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秦吏 > 第922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

秦吏 第922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0 09:46:04 来源:58小说

一秒记住【小说网 .la】,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秦始皇三十八年,八月初二。

新上任的“奉常”陆贾坐在官署内堂中,手中的银印已被他长久把玩,有了点温度,其末端系着青绶三彩,分别为青白红三色,这是九卿的地位标志。

奉常的职责,便是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祭祀、朝堂礼仪、兼管文化教育,也统辖早已名存实亡的博士。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礼祀一项,我便交予你来为我把关了!”

这是黑夫原话,让陆贾几乎当场洒泪。

一来是感激黑夫知遇之恩,他陆贾出身低微,不过南楚一穷士,又无斩将陷阵之能,竟能凭籍一张嘴混到这地位,着实不易。

二来,为天下定礼,这是从孔子起,每个儒生的梦想啊,陆贾也不例外。

陆贾深感任务重,昨日得了黑夫授命,今日便与前任奉常周青臣做了政务交接——老周虽然马屁拍得好,但新九卿人选,首先考虑的是为北伐做出的贡献。

陆贾以说巴蜀、入汉中、监韩信军定雍之功,封爵驷车庶长,又身为儒生,学识广博,熟悉礼仪,自然比周青臣更有资格,于是周青臣只能去做与九卿平级的御史府副职——御史中丞。

之后,陆贾又与属下太史胡毋敬,太祝叔孙通等人揖让一番,眼下独居内室,便开始思索起自己上任后,要做的事来。

尽管在素来被诟病为“少礼”的秦朝,奉常地位大不如其他卿,

但在陆贾心目中,它才是真正九卿之首。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陆贾算是荀子兰陵学派的后学,比起荀卿真正的传人李斯、韩非、张苍都学得有点歪,偏向帝王术、法家、数术百家学不同,陆贾研习的是荀子学问体系里更偏向传统“儒”的一面。

他认为天、地、人道是一致的,都是一种有秩序的规律,是共通的,在天曰“天道”,在人世间则曰“礼义”,乃是治国的最高法则。

至于律法,不过是礼义的辅助罢了。

所以先前陆贾才对黑夫说:“法令是用来消除邪恶,而并不是用来规劝善良的。”

但还有后半句他未言:“曾参、闵子骞非常孝顺,伯夷、叔齐非常廉洁,难道是他们怕死才这样做的吗?是教化使得他们这样做的。”

此言不是陆贾临时想的,而是在奔波各地,替黑夫游说巴蜀之际,根据他所见秦政之蔽,所知三代得失,写的一篇文章里的——至于这些文章以后是叫《陆子》还是叫《新语》,他还没想好。

总之在陆贾看来,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殊不知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

眼下陆贾成了定礼之官,少不了摩拳擦掌,欲加重“礼”在国家治理上的分量。

但陆贾追随黑夫数年,深知这位行伍起家的武忠侯,受秦制熏陶颇深。

连先前军中儒生提议的进入咸阳后“废苛法而只约三章”也断然拒绝,宁可选择渐渐改动,所以,绝不可能立刻废法崇礼。

只可能是援礼入法,使得礼、法合壁,用一种人情世故的柔软,弥补法家太过刚硬的缺陷。

“不能急,还是得从亟待解决的事上入手。”陆贾如此想。

那为政第一件急事是什么?自然是正名,定下朝堂秩序礼度!

陆贾开始扫视手中的一份新鲜出炉的名单:新朝堂三公九卿诸官表。

如今天子缺位,大秦的最高统治者,无疑是武忠侯黑夫,他以太尉职摄国事,代行天子之政。

接着便是右丞相李斯,左丞相常頞。

这里却有个小插曲,因为先前陆贾入蜀,游说常頞以蜀郡叛北投南,最终陆贾巧舌如簧,靠着一个“右丞相”的承诺,以及胡亥的昏招,使常頞同意举事。

眼下关中已定,黑夫一边让部将入蜀,准备接管郡县,一边信誓旦旦地写信给常頞,以摄政的资格,拜其为彻侯。又说李斯年迈,在高位上坐不了多久了,只要常頞来咸阳,便立刻让他当右丞相!

“岂有右丞相而不居国都者?望君速速北上,共整朝纲。”

黑夫言之凿凿,其实是想顺便解决蜀郡这一游离在他势力外的隐患。

眼下就看常頞怎么选了,如今局势已定,蜀郡被巴郡、汉中包围,翻脸风险太大。若常頞识趣,那便立刻启程北上,交出兵权,换得个人荣耀,家族富贵。

三公还有一位是御史大夫,因为没有合适人选,暂时空缺,由周青臣为御史中丞,王戊为御史丞,毕竟御史府文献资料众多,初来乍到者一时半会还理不清。

三公之下便是九卿,掌管刑狱的廷尉也暂缺,由李斯之子李于担任副职廷尉正。

治粟内史,掌谷货,由有统筹之功的驷车庶长萧何担当。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由大上造张苍担任。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由北伐以来,多有阵战陷城之功,新封的关内侯东门豹担当。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由军功第一的关内侯韩信担任。

太仆,掌舆马,由在北地举事有功的大庶长章邯担任。

只是这三人,都不在关中就职,东门豹在函谷关、陕县,韩信则在上郡高奴城,章邯仍督北地、朔方军务,黑夫就靠这三将,东拒六国,北御匈奴,阵容可谓十分华丽。

此外还有典客,掌诸归义蛮夷,由驷车庶长陈平担任,陈平是黑夫最早的幕僚,也是落在远东的偏子,未来可同与关中一同夹击六国,他当然不可能回来就职,暂时挂名而已。

最后是宗正,掌公室亲属,这位子,落在了“长安君”子婴头上。

人多位子少,至于没能混上九卿的众人,武忠侯也没有委屈他们,一边加重爵位分量,一边也委任显赫要职。

比如起兵时的“副统帅”赵佗,别看这厮闷声不做响,好像没多少功绩,但仔细一算,却挺吓人:

三十七年,以桂林兵平洞庭郡,三十八年,与吴臣取巴郡,败冯劫,近来又带兵出祁山道,克定陇西郡。

要知道军功第一的韩信,虽然胜仗打得多,但前后加起来,也不过拿下了长沙、汉中、雍三地。这定三郡之功,足够赵佗被拜为关内侯了,黑夫委任赵佗为常被称为“第十卿”的内史。

另一个把兄弟吴芮,以平会稽,以及近来北上夺取淮南数城之功,也被封为关内侯,称将军,执掌江淮兵事,尉阳为其副手。

驷车庶长小陶成了中尉,比起压根不在咸阳附近的卫尉东门豹、郎中令韩信,内史赵佗,他才是真正负责关中防务的人。

也是黑夫最信任的人。

驷车庶长季婴为护军都尉,继续负责情报工作。

黑夫的重心将转移到关中,地方上的旧部也有发去绶印:

利咸拜驷车庶长,掌荆州五郡政务。

徐舒拜大上造,掌江东三郡政务。

大庶长共敖为将军,掌岭南五郡军政。

驷车庶长曹参亦为将军,掌齐地海东军务。

这都是战时临时分配,不得已而为之,往后肯定得分权,权太重者调到朝中任官,再从咸阳派新官吏去边鄙,但那是赢得胜利后的事了。

此外,大上造董翳为内史东部都尉。

少上造司马欣为三川守。

其余降将降官如殷通、吕齮、辛夷、李良等,也各有加爵授职。

接下来细细的名单还很长,就不必一一挑出来分说。

总之,除了李于任廷尉正,是对李氏投名状的回报外,其余基本是北伐战争中,功绩比较突出者,且十分合适所得的职务,这名单一出,反对者寥寥,都夸赞武忠侯知人善任。

陆贾已经看了第五遍名单,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除了一处!最关键的一处!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一边念着《左传》开篇意味深长的第一句话,陆贾将手按在了名单最高处,大秦摄政武忠侯现在的职务“太尉”上。

陆贾暗道:“君侯看来是铁了心,暂不取代秦帝,而欲缓缓图之。”

“如此也好,君侯本为秦吏,骤然夺位,会使得故秦人好感荡然无存,一直宣扬的忠义之名蒙上污点,反而不美。不如以烹小鲜之法,文火慢煮,等再度一统天下,九州稳固,君侯得到了无上功绩,再水到渠成不迟。”

“无其实,敢据其名乎?君侯肯定是这样想的罢,像秦始皇帝一样,靠统一天下来赢取帝位,这才是王道!”

……

但这并不意味着,过渡期的“摄政”可以随便乱来,不符合礼制!

陆贾打定了主意,次日去向黑夫述政时,便下拜道: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臣敢言之,今君侯以太尉之职摄国政,实在是名实不符,不伦不类!”

“哦?”

黑夫还以为这群家伙又要急匆匆地来劝进了,目光从厚厚的文件里抽离,看向陆贾,笑道:“奉常刚刚上任,主持朝堂礼度,第一个要规正的人,却是我啊?”

陆贾却丝毫没有退让,肃然道:“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则一焉,君侯之位不正不稳,天下诸事亦难正,臣不得不说。”

见陆贾如此认真,半步不让,与先前的圆滑中庸大为不同,好似当上奉常后,换了个人般,黑夫也只好正襟危坐:“你说说看。”

陆贾此来是做足了准备,侃侃而谈道:“臣历数周时摄政,第一次摄政,乃是周成王时,时周公为太傅、太公望为太师、召公为太保,周公以太傅职摄政,践天子位。”

“第二次摄政,乃是周厉王出奔后,周定公为太傅、召穆公为太保、共伯和为太师。共伯和以太师位摄政,践天子位。”

“君侯若欲名正言顺,便必须践位,受百官之拜,如此,摄政方能行天子之权!”

眼看黑夫沉吟不语,或许是在思虑时机不够成熟,会引发动荡,陆贾才话锋一转:

“就算君侯暂不践位,也当在三公之上,增设一上公,爵为国公,职则取太傅、太师、太保之名,如此君侯之位,方能凌驾于百僚之上,正上下之仪!”

“太傅、太师、太保……”黑夫摸着下巴:“你以为哪个最合适?”

“臣以为,太师为妥!”

陆贾推荐的,是“太师”之称,以表明武忠侯摄政而天子缺位,是效仿共伯和以太师之位行政,有古制可依。另一层含义则是如师尚父般,既是最高统帅,又为执政之人。

这时候,与陆贾一同前来,身为太祝,负责规范礼仪的叔孙通却说话了:

“奉常此言甚妙,国中彻侯太众,难以显尊者,是时候效仿周政,在侯之上,增设一上公之爵,以彰显君侯之位了。”

既然黑夫铁了心要摄政而不立刻取代秦朝,他们作为礼官的,也只好拼命为这一特殊制度寻找依据,弥补遗缺了。

叔孙通赞同在二十等爵上加一“公”爵,以凸显摄政的地位。

但却反对师、保之类的称呼。

他振振有词:“师者,范也,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保者,辅弼帝王及王室子弟也,必社稷先有君王居位,方能有师有保,奉常此议,恐怕不妥。”

陆贾却笑了,光论礼仪,他不一定比世代学儒,乃孔门嫡系弟子的叔孙通娴熟。

但陆贾高明的地方,一是他心怀更大的理想,二来,在于他更了解黑夫,洞悉了黑夫未曾明说,但一直在为人做事上,力行的事……

这也是,他陆贾能位列九卿的原因!

陆贾朝黑夫长拜,掷地有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三代礼俗各有不同,名称职位多有偏差,亦有创举,既然如此……”

“太师,为何非得是君王一人之师?”

“为何,不能是天下人之师!?”

……

PS:要查的东西好多,头大,今天只有一章,明天回国,一直在飞机上,可能也只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