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争龙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争龙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0:15:16 来源:88小说

时间过得很快。政和七年眨眼就到了岁末。

益都城中锣鼓欢天,鞭炮齐鸣,因为两个月前就自立为齐王的陆谦,正在迎亲。纵然那扈家女只是一个侧妃,纵然整个六礼走下,只用了短短两个月,说出去都是个笑话。但飞天虎扈成还是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大王可还没有正妻,自家小妹嫁过去,只要能短期内得男,日后一样机会大大的。人扈成聪明着呢。

这等事本来会成为陆谦的一个小黑点,消息传到东京城了,朝廷略加引导,就能引得无数士大夫众口同词的鄙夷陆王爷粗鄙无理,真粗汉丘八也。

但是,东京城内正在发生的一场大事,彻底掩盖住了齐鲁的动静。

宋室迁都了,迁往了西京河南府。

两边到底是没有谈成,不管是明面还是暗地里。如此,不趁着天寒地冻,梁山贼军行动不便之时,早早的远离东京城这一所处,等到来年梁山泊大军杀到城下时候,岂不是又要担惊受怕?

可想而知此刻东京城内的百万居民又多么痛恨陆谦了。

皇帝一搬家,他们可就惨了。东京城的房价、地价都在拦腰砍,如此都还卖不出去。可东京的粮价物价却没有半丝儿降落。因为谁都知道,这东京城日后就要战火不休了,如此粮价怎么会将?百万军民的当世第一大城,一年之后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人呢。

赵佶以刘韐为东京留守,可后者虽在一干朝臣中素有知兵之能,可手中的兵马却寥寥无几。

于此般中,某王姓官宦之家忽然死个了女儿,而后其一远房又在近期嫁女,这便是毫无影响力的小事情了。

只是王仲山自以为自己做的隐秘,却不知道,他这一家子早就在有心人的密切监视下了。

陈正汇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虽然不是很直接的佐证,可已经足矣证明一些事。世上有一些事情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是不需要真凭实据的。

他快步赶来太学外一处民宅外,叫道:“子正兄,子正兄可在?”他是来寻常同的。

后者乃常安民之子。常安民则是当年天下颇为闻名的政论家。年十四入太学,熙宁年间进士。知长洲县,有政声。元佑初,擢大理、鸿胪丞.历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等官。绍圣初,拜监察御史。以论熙丰或元佑为非者都有片面之外,应当实事求是,力求公正。又论章惇、蔡京朋党之奸,以为“今日之患,莫大于士不知耻”。绍圣二年,贬监滁州洒税,历温州通判、提点永兴军刑狱。蔡京用事,入元佑党籍,流落至今。

常同是其长子,现年二十七岁,来京是要备战政和八年之科举,却不料碰到如此情况。

大宋竟然被梁山贼寇逼的被迫迁都,东京城内的一幕幕,那真的是叫人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陈正汇乃无意中知晓其来历,那瞬间就上了心。

他两个多月前,担着生死干系才奔逃到齐鲁,投效当时的淄青大都督府。把自家的来历身份一报,当即就被宗泽引荐给了陆谦,后者也毫不客气的给他一危险任务,潜入东京,配合张三,招揽人才。政和八年科举在即,东京城内依旧汇聚了各地来的举子。

陈正汇的老子是陈馞,乃是首个弹劾蔡京之人。元符二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端王赵佶登基,蔡京被罢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皇太后命徽宗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然不久时,谏官陈馞弹劾蔡京与内侍交结,陈馞获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贬,出知江宁。

待到蔡京再次复起,那一干政令堪称‘震古烁今’。

——废元佑皇后,罢去科举法,令州县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选官,在汴京城南建辟雍,为太学的外学,用以安置各地学者。在天下重推方田法【王安石旧政】。对江、淮等七路茶实行专卖。改盐钞法,凡是旧盐钞都不使用,坑了不少人;铸当十大钱,陷害章縡【政敌】所有的兄弟。御史沈畸等因办案不合蔡京意,有六人被捕或削官。陈正汇也因上书触犯蔡京被处黥刑并流放到海岛。

所谓的黥刑就是刺字。所以,陈正汇从琼州岛跑来齐鲁,一路遮遮掩掩的,真的是很不容易。但是,如今他在东京城内就不需要遮遮掩掩了,因为安道全握着一秘法,先以配妥的药水点去了,后用好药调治,起了红疤,再将金玉细末,涂搽调治,那疤痕自然消磨了。梁山泊一干头领但凡脸上有金字的,皆用此法调理了。

陈正汇十余年不复中原,相貌早无人记得。此番又褪去了金字,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东京城。

这常同便是他的第一批攻略目标中希望较大的一个。

然二人的屁股到底不一样。陈正汇是死心塌地的要翻覆宋室,不然他不会假死脱身,丢下妻儿在琼州岛,自己冒险投奔齐鲁。

可是常同却不一样,从他能上京备考,就知道他的处境远好过陈正汇。

但即便如此,常同也不能否认如今的大宋朝真的是风雨飘摇了。

荆湖的王庆紧随在陆谦之后也称王了,楚王;河东的田虎在夺取了晋州之后,则同样高高兴兴的自称晋王。也就是方腊依旧自称是圣公,可谁都知道,这所谓的圣公与皇帝一般无二。

眨眼之间,煌煌大宋就已经‘四分五裂’了。

从本心来讲,常同也甚是看不上蔡京、童贯之流。但他还是不能下决定,弃宋归齐。无奈之下他甚至举出了秦桧的例子,这却是推托之词。

后者在东京城内还是有点名声的,何况还有王家人在后推波助澜,于是秦桧就被朝廷追封为濮州推官,成为了大宋朝的忠良,而后再册封王氏为恭人。

朝堂、士林都对齐鲁《新闻报》上的宣传视而不见,但却有不少人进言组建大宋朝自家的《新闻报》。后者之威力,众目可见。

而前者则就是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官司,难以辫清,实质上更无人关心。

什么秦桧、恭人啊。自从四大寇崛起,大宋都死了多少忠臣良将?虽会有闲心去关心一个小小的秦桧。那大名府死了的王知府,论文名,论声望,不甩掉秦桧三条街。

现在王恭人殉节而死,等宋室在洛阳城安定下了,王家定然还能再讨一个彩头。而谁都不会关心王家远房有一新寡,嫁给了某官员做填房。王仲山便是如此想的。

常同却看着陈正汇送来的文册脸色大变,那其一就是王家远房女的嫁妆单子,林林总总,怕是不下三五千贯。“无耻之徒,男盗女娼之流。可恨,可耻。”本因为陈正汇的咄咄逼人而升起的那点不快,也在这些证据面前都化作流水。

三五千贯钱财,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对于军费开销固然是九牛一毛,但要归类于个人,那非是要大富大贵之家才能操办的起来。

那王氏远亲明显不是。更别说陈正汇送来的还有证据显示,那王氏远亲家中根本就没这新妇。如此再考量王仲山丧女一事,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陈正汇看着常同破口大骂,半响待人冷静下后,才宽慰道:“这般无耻之徒,世间何曾少过,子正兄若是为他们气坏身子才是不值。”

“宋室虽为正朔,可大树根基已朽,蛀虫无数,神仙也难救。齐王治下却是兴旺蓬勃,百业待兴。大王更是求贤若渴,以子正兄之才,入齐鲁,必得大王重用。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子正兄且莫要自误啊。”

时代已经不同,伴随着陆谦、王庆、田虎、方腊等人的崛起,赵氏江山似乎已然垮塌了一半。就算是对赵宋再忠贞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国家板荡,天下争龙的时候又到了。

他们所忠诚的大宋朝似乎还占据着大势,还有西军可以依靠。但如此局面已经足可以叫一些人喜从天上来,自带干粮的前来投奔了。

陈正汇就是其一。扬州城的陈观、陈益、陈泰父子仨,就是其二。

对水浒传记得丢三落四的陆谦,自然忘记了这父子三人在原着上,就曾经投靠方腊,引摩尼教兵打过长江来,只是功业未曾人先死。被南下的梁山泊兵马一窝端了。

可现在。随着陆谦以宋江部为先锋,兵马杀进空虚无比的淮南撒疯,那家在扬州城外的陈家父子,果断的放弃了往日里多有联系的摩尼教,而选择了梁山泊。

陆谦以陈观为淮南安抚,陈益、陈泰兄弟为兵马使,叫他们悄悄积蓄力量,以备将来。陈家父子便以立民团为由,招兵买马,却不巧收纳了从宋江军中脱离的锦毛虎燕顺。见他武艺不俗,便引为心腹,经观察后又告知详情。因为燕顺这厮平日里对赵宋也不甚恭敬。哪里知道他与梁山泊有这般血仇。燕顺知道实情后面上不动声色,当天夜里就越庄而去,前往扬州城告发了陈家父子。

陈观如是无奈起兵,攻打扬州城未果,只好向西夺取了泰州。一边招兵买马,向齐鲁求援;另一边也用梁山泊的名头招揽江湖英豪。打算经营泰州、通州的同时,继续对扬州施展压力。

宋江军则已经夺取了泗州,只是两攻楚州不下。后者的地理位置便是后世的淮安。就只能掉头向着西南的濠州进发。那里也便是后世的凤阳。朱皇帝的老家。

……

今夜月色皎洁明亮,银白色的月光落地面之上,笼罩上一层白银。

益都牢城营内已经一片寂静,但是张叔夜与张伯奋却如何也睡不安稳,二人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兄弟竟然当了叛徒。

张仲熊投效伪齐了。

“逆子,逆子……”张仲熊的下榻处,早早熄灭了油灯。

只是床榻上的张仲熊,翻来覆去了许久却难以入睡。

仿佛着了魔,一不伤眼睛,父亲咒骂他的那一幕就在他的脑海里,一遍遍闪过。

“逆子,逆子。我深恨当初没一把将你掐死,以至于蒙受今日之耻辱。……”

张仲熊猛地坐起身,望着泛着淡淡银白的窗纸,面色扭曲道:“我不是逆子,我不是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