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梁山泊的胡作非为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三百四十二章 梁山泊的胡作非为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0:15:16 来源:88小说

淄州城东,广化寺。

作为一座有着数百年辉煌历史的名刹古寺,主持广慧大和尚有着不俗的文化修养与气度城府。纵然是那妖孽林灵素借着皇权发难,诏天下僧徒并改称德士,广慧大和尚也依旧道貌岸然。

——那当今天子作为九五至尊,万里山河主宰,虽然尊崇道教,但对佛教亦本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拜完老君再供供菩萨也不错的。可却在林灵素的鼓动下,看“菩萨佛祖”越发不顺眼。

当然像三武禁佛那样粗蛮的行为,作为一个大艺术家赵佶是不屑为之的,文化人自有文化人整人的方法,于是赵佶下诏,先为在中土流传了千百年的佛家众神仙们改改名称。

释迦牟尼名字太洋气了,得改改,叫大觉金仙;观世音菩萨改称观世音仙人;十八罗汉称十八无漏;四大金刚称四大力士。

神仙改名字当然还不够,寺院也要改名,比如大相国寺就得改成大相国宫或大相国观,僧人改称德士,尼姑称女德,出家人身体发肤乃出之于父母,不准剃头,都必须蓄发带帽,入寺后取的法号也不能叫了,废除,寺院里大家见面得称张德士王德士李女德。

诏令一出,天下哗然,四方佛教界人士无不痛心疾首。佛家改成这样,还能叫佛家吗?僧尼还是僧尼吗?此虽非禁佛,但与禁佛无异。

故而陆谦因梁山泊大军席卷齐鲁时候,广慧大和尚心底里实是有些小确幸的。那第一时间里就把原本掩藏起来的佛像,重新送上了供台。

他们不忍看着自己崇拜的佛祖菩萨们被改得面目皆非么。

那齐鲁之地,不知道多少寺院纵然田租上被梁山泊狠狠的砍了一刀,可心底感情上都很期待着梁山泊的,那原因就在于此。

广慧大和尚也是其中之一。

甚至不少佛教界人士都想到了素有大白高国之称的西夏蛮子,那可是绝对的崇佛。如果梁山泊能格局山东,成为西夏第二,这将是天下佛门一大幸事也。

可就是今天,光辉大和尚的梦想破灭了;就是今天,广慧大和尚失态了。

“强盗,强盗。”

广慧脖颈里的念珠都被揪断了,这可是龙眼菩提串成的念珠,是广化寺传承了许久的念物。平日中广慧都是爱惜有加,可今日却顾不得了。

他手指着那大刺刺离去的淄州‘官府’公人的背影,捶胸顿足,再说不出一个字来,眼前一黑背过了气去。手中的文书也就此掉落地上。周边僧众看到主持倒下,慌忙上前去,只有那寺监广源和尚注意到了那封掉落在地上的文书。

这文书出自淄州‘官府’。

先前广源和尚许还能抱着期望,可看到师兄广慧大和尚的下场后,他已经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任凭广源和尚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看到那文书上的批文后,他也自觉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攥住,痛的他都喘不过气来。

“剐不尽的强盗,杀不绝的贼子!枉我等还以为梁山泊能成大器,却不料是那沐猴而冠之辈,一身贼性至今尚不改!”

到底是有文化,广源和尚心胸都要气炸了,却还能文绉绉的。

而这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广化寺名下两万余亩耕地,被梁山泊一刀看落了剩三千亩。

这已经不是在割广化寺的肉了,这是在剜他的心。

不会有人感激陆谦的‘手下留情’,不斩尽杀绝的。至少还给广化寺留了五千亩。

在实施这一政策前,他已经给天下寺庙道观都制定了标准,分小、中、大、特大四个级别。

小庙小观一千亩,中等寺庙道观三千亩,大型寺庙道观五千亩,特别巨大的寺庙大观一万亩。

这个标准按道理说不低了。但在现下这个佛道昌盛的年月里,如此标准却是在要僧道们的性命。只说眼前的广化寺,明显田产就有两万多亩,相比来三千亩寺产又算得甚?

再举一个例子——少林寺。早在隋文帝时候,少林寺便得赐良田百顷,及至北宋朝,少林寺李庄段土地,东至东岭顶分水处,南至沙河尖尽头,北至潭心;少姨庙段,东至南北古道,南至杜树台,西至少室山顶,北至本寺北。僧人数量加上下院僧人不计其数,名下佃农数以万计。

可以说,梁山泊此举措一出,齐鲁之地的佛道僧尼是彻底的被陆谦推到了对立面了。但是佛道在民间的影响力或许不小,可要说他们能对梁山泊制造出恶劣的影响来,却是不太可能。

无独有偶。就在淄州的广化寺上下义愤填膺,怒火燃烧之时,那崂山上的道人们也一个个须发怒张。梁山泊欺人太甚了。竟然要剥夺他们的田产,不知道这些田产都是道爷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吗?简直是不当人子。

崂山风景秀丽,山势涧壑曲折,山峦峭拔耸秀,且又比邻大海,古柏苍松比老,秀竹奇花争妍,山海相连,云飞霞飘,确是一个修仙访道的好地方。早在两汉时期就有道人落脚于此。历史悠久,名头响亮,山中历代留传下来的“仙迹”甚多。那方园百里,尽是道家宫观。

宋初时候,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赵匡胤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也由此可以预见,这些宫观明显的田产会有多少了。人家是老字号码头。

后世的青岛市此时可还为所未闻,就是崂山县也见所未见。整个胶州湾东壁,那都是崂山道教的势力范围。便是即墨县也轻易不过问那里。

但是现在,新成立的青岛县县衙官吏,却正正经经的对崂山上大大小小的道观都发来了公文。要他们一个个向县政府申报田产商铺,同时下发的还有对他们的评级。整个崂山也只一座大型道观——太清宫。

而太平宫和上清宫却只落了一个“中”等评价。

虽然这三座宫殿都是当初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但是没卵用。他们早就分家了。现在是坐落在崂山老君峰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太清宫在众多宫观中,历史最久、占地最好,规模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

可是对比太清宫小四万亩的道产,五千亩的份额,实在太小太小。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你梁山泊自诩‘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何以现下一遭得势,就行这般强取豪夺行径?如此天理何在,你们梁山泊的仁义又何在?”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人,面皮都涨的充血,仿佛一头愤怒的狮子,向着青岛县公人发出怒吼。

后者视若不见,只冷冷一笑:“十日之内办好,否则休怪俺们搅闹了这神仙之地。想你这**凡胎是不如刀枪坚硬的。且要知道好歹,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罢掉头就走,是懒得再与这道人们费口舌。偌大的崂山,大小道观道宫数以十计,他们任务繁重着呢。

徒留下背后一干被怒火焚烧的‘清静道人’。

“这些田产皆我辈道人历年历代辛苦积攒得来,现下却被梁山泊一纸文书夺去。世间哪还有这般的道理,这般的王法?”

“此倒行逆施之辈,祸乱苍生之徒,不立时应难遭劫,天理何在?公道何在?”另一老道也痛心骂道。

“师兄勿忧。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梁山泊胡作非为,人神共愤,天道必彰。”

好了,在这些佛道人士口中,陆谦已经是一个贼性难改,胡作非为,倒行逆施致使人神共愤的‘无道昏君’了。

但是卵用都没有。这些正规的佛道中人,根本就没揭竿而起的勇气。看看历史上三武灭佛时候的一幕幕,在‘皇权’面前他们就是一窝待宰的肥猪肥羊。

最近的唐武帝会昌五年灭佛。收膏腴上田数十万顷。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百人,充两税户。清查出良人枝(投)附为使令者为僧尼数的一倍,即五十万以上,收奴婢为两税户者十五万人。

那也没见到僧尼真的掀起大乱来。

整个齐鲁之地的僧道都被这一波狂澜给席卷了进来。他们叫骂,他们愤怒,他们日夜诅咒梁山泊败亡,陆谦身死,可是东京城中却没有听闻到山东佛道有一处愤然聚兵者。

沂蒙大山中。

一处山窝里面,一二百残兵败将正躲在这里。朱仝雷横早已经没有了早前的光鲜,二人除身上那套做工精良的山文盔甲还能表现出一丝不凡来,已然是那山贼草寇了。

但是他们固然是‘山贼草寇’,可却半点不短缺粮食。否则跟随他们的残兵败将,早就七零八散了,哪里还能保持着个囫囵?

烤的冒油的肥鸡被雷横撕扯成六七块,眨眼就有一半消失在了他嘴中。“那青光寺的和尚心思不诚,若是有赵员外胆大,我们何至于待在这儿?”

“孙立那厮已赶去沂水,穆陵镇只剩下两都杂兵。只要青光寺愿意,夺下它就是举手之劳。”雷横越说越气,抓起一块鸡肉嚼的咯嘣咯嘣。似乎这鸡肉就是青光寺般。

朱仝却不做言语,这般情景,叫那和尚一门心思的依合他们,乃是妄想。就是那赵员外,刚刚给他们送了五十担粮米,那回过头来就被府上的仆人告发,若不是见势不妙,先逃一步,此刻已经身首两截。

梁山泊行事蛮横,士绅大户受苦颇多,也都敢怒而不敢言。这穆陵镇的青光寺乃是前不久才与他们兄弟搭上瓜葛的,却不是寺庙的田亩被割了去,青光寺是一寻常寺庙,拢共才六七百亩地产,但青光寺却放的有印子钱。而照梁山泊的说法,出家人四大皆空,放鬼的高利贷,一概废除。如此始叫青光寺恨之入骨。

“且耐得性来。待到童枢密引着西军杀来,方是我等建功的时机。”现在时候,能活下性命就是好事。

那青光寺虽胆怯,但好歹能供给粮食。如此便就大善。沂蒙山中能吃喝不愁,便就是好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