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眼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眼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小武点着头,“女儿记住了。”

夫妻俩向武士彟和张公瑾行礼。

“老师,应国公我们这便回长安城了。”

张公瑾抚须道:“大安来看望过老夫了,这孩子比以前懂事了许多。”

“学生觉得大安看起来老实木讷,实则是老师家中三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人,只是平时缺少点拨而已。”

张公瑾感慨道:“这孩子还是傻一些的好,傻点好。”

李玥向师母告别,夫妻俩带着小武这才离开了村子,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开工顺利大家都开心,看来骊山产业群的第一步走得虽然磕磕绊绊,结果总算是好的,就是眼下村子中的人大多数都目不识丁。

文化素质培养是个很重要的工作,越发展就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现在的骊山太缺能够施行管理的人才。

小武很懂事,她坐在李玥身边很安静。

“这一次账目也统筹好了,以后只要核对出入项就行,不过小宜要做的账目更多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出错。”

李玥一边讲着话,还帮着小武整理发髻。

“棉花都安置好了,石油的事情我让上官仪去找何必帮忙,过些日子也会有结果。”

“关外的棉花为何进不来?”

张阳神色凝重,“押送棉花的多数人都是西域人,大队的西域人而且还都是高昌的士兵,自然不能轻易放入关中,能够放十几个人入关已经不错了。”

“程咬金大将军为人处世一直都大开大合与他打交道难免会开重口,想要更多的利益,夫君还需慎重。”

杨婶骑着马儿护送在马车后方。

张阳看着远处的长安城,“其实我们家在长安城的人脉也挺广的,不一定非要找程大将军,老程家的门风彪悍,与处默打交道便算了。”

“不知怎么了,上一次见了程大将军之后,我浑身不爽利好几天,诸事不顺,这人八字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回家整理一番账目与规划事宜,夫妻俩在家里闲了几天,李玥还是耐心地教着小武数学,从之前的数数,现在她已经会十以内的加减法了。

张阳早早来到东宫当值。

李承乾下朝回来正在打着沙袋。

走到大安身边,张阳问道:“这两天长孙冲有没有来找过太子?”

张大安也揣着手,“这两日倒是没有,我每天去弘文馆记录人们谈论的事情,说是长孙公子请了不少人来研究那两道题。”

“有结果了吗?”

张大安摇头。

李承乾打沙袋的动作一板一眼,双腿绷直一拳又一拳地打着沙袋,身子则是不动,张阳不禁好奇道:“好怪异的姿势,太子殿下都是这么练的?”

张大安点头,“嗯,日复一日没有停下过。”

打完沙袋,李承乾擦着汗水,“孤今日起晚了,下了朝便来打沙袋,正如你说过长久坚持对身体有好处,如今每日不打半个时辰沙袋,孤也是浑身不爽利,打完之后神清气爽。”

“太子殿下还需坚持,如果停下一段时间想要再坚持就难了。”

“你放心,孤会坚持的,就是这个沙袋不耐打,一个沙袋只能够孤打三天,想着以后用皮革做一个更加结实的沙袋。”

“太子殿下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进了一步,可喜可贺。”

俩人走入东宫殿内,张阳站好说道:“不知道太子今日有没有空?”

李承乾洗了一把脸,再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衫,“你直说便是,孤今日无事安排。”

“在下想要去看望一个人,不知道太子殿下能否同去。”

“是何人?”

“秦琼大将军,也不知道他身体如何了。”

李承乾点头,“也好。”

出发之前李承乾还带了一些宫里才有的麝香出宫。

张大安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秋日的朱雀大街最是热闹。

“听说你们村子的稻米就快要有收获了?”

“快了吧,最晚十一月应该可以收获了。”张阳又想了想,“收成应该不会太好,八月份这才种下还是有些晚了。”

“若是关中的田亩也能如此耕种,岂不是多一成粮赋?”

张阳解释道:“太子此言差矣,骊山之所以可以种稻,也是因为有渭水河畔给的水源,可以让我们开辟出水田。”

“关中绝大部分田亩还不是水田,而且还与天时有关,若是今年的春季来晚一些,冬季来得早,稻米也种不成。”

李承乾点头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孤懂得少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我们骊山最近都不打算再开垦田地了,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工厂上。”

一路走着,李承乾好奇道:“你是想要把更多的人力放在工厂上。”

张阳没有否认,“太子殿下,种田可以获得粮食,但是不能获得财富,面朝黄土种地的一代人很难养出一个读籍笔墨昂贵的年代,想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又释然地笑了笑,张阳接着讲:“如果人们手中有了银钱,便可以买得起更多的书籍,如此一来读书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当然了从经济的方面来看,提高整个中原的收入来让人们买得起书是不现实的,还是要降低书籍的价格。”

“对了,近日倒是有些人对东宫言辞颇多。”

“什么意思?有人说闲话?”

李承乾一手背负一手挽着袖子在胸前,“当初因为出题的事情,那些文人皆被挡在东宫外,现在他们这些人对东宫颇有看法,也有人议论。”

张阳点头道:“原来是他们有意见了。”

李承乾又道:“孤倒是不担心自己,就是担心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多,会危及到你,传到父皇耳中难免又会多生事端。”

“其实我这人并太在乎名声。”

“孤知道你不在乎名声,只是觉得要谨慎。”

又想了想,张阳笑道:“不如做个意见箱,让他们把意见都放入箱子里,所谓让坏事变成好事。”

“如此一来人们的意见可以送入东宫,自然也能体现太子的纳言之美德,他们言语也会消弭于无形,太子殿下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近了一步。”

李承乾失声笑着,“这人实在是太过……”

“对,都是市井小人的小聪明,小手段而已,不足为奇。”

一边说着话,已经来到翼国公府前。

来人知道是太子殿下来了,便慌张去通报。

秦琼亲自来迎接,“见过太子殿下,张少师。”

李承乾扶起行礼的秦琼,“大将军不用多礼,其实今日是张阳要来看望,孤顺路一起来。”

秦琼请着太子和张阳走入府中,三人坐下之后,一叠叠菜肴便端了上来。

“太子殿下,末将是个粗人,家中没有文雅可赏……”

“不妨事,孤只是来看望大将军。”李承乾打断道。

“其实这样朴素一点也挺好的。”张阳夹起一颗菜吃着。

秦琼有些窘迫,“家中也没有酒水。”

“孤近日都不饮酒,为了身体着想,大将军也不该饮酒。”

“太子殿下说得是。”

说话间,秦琼看向张阳捧起一碗茶讲道:“听说骊山将金创药的秘方公之于众,并且不谋钱财,此等胸襟末将佩服,以茶代酒敬张少师一杯。”

张阳也捧起茶碗,“大将军说笑了,金创药的秘方本就简单,就算是骊山不将之公之于众,也会有人钻研出来。”

秦琼的气色比起以前好多了,三人就算是不喝酒光是听着李承乾和秦琼说着以前的往事,就能聊很久。

张阳拱手道:“听说现在驻守河西走廊的是牛进达大将军?”

秦琼抚须道:“正是。”

“如今骊山多了一笔生意,只是这个生意与关外有联系,有件事还请大将军帮忙。”

秦琼点头道:“当初说过,某欠你一个人情,你有将金疮药公之于众的胸襟,自当帮你。”

张阳犹豫着,皱眉思量。

话语停下,李承乾问道:“是何事情让你这般犯难。”

“那在下这便说了。”张阳站起身,“不知大将军可否派自己的部曲,去一趟河西走廊,帮在下去拿一趟棉花。”

秦琼的名声不论是在当年绿林好汉中,还是现在的军中都很不错。

就算是秦琼不在军中任职,他府中还是有很多武人。

身为武人群体中的偶像,就算是不动用军职,秦琼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

“原来是这么点小事。”秦琼点头道,“书信一封给牛进达,再派人去运来便是。”

张阳又道:“只是棉花数量不少,而且还需长期来回运送,不过我们可以给出运输的费用,价格方面肯定是最合适的。”

秦琼笑道:“你都能将秘方公之于众,让更多的将士们在战场上有药可医,这点小忙算得了什么,某这边安排下去。”

“那就多谢将军了。”

“相比这点举手之劳,某还不尽当初的人情。”

府中的对话传到门外,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一直听着,等到谈话结束,秦琼送别了太子和张阳,他匆匆离开。

这次谈话的内容很快就被写下,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太子,秦琼,张阳三人的对话都被记录在桉。

“他们去见秦琼就是为了这么一件事?”

李君羡点头道:“所言话语皆已记录,末将问过几遍,核对了几人的转述没有纰漏。”

长安城的风吹草动瞒不过陛下的眼睛,朝中重要将领,李靖,尉迟恭,李道宗,秦琼等人都有陛下的眼线在盯着。

这些都是暗中进行,就连皇后和陛下最信任的都不知道此事。

李世民看完上面的谈话的内容,“张阳这小子还很牵挂他的棉花。”

李君羡回话道:“陛下,末将派人旁敲侧击去打听过,张侍郎和西域的往来确实都是利益,张侍郎每一次都会买棉花,而且每一次都有金钱往来,我们的人眼看到张侍郎给了银钱。”

李世民将这份记录谈话内容的丝绢烧毁,“如此说来高昌与张阳之间的事情只是一场交易?”

李君羡单膝跪地低头回道:“目前查到的只有这些。”

李世民颔首看着烛火,“骊山的工厂怎么样了?棉花果真作成棉布了吗?”

“骊山非常排外,用的也都是骊山的自己人,我们的人进不去,不过末将一直让人盯着村子四周,但凡有什么人进过村子,出过村子,某将都让人记录了。”

李世民点头,“你先退下。”

“末将告退。”

等李君羡离开,李世民拿出一卷帛书,这是龟兹国送来的,这上面写着高昌的种种变化,如今的高昌有兵甲三万,而且骁勇。

当初的奴隶,转眼成为了骁勇的战士,守卫着高昌商道的咽喉,让西域劫匪无从下手,奴隶造反取代了高昌的旧贵族,反倒是让高昌的贸易比以往更好了,所收之税也更少了。

给高昌子民读书,更加注重礼仪,待人亲和,减轻了刑罚,收纳人口,他们的一步步发展好似要将高昌成为西域的霸主。

高昌与西突厥的战事平定了一段时间,现在又是风云再起,可面对军心更齐高昌,形同一盘散沙的西突厥只能步步退让。

这都是龟兹国的国主让人记录下来并且送入宫中。

西域诸国都在忌惮这么一个正在壮大的高昌,就像是长孙无忌所言,高昌的背后必定有高人在指点。

本来经历过奴隶叛乱的高昌,多少西域势力打算趁着这个时候瓜分它,可还没开始瓜分高昌的奴隶就用行动告诉了西域所有势力,高昌是他们的了。

现在要说高昌背后没有高人在指点,李世民倒是不信了。

看着高昌这么一个西域财富之地,又能发展壮大,李世民眼神越加火热。

这个一心要建立功业的皇帝缓缓站起身,他走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从地图的河西走廊看向西域,再从西域看向吐蕃。

油灯的光在晃动,李世民眼神阴翳。

天色就快入夜,张大安离开东宫,来到长安城的一处酒肆,酒肆的店家很热情的照顾,端上了一叠羊肉一大碗黍米饭,再有一壶酒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