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四十章 识人善用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四十章 识人善用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长孙皇后坐下来在一旁坐下,“如此厚的一册书都是用纸张做的,要说十贯钱也有人要。”

李世民摇头道:“不见得,纸张的价值在于可以书写,倒是少见可以在书页两面都印上字的,再无可以书写的地方,价值便没有这么大了。”

长孙皇后皱眉道:“倒是有些浪费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这册书,“朕也不喜欢书中的故事,好好的一个男子,写这种情仇纠缠,他为何不写忠君报国,或者驰骋沙场?而且这册书只印了半卷红楼,可惜朕已经全部看过了。”

长孙皇后眉眼带着笑意,当初李玥让人送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了。“陛下何不让张阳写当年各路英雄豪杰平定天下的故事?”

李世民扫兴一叹。

一张无法书写的纸张自然没什么价值,索性只卖纸张还能更挣钱,要说张阳这孩子聪明吧,他还挺有手段的,要说这孩子不聪明吧,如今看来是买椟还珠。

贞观六年的三月,高昌的消息送来了,阿达兰送来消息拒绝了天可汗的召见。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很忧心。

鞠文泰父子被押送到高昌,被数万西域人活活吊在太阳嗮死了,有人甚至把风干的肉割下来带回家吃。

真是生啖其肉,恨之入骨。

“他除了拒绝,没说什么其他的吗?”

长孙无忌把羊皮卷递给房玄龄,“确实没有其他的。”

房玄龄又确认了一眼,“我们可是把高昌王送回去了,他怎么还拒绝?这当真是高昌送来的?”

“是兵部的人亲自去了一趟高昌送来的,不会有错?”

房玄龄气馁地放下这卷羊皮卷,“眼下该如何是好。”

长孙无忌扶着额头,“当初派阿达兰去高昌就是礼部的安排。”

房玄龄皱眉道:“赵国公的意思是……”

长孙无忌抚须道:“把许敬宗叫来。”

“喏。”

有了李百药这个家伙解决礼部的杂事包括写奏章,总结礼部事宜上报中书省,近来许敬宗的心情很不错,整日不是在府衙睡觉就是在出去与张大象喝酒,礼部几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

“许兄?赶紧醒醒。”

听到张大象的催促声,许敬宗睡眼惺忪地抬起头,“何事?”

趴在桌桉上,许敬宗瞧见了一个中书省官吏当即明白了。

早朝时就听说了高昌的信件已经到了。

许敬宗整了整衣衫,听着这个小吏说明了来意。

按照中书省的想法,朝中把鞠文泰父子送回到了高昌,高昌守备将军阿达兰就算是看在天可汗的份上,加上把人押送到高昌这回事,于情于理阿达兰不该这般拒绝。

可是他们想错了,阿达兰是张阳的人。

许敬宗跟着人一路来到中书省,就见到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如今朝中诸多权力都交由中书省,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三人正是朝中最显赫的人物。

“许敬宗!阿达兰是何故?”

刚进去就听到了长孙无忌的质问,许敬宗低着头躬身行礼,“赵国公此话何意?”

“阿达兰为何拒绝天可汗召见!”

长孙无忌再次问道。

许敬宗拱手道:“回赵国公,阿达兰此人本就是吐谷浑臣子,当初让他去高昌也是高昌王子点头答应的,而且对方也是自荐,那时候礼部并没有想这么多。”

看长孙无忌依旧带着怀疑的眼神,许敬宗长叹一口气,接着解释道:“赵国是怀疑下官从中作梗?”

“老夫并没有这么想。”

长孙无忌瓮声道。

深吸一口气,许敬宗咋舌道:“下官斗胆说一句,当初礼部派阿达兰帮助高昌,如今落得这番局面,礼部也不想看到,再者说到了如今若是阿达兰守备高昌,他若是接受陛下召见,大家都皆大欢喜岂不是更好,下官说不定在其中也能有所封赏?”

“下官一心为社稷,为报君作出这些事,就因为阿达兰拒绝就责难下官,是否合适了?”

许敬宗这一次抬起头,直视着长孙无忌。

房玄龄笑道:“赵国公也只是询问一番而已,你不要太介怀。”

“下官告辞了。”许敬宗挥了挥衣袖离开。

中书省内,两人神色依旧凝重。

“赵国公以为如何?”房玄龄小声问道。

“一年时间做到如此地步,老夫总觉得这个阿达兰背后有高人在指点。”长孙无忌放低自己的声音。

“鞠文泰父子愚蠢之极,就算不是阿达兰,朝中也早晚会拿下高昌,早晚的事情。”

“眼下高昌也只能徐徐图之,多费周折。”

能见到长孙无忌一脸挫败的神情属实少见,房玄龄笑看着:“赵国公不用计较一时得失,将来高昌也终归是大唐的。”

长安城的一处街角,几十个汉子正盘腿坐在地上扒着黍米饭,快子扒着饭碰到碗的声音清晰可闻。

张阳揣着手瞧着这一幕。

等这些人吃完全部站起来,程处默朗声道:“都吃饱了没?”

“吃饱了。”

众人齐声高喝道。

程处默听完点头,“那批人牙子没人性!听说现在他们都去了幽州一带,弟兄们,这能忍吗?”

“不能忍!”

众人再次大喝道。

程处默铜铃大的眼睛瞪着,“现在就去,把人都给某抓回来,一定要活抓重重有赏。”

“喏!”

一群汉子吃饱饭用袖子擦了擦嘴,一齐离开。

不远处还有两个官兵远远看看指指点点。

张阳撞了撞程处默的胳膊,“那些官兵看着没事吗?”

程处默冷哼道:“某做的都是为民除害之事。”

“也对。”

张阳提了提自己刚买来的一篮子肉菜,“那没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家做饭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慢着。”

“处默兄还有何事?”

“我家老货说了想你抽一顿?”

张阳皱眉费解道“我素来与大将军无冤无仇才对。”

程处默点头,“确实无冤无仇,就是你小子太败家了,卖的什么书?好不容易挣点银钱都给你败光了。”

“这份生意是我自己的,我也没让大将军亏钱来着。”

程处默冷哼道:“是没亏银钱,好歹与我程家做生意的人,你可以不要脸,我家老货不能不要脸,以后不要再这么卖了,不然……”

“不然怎么了?”

“不然我家老货会亲自来会会你。”

“多谢处默兄弟告知,在下就先告辞了。”张阳又拱了拱手。

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了王婶向李玥讲述着李世民看到红楼的反应,而且还下令弘文馆和国子监都不能收录此书。

和程处默讲过的水浒传是一群好汉不屈服压迫造反的故事,红楼梦则是一个美好破碎的悲剧故事。

想来这两个故事都不是李世民喜欢的。

张阳拎着菜篮子走入家门。

李玥好奇地往篮子里看了看,“今天吃什么?”

“买了一些笋和萝卜,可以炖肉吃。”

“嗯。”李玥欣喜地笑笑,然后接着裁剪桌子上的纸张。

她的小册子已经用到第三本了,就是不知道前两本都被她藏什么地方去了,除了记录她学到的知识点,她还有写日记的习惯。

拎起趴在土灶边的小熊,把它丢入柴房。

土灶内还有一些木炭的余温,这里总是温暖的,它喜欢趴在温暖的地方,而且还有它喜欢的木屑味。

“夫君,下一次我们印什么书?”

“还是红楼。”

“不换一换?”

看了眼媳妇不解的眼神,张阳点头,“还是红楼,不换。”

肉焯水之后,还要炖好一会儿,竹笋炖肉要煮一两个时辰才好,再放入一些萝卜。

坐在土灶边,张阳拿起一张地图,又拿出一卷书。

这卷书是从崇文殿拿来的,崇文殿中收录很多前隋的书籍,仔细一看其实这些书分类非常齐全,甚至有些比较偏门的书连国子监都没有。

从地理到药经,在从药经到识文解字,甚至连匠作之类的书都有。

手中的这卷书是前隋记录西域各个小国具体所在。

铺开地图,按照书卷中的记载标注各个地点。

小熊又凑过来了,它趴在土灶边闭着眼。

“你还真不怕把自己给烤熟了?”

像是听懂了话,这头熊竟然晃了晃脑袋,怕是真要成精了。

别看它现在还小,用粮食喂养了这么久它可强壮着呢,毛发也非常地好。

现在李玥都已经抱不动它了。

推了推趴在地上的小熊,让它不要靠火源太近。

张阳继续标注着地图,西域从汉朝孝武开始,有三十六国,在乌孙以南,南北有大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天山。

东西六千余里,从玉门、阳关到葱岭。

西域小国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噶尔盆地的边缘,这些小国在绿洲附近,一个小国的兴旺也和绿洲有关系。

在西域绿洲是稀少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大多数战争也是从绿洲出发。

在书中记录着汉时记录发展西域,高昌,交河,天山,这三个地方为基础,造就当初西域贸易的繁荣。

而以前的柔然,高车等小国也都被划入了高昌。

炖肉的香味飘满了院子,正是饭点,李世民又来了。

一个皇帝天天来家里蹭饭,这像话吗?

张阳把饭菜端上桌,也懒得行礼,毕竟和皇帝也这么熟了,还是客气道:“都是一些家常小菜,还望陛下不要嫌弃。”

李世民很不客气地坐下来,夹起一块炖肉就放在嘴里嚼着。

李玥懂事地端上一碗黍米饭,“父皇请用饭。”

“嗯。”李世民点头接过饭碗,又夹起一块炖肉里的萝卜。

夫妻俩就这么在一旁站着,皇帝不说话也不好入座一起吃,而且他还没有同桌吃饭的习惯。

李世民看了一眼小熊,“这牲口再养一些时日就可以宰了,它的皮毛也不错。”

张阳苦笑道:“陛下要是喜欢皮毛,我可以让人送一些去宫里,这牲口不能杀。”

“为何不能杀?”

张阳拱手道:“养好了,看家护院用。”

“看家?你招收几个护卫不就可以了。”

“这牲口养大了,一头熊足以抵挡十个成年男子,而且还省钱。”

“你小子活钱眼里了,可朕看你卖书怎么如此不着调。”

“何谓不着调。”

一碗黍米饭吃完,李世民放下碗快,“也罢,你自己的银钱与朕无关,朕本意是想去见父皇,顺路来看看玥儿。”

看到自己父皇略带深意的目光,李玥拘谨地行礼,“女儿一切都好。”

“朕看了你卖的书,写的是红楼的故事,书中竟是一些不上台面的东西,朕知道你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可以写一些忠心报国的故事。”

“陛下,红楼的故事也没有这么不上台面吧。”

“你觉得士子们会喜欢这种故事吗?”

和皇帝计较与找死没区别,张阳无奈道:“陛下教训得是。”

对皇帝来说除了对社稷有用的书籍,其他书都是可以不存在的。

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

你横任你横,明月照大江。

处之泰然,波澜不惊。

李世民又接过一杯茶水,吹拂着茶叶。

在别人家里,你李世民比主人家还自在。

“高昌的事情你可听说了?”

听到问话,张阳回道:“臣最近忙着在崇文殿整理书籍,倒也没有听说什么?高昌怎么了?”

“高昌守备将军拒绝了朕的召见。”

“有这事?”

李世民点头,“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臣以为应当让许敬宗带兵三千去高昌,扇他两巴掌,竟然不给天可汗面子,要让知道我大唐国威,让他颤抖,让他臣服,让他不再造次。”

很中听也很享受的一番话,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这份康慨之言,却让许敬宗带兵去高昌,你怎么不去。”

“陛下,我是读书人,我不会带兵打仗。”

“许敬宗也是读书人。”

“臣常常听许侍郎豪言壮语说要替陛下打下万里山河,其心胸有大抱负,有大事业,陛下也应当给人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机会?”

“让他去西域试试吧。”

“呵呵,许敬宗有什么本事朕自然清楚,他去西域说不定半路就找个借口逃回来了。”

张阳惆怅半晌,“陛下识人善用,在下佩服。”

“许敬宗怎么得罪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