦皇汉武的先例,之后的帝王无不想要追朔秦皇汉武登上山峰,看看他们所见过的风景。

对李世民来说,这就像是气运上就差了一截。

不论是天时还是人和,都不在最合适的时候。

大唐初立百废待兴,论国力还没恢复到前隋时期,生产力和人口都不足。

站在李世民身边的太监高喝道:“请诸国使者入殿。”

话音落下,殿前的侍卫大声传着话。

张阳深吸一口气,早朝看来没有这么轻易就结束。

幸好来之前吃了早饭,这要是这么站大半天,人会低血糖的。

第一个入殿的是突厥使者,来人正是老熟人,憨憨的结社率,他走到殿内向李世民道贺,放下一箱子的银饼,喊了一句大唐万胜就完事了。

这一箱子银饼多半是李泰承包草原的所给,现在的突厥小可汗手里依旧有余钱。

“可惜见不到松赞干布。”魏征低声自语着。

这个距离正好可以听见郑公的话语。

张阳小声道:“这一次他若不来,陛下也会派人去抓拿。”

魏征闭着眼入定一般站着没有说话。

张阳也重新低下头,松赞干布太会作妖,打仗打不过,还专门派个人来智斗。

文武两边都败了,他要是再不来,脸面也会挂不住。

其实心中还有一个顾虑,万一松赞干布不要脸了,真不来了该如何是好。

大憨憨结社率说完话便站在一旁,下一个入殿的是西突厥使者泥孰,他入殿奉上一串玛瑙,“下臣拜见天可汗。”

说出话语,这人当殿跪下。

大唐尚武讲血性与英雄豪气,不兴跪礼,如果不是重大场面能不跪就不用跪。

见天可汗也不用动不动就下跪的。

若有人下跪无非就是祭奠祖先,要不就是有冤屈。

果然泥孰接下来就开始哭诉了。

“突厥贼子肆叶护弑杀歹毒,西突厥子民受尽苦难,还请天可汗为突厥子民做主!”

话语回荡在大殿内。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礼部这边,“张阳,为何肆叶护的人还在作乱,当初朕让你主持这件事,你就拿出这么一个结果吗?”

大殿内上百号人,却静悄悄。

张阳站出朝班,“陛下,西突厥之乱并不是朝夕间可以化解的,肆叶护掌握西突厥诸多部族,我外交院一向以和平为主,自然也希望西突厥也能安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想要根除光是平定战事并不够,更需要西突厥的人心归附。”

李世民笑道:“泥孰可汗,你也听到我们张尚书所言,敢问西突厥人心可有归附。”

泥孰低着头,“若能平定肆叶护之乱,西突厥人心必定归附天可汗,下臣愿用姓氏起誓。”

这时殿前又出现了一片混乱,李世民颔首道:“殿前何事争执?”

侍卫站到殿前,“陛下,西突厥肆叶护可汗派来的使者求见。”

李世民端正坐姿,看着殿前朗声道:“入殿。”

“喏!”

张阳看着来人是一个中年男子。

对方走到泥孰身侧,向李世民行礼,“尊敬的天可汗,请勿轻信一家之言,西突厥远没有此人所言这般不堪。”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看这个突厥人讲话有礼,谈吐更像中原的文人。

关中话也很地道。

张阳好奇道:“敢问如何称呼?”

对方回道:“下臣祖上乃康国安姓,名唤安延偃,祖上之地所在乃昭武城。”

这下算是明白了这个人的来历,来自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的前身就是月氏,不过月氏的下场并不好,那时他们不是大汉的对手,大汉出了一个叫做霍去病勐人。

而这个时候草原上也有一个叫单于的勐人。

月氏属于是到哪儿都被欺负,后来他们去了西域更深处,又被当时的乌孙给打了。

最后这个小族被打散了,不过这一支人依旧很有凝聚力,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习俗,活跃在丝绸之路各地。

也就有了昭武九姓善贾之说。

这些人往往精通各国语言,还能游走在西域各个小国之间。

张阳皱眉打量着他,西突厥的形势比自己想得要更复杂,如果肆叶护身后站着昭武九姓这个一个群体。

而这个群体可以给他持续不断的银钱,泥孰不见得是他的对手。

安延偃在大殿内躬身行礼道:“天可汗,西突厥人心早就归附肆叶护可汗何来贼子一说,泥孰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真珠可汗后代,当年真珠可汗起于薛延陀,而后有一脉人迁徙至尹犁河,早已是西突厥人的一部分,何来真珠可汗才是西突厥真主?”

安延偃再是朗声道:“尊敬的天可汗,肆叶护可汗一直以来仰慕大唐,愿与大唐结为世代邦交,将来西突厥人也皆会拥护天可汗!”

泥孰大声道:“天可汗!此子所言正是谎言,我西突厥可汗一脉乃是肆叶护杀我父汗子嗣所争抢而来,西突厥皆知肆叶护其人歹毒狠辣。”

李世民依旧沉默不语。

许敬宗也站出朝班,“两位使者今日是来喊冤还是来朝贺的?”

意识到气氛不对,安延偃再次行礼,“下臣多有冒犯,天可汗恕罪。”

李世民点头示意,他们可以退到一旁。

接下来走来的是倭国使者与南诏使者,接下来的早朝便顺利多了。

南诏,倭国,突厥,西突厥,西域四镇小国,还有波斯王子……

盘算着这些小国更偏远的天竺没有来朝贺,高句丽也没有来,还有薛延陀,以及海外的几个小国。

波斯以西的诸多小国还处在战乱中。

万国来朝?还有些距离。

诸国使者离开大殿后。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三省六部宣读各部的今年愿景。

杀出了一个昭武九姓,张阳此刻思绪一团乱麻,至于礼部的禀报就让张大象代为陈述了。

朝会一直过了晌午时分才结束。

张阳和许敬宗揣着手并肩走出大殿。

新年刚刚开朝,李承乾正想要上前打招呼,却见俩人神色纠结,又只好微笑着将话语咽了下去,目视俩人越走越远。

走了好一会儿,张阳停下脚步。

许敬宗也站在原地。

“老许,你没有注意到肆叶护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吗?”

“当年昭武九姓的记载太过久远,而且这些人分散各地,下官以为断不会影响外交院的大计。”

张阳叹息道:“我们不怕疯子,就怕疯子身边有个文化人。”

许敬宗面色凝重点头,“下官疏忽了。”

俩人齐齐摇头感慨,一起走出承天门,休沐之后朝中各部又开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正走着却见安延偃站在路中央拦着。

许敬宗抬头看着他,“这位使者你有什么事吗?”

安延偃笑道:“两位是打算帮助泥孰复辟?”

许敬宗开口道:“我外交院行事自然是以和为贵,希望天下太平。”

“这一次除了帮助叶护可汗来朝见天可汗,在下出于私心还有一个消息想要告知外交院。”

张阳站在一旁一直没有讲话。

许敬宗接过话语,“什么消息?”

安延偃笑道:“当初苏定方将军征战吐蕃之时杀了一个大食人,在下族中人也有去波斯贩卖玛瑙玉石,那里的金币在下族中一些人很是喜欢,他们用玛瑙交换了金币之后从波斯人口中得到消息。”

“当初苏定方将军杀的大食人乃是穆罕默德族中人,也是四大哈里中的一支嫡系,有人放话拿下了波斯便是东征西域,这场战事大唐已脱不开身。”

“而且据下臣观察,波斯早已摇摇欲坠,不出五年波斯必亡,下官也劝外交院,千万不要驰援波斯。”

这家伙装着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大食人肆无忌惮地扩张迟早会分崩离析,就算是在战力上也不见得是大唐的对手。

要说打仗,中原人在兵法上领先何止一个世纪。

探虚实和交朋友这种事情还是交给许敬宗,张阳继续往前走着。

许敬宗继续与他交谈。

一年中来礼部的次数用手指都能数得出来,李百药与几个小吏正在收拾着这里。

见张阳来了,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扫把,“张尚书。”

张阳看了看四下,“你们先出去,我有话与李侍郎谈。”

几个文吏依言走到礼部门外。

以前在礼部的炉子还在,现在其上布满了灰尘,看来有许久没有用了。

俩人相对而坐,张阳打量着他,“当初你在东宫任职,后来又到礼部,说来你半辈子起起落落也挺多的。”

李百药笑道:“现在想来当初年轻气盛,现在已垂暮老矣,不值一提。”

看着礼部外的阳光,张阳皱眉道:“高士廉要见我,我拒绝了。”

“许国公已离开了朝中,当年他的门生也离开不少,若是这个时候去见许国公难免会有不少的议论,下官以为张尚书此举是对的,当该拒绝。”

张阳又道:“那时候你被吏部安排来礼部,当真不是许国公安插在礼部的细作?”

李百药先是行礼,再是解释,“三年前来到礼部,是许国公的安排,起初下官并不知道是何意图只能听之任之,那时候许国公也就会来盘问再三,下官并未告知礼部的事宜。”

又是一礼,李百药又言道:“下官并不是当初许国公所安排细作,张尚书可以放心。”

“高士廉这只老狐狸,心思当真是深,算计我这么多年!”

“其实下官在礼部也很好,没有这么多琐碎的事情,有闲情还能看书,时不时在这皇城中走动。”

李百药笑道:“下官现在是明白了,许国公不放心张尚书,便让下官来礼部,是为提醒也是时刻观察张尚书,让张尚书起疑心才是目的,果然是好谋算,若是此刻不说破说不定张尚书还会防备下官。”

说话间,他朗声笑着,笑得很开心。

张阳斜靠着一旁的斜柱子,看着他这副模样,这些人的心思当真难看懂。

李百药笑了好久,抚顺呼吸再言道:“当初高履行暂管礼部,下官负气离开后,又是张尚书接纳了下官,下官心中很感激,当初以为再也不能回礼部,甚至也准备回乡,张尚书不计前嫌接纳,也不在乎下官是不是细作了。”

张阳摇头,“我当时没有这么想,你若是高士廉的细作我必须要留下你,这样才能让高士廉安心,在没有确认你身份的条件下,我必须让你留在礼部。”

说完话,张阳惆怅道:“我感觉和高士廉玩了一局狼人杀,这局狼人杀玩了三年,当真是个老狐狸,钻研人心到骨子里了。”

李百药端坐看着礼部门外,“下官虽不明白狼人杀是何意思,既然下官还在礼部就说明张尚书与许国公的对弈并没有输,还是劝告一句,不要和高士廉斗,张尚书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年轻气盛最怕得意忘形,行差踏错是有,但犯了大错影响终身。”

“高士廉是在等着我犯大错吗?”

李百药摇头道:“有些人几十年如一日,谋算的便是这些,张尚书不过二十岁有余,如何斗得过那些活了一个甲子的老人家。”

张阳沉默了片刻,“你想过告老还乡吗?”

李百药不解道:“张尚书何出此言?”

“都这么大年纪了,你就不想着歇一歇吗?你若是无处可去也可以来骊山,至少在骊山可以一直照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